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這一仗曹操其實是輸給賈詡的。賈詡後來又贏了曹操一迴合,那一仗雖無多少戰略意義,卻極端神奇,可以讓曹操作為教科書,好好琢磨研習一番——曹軍撤退了,張繡立功心切,急不可待地要領軍追趕。


    賈詡在一邊連連阻止,張繡不聽。無謀的張繡難免會想:與曹操交戰,而竟能逼得他退軍,此乃千載難逢之機,此時不乘勝追擊,痛下殺手,更待何時。


    然而,不聽謀士之言,注定要失敗的,張繡的追兵就被曹操殿後部隊殺得大敗虧輸,狼狽逃迴。繡謂詡曰:“不用公言,果有此敗。”


    張繡誠懇地向賈詡道歉。詡曰:“今可整兵再往追之。”


    繡與表俱曰:“今已敗,奈何複追?”


    詡曰:“今番追去,必獲大勝;如其不然,請斬吾首。”繡信之。


    第二次追擊,張繡大有斬獲,把曹操殺得潰不成軍。不僅曹操對自己的失敗極為納悶,張繡和劉表也滿腹狐疑的向賈詡請教為什麽得勝之兵失敗,而失敗後再追卻取得勝利。


    賈詡曰:“此易知耳。將軍雖善用兵,非曹操敵手。操軍雖敗,必有勁將為後殿,以防追兵;我兵雖銳,不能敵之也,故知必敗。夫操之急於退兵者,必因許都有事;既破我追軍之後,必輕車速迴,不複為備;我乘其不備而更追之:故能勝也。”


    三國之所以多智,端賴賈詡者流出沒其中。當曹操和袁紹兩大軍事集團紛紛剿除諸侯之後,世界雖然沒有變得安寧,局勢卻已明朗不少。在曹、袁兩隻巨螯的鉗製下,投靠袁紹還是曹操,就成了張繡迫在眉睫之事。


    投靠袁紹的理由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一則袁強曹弱,一則張繡於曹操有殺子之仇。於是,當袁紹主動派使者前來招降時,張繡一個沒有遠見的人當然侵向與投靠袁紹。


    賈詡此時從幕後倏然閃身曰:“替我謝謝袁本初的好意,再轉達這樣一句話:一個連自家兄弟袁術都不能相容的人,不可能成就大事。張將軍敬謝不敏!”


    張繡大驚:“吾先與操有仇,安得相容?方今袁強曹弱;今毀書叱使,袁紹若至,當如之何?”


    詡曰:“從操其便有三:夫曹公奉天子明詔,征伐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操雖弱,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曹公王霸之誌,必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願將軍無疑焉。”


    繡從其言,請劉曄相見。曄盛稱操德,且曰:“丞相若記舊怨,安肯使某來結好將軍乎?”


    繡大喜,即同賈詡等赴許都投降。繡見操,拜於階下。操忙扶起,執其手曰:“有小過失,勿記於心。”遂封繡為揚武將軍,封賈詡為執金吾使。


    果然,曹操竟好像完全忘記了當年與張繡結下的深仇,親自率眾出城迎接,給予張繡極高的禮遇。賈詡之所以甘冒奇險,因為他正確的認識了天下的形勢,看透了曹操的內心之所想,如此高明的戰略決策在三國時代鳳毛麟角,賈詡不愧為三國第一謀士。


    至此,賈詡的人生航道進入了另一片相對平靜的海域。雖然作為曹操謀士之一,他仍不時獻計供策,尤其在曹操征伐馬超、韓遂的過程中,賈詡功不可沒。


    但總體上看,他淡出江湖的意味正日益明顯。對曹氏父子,賈詡本來還有可能立下奇功:曹操、曹丕先後兩次討伐東吳,都以失敗告終,赤壁之戰更使曹操元氣大傷。


    賈詡都曾預睹先機,加以諫阻,隻是曹操不識時務,未能采納賈詡的建議,直接導致了軍事失敗,為三足鼎立創造了條件。


    賈詡一直韜光養晦,輕易不發一言。晚年的賈詡尤其乖覺無比,他閉門不出,謝絕交遊;為了杜絕他人猜疑,他處理兒女婚嫁之事,也力避攀附名門,這一點說明了賈文和對於權變的清楚認識,所謂功高鎮主就是這個道理。


    雖然如此,在曹操立太子的過程中,在曹丕與曹植兄弟爭權的過程中,站在曹丕一邊的賈詡,仍以自己四兩撥千斤的謀略,起到了重要作用。


    當時為五官中郎將的曹丕向賈詡請教太子爭寵術時,賈詡曰:“願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養,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


    就這麽一番貌似不切實際的大話,竟使得曹丕從此幡然改悟,自我砥礪,終於贏得了曹操的好感。此前曹操也曾特意屏退眾人,向賈詡請教立太子一事。


    賈詡麵露難色,故意不答。


    “先生為什麽知而不言?”曹操再問。


    “不,我隻是突然想起了兩個人。”


    “誰?”


    “袁紹和劉表。”賈詡不僅謀略過人,也特別善於處理他人父子關係。


    賈詡貌似漫不經心的迴答,對曹魏政權的最終確立,也許竟起到了決定性的促進作用。眾所周知,袁紹、劉表正因為沒有妥善處理好繼承權問題,死後遂使得兄弟鬩牆。


    賈詡示曹操以前車之鑒,終於使曹操決下心來,立曹丕為太子。如此含蓄而又鏗鏘的引用論證要比費勁口舌強了不知道多少倍,賈詡的謀略已經達到了“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境界。


    在魏文帝曹丕當政之時,功勞蓋世的賈詡被委以太尉重任。然而賈詡老矣,他隻仿佛一個大隱隱於朝的隱士,依舊過著恬淡的生活。


    世事陰陽,果報難料,這個邪惡的播種者,謀略的熱衷者,最終是以一副德高望重的神情,安然去世,享年七十七歲。


    依照當時“人過五十不稱夭”、“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標準,賈詡真可謂壽比南山。


    “好個賈詡!”李陵由衷讚歎道,作為一個謀士真正做到了以追求完美為己任,他緊隨形勢發展,審時度勢,經權達變,順天行事,選擇明主。


    在夾縫中求生而遊刃有餘,屈從於命運的安排而經權達變,直至善終,賈詡在權變與謀略方麵的造詣可謂達到了天人合一之境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有天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星Vs偶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星Vs偶像並收藏水滸有天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