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識何為風雅,隻感覺這片竹林非常雅趣,心裏總是琢磨著,待我死去,漫山遍野的竹林開邊竹花,隨風飛舞,便可以與我送行。
當然,彼時我應該早就是身穿紫紅,位極人臣。
說起來不怕伯爺笑話,在下雖然一身銅臭,卻也曾經想過笑傲朝堂,替天下牧億兆之民。
如今想想,莫說是元朝殘虐無道,我漢人本身便鮮有入朝堂的機遇,便是時下,天下動蕩不堪,一時間難以分出誰才是真正的豪雄,我這幼稚的想法,也難以實現了。”
一條清澈見底的潺潺小溪在竹海之中漫溯,溪水自山山緩緩而下,一艘孤舟在上麵飄然遊蕩,胡萊穿著一身對襟員外衫,手持船槳,輕輕滑動。
在溪水上泛起淡淡的波紋。
而朱振則手持一隻魚竿,莫說沒有魚餌,便是連魚線都沒有一根。
頗有幾分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意味。
微風吹拂朱振的前額,卷翻了幾縷青絲,朱振抬頭去看正在一旁有些幽怨的胡萊。
笑著說道:“倒是沒有想到,胡家主竟然有這般願望!依本伯看來,在鄉間做個擁有一百畝地的富翁最為意趣,大富大貴都是人間之不該,大富為人覬覦,大貴為人仇恨,走到我這般地步,更是需要戰戰兢兢,你也看到了,淮安世家是如何待我的。
胡家主,自忖,你可有我這般掌控全局的本事?
若是做不到,還是早點打消這般念頭,憑白丟了性命,反而為鄉間孩提恥笑,何至於此。”
胡萊卻鮮有的沒有低頭,反而劃著船槳說道:“伯爺,你這境界與我是不同的,我沒有站在您那個位置過,如何知道這般高位要戰戰兢兢呢?
這話您說來,入我之耳,心裏頓感幾分欽佩,可是這話由在下說出來,便感覺侮人耳朵。
便像是一個乞丐,高唿富翁,有金銀,你買不來逍遙一般。”
得。
聽這話裏麵,是不是泛起來的酸勁,朱振心裏明白,這廝相當大官的意圖倒未必是真的,反而埋怨自己給了劉渠指了一條明路,反而將他放在一邊兒,而心裏有些失落。
不過,這胡萊也頗有有趣,敢這般跟自己直接提起此事,反而讓朱振心裏說不出的欣賞,起碼比那些隻敢暗中動刀子的人要強上許多。
朱振隻好說道:“那劉家與你不同,既要拉攏,又得在我的注視之下,否則誰知道會不會玩出上麵花樣?
胡兄不必急切,難得的一個放鬆的機會,每日裏徜徉於如此壯美的竹海,吹拂著這仿佛純淨悠然的微風,似乎風中都帶著淡淡的清香,比在官場那汙泥之中不知道要強多少呢?
況且人常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現在沒有得到我的推薦入朝為官,豈止將來沒有那麽一天呢?”
胡萊持船槳的手微微一頓,兩眼明亮的向朱振望來,麵上沉靜,語音卻微顫:“伯爺的意思……某真的有入朝為官的可能?”
朱振無奈道:“時代在變,終究有朝一日,你們都會明白,在這時間,造福萬民也好,展現影響力也罷,非要為官。
你看我現在本事大的很,對於世家甚至可以生殺予奪,可若是太平盛世呢?
怕是聖上一道虎符,便能奪我兵權,反而不如世家坐鎮一方,影響萬民來的痛快。
其實本伯說句實話,這時間世家是消滅不了的,但是本伯又不得不說,這流芳百世的世家,肯定有他存在的道理,隻知道欺壓百姓的世家,是不會長久的。
要麽有一定不的社會影響力,為朝堂效力,要麽造福一方,富貴千萬百姓,這才是真正的富貴之道。”
胡萊臉一紅,有些尷尬,趕緊用力撐篙。
這狗屁伯爺是在嘲笑我枉法犯錯,是以才被他趁虛而入得了證據,導致一敗塗地……若是說當初背叛淮安世家,與朱振合作,自己可是第一個。
可事後,第一個走入朱振陣營為官的卻是劉渠,他心裏沒有些難受,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胡萊卻非常懂得分寸,感覺委屈就要找主人哭訴。
不哭訴,主人那麽忙,如何知道你委屈呢?
是故,胡萊根本不想求官,想要在朱振這裏撈一些好處才是真的。
能夠在淮安做一家之主,又豈非無能之輩。
朱振自然看出來胡萊的訴求,但是卻沒有嫌棄。
因為在他看來,想要馬兒跑,就必須給馬兒吃草。
像是霸王項羽,那般隻知道噓寒問暖,終究是沒有好下場的。
船頭的朱振早已背負雙手,瀏覽這壯美的竹海美景。
小溪蜿蜒,沿著山穀穿梭,溪水清澈,被周圍的竹子映襯得綠意盎然,溪底的石子清晰可見。
兩岸皆是參天的竹子,昨日一場大雨,竹林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
碗口粗的竹子漫山遍野,高大停直的軀幹拔地而起,遮天蔽日,根連枝疊拱成遂洞,青翠欲滴,美不勝收,其連綿成海的壯觀處使人心潮激蕩不已。
每當微風起處,竹浪翻滾,婀娜多姿,風落時,又給人以幽深清遠,文靜嫻淑……舟行溪上,溪行林中,威風起處,一股竹香撲鼻而來,似乎都帶有一股無法言喻的清香高潔。
前世朱振也曾今在這裏的竹林執行過任務,眼前這片竹海在他那個時代造就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成為一座座高樓大廈。
但是鄉間依然有小橋流水,依然有偏偏綠蔭,向著世人傾訴者當初他們那片竹林存在過的痕跡。
胡萊看著朱振悠然自得的欣賞美景,納悶道:“以前卻是未知,原來伯爺竟然也是一位聽風賞月、誌趣高潔的雅士,失敬失敬。”
朱振站在船頭哈哈一笑:“怎地,這算是嘲諷本伯麽?”
見胡萊笑而不答,也不甚在意,他本就不是上麵高人雅士,旁人眼中的壯美景致,此刻在他看來,卻全都是金燦燦的銅錢……朱振大手一揮,仿佛要將眼前無邊無際的竹林全都囊括其中,豪言道:“不是本伯瞧不起你們胡家,守著這麽大的一片竹海,居然要靠走私酒水為業,愚蠢至極!這片一望無際的竹林,可都是錢呐!”
胡萊麵有慍色,極度不爽。
就算朱振身為伯爺,但是如此鄙視侮辱胡家,胡萊也斷然不許。
他怒聲道:“何至於就愚蠢了?
難道就憑您一個小小的造紙秘方,就能讓胡家一躍而起不成?
我胡家也有造紙作坊,也未見得就能賣出多少錢來!”
倒也不怪胡萊惱怒。
時下竹材用途極為廣泛,食用的竹筍、竹筍,藥用的竹實、竹汁,亦可造紙,民屋舟船,橋梁車駕,不隻關乎民生,更是極為重要的軍用物資,建造簡易的碼頭棧橋,竹子都是極好的材料。
相對於木材,竹材更加輕便,易加工取用,耐水蝕蟲蛀,而且成材更快,雖然在堅固性上遠遜木材,但有這麽多優點,在許多方麵都可以作為木材的代替品。
然而即便如此,卻改變不了一個事實——竹子遍地都是,實在是太不值錢了……如此大麵積的竹海,完全可以予取予求,根本不必節製。
單單竹海自然的生長,便完全能夠補充這種消耗。
況且如此龐大的竹海自然不是一家一戶可以霸占的,大家守著這竹海,都想要從這上麵討飯吃,相互競爭,竹子自然不值錢。
而且竹節橫生,生長速度極快,竹海周圍的鄉民往往非但不能因此得利,反而深受其害。
當春風還沒融盡殘冬的餘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了,一場春雨過後,竹筍破土而出,直指雲天,所謂“清明一尺,穀雨一丈”,便是對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不隻要砍竹,還要掘根,以防竹林蔓延侵占本就不多的耕田。
至於砍下的竹子,除了少量用於製造各種器具之外,絕大部分都是用來當做薪柴焚燒。
這種狀態之下,想要賣錢?
嗬嗬……更何況胡家也有造紙作坊,所產的竹紙不僅產量少,而且質量極差,並不值錢。
是以最先的時候胡萊之所以與朱振合作,與其說是看上朱振“點石成金”的賺錢本事,還不如說是胡家想要抱住朱振這條大腿,希冀於朱振的崛起給胡家帶來好處。
反正胡家隻要胡大海在一天,就不可能做的太過分。
還不如直接一點,一頭倒向朱振,這樣日子過得更加舒服一些。
朱振見到胡萊不服,也不多言,微笑著繼續欣賞美景,琢磨著如何將這大自然賦予的寶貴財富轉變成實實在在的銅錢……輕舟悠然,順水而下,轉過幾道彎,前方赫然出現一處寬闊的河灣。
胡萊撐著竹篙,將烏篷輕舟撐到岸邊,早有仆役從岸邊山腳下的一排房舍中跑出來,將船頭的纜繩綁在岸邊的木樁上。
朱振當先跳下船頭,那仆役便彎腰施禮,恭聲道:“見過東翁。”
聽這稱唿,卻是自己家的仆役。
朱振“嗯”了一聲,問道:“情形如何,可還順利?”
那仆役便笑道:“東翁盡管放心,咱們在姑蘇城,已經造過竹紙,這一次也算是重操舊業,想來這竹紙,不比咱們金陵的差。
雖然伯爺一直說,這造紙隻是個添頭,送胡家一場富貴,但是咱們朱家人也要做的盡善盡美一些不是。
所以小的一直幫著改善配方,希望造出江南首屈一指的竹紙。”
朱振當初答應了胡家合作,便將軍山和應天各地的工匠調來此處一部分,開發新式的竹紙,以及準備製造酒精。
眼下酒精作坊還在建造之中,而這造紙作坊已經先一步造好了,可以交付了。
朱振撿起一根嫩竹子,笑著對胡萊:“竹子纖維堅韌,在晉代開始便有竹紙產出。
這種用嫩竹做原料製成的紙,曾是王羲之父子最喜愛的紙張,絕大多數真跡都是用這種竹紙書寫,“若二王真跡,多是會稽豎紋竹紙,蓋東晉南渡後難得北紙,又右軍父子多在會稽故也。
其紙止高一尺許,而長尺有半,蓋晉人所用,大率如此。”
“根據本伯觀察,此地有非常豐富的竹林資源,竹麻肉厚,柔韌,滑澤;有充沛的山泉水源,清澈潔淨的山泉,是造紙的理想用水,所造出的紙張品質絕對差不了。”
仆役在一旁一臉崇拜的看著伯爺,心裏琢磨著,不愧是伯爺,頭一次來這竹海,便比大家夥留心觀察的這段時間都要清楚。
胡萊從後麵走過來,聞聽到朱振的話語,頓時吃了一驚:“當真造的出來?
質量如何?”
須知造紙之術雖然在東漢之時由蔡倫改進,但是曆經數朝,造紙雖然推廣了,但是生產出來的紙張,質量一直不高,而這竹紙,更是難中之難。
當然,彼時我應該早就是身穿紫紅,位極人臣。
說起來不怕伯爺笑話,在下雖然一身銅臭,卻也曾經想過笑傲朝堂,替天下牧億兆之民。
如今想想,莫說是元朝殘虐無道,我漢人本身便鮮有入朝堂的機遇,便是時下,天下動蕩不堪,一時間難以分出誰才是真正的豪雄,我這幼稚的想法,也難以實現了。”
一條清澈見底的潺潺小溪在竹海之中漫溯,溪水自山山緩緩而下,一艘孤舟在上麵飄然遊蕩,胡萊穿著一身對襟員外衫,手持船槳,輕輕滑動。
在溪水上泛起淡淡的波紋。
而朱振則手持一隻魚竿,莫說沒有魚餌,便是連魚線都沒有一根。
頗有幾分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意味。
微風吹拂朱振的前額,卷翻了幾縷青絲,朱振抬頭去看正在一旁有些幽怨的胡萊。
笑著說道:“倒是沒有想到,胡家主竟然有這般願望!依本伯看來,在鄉間做個擁有一百畝地的富翁最為意趣,大富大貴都是人間之不該,大富為人覬覦,大貴為人仇恨,走到我這般地步,更是需要戰戰兢兢,你也看到了,淮安世家是如何待我的。
胡家主,自忖,你可有我這般掌控全局的本事?
若是做不到,還是早點打消這般念頭,憑白丟了性命,反而為鄉間孩提恥笑,何至於此。”
胡萊卻鮮有的沒有低頭,反而劃著船槳說道:“伯爺,你這境界與我是不同的,我沒有站在您那個位置過,如何知道這般高位要戰戰兢兢呢?
這話您說來,入我之耳,心裏頓感幾分欽佩,可是這話由在下說出來,便感覺侮人耳朵。
便像是一個乞丐,高唿富翁,有金銀,你買不來逍遙一般。”
得。
聽這話裏麵,是不是泛起來的酸勁,朱振心裏明白,這廝相當大官的意圖倒未必是真的,反而埋怨自己給了劉渠指了一條明路,反而將他放在一邊兒,而心裏有些失落。
不過,這胡萊也頗有有趣,敢這般跟自己直接提起此事,反而讓朱振心裏說不出的欣賞,起碼比那些隻敢暗中動刀子的人要強上許多。
朱振隻好說道:“那劉家與你不同,既要拉攏,又得在我的注視之下,否則誰知道會不會玩出上麵花樣?
胡兄不必急切,難得的一個放鬆的機會,每日裏徜徉於如此壯美的竹海,吹拂著這仿佛純淨悠然的微風,似乎風中都帶著淡淡的清香,比在官場那汙泥之中不知道要強多少呢?
況且人常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現在沒有得到我的推薦入朝為官,豈止將來沒有那麽一天呢?”
胡萊持船槳的手微微一頓,兩眼明亮的向朱振望來,麵上沉靜,語音卻微顫:“伯爺的意思……某真的有入朝為官的可能?”
朱振無奈道:“時代在變,終究有朝一日,你們都會明白,在這時間,造福萬民也好,展現影響力也罷,非要為官。
你看我現在本事大的很,對於世家甚至可以生殺予奪,可若是太平盛世呢?
怕是聖上一道虎符,便能奪我兵權,反而不如世家坐鎮一方,影響萬民來的痛快。
其實本伯說句實話,這時間世家是消滅不了的,但是本伯又不得不說,這流芳百世的世家,肯定有他存在的道理,隻知道欺壓百姓的世家,是不會長久的。
要麽有一定不的社會影響力,為朝堂效力,要麽造福一方,富貴千萬百姓,這才是真正的富貴之道。”
胡萊臉一紅,有些尷尬,趕緊用力撐篙。
這狗屁伯爺是在嘲笑我枉法犯錯,是以才被他趁虛而入得了證據,導致一敗塗地……若是說當初背叛淮安世家,與朱振合作,自己可是第一個。
可事後,第一個走入朱振陣營為官的卻是劉渠,他心裏沒有些難受,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胡萊卻非常懂得分寸,感覺委屈就要找主人哭訴。
不哭訴,主人那麽忙,如何知道你委屈呢?
是故,胡萊根本不想求官,想要在朱振這裏撈一些好處才是真的。
能夠在淮安做一家之主,又豈非無能之輩。
朱振自然看出來胡萊的訴求,但是卻沒有嫌棄。
因為在他看來,想要馬兒跑,就必須給馬兒吃草。
像是霸王項羽,那般隻知道噓寒問暖,終究是沒有好下場的。
船頭的朱振早已背負雙手,瀏覽這壯美的竹海美景。
小溪蜿蜒,沿著山穀穿梭,溪水清澈,被周圍的竹子映襯得綠意盎然,溪底的石子清晰可見。
兩岸皆是參天的竹子,昨日一場大雨,竹林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
碗口粗的竹子漫山遍野,高大停直的軀幹拔地而起,遮天蔽日,根連枝疊拱成遂洞,青翠欲滴,美不勝收,其連綿成海的壯觀處使人心潮激蕩不已。
每當微風起處,竹浪翻滾,婀娜多姿,風落時,又給人以幽深清遠,文靜嫻淑……舟行溪上,溪行林中,威風起處,一股竹香撲鼻而來,似乎都帶有一股無法言喻的清香高潔。
前世朱振也曾今在這裏的竹林執行過任務,眼前這片竹海在他那個時代造就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成為一座座高樓大廈。
但是鄉間依然有小橋流水,依然有偏偏綠蔭,向著世人傾訴者當初他們那片竹林存在過的痕跡。
胡萊看著朱振悠然自得的欣賞美景,納悶道:“以前卻是未知,原來伯爺竟然也是一位聽風賞月、誌趣高潔的雅士,失敬失敬。”
朱振站在船頭哈哈一笑:“怎地,這算是嘲諷本伯麽?”
見胡萊笑而不答,也不甚在意,他本就不是上麵高人雅士,旁人眼中的壯美景致,此刻在他看來,卻全都是金燦燦的銅錢……朱振大手一揮,仿佛要將眼前無邊無際的竹林全都囊括其中,豪言道:“不是本伯瞧不起你們胡家,守著這麽大的一片竹海,居然要靠走私酒水為業,愚蠢至極!這片一望無際的竹林,可都是錢呐!”
胡萊麵有慍色,極度不爽。
就算朱振身為伯爺,但是如此鄙視侮辱胡家,胡萊也斷然不許。
他怒聲道:“何至於就愚蠢了?
難道就憑您一個小小的造紙秘方,就能讓胡家一躍而起不成?
我胡家也有造紙作坊,也未見得就能賣出多少錢來!”
倒也不怪胡萊惱怒。
時下竹材用途極為廣泛,食用的竹筍、竹筍,藥用的竹實、竹汁,亦可造紙,民屋舟船,橋梁車駕,不隻關乎民生,更是極為重要的軍用物資,建造簡易的碼頭棧橋,竹子都是極好的材料。
相對於木材,竹材更加輕便,易加工取用,耐水蝕蟲蛀,而且成材更快,雖然在堅固性上遠遜木材,但有這麽多優點,在許多方麵都可以作為木材的代替品。
然而即便如此,卻改變不了一個事實——竹子遍地都是,實在是太不值錢了……如此大麵積的竹海,完全可以予取予求,根本不必節製。
單單竹海自然的生長,便完全能夠補充這種消耗。
況且如此龐大的竹海自然不是一家一戶可以霸占的,大家守著這竹海,都想要從這上麵討飯吃,相互競爭,竹子自然不值錢。
而且竹節橫生,生長速度極快,竹海周圍的鄉民往往非但不能因此得利,反而深受其害。
當春風還沒融盡殘冬的餘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了,一場春雨過後,竹筍破土而出,直指雲天,所謂“清明一尺,穀雨一丈”,便是對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不隻要砍竹,還要掘根,以防竹林蔓延侵占本就不多的耕田。
至於砍下的竹子,除了少量用於製造各種器具之外,絕大部分都是用來當做薪柴焚燒。
這種狀態之下,想要賣錢?
嗬嗬……更何況胡家也有造紙作坊,所產的竹紙不僅產量少,而且質量極差,並不值錢。
是以最先的時候胡萊之所以與朱振合作,與其說是看上朱振“點石成金”的賺錢本事,還不如說是胡家想要抱住朱振這條大腿,希冀於朱振的崛起給胡家帶來好處。
反正胡家隻要胡大海在一天,就不可能做的太過分。
還不如直接一點,一頭倒向朱振,這樣日子過得更加舒服一些。
朱振見到胡萊不服,也不多言,微笑著繼續欣賞美景,琢磨著如何將這大自然賦予的寶貴財富轉變成實實在在的銅錢……輕舟悠然,順水而下,轉過幾道彎,前方赫然出現一處寬闊的河灣。
胡萊撐著竹篙,將烏篷輕舟撐到岸邊,早有仆役從岸邊山腳下的一排房舍中跑出來,將船頭的纜繩綁在岸邊的木樁上。
朱振當先跳下船頭,那仆役便彎腰施禮,恭聲道:“見過東翁。”
聽這稱唿,卻是自己家的仆役。
朱振“嗯”了一聲,問道:“情形如何,可還順利?”
那仆役便笑道:“東翁盡管放心,咱們在姑蘇城,已經造過竹紙,這一次也算是重操舊業,想來這竹紙,不比咱們金陵的差。
雖然伯爺一直說,這造紙隻是個添頭,送胡家一場富貴,但是咱們朱家人也要做的盡善盡美一些不是。
所以小的一直幫著改善配方,希望造出江南首屈一指的竹紙。”
朱振當初答應了胡家合作,便將軍山和應天各地的工匠調來此處一部分,開發新式的竹紙,以及準備製造酒精。
眼下酒精作坊還在建造之中,而這造紙作坊已經先一步造好了,可以交付了。
朱振撿起一根嫩竹子,笑著對胡萊:“竹子纖維堅韌,在晉代開始便有竹紙產出。
這種用嫩竹做原料製成的紙,曾是王羲之父子最喜愛的紙張,絕大多數真跡都是用這種竹紙書寫,“若二王真跡,多是會稽豎紋竹紙,蓋東晉南渡後難得北紙,又右軍父子多在會稽故也。
其紙止高一尺許,而長尺有半,蓋晉人所用,大率如此。”
“根據本伯觀察,此地有非常豐富的竹林資源,竹麻肉厚,柔韌,滑澤;有充沛的山泉水源,清澈潔淨的山泉,是造紙的理想用水,所造出的紙張品質絕對差不了。”
仆役在一旁一臉崇拜的看著伯爺,心裏琢磨著,不愧是伯爺,頭一次來這竹海,便比大家夥留心觀察的這段時間都要清楚。
胡萊從後麵走過來,聞聽到朱振的話語,頓時吃了一驚:“當真造的出來?
質量如何?”
須知造紙之術雖然在東漢之時由蔡倫改進,但是曆經數朝,造紙雖然推廣了,但是生產出來的紙張,質量一直不高,而這竹紙,更是難中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