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血雨門血雨仙主武春娘揮動寶劍向朝廷中書左丞相脫脫一劍砍去,誰知狡猾的脫脫在談話間已做好了準備,來個後仰倒地滾,驚險地躲過了武春娘的這一劍。脫脫身懷絕技,武功自然不俗,他看到武春娘又連環向他刺來,他閃到床頭側麵並順勢拿出了放在枕頭邊的大刀,揮動大刀迎戰武春娘。


    脫脫一邊施展功夫招架武春娘的攻擊,一邊大唿道:“快來人,快來人。”實際上刀劍的碰擊聲和打鬥的吆喝聲早已驚動了脫脫府內的侍衛們。近百名侍衛吆喝著從院內各個角落趕來。但他們馬上就被埋伏在周圍的血雨門弟子阻擊。


    脫脫府內有四大護衛統領,他們分別是巴育、哥木喝、劉天然、李德森。這四人是脫脫經過精心挑選的,他們個個身懷絕技,武功可以說在朝廷的武士中屬於一流。為了防止仇人暗殺自己,脫脫上朝經常帶著蒙古勇士巴育和哥木喝,而保護府內家眷的重任就交給了漢人劉天然和李德森。這四人深受脫脫厚恩,也對脫脫實行的新政佩服不已,所以都死心塌地的保護脫脫一家。


    劉天然和李德森這天剛好晚上當值,他們正分頭在前門和後花園巡視,聽到吵鬧聲後,就一路急速趕來。血雨門弟子對付這些侍衛綽綽有餘,但在劉天然和李德森的一流劍術的進攻下,就不是對手了。很快。劉天然和李德森就打開缺口衝進了脫脫的房間,保護脫脫。他們一起向武春娘打來。武春娘在三位一流功夫的夾擊下漸漸有些不支,就退到了屋外。看到形勢越來越與己方不利。武春娘就大唿一聲:“撤。”


    武春娘施展血雨幻天劍法,帶領弟子們邊戰邊撤退。脫脫指揮侍衛們緊緊追趕,咬住她們不放。脫脫高聲命令道:“把這些賊人統統抓住,決不能放走一個。”眼看自己一方被脫脫的人馬包圍,很難脫身,武春娘心一橫,就迴轉刀劍向追擊自己的劉天然和李德森戰來。


    由於是深夜。天空黑暗如墨,脫脫的指揮主要是憑借侍衛們帶來的十幾個燈籠發出的微弱的光芒。就在脫脫又在吆喝命令時。一股白霧從天而降向脫脫襲來,脫脫一驚,開始逃跑。劉天然和李德森害怕脫脫丞相有失,就急忙放過武春娘飛奔去保護脫脫。武春娘乘勢帶領血雨門弟子翻過高牆。消失在黑暗中。


    在脫脫府外,武春娘看到父親手拿雙刀威風凜凜的帶領十幾名打著燈籠的弟子來接應自己。武春娘問:“爹爹,剛才是你放暗器救了我們?”武天佑說:“是啊,是我放了一包藥粉。此地不能久留,趕快出城去。”


    脫脫被嗆人的白色粉末嚇跑,他感到眼睛辣辣的,全身都不舒服。他在一名貼身侍衛的保護下拚命的奔跑,害怕被白色煙霧毒倒。正當他慌亂的奔跑時,看到有兩個人手拿兵器、打著燈籠擋住了他的去路。脫脫大吃一驚。慌不擇路。隻聽那兩人叫道:“丞相休要驚慌,我們來也。”脫脫鎮定看時,卻是侍衛統領巴育、哥木喝。


    巴育和哥木喝今晚並不當值。他們晚上就多喝了些酒,睡在後院的屋內。在他們睡得正香時,府內管家闊闊台大喊著叫醒了他們。闊闊台著急的說:“不好了,府內闖入了刺客,你們快去救丞相。”巴育和哥木喝大吃一驚,酒就醒了大半。匆匆穿好衣服,拿起兵器。打著燈籠就向脫脫居住的中院趕來。他們匆忙間正好看到了脫脫丞相慌亂的跑來。


    脫脫看到巴育和哥木喝後就鎮靜了下來,他停住腳步責問道:“你們為何現在才來?”巴育和哥木喝解釋了遲到的原因。這時,管家闊闊台打著燈籠也氣喘籲籲的跑到脫脫的跟前,著急的問:“丞相好著嗎?沒有受傷吧?”脫脫命令道:“闊闊台快去給我請太醫,我好像中毒了。”闊闊台嚇得臉色煞白說:“我去,我馬上就去。”就一溜煙跑向前院。脫脫命令巴育和哥木喝說:“你們快帶人到城內各處給我搜捕,尤其是要封鎖各道城門,務必抓住這些賊人。”巴育和哥木喝急忙指揮陸續趕來的侍衛們集結出發。


    武春娘和父親武天佑一行飛速跑出城外,向南奔去。第二天中午時分,大家終於到達京城外百裏之地的一個叫神仙崗的小山坡下,一夜勞累,大家疲憊不堪,隨決定在此休息片刻。簡單吃些幹糧,在附近的山溝裏喝些山泉水,全身疲勞頓消大半。


    忽然聽到一陣吆喝聲和急促的馬蹄聲,仔細尋找看發現大隊元軍向這裏奔來。元軍都騎著高頭大馬,速度很快。


    武天佑急促地對女兒說:“春娘,你帶領大家快走,迴萬音穀是不行了,還是迴秦嶺吧。這麽多年沒有迴去了,我想迴去看看。家鄉地方偏僻,便於隱蔽。我來時已告訴花教主,她同意我們在秦嶺地區建立分教壇。”


    武春娘說:“爹爹,你年紀大了,還是你帶領大家先走,我斷後。”


    武天佑堅決的說:“你聽爹爹安排,你們先走,爹爹一定會趕上你們的,記住在前麵百裏外的蓮花鎮我們會合。”


    元軍的騎兵越來越近了,此處沒有可以隱蔽的地方。武天佑再三督促武春娘快走,武春娘隻得含淚和爹爹告別,帶領十幾名弟子迅速向蓮花鎮方向跑去。


    武天佑帶領自己的貼身弟子九人埋伏在山崗的樹叢裏。


    不多時,幾十騎元軍趕到這裏,為首的統領正是脫脫的貼身護衛巴育。巴育和哥木喝分頭在城內搜查,天亮時分巴育通過一路打聽終於追擊到這裏。巴育趕到神仙崗後。下馬仔細觀察路麵,沒有發現特別明顯的痕跡,就命令眾軍士繼續騎馬沿著官道向前追擊。他們正準別騎上馬時。突然聽到一聲大喝,數支弓箭射向他們。幾名軍士中箭倒地。巴育大吃一驚,急忙命令眾軍士向射箭的地方殺去。


    嗖嗖嗖,又是幾支弓箭射來,巴育揮動手中大刀擊落射向自己的箭,慢慢逼近射出弓箭的樹叢。走近樹叢後,巴育看到樹叢後有人影晃動。就大喝一聲砍去。誰知一刀砍去卻落了空,原來是一件破衣服掛在草堆上被巴育砍中。


    巴育正在尋找目標時。隻聽背後一聲大喝,兩把雙刀向自己襲來。巴育自然不敢馬虎,揮動大刀迎敵。


    仔細看時,揮動雙刀的是一位中年大漢。來勢兇猛,刀法奇絕。


    巴育怒喝道:“你是什麽人?趕攔阻我們朝廷軍馬。”


    武天佑高聲道:“我就是刺殺脫脫老賊的人,我行不改名,夜不改姓,我就是江湖人稱鬼手神醫的武天佑。”


    巴育深居丞相府,哪裏知道武天佑是何人。他怒喝道:“鳥廝,沒有聽說過。你知道我是誰嗎?我就是丞相府一等侍衛統領巴育。敢和丞相作對,你是死無葬身之地!”


    巴育揮動大刀淩厲地向武天佑攻來,那大刀揮舞的虎虎生風。如車輪急速轉動一般。武天佑知道巴育勇猛,不能硬拚,隻能智取。就揮動雙刀並不與巴育的大刀接觸。而是乘虛攻擊。


    巴育著急,“看來今天遇到的賊人奸猾的很,不好對付。”巴育心中暗想。就這樣兩人從山崗上一直打到山崗的高處。


    武天佑引誘巴育一路追擊到山崗的最高處後,躲在一顆大鬆樹後頻頻偷襲巴育。巴育非常惱火,怎奈被大樹阻攔無法對武天佑痛下殺手。


    看到巴育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氣勢,武天佑瞅準時機淩空飛下。轉動雙刀向巴育頭部削來,這是武天佑最厲害的雙刀招術——無敵雙向梅花刀法。


    巴育觸不及防。被武天佑左手的鋼刀削去了腦袋,嗚唿倒地死亡。


    武天佑拿起巴育的首級對著追擊上來包圍自己的元軍大喝道:“巴育首級在此,爾等要保命,還不速速逃走。”


    眾元軍看到巴育的首級和倒在大鬆樹底下的屍身紛紛驚唿著四散逃走。武天佑乘機救出三名弟子,其餘弟子都已戰死,繳獲四匹戰馬騎上向蓮花鎮飛奔而去。


    在要到達蓮花鎮的半路上,武天佑和女兒武春娘一行會合。武春娘驚喜道:“爹爹來的為何如此快?我正為你擔心呢。”武天佑笑道:“爹爹不是誇口,元軍已被我趕走了。為首的那個叫巴育的統領已被我斬首。”武春娘說:“爹爹真是英雄,女兒自愧佛如啊。”武天佑讓武春娘騎上一匹戰馬,帶領弟子們曉行夜宿,一路向陝西行省地界趕來。


    這一日,大家終於到達陝西行省地界,在距離潼關不遠處的風淩鎮歇息。晚上,客棧內突然出現嘈雜聲,武天佑站在房間門口發現這是一家黑店,店小二正帶領一幫手拿刀劍的強盜包圍他們一行。


    武天佑住在一樓,武春娘帶領幾名女弟子住在客棧的二樓。武天佑急忙手揮雙刀衝出房間攔住準備衝向二樓的強盜。


    強盜們看到武天佑一個人手舞雙刀迎來,自然沒有把他放在眼裏。誰知一動起手來,這幾十名強盜才發現,這中年白臉大漢還不好惹。


    強盜們被武天佑的雙刀阻攔,還死傷不少。打鬥聲、吵鬧聲也驚醒了熟睡中的武春娘和其餘弟子,大家紛紛拿起武器趕到一樓支援武天佑。


    血雨門的弟子統一穿著紅衣,武春娘和其他女弟子還頭戴麵紗,這夥強盜知道遇到了武林中人,很難對付。


    強盜們被攻擊四散退到客棧的大門外。


    在客棧的大門外,近百名強盜早已包圍在這裏。當看到進去的同夥們被趕出來後,這夥強盜高喊著要火燒客棧。


    武天佑自是不怕,他高聲嗬斥道:“你們是哪裏的強盜?燒了客棧與我們過路人何幹?快燒吧,就是你們不燒,我們也要燒了這黑店。”


    強盜中的一個頭目大喊道:“我們是此地黑風寨的人。你打聽打聽,方圓百裏誰不知道我們的厲害,你們是幹什麽的?快快繳械投降,不然讓你們知道我們的厲害。”


    武天佑喝道:“原來你們是一夥殺人越貨的強盜,我們的名號你們不配知道。還不快快滾,我手中的雙刀可不認人。”


    那強盜頭目道:“好大口氣,爺爺不殺你,你不知爺爺的厲害。”就揮動大刀向武天佑砍來,武春娘剛想迎上前去對敵,武天佑早已手舞雙刀飛身前去直接擊向這名強盜頭目。強盜頭目那裏是武天佑的對手,隻幾個迴合就被武天佑砍翻在地。眾強盜一看頭目被砍翻在地,都吵嚷著要為大哥報仇,紛紛向武天佑這方殺來。


    這隻是一群烏合之眾,那裏是武天佑、武春娘和十幾名血雨門弟子的對手,看到十幾名同伴片刻間被殺死,其餘強盜立馬驚恐的作鳥獸散,向四處逃竄而去。他們一邊逃竄,一邊大唿道:“那個使雙刀的大漢太厲害了,那個頭戴麵紗的小娘們也不好惹。快跑啊,還是趕快逃命要緊。”


    迴到客棧見沒有半點人影,武天佑就安排人找些吃的東西帶走,大家離開客棧繼續向陝西方向奔來。


    終於迴到闊別多年的家鄉了。看到家鄉這麽多年沒有任何變化,武天佑和武春娘雖覺得親切,但也感到落後。


    武天佑的母親在八年前聽從大都逃迴來的老鄉說:“武天佑一家已被大火燒死。”就悲痛的天天痛哭,在五年前已經病逝。武天佑的父親一直堅持著,現在已是老態龍鍾,生活異常艱苦。看到兒子武天佑和孫女武春娘好好的迴來了,老人熱淚縱橫,連聲說:“迴來了好,迴來了好。不要再出去了,外麵太亂了。”武天佑向父親說明了這些年遭受的苦痛,老人流著眼淚歎息道:“這都是什麽世道,讓人怎麽活啊。”


    鄉親們知道武天佑和女兒奇跡般的迴來了,紛紛前來看望。


    時值當地痢疾流行,許多村民被奪去了生命。附近的百姓們知道武天佑是一位醫術高超的大夫,就紛紛前來請求武天佑給予診治。武天佑本已對行醫心灰意冷,但看到病魔的肆虐,鄉親們的苦難,再加上醫者的善良本性,不得不挑起重擔,重操舊業,在秦嶺深山中的太白山下成立了太白醫草院,專門為十裏八鄉的百姓們看病。


    為了防止元廷的追殺,武天佑改名為王德成。改姓王是為了紀念死去的夫人王梅。但那些本村的村民知道他的真名,但為了保護他也改稱唿他為王大夫。


    武春娘一邊幫助父親行醫,一邊招納發展弟子,擴大血雨門在當地的勢力。但由於她們做事機密,弟子們守口如瓶,當地幾無人知道血雨門的存在。


    教主花千淚派人給武春娘捎來書信,叮囑她要在秦嶺山中建立血雨門西北分教,壯大實力,伺機刺殺元朝的官員,並除掉武林八大門派,為血雨門那些死去的先祖們報仇雪恨。


    武春娘就選擇了一處景色宜人,非常隱蔽的太白山的腹地,命令弟子們在那裏秘密建造武春宮,做為血雨門的西北地區總教壇。


    時光冉仔,一晃四年過去了,時間來到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太白醫草院已經名震大西北,成為了人們爭相口碑宣傳的名醫館。王德成大夫的名字也已經很響亮了。在江湖,在武林,許多人奇怪的病找到王德成都被醫治好了。但太白醫草院和大夫王德成依然神秘,隻有為數不多的武林百事通知道他就是當年名震京師的“鬼手神醫”武天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嶺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嶺少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嶺少俠並收藏秦嶺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