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兵荒馬亂,哀鴻遍野,血腥味充斥著整個小村。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兒跪在屍體中間,嘴裏念念有詞,他正在禱告:“真主阿拉與我們同在。請求真主阿拉救救我們,讓壞人必得懲罰,讓好人必不受難。”
他的祈禱沒有讓已經死去的人複生。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穿著鎧甲的士兵排著整齊的隊伍跟在那群馬匹後麵。那個孩子並沒有絲毫畏懼,依舊半閉著眼睛,默默祈禱。
“大人,那裏有個孩子。”其中一人對著領頭之人道。
那領頭之人看那孩子麵目清秀,麵對著一群官兵卻絲毫不懼,沉思片刻道:“帶走!”
那人策馬上前,將那孩子抱走。這孩子沒有驚唿,也沒有驚恐失措,依舊沉著冷靜地祈求著真主阿拉。這是他的信仰,也是唯一與他同在的,因為他的父母皆死於戰亂中。
他成為戰俘,混在了一群戰俘當中。大元朝氣數已盡,朱元璋攻下雲南時,一切就已經注定。
改朝換代,新帝登基,國號大明。隆重的祭天儀式正在帝都應天舉行。皇宮新建,需要很多人手,尤其是宮女和太監。
一日,一位老太監來到戰俘營,掃視了一眼,走到那孩子跟前細細端詳道:“不錯,眉眼清秀,五官端正,是個好苗子。來啊,把這孩子帶走。”這老太監又挑了幾個孩子,這男孩兒要做宮人,女孩兒則做宮女。
身受宮刑,又養了數日之後,那孩子已經換上太監服。孩子的複原能力總比大人要快很多。老太監看著這孩子道:“叫什麽?”
“三寶。”這孩子長期在戰俘營中,已經懂得生存之道。他對著那老太監露出天真爛漫的笑容。
“三寶?你這孩子還真是可愛!”老太監掐著三寶粉嘟嘟的臉頰道:“以後就跟著我做事,服侍宮裏的主子們,知道嗎?”
“是,師傅!”三寶立馬下跪磕頭,拜謝老太監。
這老太監高興地扶起三寶道:“真乖!既然你認我做師傅,我自不會薄待你。你先從基層做起,鍛煉好技能,以後才有機會去服侍皇上。”
“謹聽師傅教誨!”三寶又磕了個頭。
三寶是一個情商極高的孩子,加上長的眉清目秀,還透著股可愛勁兒,這宮中主子、太監和宮女無人不喜愛他。
三寶與其他小太監關係也保持的很好,小英子是與三寶一同進宮,而且一同受的宮刑,所以,二人之間的關係特別親密。
這小英子從小就跟在皇長孫朱允文身邊,陪著皇長孫玩兒,所以關係特別親密。三寶則服侍皇子朱棣,那個時候朱棣還未有封號,隻比三寶年長幾歲,卻少年老成,仿佛有著無盡的心思。
朱棣在想心思的時候,三寶總是垂手立在一旁,隨時等候吩咐。朱棣讀書勤奮,三寶每三個時辰便泡壺茶送過來,服侍的相當仔細。朱棣覺得三寶甚得他心,所以平日裏對三寶也很好。
後來,朱棣被封燕王,駐守北平,便離開了皇宮。臨走時,三寶不舍道:“主子,您這一走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奴才不在您身邊,您一定再要找個貼心的人服侍。”
朱棣拍拍他的肩膀道:“三寶,你安排你留在宮中,自然有我的考慮。我隻希望你在這深宮不要忘了你我之間的主仆之情。”
三寶撲通一聲跪下,邊哭便磕頭道:“燕王,您是三寶的第一個主子,我豈會忘了您對我的好。”
“三寶,我知道你聰明,心思也細膩。我已經向父皇舉薦你,不出意外,你將要去服侍皇上了。”
三寶大吃一驚,同時心中喜道:“感謝主子舉薦之恩,能夠伺候皇上,是三寶三生三世修來的福氣。”
朱棣的舉薦,再加上老太監在皇上麵前說了三寶種種好處,三寶便被調到禦前伺候。幾日服侍下來,朱元璋隻覺這三寶確實不錯,不幾日便摸清了他的習慣和脾氣,凡事都做的體貼入微,果真比之前服侍的太監都要好。
大明初建,朱元璋日理萬機,沒有絲毫鬆懈。朝中的治國能人不多,一切都百業待興。除了這朝中事務外,還要處理與各藩國之間的關係。朱元璋的黑發已經熬成了白發。
三寶幫皇上梳頭的時候道:“皇上頭上的白發又多了許多,這國務繁忙,望皇上注意身體,不要操勞過度。”
朱元璋搖搖頭歎道:“我年紀也大了,加上有這麽許多愁人之事,生出一些白發也很正常。”
三寶見皇上時不時地唉聲歎氣,便問道:“皇上,可有什麽事情?三寶可與皇上解憂。”
朱元璋愁道:“大明初建,朝中朝外都有許多事情要處理,可偏偏人手不夠。這不,向各藩國頒賜曆法的事情找不到合適的人來做。”
“李大人負責外邦關係的,他來做最合適不過了。”三寶提醒道。
“我已經派他去了琉球,高麗尚缺人選。”朱元璋道:“頒賜曆法這種事情並不是什麽難事兒,但派遣出去的官員一定要有形象,方能顯我大明朝的威信。這滿朝文武中,形象佳,氣質好的,為數甚少,用一個就少一個。”
三寶垂手在一旁。朱元璋愁眉不展,隻覺這三寶眉宇之間倒是透著英氣,五官立體,白白淨淨,竟不輸於朝堂之中任何一位官員,這樣的人如果派出做使節,定能長國威。隻是三寶是個太監,有些可惜了。
不過,朱元璋轉念一想,這頒曆官本就是一個無關緊要的職位,一無兵權,二無財權,自古也沒有身份上的限定。加上,他又是大明的開國皇帝,一切規則都由他來定,就算是派一個太監去做這事,也無人會反對。最為根本的是,這沒有觸及任何人的利益。
想到此處,朱元璋道:“三寶,你為人處事方麵非常到位,加上心思細膩縝密,如今朝中缺人手,朕決定派你出訪高麗,代朕頒賜曆法。”
三寶一聽,心中頗為訝異,但嘴上卻道:“皇上抬愛,奴才不甚感激!奴才深得皇上信任,定然不辱所托。”
“好!”朱元璋高興道:“你雖然隻是個宮人,卻有擔當,不畏首畏尾,而且有感恩之心,實屬難能可貴。朕相信自己的眼光。即日起,便封你為頒曆官,位四品,享俸祿。”
三寶磕頭,大聲道:“謝主隆恩!”
一個太監能成為正四品的官員,簡直是天大的福氣。所以,三寶感恩戴德,隻覺得一切太不可思議。
三寶榮升頒曆官的事情已經傳遍內宮,人人都羨慕他有這等福氣,但沒有人嫉妒。所有人都覺得,三寶有這樣的能力代表大明朝出使外國。他們所認識的三寶從來都是一個溫潤如玉的貼心人,處理任何事情都不慌不亂,機智聰慧,而這不就是一個使節最重要的品質嗎?
三寶榮升官位之後,第一個拜訪的就是老太監。他跑到老太監那裏磕頭謝道:“三寶謝謝師傅的照顧,沒有師傅,便沒有今日的三寶。三寶心中感激萬分,覺得無以為報師傅的恩情。”
老太監扶起三寶,當年還是個孩子的他,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個英姿煞爽的年輕人。老太監握著三寶的手道:“孩子,這是你的運氣,一定要好好把握。我們這些做宮人的,注定一輩子的奴才命,你給了我們希望。你的榮升喻示著,太監隻要憑著自己的能力和本事,也可以成人成才,為大明朝作貢獻。你如果能夠成功,便可以激勵以後來著深宮的孩子們。”
“三寶一定拚盡所能,不辱師傅對我的栽培和恩典。”三寶開始明白這次出行的重要意義。這不僅關乎著他個人,更關乎著所有的宮人。
“三寶啊,師傅老了,還不知能活幾日。你還年輕,人又聰明,一點即透。一定不要因為自己身體的缺陷而否定自己的能力。師傅相信你一定可以成為大明的驕傲。”老太監看著眼前的三寶,感慨萬分。
“師傅,您宅心仁厚,一定會長命百歲的。”三寶也緊緊握著老太監的手,這人對於他而言,如同父親一般。
“宮廷人事關係複雜,你一定要懂進退,知應變。”老太監叮囑道:“你在這裏這麽多年,很多事情都看在眼裏,但還要記在心裏,不住地去思考,去反省。我們雖然是奴才,但倘若沒有一顆感同身受的心,就無法伺候好主子。做奴才的,能夠最大化地為主子分憂,才是最好的奴才。”
“三寶謹記師傅教誨,常保一顆體恤別人的心。”三寶道。
老太監滿意地看著自己的徒弟,點點頭道:“去吧,去好好準備一下這次的出行。”
頒曆官三寶帶著所有宮人的期待啟程了。朝中無人反對,這樣一個可有可無的職位實在無人關心。
三寶隨從五十人,行至東北,乘船渡江,出使高麗。此時的三寶已經改信佛教,真主阿拉已經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天上各路神仙。上船之前,三寶祭拜了江神,祈福保佑一切平安。(未完待續。)。
兵荒馬亂,哀鴻遍野,血腥味充斥著整個小村。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兒跪在屍體中間,嘴裏念念有詞,他正在禱告:“真主阿拉與我們同在。請求真主阿拉救救我們,讓壞人必得懲罰,讓好人必不受難。”
他的祈禱沒有讓已經死去的人複生。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穿著鎧甲的士兵排著整齊的隊伍跟在那群馬匹後麵。那個孩子並沒有絲毫畏懼,依舊半閉著眼睛,默默祈禱。
“大人,那裏有個孩子。”其中一人對著領頭之人道。
那領頭之人看那孩子麵目清秀,麵對著一群官兵卻絲毫不懼,沉思片刻道:“帶走!”
那人策馬上前,將那孩子抱走。這孩子沒有驚唿,也沒有驚恐失措,依舊沉著冷靜地祈求著真主阿拉。這是他的信仰,也是唯一與他同在的,因為他的父母皆死於戰亂中。
他成為戰俘,混在了一群戰俘當中。大元朝氣數已盡,朱元璋攻下雲南時,一切就已經注定。
改朝換代,新帝登基,國號大明。隆重的祭天儀式正在帝都應天舉行。皇宮新建,需要很多人手,尤其是宮女和太監。
一日,一位老太監來到戰俘營,掃視了一眼,走到那孩子跟前細細端詳道:“不錯,眉眼清秀,五官端正,是個好苗子。來啊,把這孩子帶走。”這老太監又挑了幾個孩子,這男孩兒要做宮人,女孩兒則做宮女。
身受宮刑,又養了數日之後,那孩子已經換上太監服。孩子的複原能力總比大人要快很多。老太監看著這孩子道:“叫什麽?”
“三寶。”這孩子長期在戰俘營中,已經懂得生存之道。他對著那老太監露出天真爛漫的笑容。
“三寶?你這孩子還真是可愛!”老太監掐著三寶粉嘟嘟的臉頰道:“以後就跟著我做事,服侍宮裏的主子們,知道嗎?”
“是,師傅!”三寶立馬下跪磕頭,拜謝老太監。
這老太監高興地扶起三寶道:“真乖!既然你認我做師傅,我自不會薄待你。你先從基層做起,鍛煉好技能,以後才有機會去服侍皇上。”
“謹聽師傅教誨!”三寶又磕了個頭。
三寶是一個情商極高的孩子,加上長的眉清目秀,還透著股可愛勁兒,這宮中主子、太監和宮女無人不喜愛他。
三寶與其他小太監關係也保持的很好,小英子是與三寶一同進宮,而且一同受的宮刑,所以,二人之間的關係特別親密。
這小英子從小就跟在皇長孫朱允文身邊,陪著皇長孫玩兒,所以關係特別親密。三寶則服侍皇子朱棣,那個時候朱棣還未有封號,隻比三寶年長幾歲,卻少年老成,仿佛有著無盡的心思。
朱棣在想心思的時候,三寶總是垂手立在一旁,隨時等候吩咐。朱棣讀書勤奮,三寶每三個時辰便泡壺茶送過來,服侍的相當仔細。朱棣覺得三寶甚得他心,所以平日裏對三寶也很好。
後來,朱棣被封燕王,駐守北平,便離開了皇宮。臨走時,三寶不舍道:“主子,您這一走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奴才不在您身邊,您一定再要找個貼心的人服侍。”
朱棣拍拍他的肩膀道:“三寶,你安排你留在宮中,自然有我的考慮。我隻希望你在這深宮不要忘了你我之間的主仆之情。”
三寶撲通一聲跪下,邊哭便磕頭道:“燕王,您是三寶的第一個主子,我豈會忘了您對我的好。”
“三寶,我知道你聰明,心思也細膩。我已經向父皇舉薦你,不出意外,你將要去服侍皇上了。”
三寶大吃一驚,同時心中喜道:“感謝主子舉薦之恩,能夠伺候皇上,是三寶三生三世修來的福氣。”
朱棣的舉薦,再加上老太監在皇上麵前說了三寶種種好處,三寶便被調到禦前伺候。幾日服侍下來,朱元璋隻覺這三寶確實不錯,不幾日便摸清了他的習慣和脾氣,凡事都做的體貼入微,果真比之前服侍的太監都要好。
大明初建,朱元璋日理萬機,沒有絲毫鬆懈。朝中的治國能人不多,一切都百業待興。除了這朝中事務外,還要處理與各藩國之間的關係。朱元璋的黑發已經熬成了白發。
三寶幫皇上梳頭的時候道:“皇上頭上的白發又多了許多,這國務繁忙,望皇上注意身體,不要操勞過度。”
朱元璋搖搖頭歎道:“我年紀也大了,加上有這麽許多愁人之事,生出一些白發也很正常。”
三寶見皇上時不時地唉聲歎氣,便問道:“皇上,可有什麽事情?三寶可與皇上解憂。”
朱元璋愁道:“大明初建,朝中朝外都有許多事情要處理,可偏偏人手不夠。這不,向各藩國頒賜曆法的事情找不到合適的人來做。”
“李大人負責外邦關係的,他來做最合適不過了。”三寶提醒道。
“我已經派他去了琉球,高麗尚缺人選。”朱元璋道:“頒賜曆法這種事情並不是什麽難事兒,但派遣出去的官員一定要有形象,方能顯我大明朝的威信。這滿朝文武中,形象佳,氣質好的,為數甚少,用一個就少一個。”
三寶垂手在一旁。朱元璋愁眉不展,隻覺這三寶眉宇之間倒是透著英氣,五官立體,白白淨淨,竟不輸於朝堂之中任何一位官員,這樣的人如果派出做使節,定能長國威。隻是三寶是個太監,有些可惜了。
不過,朱元璋轉念一想,這頒曆官本就是一個無關緊要的職位,一無兵權,二無財權,自古也沒有身份上的限定。加上,他又是大明的開國皇帝,一切規則都由他來定,就算是派一個太監去做這事,也無人會反對。最為根本的是,這沒有觸及任何人的利益。
想到此處,朱元璋道:“三寶,你為人處事方麵非常到位,加上心思細膩縝密,如今朝中缺人手,朕決定派你出訪高麗,代朕頒賜曆法。”
三寶一聽,心中頗為訝異,但嘴上卻道:“皇上抬愛,奴才不甚感激!奴才深得皇上信任,定然不辱所托。”
“好!”朱元璋高興道:“你雖然隻是個宮人,卻有擔當,不畏首畏尾,而且有感恩之心,實屬難能可貴。朕相信自己的眼光。即日起,便封你為頒曆官,位四品,享俸祿。”
三寶磕頭,大聲道:“謝主隆恩!”
一個太監能成為正四品的官員,簡直是天大的福氣。所以,三寶感恩戴德,隻覺得一切太不可思議。
三寶榮升頒曆官的事情已經傳遍內宮,人人都羨慕他有這等福氣,但沒有人嫉妒。所有人都覺得,三寶有這樣的能力代表大明朝出使外國。他們所認識的三寶從來都是一個溫潤如玉的貼心人,處理任何事情都不慌不亂,機智聰慧,而這不就是一個使節最重要的品質嗎?
三寶榮升官位之後,第一個拜訪的就是老太監。他跑到老太監那裏磕頭謝道:“三寶謝謝師傅的照顧,沒有師傅,便沒有今日的三寶。三寶心中感激萬分,覺得無以為報師傅的恩情。”
老太監扶起三寶,當年還是個孩子的他,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個英姿煞爽的年輕人。老太監握著三寶的手道:“孩子,這是你的運氣,一定要好好把握。我們這些做宮人的,注定一輩子的奴才命,你給了我們希望。你的榮升喻示著,太監隻要憑著自己的能力和本事,也可以成人成才,為大明朝作貢獻。你如果能夠成功,便可以激勵以後來著深宮的孩子們。”
“三寶一定拚盡所能,不辱師傅對我的栽培和恩典。”三寶開始明白這次出行的重要意義。這不僅關乎著他個人,更關乎著所有的宮人。
“三寶啊,師傅老了,還不知能活幾日。你還年輕,人又聰明,一點即透。一定不要因為自己身體的缺陷而否定自己的能力。師傅相信你一定可以成為大明的驕傲。”老太監看著眼前的三寶,感慨萬分。
“師傅,您宅心仁厚,一定會長命百歲的。”三寶也緊緊握著老太監的手,這人對於他而言,如同父親一般。
“宮廷人事關係複雜,你一定要懂進退,知應變。”老太監叮囑道:“你在這裏這麽多年,很多事情都看在眼裏,但還要記在心裏,不住地去思考,去反省。我們雖然是奴才,但倘若沒有一顆感同身受的心,就無法伺候好主子。做奴才的,能夠最大化地為主子分憂,才是最好的奴才。”
“三寶謹記師傅教誨,常保一顆體恤別人的心。”三寶道。
老太監滿意地看著自己的徒弟,點點頭道:“去吧,去好好準備一下這次的出行。”
頒曆官三寶帶著所有宮人的期待啟程了。朝中無人反對,這樣一個可有可無的職位實在無人關心。
三寶隨從五十人,行至東北,乘船渡江,出使高麗。此時的三寶已經改信佛教,真主阿拉已經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天上各路神仙。上船之前,三寶祭拜了江神,祈福保佑一切平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