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在遊覽的興頭上,張三豐突然想到徒弟葉陽、張振洋、楊軌山還在大太白海旁的太白道觀內,就急忙命令徒弟孫碧雲前去接他們,一同前往玉皇池遊覽。


    一行人又行走半個時辰,終於看到玉皇池。玉皇池湖麵寬廣,呈圓形,好似滿月。湖裏波光粼粼,水清澈深不見底,藍天、白雲、山峰俱映入湖中,湖光山色格外迷人。玉皇池旁邊有一大殿,上書淩霄殿,附近還有佛池、三清池等。


    眾人正步步走近玉皇池岸邊,忽然從附近的大石頭後麵衝出一大幫人包圍了大家。大家定睛看時,隨大吃一驚。隻見包圍自己的這幫人穿著奇特,打扮古怪。他們身穿黑色發亮的鐵甲,頭戴黑色的鐵盔,手拿長劍,肩背硬弓和長箭。這幾十名鐵甲人威武雄壯,麵無表情,正虎視眈眈地看著自己。


    張三豐暗吃一驚,急忙揮動隨身攜帶的長劍防備。武林神通、“酒鬼老者”——張斷橋大喝道:“你們是什麽人?為何攔住我們的去路?”


    鐵甲人中一名少年喝到:“我們是法家護法隊的,是專門來收拾你們這些違法亂紀,不守法令的江湖人物的。”


    長安金刀門掌門朱振邦喝到:“什麽法家護法隊?我們從來就沒有聽說過。你們究竟來自哪裏?是哪裏人?不要在我們麵前偽裝。”


    那鐵甲少年冷笑道:“我們法家人何須偽裝,不要問我們來自哪裏,不要想搞清楚我們是哪裏人。你們馬上都會死去,死人是不需要知道這麽多的。”


    聽口音,這幫鐵甲人好像不是陝西人,但他們究竟是哪裏人氏?張三豐也無法從他們的衣著和口音上判斷。


    張三豐喝到:“麵對這些武林中的前輩。你們這些年輕人也太狂妄了吧。好大的口氣,我們會死嗎?請先問問我手中的這把劍答應不答應。”


    那鐵甲少年笑道:“說話的可是武當山武當派太極門掌教張三豐真人嗎?久聞大名,不想今日在這裏相見。”


    張三豐身旁的弟子張景濤答道:“這正是我的師父。威震武林的張掌門。”


    那鐵甲少年注目望著張三豐道:“既是張真人,不妨跟我們走一趟。”


    張三豐麵無懼色說:“我就隨你們走一趟。但你們不要為難我的這幾位朋友和徒弟。”


    那鐵甲少年道:“等你迴來後,我們再和你這幾位所謂的朋友算賬,你放心和我們走吧。”


    徒弟張景濤、邱元清、盧秋雲也要求和師父同行,鐵甲少年阻攔說:“你們怕我們吃了你們的師父嗎?我們法家人從來不做那些齷蹉事。張真人,跟我們走吧。”


    張三豐向眾人拱手告別,在鐵甲武士們的簇擁下向玉皇池東北方向走去。翻過一道山梁,來到一處陰森、大樹密布的天然山洞前,鐵甲武士喝令止步。隻見那鐵甲武士一人輕步走進山洞。不多時,出來對張三豐客氣道:“有請張真人入內。”張三豐也不多想,徑直向洞內走去。


    進入洞內的道路有三道彎,洞高丈餘,全是人工開鑿痕跡。但拐過三道彎後,眼前豁然開朗,一座宮殿樣寬敞、明亮的天然溶洞出現在眼前。洞頂成穹窿壯,無數顏色鮮豔、斑斕的石鍾乳、石筍、石燈籠、石寶珠、石菊花、石荷花等懸掛在十幾丈高的洞頂,洞內左右兩麵石壁有近百個透光點,外麵的陽光和空氣通過這些透光點進入洞內。使洞內空氣清醒,光線充足,宛如百盞明燈一樣。洞內地麵平整。全是整塊大石被磨平的樣式,能容納萬人。正前方後洞壁有一把雕龍刻鳳的石寶座,有九級石台階連接地麵。洞內中部左右各有一個體積巨大的石桌,圍著石桌有近百把石椅。


    張三豐看到,洞內中央站著一位同樣身穿黑色鐵盔甲的老人,兩邊威武地站著近百名鐵甲武士。那鐵甲老人並不說話,顯得威嚴肅殺。張三豐心內雖有無數個疑問,但也不想自己先開口說話。


    沉默片刻,鐵甲老人終於對張三豐威嚴的說:“你就是武當山太極門掌教張三豐?看你年紀不過三旬。卻聞名天下啊。”


    張三豐道:“正是在下。有誌不在年高,無德空活百歲。敢問前輩尊號。有何見教?”


    鐵甲老人依然威嚴的說:“世事循禮,天理為法。無規矩不成方圓。無法令何談公平。千百年來,法令昭昭,代代得以延續,百姓得以生存。但不時也出現一些違反綱常,違反法令的歹人,破壞法令者更是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實在令百姓痛心,令法令蒙羞。你作為道家掌教,可憎明白這些道理?”


    張三豐稍稍思考道:“那些破壞法令者當是達官貴人、有權有勢之人。普通黎民百姓逆來順受,苟延殘喘,那有破壞法令之勇氣。”


    鐵甲老人盯著張三豐問:“亂民作亂,古已有之。何說黎民百姓沒有破壞法令者?”


    張三豐歎道:“法令不是一塵不變的,法令也是人來製定的。時移世易,法令也應當隨時而變。但是,可悲的是,法令往往被曆代官員隨意篡改、取舍,往往成為阻礙公平正義的惡法。良法百姓自當維護,惡法逼民造反,何怪百姓乎。”


    鐵甲老人說:“萬法有源,惡法當止。維護法令良善自是法家人的事情,與普通百姓何幹。法家曆來為了維護法令公平,前赴後繼,不知死了多少人。張三豐,你願意為護法盡力嗎?”


    張三豐笑道:“前輩差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百姓們起來反抗,也是為了維護法令的公平正義,恢複法令的本來麵目啊。我,張三豐雖不是法家人,但自小也知道商鞅變法強秦、王安石變法富民的故事啊。我們道家也遵循萬物循環,陰陽和諧。規矩方圓,有章可依的道理啊。我們濟時救民,也是為了更好地護法啊。”


    聽到這些。鐵甲老人笑了,他高興的對張三豐說:“我就是法家的後人。我叫秦櫟商,我很願意交你這個朋友。你可以告訴你的朋友們,讓他們也要做保護法令的衛士。”


    張三豐也高興的說:“能認識法家前輩,貧道無比榮幸。不知你們因何來到這裏?”


    鐵甲老人秦櫟商歎道:“天下風雲突起,世道日益混亂,最受害的是那些窮苦的百姓們。我們身在百姓中間,豈能有獨善其身的想法?作為法家傳人,維護法令公平正義是我們的責任啊。近期。有許多傷害百姓的武林敗類潛入這裏,我們一路追擊,也是曆盡坎坷啊。”


    大家成了朋友,自然又是談些互相關心的話題。


    秦櫟商請張三豐暢飲太白雪茶,此茶是用太白山絕壁上的野生老茶葉配合太白山絕壁頂峰上的冰雪水熬製而成的,茶香四溢,沁人心脾,喝後真是令人沉醉啊。


    張三豐一邊品嚐太白雪茶,一邊讚歎道:“前輩熬製的這太白雪茶,香味濃醇。甘洌可口,令人心曠神怡啊。此茶當是世間罕物,天下第一茶啊。”


    秦櫟商哈哈大笑說:“不想在這裏找到知音了。此茶是老夫曆盡周折。近些年才發現的。老夫喝這樣的好茶,世間也不長啊。”


    秦櫟商繼續說:“想不到萬事萬物,化繁為簡,確最為神奇。這太白雪茶看來如此簡單,但確是我近半百年研究探索出來的,實屬不易啊!”


    張三豐也感歎道:“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啊。就如這太白雪茶,看似平淡無奇、簡單方便,但實則奧妙無窮。孕育博大精深的道理啊!”


    秦櫟商讚同道:“就如你的太極神功一樣,陰陽和合。輪迴循環,但卻產生了無敵於天下的力量啊!”


    張三豐驚道:“前輩對我的太極功了如指掌啊。實不敢班門弄斧。讓前輩見笑了。”


    正談笑著,一個時辰已經過去了。張三豐向秦櫟商告辭說:“認識前輩,三生有幸。來日自當登門拜訪,請前輩不吝賜教。朋友和徒弟們在焦急等候,自此告別了。”


    秦櫟商親自把張三豐送出石洞外,吩咐叫衛岩的那鐵甲少年送張三豐一路返迴。


    他們返迴到剛才被包圍的地方,卻空無一人。不但天竺山建雲方丈等不見了,那些留下來看護他們的十幾名鐵甲武士們也不見了影蹤。


    地上隻散落著幾具鐵甲,破碎的衣服碎片,大量噴湧到地麵的血跡等。


    鐵甲少年衛岩吩咐跟隨的二十幾名鐵甲武士四處尋找,張三豐也急忙尋找線索。


    在一具鐵甲上麵,張三豐發現了一片有字跡的衣服碎片。拿起來翻看,上麵用血液寫著:要救這些人,速來魔崖洞。


    魔崖洞在哪裏?留下字跡的人是誰?張三豐心中充滿疑問。


    鐵甲少年衛岩看了這張留言,急急的吩咐幾名鐵甲武士迴去給公大夫秦櫟商報信,自己帶著其餘的人和張三豐一起尋找地方救人去。


    對於初次來到太白山的張三豐和鐵甲少年衛岩等,不但不熟悉這裏的環境,更不可能知道有個魔崖洞,在什麽地方更是茫然無措。


    他們隻能憑借著雜草倒伏的方向和淺淺的足跡一路追尋。


    約莫追了近十裏路程,忽聽到前麵下方的山穀內有刀劍的抨擊聲和打鬥聲。張三豐急忙一路奔先向現場趕去。


    山路崎嶇,大樹密布,怪石嶙峋,濃霧彌漫。聽起來聲音很近了,卻總是看不見。


    張三豐終於看到在一片平坦的穀地,九名紅衣人正圍著四人死鬥,那四人情勢非常危險,且都隻有招架之力,無進攻之勢。走近了,張三豐才大吃一驚,被紅衣人包圍著的四人不正是自己的徒弟張振洋、葉陽、楊軌山、孫碧雲嗎?


    張三豐大喝一聲:“住手。”


    那些進攻正兇猛,眼看勝利在望的紅衣人們被這一聲內力十足的大喝聲震驚住,紛紛迴過頭來張望。見來著是一名青年道人,身後還有十幾名身穿奇怪黑色鐵甲的年經武士,都有些吃驚。紅衣人們迅速放棄被包圍著的四人,糾集在一起,麵對張三豐等人擺開戰鬥的架勢。


    張振洋等看到師父帶人來解救,隨恢複精神,迅速揮起手中寶劍,向紅衣人們包抄過來。


    這時,張三豐們迅速占據了優勢,九名紅衣人那裏是他們二十多名武功高強的人的對手。


    張三豐刺傷一名紅衣人,並喝道:“你們是什麽人?為何在這裏尋事?”


    紅衣人們並不迴答,看到形勢對己方越來越不利,他們互相使眼色,迅速向後方逃跑。鐵甲少年衛岩帶領鐵甲武士和張三豐們一起奮力追趕。


    越過一道山梁,紅衣人們快速消失在密林裏。張三豐們找不到目標,隻能準備撤迴。這時,一句美妙的女人的聲音飄向這裏。“張三豐,你不來救你的徒弟和朋友嗎?”


    聽聲音,好像來自密林的上方,但也好像傳自山頂上。


    張三豐搜尋不到人影,也無法判斷聲音確切來自哪裏。隻好高聲作答:“你是什麽人?把我的朋友和徒弟們帶到哪裏去了?”


    那女聲宛然一笑道:“張三豐,你不用害怕嘛。我不會傷害他們的。你跟著前麵那隻鴿子走吧,來到魔崖洞,你就會知道我是誰了。好了,再見。哈哈哈!”美妙的女聲很快消失了。


    果然,在眾人頭頂的大樹頂上有一隻雪白的鴿子在天空中盤旋。


    孫碧雲問道:“師父,邱師哥他們和幾位老前輩被她們抓走了嗎?”


    張三豐心裏沉重的點點頭。


    鐵甲少年衛岩說:“我們的十幾名弟兄也被她們帶走了。現在不知他們是死是活?”


    看著天空中這隻帶路的白鴿,張三豐堅定地說:“跟著鴿子走,看她們有什麽陰謀詭計,一定要救出失蹤的人。”


    鐵甲少年衛岩帶著眾鐵甲武士跟著張三豐師徒五人,在白鴿的帶領下,翻山越嶺,一路追去。(未完待續。)


    ps:秦嶺秘事進去更精彩階段,請讀者朋友們欣賞、評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嶺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嶺少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嶺少俠並收藏秦嶺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