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迴來了,我的家鄉,我夜不能寐,天天思念的地方。張蓮英一路快馬加鞭向長安地界趕來,身後是師妹飛雪兒、玉兒等七名師妹。古潼關映入眼簾,一種親切、甜蜜的感覺湧上心頭。進入古潼關,就進入了三秦大地,就迴到了生我養我的家鄉。


    朝廷*,無力關心關隘建設,古潼關失去了唐、宋時期的威武、鮮豔、雄壯。箭樓殘破不堪,城牆裂縫隨處可見,城門朱色的漆早已變色、脫落。唯有守衛城門的兵士依然虎視眈眈地盤問著每一位進出關隘的人們。


    張蓮英一行因為有宮裏頒發的絲絹通關文牒,守關士兵不敢怠慢,沒有搜查,就放她們快速入關。而那些手持地方官府下發的草紙通關文牒的普通百姓,就沒有好運,他們排著長隊,挨個被搜身,有些還被可惡的士兵訛詐幾個錢財,欲哭無淚。


    進了潼關,張蓮英卻放慢了馬步。一絲陰暗籠罩心頭。這次執行宮主絕殺令進入大都,近一年時間,卻沒有完成宮主安排的任務。盡管迴來,是接到同春宮主的命令,但自己和七名師妹沒有完成任務,按照桃花宮的規矩是要處罰的。


    眾師妹見師姐悶悶不樂,齊勒住馬,圍住張蓮英問道:“師姐因何不高興?”張蓮英歎道:“沒有完成宮主絕殺令,這次迴去是福是禍?”眾師妹沉默。她們都知道桃花宮的規矩,更重要的是這位新來的同春宮主大家一點都不了解,也不知她的心腸和手腕如何?能否逃過這一劫?大家心裏都惶惶的,沒有底氣。


    忽然,有人心中閃過一個念頭:不迴去了,浪跡天涯。但細想,覺得天真、可笑。她們從小在桃花宮中長大,除了張蓮英家比較近外。其他師妹也不知自己家在何方,更沒有迴過一次家。家裏父母尚在否?還有親人嗎?一切都不得而知。最重要的是,桃花婆婆在世時,立下嚴酷的規矩,若逃離或背叛桃花宮者,千刀萬刮而死。她們曾親眼見到因逃離桃花宮,被處死的同門師姐妹。她們不可能以身事法,不可能背叛桃花宮。


    就這樣,大家都沉默著,依然往迴趕。天逐漸黑了,張蓮英們來到華山腳下,按照當地村民的介紹,再向前十裏左右,就到華山腳下最繁華的華陰鎮。按照師父桃花婆婆的教誨,行走江湖,要“出門早看天,日落早住店,夜晚防劫財,白天莫惹眼。”


    進入秋季的天,白天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張蓮英感到日落早住店很難做到,一來對地理環境不熟悉,哪裏有集鎮客棧很難判斷;二來為了多趕路,日落就住店也太浪費時間了。除非那些久走江湖的生意人和遊客。


    夜越發漆黑,沒有半點月光和星光。馬在這樣的夜裏行走很慢。麵前一條小河橫在眼前。隱約看到河不多寬,河水嘩嘩的流著,周圍沒有一戶人家。一座不寬的木橋通向河對岸。大家正準備過河,突然周圍燈火通明,人喊狗叫。原來十幾把火把已把她們包圍。借著火光,幾十名莊稼漢打扮的關中大漢手持大刀、鋼叉、金槍等,虎視眈眈地看著她們,嚎叫著,興奮著。


    張蓮英毫無畏懼,雖說她們行走江湖時間不長,但她們藝高自然膽大。她繼續帶領師妹們向橋上走。十幾名彪形大漢堵住橋頭,他們看到馬隊還在行走,就用鐵槍、鐵鉤、鐵叉阻攔馬。再烈的馬,在這樣的打擊下,也前進不得。


    隊伍中間一名中年黑臉大漢,哈哈大笑,隻見他身高七尺左右,膀大腰圓,手裏拿著一把鬼頭大刀,煞是威風。他高聲說:“想從這裏過,留下買路錢。否則,見閻王去吧。”


    張蓮英知道遇到劫道的,跟這些人沒有道理好講。她厲聲說:“天下還沒有阻攔我們道的人,讓我著生,攔我著死。”


    眾劫匪聽到是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先是吃驚,後紛紛大笑。原來張蓮英們是化妝出行,身著麻衣,頭戴鬥笠,麵帶圍巾,從外形上看不出是女子。況且自元惠宗當政以來,天下盜匪四起,一到太陽落上,女子都不敢走出家門,何況敢夜行的。少有幾個因急事夜出的,也無端失蹤或被殺,自此傳遍天下,更無女子敢夜行的。


    眾大漢在這深夜裏第一次聽到夜行女子的聲音,還是這麽悅耳動聽,自然會吃驚。他們猜想女子一定長相漂亮。


    為首的那名中年黑臉大漢說:“原來你們是女娃子,摘下鬥笠和圍巾,讓大爺我看看,若大爺我喜歡,你們就做我的壓寨夫人如何?”眾劫匪紛紛起哄,他們喊著:“好啊,做壓寨夫人好啊。”


    張蓮英不想和這些人多費口舌,一聲令下,眾師妹紛紛調轉馬頭,背對背擺好陣勢。這個戰陣名叫雙環陣,是師父桃花婆婆教給她們的應對突然襲擊和以少勝多的戰陣。這個戰陣看似簡單,在應對敵人時卻有十二種變化,威力無窮。


    眾劫匪見女子們擺出的陣勢,也覺得平淡無奇,在無首黑臉大漢的帶領下一窩蜂樣向女子們衝去。


    刷刷刷,幾聲清脆的響聲,八名劫匪先後被擊中倒下。借著火把的亮光,眼尖的劫匪看出是飛刀擊中了她們的同夥。其中一名劫匪嚎叫著:“大哥,不好了,她們都會使飛刀。”為首黑臉大漢有些慌張,安靜片刻後,大叫著:“兄弟們,不要怕。女娃們飛刀有限。抓住她們,給你們做老婆。兄弟們,操家夥一起上。”


    第二輪衝鋒開始了,衝在前麵的幾名劫匪又被飛刀擊中,倒下。黑臉中年大漢嚎叫著:“狗頭星,你還不出個點子,讓兄弟們死完嗎?”那名叫狗頭星的廋小黑臉男子,躲在隊伍中間,撓著頭,迴答道:“大哥,我正在想呢。”黑臉中年漢子怒道:“平時就你瓜慫鬼點子多,趕快想個點子,對付這些女娃子。成了,給你一個女娃子做老婆。”狗頭星高聲尖叫道:“大哥,我想到了。先用火把燒她們,再用石頭、鐵槍投擲她們。兄弟們打死馬,吃馬肉,喝馬血,再活捉女娃子們做老婆。”黑臉中年漢子高興地說:“狗頭星說的對,兄弟們用火把燒她們,但不要燒死了,燒死了你們就沒老婆了。用石頭、鐵槍打馬,活捉女娃子們。衝啊兄弟們。”


    幾十名劫匪在大哥的帶領下,紛紛開始第三輪衝擊。火把密集地向張蓮英們投擲來,為了躲避火把,隊伍很快就亂了。劫匪們又用石頭、鐵槍打馬。馬匹紛紛受傷。在瘋狂的打擊下,八匹駿馬受傷、受驚,開始狂奔。這又中了劫匪們的圈套。劫匪們天天打劫,對付馬很有一套。他們四人一組用繩子套馬蹄,用鐵鉤鉤馬蹄,用火把燒馬頭。縱是千裏馬,在黑夜裏,在這樣的圍堵下,也逃不出去。


    八匹駿馬紛紛倒地,張蓮英和師妹們隻好跳下馬,步行抗擊劫匪。張蓮英和師妹們行走了一天,肚子又餓又渴。沒有了馬的幫助,她們感覺到已沒有多少力氣和這些男人們打鬥。


    俗話說,人靠馬力,馬靠人膽。八匹駿馬被劫匪們抓住,張蓮英們武功再高,劍術再精,在這漆黑的夜晚,對幾十名彪悍劫匪也毫無辦法。


    雙方打鬥在一起,時間一長,張蓮英和師妹們慢慢處於下風。這些劫匪們並不好好和你打鬥,而是玩人海戰術、貓捉老鼠的遊戲。當你用劍刺他們時,他們利用地形,紛紛躲避。當你迴劍時,他們用繩子套你,用鐵鉤勾你腿,用長木棍打你手等。


    張蓮英和師妹們都不同程度受傷,也在打鬥中丟失了鬥笠和圍巾,露出了絕美的麵容。而這些男劫匪在看到這八名絕色女子的麵容後,像充了雞血一樣,嚎叫著,越戰越勇。


    包圍圈逐漸縮小,張蓮英和師妹們被包圍,形勢對她們越來越不利,很危急。黑臉中年漢子嚎叫著:“美女們,投降吧。投降了有你們吃香的,喝辣的。兄弟們絕不會虧待你們的。”飛雪兒怒罵道:“你們別癡心妄想了,我們寧可戰死,也絕不投降。”黑臉中年漢子道:“嘴還硬的不行。兄弟們上,活捉她們。”劫匪們展開新一輪的進攻。


    就在張蓮英們體力逐漸不支,危急時刻,三匹快馬突然來到跟前。三把寶劍上下翻飛,劫匪們嚎叫著,紛紛後退。張蓮英和眾師妹們乘機奮起追擊。劫匪們在裏外夾攻下隻得落荒而逃。


    張蓮英感謝三位壯士的解救之恩。借著火把的亮光,張蓮英看到三位壯士都是二十多歲的英俊男子,穿著緊身夜行衣,頭上插著銀簪,英氣逼人。其中一名男子說:“你們不用謝,此地非久留之地,還是趕到前麵的華陰鎮再休息。”三名青年男子讓出三批駿馬,讓三位受傷比較重的張蓮英的師妹坐上馬,眾人一路向華陰鎮趕去。


    用於雙方都不熟悉,一路無話。一個時辰後,大家終於趕到華陰鎮玉泉客棧,在大廳中用餐、喝茶。張蓮英詢問店家剛才遇險的河道名稱。店老板說:“此河道名叫白龍澗河。”張蓮英再次向三位壯士致謝。並詢問他們來自哪裏?稍微年長的壯士迴答道:“我們是巴蜀劍派弟子,江湖人號稱我們為蜀劍三客。我叫林正,這位小弟叫劉落,他叫王樹。”


    張蓮英說:“久聞巴蜀劍派大名,不知三位因何到這裏?”


    林正迴答道:“我等三位師兄弟到大同會友,今要返迴蜀地。你們芳名若何,不知因何也到這裏?”


    張蓮英答道:“我們是匯龍劍派弟子,我和七位師妹也是奉師命前往五台山訪友,現在也準備返迴。我叫張蓮英。”


    張蓮英沒有說實話,因為師父教導她們:“對陌生人不可說真心話,不可真心對待。要有防備。即對外莫說真心話,對人莫拋真情心。”


    林正微笑說:“久聞匯龍劍派威名,今日一見,三生有幸。張女俠可知你師父已趕往南鄭小南海了。”


    張蓮英和眾師妹吃驚說:“並不知道。”


    林正拿出一份請柬說:“這是玄龍魔教發的英雄帖,重陽節要在小南海開武林大會,推選武林盟主。天下武林各幫各派都被邀請,想你師父也已動身前往。”


    張蓮英和眾師妹打開請柬看到:因天下武林紛紛擾擾,自元廷始中原武林更是一盤散沙。為天下武林計,為中原武林團結發展思,茲與本年重陽節在漢地南鄭小南海召開中原武林大會,團結協作,共推武林盟主,共商武林今後發展大計。誠望中原武林各門各派接到請柬後,速至。則期不至,即失去加入武林盟會會員資格,後當自行解散,或被會員收編。望思之,望慎之。”請柬上蓋有玄龍魔教大印和教主何不白的印章。


    張蓮英氣憤道:“玄龍魔教也太猖狂了,他們憑什麽能召集中原武林,召開推選武林盟主大會?”


    劉落說:“關鍵不在這裏,中原武林一盤散沙是事實,各門各派也想借此機會拋頭露臉,以顯天下威名,借此發揚光大本門本派。”


    王樹說:“我們在路上遇到明教弟子,他們幾百人正向這裏趕來。聲勢很大。”


    玉兒說:“我們若迴去,師父不在,如之奈何?”


    飛雪兒到:“不如直接到小南海去見師父,或許還能幫上大忙。”


    玉兒和飛雪兒提到的師父就是同春宮主,對外人她們不能把叫掌門為宮主,隻能稱唿師父。


    張蓮英思考到:“師妹們說的有理,但不知如何能到小南海,我們沒有去過小南海。”


    林正高興地對桃花宮眾女弟子說:“我們也到小南海去,大家可以同行。一路上也可互相照應。”


    張蓮英問道:“走那條道可以快速到小南海?”


    林正答道:“過華山,經商山,進入山陽,再經漫川關,就可坐船經漢江直達南鄭,到小南海就不遠了。”


    聽到可以去漢江坐船,這些桃花宮女弟子都很高興。因為她們從小都知道漢江沿線風景絕美,古鎮林立,物產豐富。


    張蓮英和眾師妹商量後,同意和蜀劍三客一同趕往小南海。


    第二天,天剛亮,大家就開始趕路,向漢江奔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嶺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嶺少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嶺少俠並收藏秦嶺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