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依舊提筆寫於紙上:
《水調歌頭·夢尋開封》
春末京城美,迴首獨徘徊,伊人如花綻放,彎月柳梢眉。今日轉身北去,心隨伊人南歸。此間路漫漫,思念真切切,情誼永綿綿。
憶當初,清風夜,獨賞月。孤燈殘影,怎知今日識得妾。旱地終遇雨水,枯木迎接甘霖,天地換新顏。但願執子手,與子相偕老。
周邦彥注目紙上,道:“甚妙,甚妙。”
周邦彥開門道:“諸位貴客請進。”
甄玥、李憐玉、唐青梅、莫如秋自報名號之後,周邦彥道:“原來是彩蝶醫仙與楊夫人駕臨寒舍,老夫有失遠迎。”
甄玥拿出程涵煙信箋,道:“此乃巫山集七當家程涵煙親筆書信,煩請清真居士觀閱。”
周邦彥看完信箋後道:“早知是小女友人,怎需如此大費周章,直接令書童迎接便可。”
甄玥笑道:“在下是江湖之人,理應遵守江湖規矩,此次專程前來拜訪清真居士,理當入鄉隨俗。”
周邦彥道:“甄醫仙果真頗具大俠風範。想必甄醫仙有要事在身,不妨直言。”
甄玥道出實情。
周邦彥道:“甄醫仙妙手仁心,加之是小女友人,況且楊夫人文武雙全令老夫拜服,甄醫仙所言之事,老夫定然全力相助。
甄玥道:“那便有勞清真居士了。”
周邦彥移步至書桌之前,道:“這兩首詞請甄醫仙收下交與李師師,等其閱讀之後,定會對甄醫仙的請求傾力相幫。”
甄玥笑道:“在李佳人眼中,清真居士的墨寶自是千金不換,而且其中蘊含著清真居士的滿滿深情。”
周邦彥道:“請甄醫仙轉達師師,老夫現已年邁,不變走動,望其珍重。”
甄玥道:“清真居士一片真情,在下定會轉達。此處田園幽靜,我等四人不便過久叨擾,還望清真居士見諒。”
周邦彥道:“諸位一路順風。還望日後老夫再有機會與楊夫人共作佳詞。”
李憐玉道:“多謝清真居士賞識,待憐玉大事了卻,定然再來拜訪。”
周邦彥目送四人乘船離開。
甄玥、李憐玉、唐青梅、莫如秋乘船迴到浣塘渡,上岸行於官道之上。
唐青梅望著莫如秋,莫如秋知曉其意。莫如秋道:“甄師姐,我與唐師妹能否先行前往黃山,之後再迴開封與師姐會合?”
甄玥道:“此次我與憐玉返迴開封隻為拜見李師師與聚首禦毒使,並無兇險,如秋你可放心離去。青梅遠行在外,你當好生陪伴照料,有何要事,及時傳書相告。”
莫如秋道:“師姐之言,師弟謹記。”
甄玥道:“一路小心。”
甄玥、李憐玉與唐青梅、莫如秋揮手道別。二日之後,唐青梅、莫如秋行至徽州地界。是時,豔陽高照、晴空萬裏。
見前方有一茶攤,莫如秋道:“唐師妹,天幹舌燥,不妨休憩片刻,飲壺綠茶?”
唐青梅笑道:“剛巧青梅亦覺口渴。”
唐青梅、莫如秋坐在茶攤,唐青梅望著鄰桌之人頭戴笠帽,身披蓑衣,其中一人身著紅衣。唐青梅輕聲道:“莫師哥,這群人想必是漓水塢義眾吧?”
莫如秋道:“觀其裝束,十有八九。”
茶攤小二見唐青梅、莫如秋衣裝齊整,英氣不凡,料想二人定然出自名門大派,心生敬畏,於是先行為唐青梅、莫如秋上茶。
唐青梅道:“小哥,鄰桌客人先至,這壺茶端與他們先飲吧。”
鄰桌的朱東陽輕聲道:“後生可教。”
江曉輕聲道:“依這位姑娘裝束來看,應是夏國青麓宮門人。”
朱東陽輕聲道:“但其與青麓宮其他弟子衣著顏色不一。”
江曉輕聲道:“這位姑娘定不是尋常弟子。”
這時,一夥響馬蜂擁而至,領頭者道:“我等乃是嶺南殷府之人,諸位速速留下錢財,各自散去,休要我等動手,傷了和氣。”
朱東陽輕聲奇道:“嶺南殷府素來與我漓水塢相仿,隻劫貪官奸商,從不與江湖同道和黎民百姓為敵。”
江曉冷笑道:“這群馬賊自稱是嶺南殷府門下,我看八成有假。”
朱東陽道:“如今情形,請義主示下。”
江曉道:“勿急,不妨看看兩位少俠武功。”
唐青梅、莫如秋見茶攤之上,客人惶恐,惟餘漓水塢義眾頗為鎮定。
見無人上前奉上銀兩,響馬領頭者道:“弟兄們,上。”
唐青梅依舊坐於長凳,將墜玉琴橫置在兩腿之上,撥弄琴弦,一道道音波飛馳射出,擊中一雙雙馬前腿。馬匹受力悉數倒地,響馬隊伍頓時人仰馬翻。
響馬起身之後,盡數揮刀衝向唐青梅。莫如秋出劍快步疾行,倒握義和劍,以劍柄擊打響馬腰腹、後背。莫如秋步法輕快,響馬捉摸不定、躲閃不及。
見唐青梅、莫如秋武功不凡,響馬隊伍潰散逃離。
響馬散去之後,唐青梅、莫如秋依舊端坐飲茶,似是無事發生。
朱東陽輕聲道:“處變不驚、贏人不驕、勝之不喜,此二人雖年紀輕輕,但已頗具俠者風範。”
江曉輕聲道:“素聞甄玥身旁常有一天柱劍客與一青麓琴師相隨,應該便是此二人。”
朱東陽輕聲道:“近些年來,甄醫仙經曆諸多大風大浪,此二人追隨其後,在助力甄醫仙的同時,也塑造出自身堅毅、沉著、果敢的品質。此二人日後定成一方名俠,依我之見,義主不妨與其相交。”
江曉不語,但眼神之中流露出友好之情。
這時,隻見遠方駛來一隊人馬,江曉定睛一看,發現其是嶺南殷府隊伍,殷肅喬、殷肅千騎行在前,十餘名被捆綁之人與數十名嶺南殷府門人在後。
朱東陽憂道:“殷肅喬、殷肅千一直視青麓宮為死敵,殷素安在夏國遭遇圍殺之事,其二人一直期望蓄力報仇。如此看來,這位姑娘當真遇險了。”
江曉表情不露,沉默不語,仿佛身旁這一切都與她無關。
《水調歌頭·夢尋開封》
春末京城美,迴首獨徘徊,伊人如花綻放,彎月柳梢眉。今日轉身北去,心隨伊人南歸。此間路漫漫,思念真切切,情誼永綿綿。
憶當初,清風夜,獨賞月。孤燈殘影,怎知今日識得妾。旱地終遇雨水,枯木迎接甘霖,天地換新顏。但願執子手,與子相偕老。
周邦彥注目紙上,道:“甚妙,甚妙。”
周邦彥開門道:“諸位貴客請進。”
甄玥、李憐玉、唐青梅、莫如秋自報名號之後,周邦彥道:“原來是彩蝶醫仙與楊夫人駕臨寒舍,老夫有失遠迎。”
甄玥拿出程涵煙信箋,道:“此乃巫山集七當家程涵煙親筆書信,煩請清真居士觀閱。”
周邦彥看完信箋後道:“早知是小女友人,怎需如此大費周章,直接令書童迎接便可。”
甄玥笑道:“在下是江湖之人,理應遵守江湖規矩,此次專程前來拜訪清真居士,理當入鄉隨俗。”
周邦彥道:“甄醫仙果真頗具大俠風範。想必甄醫仙有要事在身,不妨直言。”
甄玥道出實情。
周邦彥道:“甄醫仙妙手仁心,加之是小女友人,況且楊夫人文武雙全令老夫拜服,甄醫仙所言之事,老夫定然全力相助。
甄玥道:“那便有勞清真居士了。”
周邦彥移步至書桌之前,道:“這兩首詞請甄醫仙收下交與李師師,等其閱讀之後,定會對甄醫仙的請求傾力相幫。”
甄玥笑道:“在李佳人眼中,清真居士的墨寶自是千金不換,而且其中蘊含著清真居士的滿滿深情。”
周邦彥道:“請甄醫仙轉達師師,老夫現已年邁,不變走動,望其珍重。”
甄玥道:“清真居士一片真情,在下定會轉達。此處田園幽靜,我等四人不便過久叨擾,還望清真居士見諒。”
周邦彥道:“諸位一路順風。還望日後老夫再有機會與楊夫人共作佳詞。”
李憐玉道:“多謝清真居士賞識,待憐玉大事了卻,定然再來拜訪。”
周邦彥目送四人乘船離開。
甄玥、李憐玉、唐青梅、莫如秋乘船迴到浣塘渡,上岸行於官道之上。
唐青梅望著莫如秋,莫如秋知曉其意。莫如秋道:“甄師姐,我與唐師妹能否先行前往黃山,之後再迴開封與師姐會合?”
甄玥道:“此次我與憐玉返迴開封隻為拜見李師師與聚首禦毒使,並無兇險,如秋你可放心離去。青梅遠行在外,你當好生陪伴照料,有何要事,及時傳書相告。”
莫如秋道:“師姐之言,師弟謹記。”
甄玥道:“一路小心。”
甄玥、李憐玉與唐青梅、莫如秋揮手道別。二日之後,唐青梅、莫如秋行至徽州地界。是時,豔陽高照、晴空萬裏。
見前方有一茶攤,莫如秋道:“唐師妹,天幹舌燥,不妨休憩片刻,飲壺綠茶?”
唐青梅笑道:“剛巧青梅亦覺口渴。”
唐青梅、莫如秋坐在茶攤,唐青梅望著鄰桌之人頭戴笠帽,身披蓑衣,其中一人身著紅衣。唐青梅輕聲道:“莫師哥,這群人想必是漓水塢義眾吧?”
莫如秋道:“觀其裝束,十有八九。”
茶攤小二見唐青梅、莫如秋衣裝齊整,英氣不凡,料想二人定然出自名門大派,心生敬畏,於是先行為唐青梅、莫如秋上茶。
唐青梅道:“小哥,鄰桌客人先至,這壺茶端與他們先飲吧。”
鄰桌的朱東陽輕聲道:“後生可教。”
江曉輕聲道:“依這位姑娘裝束來看,應是夏國青麓宮門人。”
朱東陽輕聲道:“但其與青麓宮其他弟子衣著顏色不一。”
江曉輕聲道:“這位姑娘定不是尋常弟子。”
這時,一夥響馬蜂擁而至,領頭者道:“我等乃是嶺南殷府之人,諸位速速留下錢財,各自散去,休要我等動手,傷了和氣。”
朱東陽輕聲奇道:“嶺南殷府素來與我漓水塢相仿,隻劫貪官奸商,從不與江湖同道和黎民百姓為敵。”
江曉冷笑道:“這群馬賊自稱是嶺南殷府門下,我看八成有假。”
朱東陽道:“如今情形,請義主示下。”
江曉道:“勿急,不妨看看兩位少俠武功。”
唐青梅、莫如秋見茶攤之上,客人惶恐,惟餘漓水塢義眾頗為鎮定。
見無人上前奉上銀兩,響馬領頭者道:“弟兄們,上。”
唐青梅依舊坐於長凳,將墜玉琴橫置在兩腿之上,撥弄琴弦,一道道音波飛馳射出,擊中一雙雙馬前腿。馬匹受力悉數倒地,響馬隊伍頓時人仰馬翻。
響馬起身之後,盡數揮刀衝向唐青梅。莫如秋出劍快步疾行,倒握義和劍,以劍柄擊打響馬腰腹、後背。莫如秋步法輕快,響馬捉摸不定、躲閃不及。
見唐青梅、莫如秋武功不凡,響馬隊伍潰散逃離。
響馬散去之後,唐青梅、莫如秋依舊端坐飲茶,似是無事發生。
朱東陽輕聲道:“處變不驚、贏人不驕、勝之不喜,此二人雖年紀輕輕,但已頗具俠者風範。”
江曉輕聲道:“素聞甄玥身旁常有一天柱劍客與一青麓琴師相隨,應該便是此二人。”
朱東陽輕聲道:“近些年來,甄醫仙經曆諸多大風大浪,此二人追隨其後,在助力甄醫仙的同時,也塑造出自身堅毅、沉著、果敢的品質。此二人日後定成一方名俠,依我之見,義主不妨與其相交。”
江曉不語,但眼神之中流露出友好之情。
這時,隻見遠方駛來一隊人馬,江曉定睛一看,發現其是嶺南殷府隊伍,殷肅喬、殷肅千騎行在前,十餘名被捆綁之人與數十名嶺南殷府門人在後。
朱東陽憂道:“殷肅喬、殷肅千一直視青麓宮為死敵,殷素安在夏國遭遇圍殺之事,其二人一直期望蓄力報仇。如此看來,這位姑娘當真遇險了。”
江曉表情不露,沉默不語,仿佛身旁這一切都與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