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縣委常委們都不知道研究什麽重要的事情,一個個端著茶杯,八點鍾準時來到了常委會會議室。有的喝著茶,有的看著報,有的竊竊私語,說著縣城裏近日發生的新聞。門忽然開了,孫建功和孟茂世滿麵紅光地走了進來,徑直朝他們的座位走去。坐定後,孫建功掃視了一下大家,說:“同誌們,現在開會。今天會議的議題僅有一項,即:研究古縣衙開發一事。下麵,請孟縣長具體講一下開發的詳細內容。”

    一聽說開發古縣衙,大家免不了“咦”了一聲,但隨即就鴉雀無聲,聽新來的年輕縣長有什麽高見。

    孟茂世清清嗓子,朗聲說道:“同誌們!前天下午我去古縣衙看了一下,發現這顆我們縣的文物明珠已到了非修繕不可的地步:殘垣斷壁,油漆剝落,屋頂上的琉璃瓦像刮了幾刀的魚身,裸露的地方長出一尺多高的荒草,‘殘’不忍睹呀同誌們!

    “據我所知,隋代縣衙在全國仍完整地保存下來的沒有幾個。我們要擦亮這顆明珠表層上的灰塵,是該讓它發出引人奪目的光彩的時候了!”說到這裏,他激動得先鼓起掌來,其他的人一看,也趕快鼓掌表示讚同。

    “究竟如何開發呢?”孟茂世故意不往下說,而是慢慢地喝了一口茶,然後大手一揮:“那就是——把縣政府搬進去!”

    “啥?把縣政府搬進縣衙?!”

    “這哪兒能成?我們共產黨的政府,怎麽能搬進封建時代的縣衙,這不是開玩笑嗎?”

    “那縣委怎麽辦?縣委、縣政府曆來都是在一起的,這不是鬧分家嗎?”

    “……  ……”

    一石激起千層浪。常委會議室像開了鍋似的,議論紛紛。

    足足等了七八分鍾,孫建功和孟茂世也沒發火,也沒講話,麵對大家的種種議論,好像心中早預料到了。那當然,兩個“老一”能做出這樣的決定,顯然是思之又思、慮之又慮,把大家的各種疑問和答案都考慮到了,所以靜靜地等大家說完,然後再慢慢地解釋。

    終於平靜下來了。孟茂世看大家不說話了,眼睛齊刷刷地看著他和孫書記,他這才繼續道:“同誌們!大家知道中南海嗎?”他掃視了一下大家,顯然是等人迴答。可在座的沒有一個人是傻蛋,誰不知道中南海呀?

    “那是黨中央、國務院辦公的地方。咱們中間有誰去過那裏?……豐澤園知道嗎?那是毛主席辦公的地方!西花廳知道嗎?那是周總理辦公的地方!中南海始建於金元,清為禁苑,清朝攝政王載灃在那裏設過衙門,辛亥革命勝利後為總統府,袁世凱、段祺瑞在那裏辦過公。新中國成立後,有人堅持要建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大樓,被周總理製止了。周總理說: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隻要我周恩來當一天總理,我就不蓋中央政府辦公大樓,把中南海拾掇拾掇搬進去就行了。”

    孟茂世搬出中南海這個例子,似乎產生了一定的說服力。有一個常委像是自言自語地道:“對呀!黨中央、國務院都能搬進中南海,縣政府為什麽就不能搬進古縣衙呢?”

    孟茂世又接著說下去:“我測算了一下,花不了幾個錢。隻需縣財政拿出六百萬就可以了。古縣衙我去實地察看過。古縣衙有五進院落,大門、儀門、大堂、鍾鼓樓按原樣保持,但要修繕一新。行政長官辦事處有十幾間房子,可以維修一下,作為政府縣長、各位副縣長的辦公用房,還有後邊的監獄,房子還可以,是平房,徹底翻修一下,作為各科室的辦公用房。名義上是搬遷縣政府,實際上是開發古縣衙,這叫‘一石二鳥 ’,既搬遷了縣政府,帶動了東部經濟的振興,又保護維修了古縣衙,這種轟動效應是巨大的,可以吸引更多的眼球,擴大穀陽縣在全國的知名度嘛!……皇城府已經熱起來了,古縣衙也得熱起來!門票價格要提高!”

    其實,按照孟茂世原先的設想,是把整個縣委等四大班子一塊搬過去,老址搞開發,形成商業黃金地帶,但還是孫書記考慮得細、考慮得遠,說得有道理:按穀陽縣目前的財力,恐怕難以實現。再者,四大班子全部從老城搬走,得考慮居民的心理接受能力……

    這時候有人說:“有道理,我看可行。”

    不少人附和說:“可行!可行!”

    是時候了。孫建功出麵講話了:“同誌們呀,孟縣長的思路是對的,想法是實事求是的,是充分地考慮了我縣經濟發展的大局的,我完全同意孟縣長的意見。大家想過沒有?縣委、縣政府都在縣城西部,這裏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幾年,縣城西部發展很快,而東部呢?發展遲緩,唵,發展遲緩!老百姓不是說,咱們的縣城像彈花錘嗎?長此下去,這錘要嚴重失衡的!這不成畸形兒了嗎?唵?腦袋大,下身細。……把縣政府搬進古縣衙,有三大好處:一是可以開發、維護古文物,這在全國是先例,可以造成很大的影響嘛!二是可以解決目前縣委、縣政府辦公用房嚴重不足的問題。我們新調來的一位副縣長,現在不是在六十年代蓋的瓦房裏辦公嗎?第三個更重要:那就是可以促進我縣東城區的經濟發展,改變東西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這樣一來,我們縣這個天平就平衡了,穩當多了。這叫西部有縣委,東部有政府;西部要繁榮,東部要崛起。四平八穩了,社會穩定了,經濟發展了,人民就安居樂業了,也不枉我們這一班人為穀陽縣人民造福的良苦用心哪!”

    縣委書記的一席話站得這麽高,看得這麽遠,似乎一錘定音,大家很快就統一了認識,甚至感到這一重大決策確實有英明之處,以前我們怎麽就沒想到呢?

    很快,孟茂世主持召開的縣長辦公會也開了。文物局的古局長列席了會議。他心裏高興得樂開了花。會議期間一直合不攏嘴地瞅著孟茂世。他心裏盤算著:縣政府搬進古縣衙,文物局也得搬進去,就用現在文物保管所的房子,這樣,辦公經費、文物維護費自然就不用發愁了,我還可以以察看文物的名義,天天往孟縣長的屋裏跑。文物局長天天進文物保護單位名正言順,你們財政局、公安局、土地局以後找縣長少氣勢,往後排隊去!

    一周之後,古縣衙維修工程迅速啟動。斑駁的門柱子新上了油漆,屋頂上失落的瓦全部換了新的。為了顯示古縣衙的古樸、莊重,縣建設局開來挖掘機,雞啄米似地把以前的水泥地麵全扒掉,重新鋪上從外地運來的青石板。縣政府一搬進古縣衙,孟茂世就發布公告,要把縣政府辦成陽光的政府、開放的政府、透明的政府。當地老百姓可以隨意進出,有問題反映問題,沒問題觀賞文物。外地遊客到古縣衙參觀,門票由過去的二十元提高到五十元,當然,前來投資興業、合作開發者除外……

    孟茂世的辦公室就設在昔日行政長官辦事處的一間大屋內,辦公桌也是古色古香的。門上的對聯原封不動:眼前百姓即兒孫,莫言百姓可欺,當留下兒孫地步;堂上一官稱父母,慢說一官易做,可盡些父母恩情。不同的是,身後上方那塊通常掛著類似“明鏡高懸”匾額的地方,變成了“實事求是”橫幅鏡匾;屋裏裝了空調,添了幾對沙發,牆角處還有一台立式大彩電……

    商都晨報記者杜雲龍一接到孟茂世的電話,立即就趕了過來。孟茂世在商都團委時,杜雲龍就是他的常客,經常報道孟茂世開展團的工作的新思路、新點子。有幾篇報道還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哩!縣政府搬遷時隻舉行了個簡單的儀式。第二天,商都晨報就登出了記者杜雲龍采寫的消息,題目是:穀陽縣搬遷縣府,古縣衙喜獲新生。消息除了簡要介紹了古縣衙的基本情況外,大部分篇幅著重闡述了孟茂世的“一石二鳥”思想和縣政府為保護開發文物不惜重金及政府搬遷的重要意義。這個消息一登,全國許多報紙都作了轉載,許多文摘報都作了摘登。搜狐、新浪等國內知名網站也轉發了這一新聞……

    縣政府不是一搬了事。孟茂世其實內心還有許多新點子。他立即指示文物局古局長按照他的意圖,起草了個開發古縣衙的近期規劃。主要內容是:古縣衙景區除恢複縣衙全貌外,將新增法海寺、城隍廟、南城門樓,明清商業一條街、古城服裝一條街、古城小吃一條街、古城牌坊、鍾鼓樓廣場等六十多個景點;還要文物局搜集整理展出一千四百年前縣級官署衙門的實物標本;還要組織民間文藝組織,排練“縣官的一天”、“古代縣試”、“縣官出巡”、法海寺朝暮課誦、布薩、城隍出巡、清經、上表等一係列文化表演。孟茂世說,這些做好了,古縣衙將成為穀陽縣又一個聞名全國的旅遊景點。還表示,期間需要多少經費,就撥多少經費……

    說到這兒,有人問了:縣政府設在古縣衙,遊客多了不影響辦公嗎?這個問題孟縣長早就考慮到了:縣政府和古縣衙不一個大門出入。原先的一個側門改成縣政府大門,古縣衙的所有景點采用“園中園”門票製。你在外邊,隨便看,比如大堂,你要進去,就得買票。穀陽的老百姓可以憑身份證免費參觀。(此乃英明之舉,多少老百姓感謝新來的孟縣長啊!)

    自從報紙一登消息,外地人感到稀奇,都來看穀陽縣縣政府怎麽在古縣衙辦公,看縣官的一天都幹些啥?結果是他們有點失望:原來古縣衙和縣政府還有一牆隔著。古縣衙在前,縣政府在後。各有各的門,各走各的道。

    孟茂世不在乎辦公地點嘈雜不嘈雜、辦公條件簡陋不簡陋,他要的就是轟動效應,隻要這個目的達到就行了。這兒比以前他在團市委的辦公室安靜多了,他原來的辦公室,窗口外就是馬戲團的表演場。

    兩個月後,縣財政局、縣法院辦公地點東遷。辦公大樓就在古縣衙左右文物保護區範圍外開工建設。孟茂世的同學,號稱省會十強的房地產開發商——環球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往義也前來同老同學商談投資開發事宜。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縣文物局“跟進”古縣衙後,古局長有事沒事總往孟茂世辦公室跑。孟茂世很忙,三言兩語就把他打發走了。這古局長心想:光往縣長屋裏跑不行啊!得獻計獻策呀!可他有什麽可獻的呢?這天下午他正發愁呢,忽然看到報上有一條新聞,他如獲至寶,拍手叫道:有了,有了!真是天助我也!他得意地哼起了京戲,是《智取威虎山》裏楊子榮向座山雕獻聯絡圖那段唱:“投專員獻寶圖,定可升官——”這正是:

    做官千古事    升遷一瞬間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大機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弋佑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弋佑君並收藏人大機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