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站在清澈見底、波光粼粼的褒河邊,喬裝打扮的張月明和軍師孫月心裏有種暢快感。就是在腳下的這條河邊,曾經發生過多少轟轟烈烈、震驚天下的曆史大事件。周朝時,惹得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絕代佳人褒姒曾經在這褒河邊掄起木棒槌洗衣服;秦朝末年蕭何月下追韓信,贏得漢朝江山二百年;三國時,曹操遊覽至此慨然在河邊的石門上寫下“袞雪”二字;一代聖人諸葛亮多少次往返褒河,嘔心瀝血;唐朝大詩人王維在這裏留下:“鳥道一千裏,猿聲十二時。”;南宋著名文學家、軍事家陸遊泛舟河邊,詠道:“平川沃野望不盡,麥隴青青桑鬱鬱。”等。
脫下鞋子,張月明和孫月涉水過河。九月的河水開始有些冰涼,但踩在圓圓的鵝卵石上,鬆軟的沙灘上,他們兩人覺得特別的愜意。
迴望大山深處,迴望河對岸,張月明和孫月深感此行任務的艱巨和兇多吉少。原來,這已經是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的夏末了,聽聞丞相脫脫率領百萬大軍前往攻打南方高郵的張士誠農民起義軍,張月明急忙召集紫柏山大漢軍商議對策,大家一致認為良機不可錯過,乘朝廷全力對付南方起義軍的時候,我們應該有所行動,攻打漢中正是天賜之良機。但是,對於興元路治所南鄭縣(即古漢中)的防務、軍事部署、官員調整等情況他們都一無所知。軍師孫月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不打無把握的仗,我們還是應該派人進入南鄭府城一探虛實,再著手備戰不遲。”大家讚成孫月的意見。張月明自告奮勇要求自己前往探查。經過慎重商量,楊光達帶領眾將留守大營備戰,張月明和孫月前往南鄭府城。
一路急行。傍晚時分,張月明和孫月來到南鄭府城西門。隻見高大的城門上透顯著破敗和荒涼。城牆上,幾名士兵懶洋洋地靠在城垛上聊天。城門口。十幾名守門士兵無所事事地坐在一起吹牛。看到有兩名秀才模樣的人走近,這些士兵們依然沒有站起來。有一名士兵喝到:“你們是哪裏的?現在進城幹什麽?”張月明從容答道:“我是府學的生員。因為家中有事迴去幾天,現在要返迴學堂。”士兵繼續問道:“你家在哪裏?”張月明答:“褒城縣張家。”另一名士兵說:“褒城張家我們知道,你們進去吧,下次不要來晚了。”張月明和孫月謝過這些士兵就急忙進了城。
城內街道上人來人往非常熱鬧,各種小吃攤點擺滿街道兩邊。感到確實餓了,他們就在一家賣糯米糍粑的攤點就坐,一人要了一碗菜豆腐,兩個糯米糍粑。他們吃得很香。感覺到很可口。
正當他們準備結賬離開時,七八個混混模樣的人,手裏拿著木棍、大刀和菜刀輪著攤位一家一家要錢。這夥人來到這糍粑攤位跟前,大聲說道:“快交今日的保護費。”老板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拿出一張紙幣交給那夥人,那夥人看看繼續要到:“這是一貫錢,太少了,再拿一貫來。”老板哀求道:“我是擺地攤的,一天也掙不了幾個錢,實在再沒有了。”那夥人中一個光頭大漢吼道:“少廢話。不交就砸你攤子。”老板戰戰兢兢,但實在是拿不出錢來了。張月明正想發作,孫月低聲勸道:“我們是來辦事的。少惹事。”眼看這貨人就要來砸攤子,忽聽一人大喊道:“住手,你們這夥地痞,再不走就抓了你們。”大家舉目看,原來是一位百戶軍官帶著幾名軍士來巡街,這夥混混看到這名軍官嚇得急忙四散逃走了。老板感謝道:“多謝王百戶大人幫助。”那位百戶軍官擺擺手說道:“你們早點收攤吧,遇到這夥人再不能給他們錢了,你們要團結起來反抗。”眾攤點老板答應道:“大人說的是,謝謝你。”看到軍官帶人繼續巡街去了。張月明問老板:“剛才這位百戶大人叫什麽名字?”老板答:“他是王柱大人,他可好了。經常幫助我們可憐人。”
張月明帶領孫月離開街道,來到他的表兄張崢家投宿。快三年沒見了。表兄張崢看到張月明有些吃驚,急忙把他們讓進裏屋小聲問道:“月明,你從哪裏來的?聽說你帶領人造反了,官府這幾年一直在抓你呢。”張月明笑笑說:“我不是好好的嗎。”張崢急忙安排家人做飯,招待表弟一行。
盛情難卻,張月明和孫月隻好圍坐在滿滿一桌酒菜旁。表兄張崢格外熱情,不停地給兩人斟酒。
酒過三巡,表兄張崢說道:“月明啊,你這次來主要是幹什麽?”張月明答道:“表兄可知道這城裏兵力部署?”張崢說:“我經常去叔叔張曉林千戶那裏,對城裏的軍事部署略知一二。你該不是想來攻城吧?明天我帶你去見曉林叔父如何?”張月明推辭道:“我的事情想必曉林叔父也知道,他是官兵,我們不見為好。”張崢說:“也是,萬一他把你抓起來交給官府,那就不好了。”
表兄弟見麵,自然無話不說。張崢把他知道的關於元軍的情況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張月明。張月明也勸說表兄和他一起反元,但表兄為難道:“你看我一大家人,都靠我吃飯呢。我走了,他們誰來照顧?”張月明也覺得表兄說的是實情,也就不再強求。
深夜,張月明和孫月才到客房來休息,由於走了一天路,再加上酒也喝的不少,一上床不多時就沉沉入睡了。
半夜,床邊傳來吵鬧聲,張月明和孫月被驚醒,令他們大吃一驚的是,屋內早已站滿了官兵,大刀和長槍正對著他們的腦袋。他們分別被幾名軍士用木枷鎖住手和頭,押起來向外走。張月明環顧四周,並不見表哥張崢的身影。
他們被押進府城黑黑的大牢,關進了一間肮髒的小土屋。
第二天。雞鳴第三次,一名將軍帶領兵士前來提審他們。仔細看時,發現此將軍正是昨日傍晚在小吃攤點看到的王柱百戶。張月明對王柱百戶心生好感。也就不做反抗,跟著他走出大牢。王柱百戶帶著八名士兵押著張月明和孫月一路向府衙走去。
穿過幾條街。來到府衙,隻見鑼鼓齊鳴,燈火照亮了威嚴的府衙大堂。他們站在大門外等府尹傳訊。衙役們兇神惡煞地站立大堂兩旁,高聲吆喝著:“威武。”不多時,一位五十多歲的府尹大老爺來到大堂上,端坐在大堂正中的公案後,顯得威嚴、有氣度。府尹高喝一聲:“帶人犯上堂。”早有四名差役推著他們走上公堂。府尹問道:“下麵人犯報上名來,姓什名誰。哪裏人士?”張月明不想連累家人,撒謊道:“稟大人,小人姓王,名明,城固縣人士。”誰知那府尹聽後勃然大怒,用手拿起驚堂木拍著公案喝道:“大膽狂徒,竟敢信口雌黃。你的表哥已經把你舉報給官府,你的一切情況我們都已了解,你還想抵賴不成?敢快如實招來,不然休怪本官無情。”張月明心裏一驚暗暗道:“我說官府為什麽如此快前來抓我們。原來是表哥張崢出賣了我們。這該死的表哥,居然出賣自家的親戚,可惡可恨。”
張月明厲聲道:“既然你們都知道了。何須問我。要殺要刮隨你們。”
府尹大喝道:“大刑伺候。看你招還不招。”
幾名如狼似虎的衙役立馬走上前來,按倒張月明,木板如雨點般打來。張月明被打來痛苦不堪,但他強忍著。
旁邊跪著的孫月見到此情景高聲道:“大人息怒,我有話說。”府尹擺手,衙役停止行刑,都等著孫月招供。孫月坦然說道:“大人可否容我站起來說話?”府尹見孫月一臉誠實模樣,諒他不會耍什麽花招,就說道:“可以。你隻管如實招來。”孫月起身,拍拍雙腿的灰塵朗聲道:“天道昭昭。朝廷*無能,官員貪贓枉法。豪強地主欺壓盤剝百姓,各地民不聊生。我等被逼無奈,隻能奮起反抗,為百姓謀,為自己活,仗義執言,替天行道。敢問大人何錯之有?”
府尹見孫月書生模樣,竟有如此膽識,心裏有些奇怪,但依然高聲喝道:“大膽狂徒,竟敢妖言惑眾。來人,打他二十大板。”
幾名衙役按倒孫月就打。張月明看到孫月痛苦的**著,心有不忍,但他也決定絕不屈服。
審訊毫無進展,府尹隻好宣布:“今日退堂,明日再審。把他們押迴大牢。”
張月明和孫月再次被投進黑乎乎的牢房內,他們渾身被打得皮開肉綻,疼痛難忍。但他們依然互相鼓勵著:“決不屈服,決不害怕。”張月明內疚的對孫月說:“是我害了你,沒想到自家的至親會出賣我們。”孫月歎口氣說:“在利益麵前,人都是會變的。在某些關鍵時候,親戚還比不是外人。宋朝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有幾個是親戚?”
由於渾身疼痛,張月明和孫月很久才入睡。就在他們睡著不久,牢門再次被打開,還是王柱百戶前來提審他們。
他們照例被押出牢房,走在大街上,向府衙走去。借著天空稀薄的星星,張月明感覺到現在應該是後半夜。
穿過兩條街,王柱百戶悄悄靠近張月明低聲說:“前麵有人來救你們,你們借機向北門逃去,那裏是你爺爺張亮的防區,他會放你們出城的。”張月明心裏孤疑,迷惑的看著王柱百戶。王柱繼續低聲說:“不要問,不要想那麽多。我是你父親的朋友,我不會見死不救的。”押送他們的士兵在一丈開外跟著,根本聽不到王柱百戶在和他說什麽。
果然,繼續行走到一條大街的十字路口,一個黑影手持寶劍突然出現。那蒙麵黑衣人也不說話,揮劍就向王柱百戶和兵士們砍去。兵士們慌忙抵擋,張月明乘機給孫月使眼色向北方跑去。蒙麵黑衣人緊緊攔住幾名士兵殺來,士兵們自身都難保,那裏顧得上兩名犯人。見無人追來,張月明和孫月放心拐過幾條巷子,一路向北門敢去。王柱百戶卻在他們前麵出現,孫月有些大驚,以為是來抓他們的。王柱百戶迅速給他們打開木伽,吩咐道:“快速走,直出北門,過了褒河你們就安全了。”張月明拱手致謝道:“恩人大恩,月明將終生不忘。”孫月也拱手致謝。王柱百戶說:“快走,迴去問你父親好。”說完,就消失在夜幕中。
張月明和孫月一路小跑著來到北門,早出的百姓和商人等已經在北門站了一大片,等著開城門。張月明和孫月跑進人群中,夾雜在人群裏向北門靠近。
時間到了,城門被徐徐打開,人們陸續向城門外走去。張月明和孫月揪著心快步走出北門,他們輕輕暢口氣,準備快速離開這裏。突然,站在北門外的一隊官兵中有人高叫道:“張月明,你迴來,你往那裏去?”張月明大驚,本能地迴頭看誰在叫自己,一看原來是遠方爺爺、興元路將軍張亮。張月明隻得返迴,來到張亮將軍跟前致禮。張亮說:“你是怎麽出來的?快返迴去,免得府尹大人發怒連累你父親。”說完,不等張月明答複,就喝令身旁的士兵們把張月明綁了。
孫月遠遠地看到張月明被官軍綁了,不敢停留,跑步向褒河方向趕去。
張亮看到張月明身邊沒有人,就喝問道:“月明,和你一路來的那個小夥子在哪裏?”
張月明冷笑道:“你不要問我,你這個張家的敗類,我今後不可能再叫你爺爺的。”
張亮怒道:“我拿朝廷俸祿,為朝廷做事,難道不對嗎?我們張家曆來忠於朝廷,是朝廷嘉獎的忠良之家。你鬼迷心竅,上山為盜,敗壞我們張家家風,就是朝廷不拿你,我也要找你算賬,以正家風。”
張月明道:“朝廷*無能,我們被逼起義,都是為了天下百姓們不再受盤剝、欺辱,能過上好日子,這有錯嗎?你口口聲聲忠於朝廷,曆史上朝代頻繁更替,我們張家也不是在一朝為官,這難道不是張家順應潮流的良善之舉嗎?”
張亮喝道:“那裏由你這個晚輩胡說。你做出背叛朝廷的事,就應該受到處罰。”
張月明怒道:“你是什麽長輩?你是我們張家的叛徒、敗類。你做你的官吧,總有一天老百姓會殺了你,讓你知道百姓們的力量。”
張亮知道無法說服眼前這個倔強、不知天高地厚的後生,就命令官兵們道:“把他押下去,押迴府衙的牢房裏。”官兵們領命押著張月明進入了北門。
張月明又被押迴到以前那間牢房裏,他對著透過天窗的一絲光線歎口氣道:“剛出狼窩又入虎穴,都是自己人告的密,都是親戚們惹的意外啊!這些都是什麽樣的親戚,都是一群不通人性的惡狼啊!他們甚至比不上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未完待續。)
站在清澈見底、波光粼粼的褒河邊,喬裝打扮的張月明和軍師孫月心裏有種暢快感。就是在腳下的這條河邊,曾經發生過多少轟轟烈烈、震驚天下的曆史大事件。周朝時,惹得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絕代佳人褒姒曾經在這褒河邊掄起木棒槌洗衣服;秦朝末年蕭何月下追韓信,贏得漢朝江山二百年;三國時,曹操遊覽至此慨然在河邊的石門上寫下“袞雪”二字;一代聖人諸葛亮多少次往返褒河,嘔心瀝血;唐朝大詩人王維在這裏留下:“鳥道一千裏,猿聲十二時。”;南宋著名文學家、軍事家陸遊泛舟河邊,詠道:“平川沃野望不盡,麥隴青青桑鬱鬱。”等。
脫下鞋子,張月明和孫月涉水過河。九月的河水開始有些冰涼,但踩在圓圓的鵝卵石上,鬆軟的沙灘上,他們兩人覺得特別的愜意。
迴望大山深處,迴望河對岸,張月明和孫月深感此行任務的艱巨和兇多吉少。原來,這已經是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的夏末了,聽聞丞相脫脫率領百萬大軍前往攻打南方高郵的張士誠農民起義軍,張月明急忙召集紫柏山大漢軍商議對策,大家一致認為良機不可錯過,乘朝廷全力對付南方起義軍的時候,我們應該有所行動,攻打漢中正是天賜之良機。但是,對於興元路治所南鄭縣(即古漢中)的防務、軍事部署、官員調整等情況他們都一無所知。軍師孫月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不打無把握的仗,我們還是應該派人進入南鄭府城一探虛實,再著手備戰不遲。”大家讚成孫月的意見。張月明自告奮勇要求自己前往探查。經過慎重商量,楊光達帶領眾將留守大營備戰,張月明和孫月前往南鄭府城。
一路急行。傍晚時分,張月明和孫月來到南鄭府城西門。隻見高大的城門上透顯著破敗和荒涼。城牆上,幾名士兵懶洋洋地靠在城垛上聊天。城門口。十幾名守門士兵無所事事地坐在一起吹牛。看到有兩名秀才模樣的人走近,這些士兵們依然沒有站起來。有一名士兵喝到:“你們是哪裏的?現在進城幹什麽?”張月明從容答道:“我是府學的生員。因為家中有事迴去幾天,現在要返迴學堂。”士兵繼續問道:“你家在哪裏?”張月明答:“褒城縣張家。”另一名士兵說:“褒城張家我們知道,你們進去吧,下次不要來晚了。”張月明和孫月謝過這些士兵就急忙進了城。
城內街道上人來人往非常熱鬧,各種小吃攤點擺滿街道兩邊。感到確實餓了,他們就在一家賣糯米糍粑的攤點就坐,一人要了一碗菜豆腐,兩個糯米糍粑。他們吃得很香。感覺到很可口。
正當他們準備結賬離開時,七八個混混模樣的人,手裏拿著木棍、大刀和菜刀輪著攤位一家一家要錢。這夥人來到這糍粑攤位跟前,大聲說道:“快交今日的保護費。”老板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拿出一張紙幣交給那夥人,那夥人看看繼續要到:“這是一貫錢,太少了,再拿一貫來。”老板哀求道:“我是擺地攤的,一天也掙不了幾個錢,實在再沒有了。”那夥人中一個光頭大漢吼道:“少廢話。不交就砸你攤子。”老板戰戰兢兢,但實在是拿不出錢來了。張月明正想發作,孫月低聲勸道:“我們是來辦事的。少惹事。”眼看這貨人就要來砸攤子,忽聽一人大喊道:“住手,你們這夥地痞,再不走就抓了你們。”大家舉目看,原來是一位百戶軍官帶著幾名軍士來巡街,這夥混混看到這名軍官嚇得急忙四散逃走了。老板感謝道:“多謝王百戶大人幫助。”那位百戶軍官擺擺手說道:“你們早點收攤吧,遇到這夥人再不能給他們錢了,你們要團結起來反抗。”眾攤點老板答應道:“大人說的是,謝謝你。”看到軍官帶人繼續巡街去了。張月明問老板:“剛才這位百戶大人叫什麽名字?”老板答:“他是王柱大人,他可好了。經常幫助我們可憐人。”
張月明帶領孫月離開街道,來到他的表兄張崢家投宿。快三年沒見了。表兄張崢看到張月明有些吃驚,急忙把他們讓進裏屋小聲問道:“月明,你從哪裏來的?聽說你帶領人造反了,官府這幾年一直在抓你呢。”張月明笑笑說:“我不是好好的嗎。”張崢急忙安排家人做飯,招待表弟一行。
盛情難卻,張月明和孫月隻好圍坐在滿滿一桌酒菜旁。表兄張崢格外熱情,不停地給兩人斟酒。
酒過三巡,表兄張崢說道:“月明啊,你這次來主要是幹什麽?”張月明答道:“表兄可知道這城裏兵力部署?”張崢說:“我經常去叔叔張曉林千戶那裏,對城裏的軍事部署略知一二。你該不是想來攻城吧?明天我帶你去見曉林叔父如何?”張月明推辭道:“我的事情想必曉林叔父也知道,他是官兵,我們不見為好。”張崢說:“也是,萬一他把你抓起來交給官府,那就不好了。”
表兄弟見麵,自然無話不說。張崢把他知道的關於元軍的情況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張月明。張月明也勸說表兄和他一起反元,但表兄為難道:“你看我一大家人,都靠我吃飯呢。我走了,他們誰來照顧?”張月明也覺得表兄說的是實情,也就不再強求。
深夜,張月明和孫月才到客房來休息,由於走了一天路,再加上酒也喝的不少,一上床不多時就沉沉入睡了。
半夜,床邊傳來吵鬧聲,張月明和孫月被驚醒,令他們大吃一驚的是,屋內早已站滿了官兵,大刀和長槍正對著他們的腦袋。他們分別被幾名軍士用木枷鎖住手和頭,押起來向外走。張月明環顧四周,並不見表哥張崢的身影。
他們被押進府城黑黑的大牢,關進了一間肮髒的小土屋。
第二天。雞鳴第三次,一名將軍帶領兵士前來提審他們。仔細看時,發現此將軍正是昨日傍晚在小吃攤點看到的王柱百戶。張月明對王柱百戶心生好感。也就不做反抗,跟著他走出大牢。王柱百戶帶著八名士兵押著張月明和孫月一路向府衙走去。
穿過幾條街。來到府衙,隻見鑼鼓齊鳴,燈火照亮了威嚴的府衙大堂。他們站在大門外等府尹傳訊。衙役們兇神惡煞地站立大堂兩旁,高聲吆喝著:“威武。”不多時,一位五十多歲的府尹大老爺來到大堂上,端坐在大堂正中的公案後,顯得威嚴、有氣度。府尹高喝一聲:“帶人犯上堂。”早有四名差役推著他們走上公堂。府尹問道:“下麵人犯報上名來,姓什名誰。哪裏人士?”張月明不想連累家人,撒謊道:“稟大人,小人姓王,名明,城固縣人士。”誰知那府尹聽後勃然大怒,用手拿起驚堂木拍著公案喝道:“大膽狂徒,竟敢信口雌黃。你的表哥已經把你舉報給官府,你的一切情況我們都已了解,你還想抵賴不成?敢快如實招來,不然休怪本官無情。”張月明心裏一驚暗暗道:“我說官府為什麽如此快前來抓我們。原來是表哥張崢出賣了我們。這該死的表哥,居然出賣自家的親戚,可惡可恨。”
張月明厲聲道:“既然你們都知道了。何須問我。要殺要刮隨你們。”
府尹大喝道:“大刑伺候。看你招還不招。”
幾名如狼似虎的衙役立馬走上前來,按倒張月明,木板如雨點般打來。張月明被打來痛苦不堪,但他強忍著。
旁邊跪著的孫月見到此情景高聲道:“大人息怒,我有話說。”府尹擺手,衙役停止行刑,都等著孫月招供。孫月坦然說道:“大人可否容我站起來說話?”府尹見孫月一臉誠實模樣,諒他不會耍什麽花招,就說道:“可以。你隻管如實招來。”孫月起身,拍拍雙腿的灰塵朗聲道:“天道昭昭。朝廷*無能,官員貪贓枉法。豪強地主欺壓盤剝百姓,各地民不聊生。我等被逼無奈,隻能奮起反抗,為百姓謀,為自己活,仗義執言,替天行道。敢問大人何錯之有?”
府尹見孫月書生模樣,竟有如此膽識,心裏有些奇怪,但依然高聲喝道:“大膽狂徒,竟敢妖言惑眾。來人,打他二十大板。”
幾名衙役按倒孫月就打。張月明看到孫月痛苦的**著,心有不忍,但他也決定絕不屈服。
審訊毫無進展,府尹隻好宣布:“今日退堂,明日再審。把他們押迴大牢。”
張月明和孫月再次被投進黑乎乎的牢房內,他們渾身被打得皮開肉綻,疼痛難忍。但他們依然互相鼓勵著:“決不屈服,決不害怕。”張月明內疚的對孫月說:“是我害了你,沒想到自家的至親會出賣我們。”孫月歎口氣說:“在利益麵前,人都是會變的。在某些關鍵時候,親戚還比不是外人。宋朝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有幾個是親戚?”
由於渾身疼痛,張月明和孫月很久才入睡。就在他們睡著不久,牢門再次被打開,還是王柱百戶前來提審他們。
他們照例被押出牢房,走在大街上,向府衙走去。借著天空稀薄的星星,張月明感覺到現在應該是後半夜。
穿過兩條街,王柱百戶悄悄靠近張月明低聲說:“前麵有人來救你們,你們借機向北門逃去,那裏是你爺爺張亮的防區,他會放你們出城的。”張月明心裏孤疑,迷惑的看著王柱百戶。王柱繼續低聲說:“不要問,不要想那麽多。我是你父親的朋友,我不會見死不救的。”押送他們的士兵在一丈開外跟著,根本聽不到王柱百戶在和他說什麽。
果然,繼續行走到一條大街的十字路口,一個黑影手持寶劍突然出現。那蒙麵黑衣人也不說話,揮劍就向王柱百戶和兵士們砍去。兵士們慌忙抵擋,張月明乘機給孫月使眼色向北方跑去。蒙麵黑衣人緊緊攔住幾名士兵殺來,士兵們自身都難保,那裏顧得上兩名犯人。見無人追來,張月明和孫月放心拐過幾條巷子,一路向北門敢去。王柱百戶卻在他們前麵出現,孫月有些大驚,以為是來抓他們的。王柱百戶迅速給他們打開木伽,吩咐道:“快速走,直出北門,過了褒河你們就安全了。”張月明拱手致謝道:“恩人大恩,月明將終生不忘。”孫月也拱手致謝。王柱百戶說:“快走,迴去問你父親好。”說完,就消失在夜幕中。
張月明和孫月一路小跑著來到北門,早出的百姓和商人等已經在北門站了一大片,等著開城門。張月明和孫月跑進人群中,夾雜在人群裏向北門靠近。
時間到了,城門被徐徐打開,人們陸續向城門外走去。張月明和孫月揪著心快步走出北門,他們輕輕暢口氣,準備快速離開這裏。突然,站在北門外的一隊官兵中有人高叫道:“張月明,你迴來,你往那裏去?”張月明大驚,本能地迴頭看誰在叫自己,一看原來是遠方爺爺、興元路將軍張亮。張月明隻得返迴,來到張亮將軍跟前致禮。張亮說:“你是怎麽出來的?快返迴去,免得府尹大人發怒連累你父親。”說完,不等張月明答複,就喝令身旁的士兵們把張月明綁了。
孫月遠遠地看到張月明被官軍綁了,不敢停留,跑步向褒河方向趕去。
張亮看到張月明身邊沒有人,就喝問道:“月明,和你一路來的那個小夥子在哪裏?”
張月明冷笑道:“你不要問我,你這個張家的敗類,我今後不可能再叫你爺爺的。”
張亮怒道:“我拿朝廷俸祿,為朝廷做事,難道不對嗎?我們張家曆來忠於朝廷,是朝廷嘉獎的忠良之家。你鬼迷心竅,上山為盜,敗壞我們張家家風,就是朝廷不拿你,我也要找你算賬,以正家風。”
張月明道:“朝廷*無能,我們被逼起義,都是為了天下百姓們不再受盤剝、欺辱,能過上好日子,這有錯嗎?你口口聲聲忠於朝廷,曆史上朝代頻繁更替,我們張家也不是在一朝為官,這難道不是張家順應潮流的良善之舉嗎?”
張亮喝道:“那裏由你這個晚輩胡說。你做出背叛朝廷的事,就應該受到處罰。”
張月明怒道:“你是什麽長輩?你是我們張家的叛徒、敗類。你做你的官吧,總有一天老百姓會殺了你,讓你知道百姓們的力量。”
張亮知道無法說服眼前這個倔強、不知天高地厚的後生,就命令官兵們道:“把他押下去,押迴府衙的牢房裏。”官兵們領命押著張月明進入了北門。
張月明又被押迴到以前那間牢房裏,他對著透過天窗的一絲光線歎口氣道:“剛出狼窩又入虎穴,都是自己人告的密,都是親戚們惹的意外啊!這些都是什麽樣的親戚,都是一群不通人性的惡狼啊!他們甚至比不上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