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也先貼木兒率領的三十萬蒙古大軍一夜間在沙河潰逃的消息迅速傳遍朝廷內外。元惠宗得到上報後痛心疾首,但又無可奈何,急忙下旨詔還也先貼木兒,命中書平章蠻子前去代領其兵。同時聽從丞相脫脫建議,詔命察罕貼木兒(也叫李察罕)和李思齊整軍圍剿紅巾軍,又命四川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組織軍隊合擊各路紅巾軍。


    李思齊得到也先貼木兒潰逃朱仙鎮的消息後,歎息道:“國家如此用人,豈有不敗乎。”得到朝廷命令他可以恣意行事,剿滅紅巾軍的詔命後,覺得機會來了,他可以借機擴充勢力了。


    正當李思齊策馬揚鞭迅速占領元軍失地時,有一對人馬打上門來,令他大吃一驚。來者是一支近百人全副武裝的隊伍。他們頭戴黑色古怪的鐵盔,身穿奇異的黑色鐵甲,人人肩背長箭,手拿寶劍,顯得威武雄壯。


    這隊鐵甲人不像朝廷的軍隊,也不是紅巾軍,他們來自哪裏,究竟想幹什麽?


    和這支隊伍短暫交手後,李思齊發現他們訓練有素,陣法奇特,個個武功高強,不是等閑之輩。他就急命手下士兵住手,親自走出隊伍和這幫鐵甲人交涉。


    李思齊騎在馬上拱手施禮高聲道:“你們是何方軍隊?為何要與我們作對?”


    鐵甲人中一位年長者迴答道:“我們是來自秦嶺山中的法家護法隊,是專門來維護法令秩序,要迴天下奇書《武穆遺書》的。”


    李思齊心裏想到:又是為了《武穆遺書》而來的武林人,他們是怎麽知道《武穆遺書》被我拿到手的啊?


    李思齊繼續問:“前輩尊姓大名?我這裏實沒有你們要找的《武穆遺書》。”


    年長者鐵甲人說:“我姓秦,名立商。《武穆遺書》在你手裏的消息早已傳遍天下,豈能瞞住我等。你若好好的把《武穆遺書》交給我們。我們就此離去,絕不在為難你。”


    李思齊笑著說:“久仰秦前輩大名,我真沒有《武穆遺書》。江湖傳言是空穴來風。你們不要相信這些。沒有,我怎麽交給你們。你們法家護法隊該不可能不講道理吧?”


    原來眼前的這支鐵甲人隊伍正是從秦嶺深山中秦村走出來的法家護法一隊隊員,年長者秦立商就是秦村五位公大夫之一。秦立商帶領這近百人的隊伍一路伸張正義,報打不平,終於找到了李思齊。因為陝南武林人士傳言李思齊在石門中拿走了嶽飛所著的《武穆遺書》,秦立商就發誓要完璧歸趙,把《武穆遺書》奪迴去,放迴秦嶺山中。


    看到李思齊不承認,秦立商也認為在預料之中。好東西誰願意拱手讓人呢?由於李思齊得到《武穆遺書》的過程是光明正大的行為,秦立商也不好對他采取過分強硬的手段。


    秦立商勸說道:“李思齊,你也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你帶領鄉人趕走亂民,維護朝廷法令秩序是值得我們法家人欽佩的。你已是朝廷命官,要《武穆遺書》,對你也沒有多大的價值。況《武穆遺書》被我們的祖先藏在秦嶺深山中,自有他們的道理。就讓《武穆遺書》作為我們漢人的寶貴財富繼續留在秦嶺深山中吧。給我們的後代留下這筆財富是無與倫比的功勞。你把這本寶書拿在手裏,不但給你惹來無窮的麻煩,還有可能被蒙古人利用來鎮壓我們漢人。誰輕孰重,你認真想想吧。”


    李思齊從言語間感到秦立商是個忠厚的老者。他處處為自己著想。但李思齊不願放棄《武穆遺書》,因為《武穆遺書》對他的幫助實在是太大了,太及時了。


    李思齊認真地對秦立商說:“秦前輩。晚輩實沒有得到《武穆遺書》,我至今連這本書是什麽樣子的都不知道。那些傳言都是虛妄之言。如果你能找到目擊證人,證明我拿了《武穆遺書》,我當以死謝罪。”


    秦立商看到李思齊態度認真堅決,心裏也就有些孤疑。對於李思齊在秦嶺深山中石門內得到《武穆遺書》的江湖傳言,秦立商曾經多方求證,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找到親見的證人。經核實都是些道聽途說的傳言。


    對於李思齊這個人,秦立商來河南江北行省已經一個多月了,到處都聽到百姓們說他的好。他的行俠仗義,大義疏財等。秦立商心裏也就有些佩服這個年經人。李思齊依靠自己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他不依附與朝廷,也不與紅巾軍同流合汙。他走自己的路。這些事跡秦立商很感興趣。他覺得李思齊就是在踐行他們法家:保持本色,始終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等法則。


    秦立商對著圍觀的所有人說:“我們法家絕對不會冤枉一個好人,放走一個壞人的。鑒於李思齊一貫的良好表現,我相信他不會說謊的。就讓我們以觀後效,通過未來來證明真假吧。”說完,秦立商帶領眾鐵甲武士離開人群,向遠處走去。


    李思齊高喊著:“秦前輩請留步,可否到在下家中一敘,品茶深談啊。”


    秦立商遠遠的說:“不必了,後悔有期!”


    前來找事的鐵甲人們走了,李思齊心裏沒有半點輕鬆和喜悅。一種內心說謊的自責和對秦立商對自己初次見麵的信任使自己深深內疚。難道我堂堂七尺男兒,就這樣麵對天下武林俠義之士嗎?


    在以後和紅巾軍的作戰中,李思齊展現出了超強的軍事才能,紅巾軍在他的攻擊下節節敗退。好在,李思齊並不急著攻打紅巾軍主力,給紅巾軍了喘息的機會。


    劉福通曾對劉六說:“李思齊是個帥才,不是在蒙古人的壓榨下,他發揮的更好。我們今後要防備他,不要輕視他。”


    朝廷沒有給李思齊一兵一卒,他的數萬軍隊都是自己招募和訓練出來的。


    在李思齊又占領了幾個城池後。一夥武林人又打上門來,讓他頭疼不已。


    這夥武林人聲勢浩大,有二百多人。有來自漠北天山的天山派、昆侖派。湖廣行省武岡縣的金槍門,四川行省青城派。甘肅行省隴西白陀山莊,江浙行省黃山派,本行省相州湯陰縣的嶽家幫,汝州香山寺的武僧等。


    對於這些頻頻找上門來的江湖武林人士,李思齊不想動用兵力殺掉他們,那樣就會引起天下武林公憤,自己明槍易躲,暗箭就難防了。但令他苦惱的是。一時也沒有什麽較好的辦法,來打發走他們。


    這些武林人交際麵廣,幾乎天下各地都有聯係,可以說他們牽一發而動全身,天下都有他們的弟子和朋友。他們不怕死,不懼權勢,為了目的可以使用各種江湖手段,有些還非常殘忍和下三爛。從他們的言談舉止看不出他們是屬於武林正派,還是邪派。是是非非往往就在他們的談笑間。


    李思齊隻能以禮相待,把他們請進中軍大帳。耐心的給他們做解釋。


    李思齊對天山派掌門楊無影說:“楊掌門,我們去年中秋節不是見過麵嗎?這次你又是因何而來?”不等楊無影迴答,李思齊又向眾位武林人士深施一禮道:“各位武林前輩、掌門、俠士別來無恙。有話請慢慢說。啥事情都講個理字,我願聽諸位高見。”


    白陀山莊莊主黑無塵道:“跟你有什麽話可說的。諸位武林同道,大家不如同結一致,共同對付這廝,奪迴《武穆遺書》可否?”


    湯陰嶽家幫幫主嶽塵道:“不可,我們是來要迴《武穆遺書》的,不是專門來對付李思齊的。李思齊得到《武穆遺書》也是天有奇緣,與他本人沒有什麽過錯。我們隻能好好協商,以理服人啊。”


    昆侖派金虛子道:“話雖如嶽幫主所說。但李思齊很難對付。我們隻能強取了。”


    黃山派掌門縹緲道人說:“貧道是不讚成強取的。李思齊現有兩萬多大軍,我們打得過他嗎?既然他請我們進來了。我們就應該好好談談。”


    金槍門掌門楊照金說:“我想李思齊大人也是通情理之人,我們不必著急。聽他如何說。”


    香山寺月印方丈說:“大家還是心平氣和地談談,能談攏當然是好事。”


    天山派掌門楊無影、青城派掌門張大春默不作聲,在觀察著大家的表情。


    李思齊讓執勤兵士給大家搬來椅子,請大家都坐下,並讓兵士們給大家一一斟上茶水後,才高聲說道:“諸位武林前輩、武林俠士,你們風塵仆仆來到這裏不容易,我請你們喝茶了。你們或許是聽了武林傳言,說我拿走了《武穆遺書》。你們來就是想要迴這本書的,對嗎?可我實話告訴你們,我並沒有拿到真正的《武穆遺書》,我無意間得到的一本所謂的《武穆遺書》,其實是一本書畫作品集。”


    眾武林人士聽到後大嘩。大家紛紛議論著:“不可能,怎麽是一本書畫作品集?別是這小子偷換了,蒙我們吧。”


    白陀山莊莊主黑無塵大罵道:“李思齊,你放狗屁。你這個不要臉的,胡說什麽。”


    昆侖派“昆侖三老”之一的玉虛子也罵道:“李思齊你胡說什麽,你把我們當傻子嗎?今天你不交出《武穆遺書》就殺了你。”


    他們的高聲叫罵聲惹怒了一位少年,隻見他從人群中飛身一躍,輕輕落在了黑無塵的身邊,伸手一拳,出手如電,重重的打在了黑無塵的臉上。黑無塵防備不及,痛得嗷嗷大叫,嘴裏牙血馬上流出來。白陀山莊眾弟子看到師父被打,紛紛拔劍舞刀向那少年撲去。那少年赤手空拳,左衝右突,招術奇特,隻幾個迴合,白陀山莊眾弟子就七倒八歪的被打倒在地上,那裏是那少年的對手。


    眾人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黑無塵拔出三尺長劍向那少年連環三劍刺來,招招狠毒,眾武林人士不禁為那少年擔心。豈料那少年輕輕一躍,飛出丈外,手腕一翻。腰中挎著的寶劍早已出鞘,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劍幾乎同時向黑無塵刺來。“好快的劍法!”人群中一聲喝彩。許多武林人士根本就沒有看清楚那少年是如何拔出劍來的。“身法也很快。”有武林人士接著讚道。


    那少年一招化解黑無塵三劍,一把寶劍使得出神入化。黑無塵隻有招架之力,竟無還手之功。雙方大戰不到十個迴合。黑無塵的寶劍被那少年打落地下,黑無塵徹底失敗了。堂堂隴西白陀山莊莊主竟不到十個迴合就被那少年戰敗,黑無塵頓時自覺顏麵掃地,無地自容。


    眾武林人大驚,一時間竟無人敢在上前挑戰。


    “昆侖三老”之一的銀虛子高聲問道:“小子,你從哪裏來的?報上名來?”


    那少年並不做聲,視眾武林人如草芥。


    眾武林人有些生氣,心想:好狂傲的少年。


    正當大家為那少年氣惱之時。天山派掌門楊無影走出人群,大聲說道:“我知道他是誰?”。眾武林人馬上鴉雀無聲,齊刷刷看著楊無影。楊無影歎息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此話果然不虛。”湯陰嶽家幫幫主嶽塵急道:“楊掌門,少賣關子,快說他是誰?”楊無影朗聲道:“明月劍派無極老人賬下弟子,姓張名天明。”“張天明,武林中沒有聽說過啊。無名小子!”有武林人嘲笑道。


    “此言差矣,誰說武林中沒有名氣的人就不是武林英雄?”李思齊站起身高聲問到。


    楊無影也接口道:“這少年可不好惹,他是剛剛出師門的。未來前途無量啊!”


    香山寺月印方丈問楊無影道:“楊掌門,你莫非和這張天明有交情,不然為何知道的這樣清楚?”


    楊無影哈哈大笑道:“若論交情是有的。去年中秋節。我帶領弟子們夜戰李思齊,就在他的府上認識了這少年——張天明,他還是李思齊的同門師兄。”


    眾武林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張天明是來幫助師弟李思齊對付他們的。


    大家開始吵吵嚷嚷,要和張天明比試。


    楊無影喝到:“請大家不要吵了,吵有什麽用。看我的徒弟如何收拾他。”


    楊無影想借機在眾武林人中樹立威信,為天山派在江湖中的威名再增加幾分。


    楊無影話剛落,從天山派的隊伍中就飛出兩個雪白的身影,向張天明殺去。


    眾武林人定睛細看。原來是兩名白衣白褲的蒙麵女子。她倆身材高挑、曼妙,舉止優雅。出劍迅速有力。


    張天明見來著是兩名蒙麵白衣女子,出招奇快。自不敢大意,急忙一劍撥開兩劍,同時左手隨身體向兩名女子麵部攻取,隻幾招就把那兩名女子臉上戴著的麵罩扯了下來。


    張天明高聲道:“既是來挑戰,就應露出真麵目,報上名來,我劍下不殺無名之鬼。”


    那兩名天山派女弟子突然間被張天明撤下麵罩,都有些大驚失色,再看到眾人齊刷刷向她們臉上盯視,立馬害羞的臉上紅雲燦燦,隻得停止了進攻,尷尬的立在張天明的麵前。


    “昆侖三老”立馬激動的嗷嗷大叫,玉虛子說:“楊掌門,你有這樣漂亮的女弟子,怎麽不早讓她們現身出來。”


    張天明看到眼前這兩名白衣女子果然長得冰清玉潔,絕色生香。他暗思道:“去年中秋節在師弟思齊家見到楊掌門率領的幾名女弟子,她們蒙著麵,在月光下也看不甚清楚,沒想到她們是如此漂亮!”


    楊無影得意的對眾人說:“她們倆是我的女兒,江湖人稱“天山雙驕”。這次我帶她們出來,就是要在江湖中曆練曆練。”


    張天明問眼前的這兩位絕色美人,貴姓名誰?


    天山飛雪道:“我叫天山飛雪,這是我的妹妹天山雪蓮。”


    “飛雪,雪蓮,名字很好聽啊。”張天明誇獎道。


    天山飛雪看到眼前這位年齡和自己相仿的少年長得鼻直口方,濃眉大眼,身材魁梧,英俊高大,還武藝高強,心裏就有些喜歡。她故意憤怒的說:“好你個張天明,敢欺負人,看我的劍如何收拾你。”說完給妹妹雪蓮使眼色,兩人雙劍合璧齊齊向張天明殺來。


    張天明看到兩人劍法精妙,也使出明月劍派“七十二招劍法”還擊。三人騰挪閃跳,劍花四射,人們看得大唿過癮。


    眾人從“天山雙驕”的劍法中看出她們武功根基不差,在武林中也算得一等一的高手。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看著眼前兩名絕色美女和一名英俊少年頻頻過招,許多武林人高興的手足舞蹈。


    張天明使出七劍過後,看到依然沒有傷到“天山雙驕”絲毫,心裏就對她們頓生愛意。


    天山飛雪接過張天明七劍後,她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張天明,心裏開始有了秘密。


    天山雪蓮雖然也對張天明有好感,但對愛情她還沒有思考到,她隻覺得姐姐飛雪今天行動有些古怪,劍法也沒有平時的辛辣和快速了。


    楊無影創造這天下獨有的“天山合璧劍法”,目的就是合兩人之力,戰對手於出其不意。但今天天山飛雪顯然不願傷及張天明,“天山合璧劍法”也就發揮不了它的巨大威力了。


    李思齊從雙方的你來我往中早已看出端倪,他害怕傷著師哥,又想借機拉攏天山派,所以就在張天明使出第七劍後,急忙上前來阻止,大唿:“助手。”


    看到師弟要求住手,張天明隻得跳出丈外,停止進攻。天山飛雪早已有不願傷及張天明的想法,借機馬上收迴寶劍。天山雪蓮也隻得停手。


    李思齊對眾武林人高聲說道:“諸位,我得到的《武穆遺書》是一本假書,確實是一本書畫集。大家不信,我可以拿出來讓你們看。”


    李思齊也是沒有辦法。去年中秋節,天山派掌門楊無影帶領弟子夜闖自己家,師父無極老人說漏了嘴,承認他得到一本《武穆遺書》。今天楊無影和眾弟子又前來,他無法再說沒有,隻好以李代桃了。


    眾武林人也想看看李思齊耍什麽花招,就要求他拿出來,讓大家看。


    李思齊輕輕從衣袖內拿出一本古書,展開封麵,上麵豁然出現《武穆遺書》四個大字。眾人馬上屏住唿吸細看。


    李思齊輕輕翻開每一頁,果然書頁上都是書畫作品,哪有什麽武林秘籍和槍法、陣法內容啊!


    眾武林人愕然,半信半疑。


    張月明乘師弟給大家看《武穆遺書》的機會,飛身拉著天山飛雪的手跑出軍營,一路向密林中奔去。


    奇怪的是,天山飛雪不但沒有反抗,而且自己的手緊緊的握著張天明,心裏湧出絲絲甜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嶺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嶺少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嶺少俠並收藏秦嶺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