道光問道:“你看他說得對嗎?”杜受田躬身道:“林則徐奏得都是實情,也指明了利弊,言出肺腑,可欽可敬。”“你對林則徐這個人熟悉嗎?”道光問。

    “迴皇上的話,臣與此人同殿稱臣,我對他略曉一二。林則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閩侯)人,自幼家貧,苦讀詩書。二十歲中舉人,二十七歲中進士,擢庶吉士、翰林院編修,後來做了浙江道台、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等職。林則徐愛民如子,兩袖清風,執法如山,鐵麵無私。朝野上下,頗有聲望。依我看,他是陛下駕前難得的忠良啊!”

    道光聽罷,點點頭:“你跪安吧!”跪安就是攆他走。這麽說不是好聽嘛!杜受田又給皇上磕了三個頭,退出東暖閣。

    道光提起筆,傳下一道聖旨,命軍機處轉發出去,叫林則徐進京陛見。

    且說湖廣總督林則徐接旨之後,急命家人打點行裝,準備進京。消息傳出,湖廣文官武將都為他餞行,林則徐一律擋駕。他把總督府的公事移交完畢、在一八三九年十一月上旬從武昌動身,直奔北京。

    林則徐一路上曉行夜宿,於十二月初到了北京城。禮部早派人在京等候,把林則徐安排在官邸中休息。第二天,又有不少文武官員前來問候。在這些人中,有的是走過場,有的是關心禁煙的事,前來探聽口氣。不管是誰,林則徐都一一熱情接待。

    幾日後,林則徐接到通知,明日卯時到乾清宮陛見。這可忙壞了這位林大人,又沐浴更衣,又準備朝服,又寫手本,好隨時答複皇上的問話。次日天不亮就起床了,梳洗完畢,用了早點,然後上轎入朝。

    且說在一八三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這天,道光皇帝旻寧,在一大群內侍的護衛下,來到乾清宮,升了龍位。軍機處、內閣、六部堂官等文武官員在偏殿伺候著。禦林軍排列東西,站了兩大溜,一個個盔明甲亮,氣勢莊嚴,手中的刀斧閃著寒光。道光皇帝坐穩以後,兩片嘴唇微微一碰:“召林則徐上殿。”值日的殿頭官領口旨,對著外麵高聲喊道:“皇上有旨,宣湖廣總督林則徐上殿哪!”林則徐早就等著呢,聽到宣召,趕緊整官帽,抖朝服,順著漢白玉石階走進乾清宮,放下馬蹄袖,規規矩矩跪在拜墊之上,行完叩拜禮,口中說道:“臣林則徐恭請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道光皇帝往下瞧著,不住地點頭:“林則徐!”“臣在。”“你的奏章朕看過了,你說得很有道理。鴉片之害,由來已久,誤國病民,實在是為禍不淺哪!朕身為天子,一統中華,豈能容忍鴉片泛濫?朕把愛卿找來,就是要你談談禁煙的辦法,你可詳細奏來!”林則徐叩罷頭,說道:“皇上聖明,恕臣直言。正如皇上說的那樣,鴉片之害,由來已久。據臣所知,自朝廷允許英夷和我廣州通商以來,英商就在貨船中夾帶鴉片運進口岸。因查禁不嚴,運數與舊俱增,致使大量白銀流到國外。自道光十一年至道光十四年,每歲漏銀兩千多萬兩;自道光十四年至今,每歲漏銀三千多萬兩。此外,在天津、福建、浙江、山東各口岸,也漏銀數千萬兩。陛下請想,以中國有用之財,填海外無窮之壑;以此害人之物,漸成病國之憂,年複一年,不知要到何種地步?”道光皇帝一邊聽著,一邊點頭。林則徐接著說:“臣以為,禁絕鴉片乃當務之急,勢在必行。要禁絕鴉片,首先要切斷鴉片來源,嚴懲那些買辦和走私販,重治吸毒犯。嚴懲者,就地正法,處以斬絞;重治者,限期一年戒絕,逾期的處死,官吏犯法,加等治罪。與此同時,還要對官民反複講清鴉片的危害。隻要家喻戶曉,人人知其利弊,何愁此害不除!”“嗯!說得對。”道光皇帝很滿意,又問:“如卿所奏,怎樣才能切斷鴉片的來源呢?”“迴皇上的活,現已查實,英吉利國是向我國輸入鴉片的罪魁禍首,用心極其險惡,一為掠奪銀兩,二為摧殘國人健康,企圖滅我天朝。因此,我天朝應首先照會英吉利政府,揭露其險惡用心,指出鴉片之害,並提出強烈抗議,使英夷生畏。再強令沿海之英商、洋商,交出全部鴉片,讓他們俱皆認罪,保證今後不再運銷。對遵守法令的商人,保護、獎勵;對違令不遵的洋商,貨即沒收,人即正法,決不寬貸!”“這個……”道光皇帝聽到這兒,不由一怔!他那張刀條臉上的笑紋,一下子就沒了。為什麽?這位道光皇帝,對中國人,膽子很大,從不懼怕;一提外國人,膽子立刻縮成豆粒了,惟恐把洋人得罪,打起仗來不好收拾!他雖心裏懼怕洋人,表麵上卻能極力控製,做到“談虎色不變”。為什麽?在堂堂大清皇帝的臉上要露出懼怕洋人的顏色來,豈不有損尊嚴?因此,他裝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隻見他略一停頓,馬上拉著長音說道:“這些洋人,身居海外,不通工化,重利而不重德,實屬可憎!不過,朕聽說英夷船堅炮利,極為野蠻,倘若因禁鴉片,引起兵禍,豈不給百姓帶來災難?”林則徐早就看出皇上膽小來了,馬上叩頭說道:“皇上乃曠世英主,愛民如子。正因為皇上愛惜百姓,對鴉片就非禁不可!英夷船堅炮利,這是事實,一旦惱羞成怒,也可能與我朝開仗。若果真如此,英夷是自我苦吃,有敗而無勝!”

    “噢?!”道光皇帝聽了這些話,很感興趣。因為林則徐對症下藥,點到他病根子上了。道光繼續問道:“卿何以見得?”林則徐道:“英夷遠居海外,離我天朝萬裏之途,軍械、糧餉等所用之物,全靠火輪船運載,接濟困難,乃必敗者一;英夷生在歐洲,背井離鄉來到我國,不服水土,氣候、環境都不適應,乃必敗者二;用鴉片害人,又發動戰爭,實屬不義之戰,出師無名,人心相背,乃敗者三;彼不知我國地理,不曉我國風情,開戰之後,如盲似啞,必敗之四。我天朝地闊萬裏,軍民億兆,官兵一心,眾誌成城,何懼英人之船堅炮利乎?”林則徐這一席話,把道光皇帝說得心服口服,眉飛色舞,說道:“難為你慮事這麽周全,與朕想到一處了,真乃不謀而合呀!朕意已決,非禁鴉片不可。”道光皇帝說到此處,提高嗓音,說道:“林則徐聽封!”林則徐急忙叩頭:“臣在!”“朕加封你為欽差大臣,節製廣東水師,全權處理禁煙事宜;並賜你尚方劍一口,賞穿黃馬褂,火速起程,去廣州禁煙。”林則徐忙叩頭:“臣遵旨。謝萬歲,萬歲,萬萬歲!”道光皇帝退殿迴宮不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朝道光秘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新覺羅啟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新覺羅啟明並收藏清朝道光秘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