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抄查完李三才家產的高士信已經迴到了京城。被關在詔獄裏的李三才終於支撐不住錦衣衛的各種手段,已經招供了他藏銀的假山。錦衣衛挖開了假山,從假山下抄查出了銀錠三百六十二萬兩、黃金四十五萬兩。加上從府內庫房抄查出的五十七萬兩銀子、八萬兩黃金,以及裝滿了珠寶的幾口箱子,抄查出的金銀財寶價值就達到了九百多萬兩銀子!
所有裝滿珠寶的箱子,古玩、字畫之類的財物,高士信都分給了許顯純、田爾耕以及一幫錦衣衛和東廠番子,當然也有例外了,高士信在裝滿珠寶的箱子內發現了一張古畫。
“哇!是清明上河圖啊!”高士信、張永等人都愣住了。這可是國寶啊!
經過專人鑒別,發現這張古畫可是真跡!《清明上河圖》曾經輾轉經過多人之手,嘉靖年間落入嚴嵩手中,後來嚴嵩敗,家產被籍沒,圖入宮廷。到了萬曆初年,《清明上河圖》又落入了大太監馮保手中。後來不知道怎麽,就到了李三才手中。
不過說起來原因也很簡單,李三才有錢,富可敵國,他願意出高價從馮保的養子手中買下這幅畫。
對於《清明上河圖》的去留,高士信、張永、許顯純、田爾耕和魏忠賢等人起了爭論,魏公公想要把這張古畫留下來自己收藏。
“舅舅,這幅清明上河圖可是國寶啊,晚輩把這幅畫給您,您再獻給陛下。”高士信道。
魏忠賢大喜,這可是他立下大功的好機會,於是他就拿走了這幅畫。反正這副價值連城的古畫在他手中也沒有意義,不如獻給小木匠。
抄查到的黃金和白銀,高士信拿出其中的一半留下來,其餘的全部送入宮中。
“白銀二百一十萬兩,黃金二十七萬兩!兩項相加,價值白銀五百萬兩!李三才這個狗官,比朕都有錢啊!”小木匠冷笑道,“衍聖公有錢那就算了,畢竟他家從宋朝開始積累到今天,家族積累了五百多年的財產,都被高卿你給沒收了,讓朕也發了橫財。可是這個李三才,不過咱大明的一個臣子,竟然從家中炒出那麽多銀子!由此可見此賊有多貪了!”
憤怒歸憤怒,但小木匠卻早已笑得嘴巴都合不攏了,上次高士信抄查了衍聖公,繳獲了一大批金銀財寶上繳給了自己,這次又炒出了李三才,又發了一筆橫財。
“抄沒的衍聖公土地、李三才土地,都上交給朕充為皇莊,高卿你們自己不留一些地?”小木匠問道。
“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天下的土地,其實都是陛下您的!可是因為士紳文官控製了發言權,暗中修改了祖製,導致陛下您無法從這些土地獲取稅收。臣做的事情,隻不過是把免稅的土地一步步都變成陛下您的土地!臣不需要那麽多土地,隻要陛下有銀子了,給臣用來訓練精兵的銀子自然就多了,給臣的賞賜自然就多了。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那些貪官汙吏都隻想著從大明的內庫刮銀子,他們從未想過,倘若大明朝廷沒銀子了,如何抵禦關外建奴?倘若大明朝廷沒銀子了,來個天災人禍,拿什麽去賑災、安撫災民?一旦災民活不下去了,那就是一場嚴重的動亂!如今外有建奴,再來一個內亂,後果可是不堪設想!”高士信跪在地上,臉微微朝著天,虎目落淚,表現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
小木匠感動得連忙扶起了高士信:“高愛卿,快起來吧!倘若天下做官的,人人都如高卿這般忠於大明,對朕忠心耿耿,這天下就太平了!”
邊上的魏忠賢心裏暗笑:咱家這個外甥,可是比文官都會演戲!隻可惜了他沒有功名,要是文官多好?永娃子雖然文采極好,考中一個功名不成問題,可惜他是個公公啊。罷了,咱家還是聽這兩個猴崽子的,都是自家人,這兩個猴崽子才是咱家真正的親人。
高士信又道:“陛下,臣剛剛得到錦衣衛六百裏加急,逆賊李家興已經被斃命,逆賊李家國落網,兩淮之地,有諸多軍戶參與此事。那些被蠱惑的軍戶世襲軍官花名冊已經送遞京城,共計有兩千多人,請陛下裁決!”
“那麽多世襲軍官犯了事啊?”小木匠喃喃道,“都殺了隻怕天下大亂,朕把他們都剝奪了官職,貶為普通軍戶,發配瓊州。”
小木匠的這個處理方法,同高士信想的剛好不謀而合,高士信也沒想把這些世襲軍官一股腦全殺了,這些世襲軍官武藝還是有的,隻是兩百多年的積弊,一代代傳下來,才爛成了今天這個樣子。要是明初的軍戶,別說吊打現在的蒙古人了,就算是遇上建奴,一樣吊打他們!
這些犯了事的世襲軍官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被高士信和張永這對無良兄弟送去海外,變成開拓殖民地的打手。到了一個四處都是敵人的環境下,他們就能恢複身上原來的血性,吊打當地土著人,甚至吊打白皮殖民者都不是問題。
當然了,小木匠是沒打算輕輕的放過這些人,而是把他們發配瓊州充軍。這樣對高士信和張永的計劃也沒有任何影響,反正大規模移民還要幾年時間,先讓這些世代過慣了好日子的家夥去瓊州待上一段時間,磨練磨練也是一件好事,先磨練再送出去。
但是現在又存在一個問題,兩淮的土地雖然肥沃,可是因為兩個原因,導致這塊肥沃的土地產量不高。第一個原因是運河的原因,因為運河在枯水季節要從運河兩邊的河流注入水;在水盛季節,運河又反而要往外麵放水,這就和農田的需求相反了;第二個原因是黃河改道,改道之後的黃河占據了淮河入海口,導致原本感概滋潤了兩淮地區的淮河變成一條害河。
兩淮一帶的軍戶,同黃河、淮河和運河三條害河鬥爭,艱難的生存在三條害河之間,每當遇上洪澇,糧食顆粒無收也就算了,甚至連一家人的命都丟了。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想要治理黃河和淮河,又談何容易?更何況,黃河遲早是要改道迴山東去的,那裏才是黃河原本的入海口。黃河也應該迴山東去,去灌溉幹旱的北方土地,而不是給多雨水的兩淮地區帶來洪澇。
但是要把黃河改道迴去,哪裏是件容易的事情?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幾乎不可能做得到。按照張永的設想,等到科技發展到一定的地步,蒸汽機問世之後,可以生產蒸汽動力工程機械,完成黃河改道迴山東的計劃,再修築雙道河堤,雙道河堤中間留下泄洪帶和清水池,再用清水池引出來的水灌溉北方農田,這樣就把黃河這條害河變成了造福北方人民的母親河。
既然目前的技術水平無法做到,那就隻能先對那些農莊進行改造,這樣工程量就小得多了,在大明科技水平的承受範圍之內。
“皇爺,要治理水災,還需工部支持。請皇爺把工部尚書徐玄扈(徐光啟)借給我們一用,我們去兩淮幫軍戶解決洪澇的問題。”張永向小木匠提出請求。
所有裝滿珠寶的箱子,古玩、字畫之類的財物,高士信都分給了許顯純、田爾耕以及一幫錦衣衛和東廠番子,當然也有例外了,高士信在裝滿珠寶的箱子內發現了一張古畫。
“哇!是清明上河圖啊!”高士信、張永等人都愣住了。這可是國寶啊!
經過專人鑒別,發現這張古畫可是真跡!《清明上河圖》曾經輾轉經過多人之手,嘉靖年間落入嚴嵩手中,後來嚴嵩敗,家產被籍沒,圖入宮廷。到了萬曆初年,《清明上河圖》又落入了大太監馮保手中。後來不知道怎麽,就到了李三才手中。
不過說起來原因也很簡單,李三才有錢,富可敵國,他願意出高價從馮保的養子手中買下這幅畫。
對於《清明上河圖》的去留,高士信、張永、許顯純、田爾耕和魏忠賢等人起了爭論,魏公公想要把這張古畫留下來自己收藏。
“舅舅,這幅清明上河圖可是國寶啊,晚輩把這幅畫給您,您再獻給陛下。”高士信道。
魏忠賢大喜,這可是他立下大功的好機會,於是他就拿走了這幅畫。反正這副價值連城的古畫在他手中也沒有意義,不如獻給小木匠。
抄查到的黃金和白銀,高士信拿出其中的一半留下來,其餘的全部送入宮中。
“白銀二百一十萬兩,黃金二十七萬兩!兩項相加,價值白銀五百萬兩!李三才這個狗官,比朕都有錢啊!”小木匠冷笑道,“衍聖公有錢那就算了,畢竟他家從宋朝開始積累到今天,家族積累了五百多年的財產,都被高卿你給沒收了,讓朕也發了橫財。可是這個李三才,不過咱大明的一個臣子,竟然從家中炒出那麽多銀子!由此可見此賊有多貪了!”
憤怒歸憤怒,但小木匠卻早已笑得嘴巴都合不攏了,上次高士信抄查了衍聖公,繳獲了一大批金銀財寶上繳給了自己,這次又炒出了李三才,又發了一筆橫財。
“抄沒的衍聖公土地、李三才土地,都上交給朕充為皇莊,高卿你們自己不留一些地?”小木匠問道。
“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天下的土地,其實都是陛下您的!可是因為士紳文官控製了發言權,暗中修改了祖製,導致陛下您無法從這些土地獲取稅收。臣做的事情,隻不過是把免稅的土地一步步都變成陛下您的土地!臣不需要那麽多土地,隻要陛下有銀子了,給臣用來訓練精兵的銀子自然就多了,給臣的賞賜自然就多了。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那些貪官汙吏都隻想著從大明的內庫刮銀子,他們從未想過,倘若大明朝廷沒銀子了,如何抵禦關外建奴?倘若大明朝廷沒銀子了,來個天災人禍,拿什麽去賑災、安撫災民?一旦災民活不下去了,那就是一場嚴重的動亂!如今外有建奴,再來一個內亂,後果可是不堪設想!”高士信跪在地上,臉微微朝著天,虎目落淚,表現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
小木匠感動得連忙扶起了高士信:“高愛卿,快起來吧!倘若天下做官的,人人都如高卿這般忠於大明,對朕忠心耿耿,這天下就太平了!”
邊上的魏忠賢心裏暗笑:咱家這個外甥,可是比文官都會演戲!隻可惜了他沒有功名,要是文官多好?永娃子雖然文采極好,考中一個功名不成問題,可惜他是個公公啊。罷了,咱家還是聽這兩個猴崽子的,都是自家人,這兩個猴崽子才是咱家真正的親人。
高士信又道:“陛下,臣剛剛得到錦衣衛六百裏加急,逆賊李家興已經被斃命,逆賊李家國落網,兩淮之地,有諸多軍戶參與此事。那些被蠱惑的軍戶世襲軍官花名冊已經送遞京城,共計有兩千多人,請陛下裁決!”
“那麽多世襲軍官犯了事啊?”小木匠喃喃道,“都殺了隻怕天下大亂,朕把他們都剝奪了官職,貶為普通軍戶,發配瓊州。”
小木匠的這個處理方法,同高士信想的剛好不謀而合,高士信也沒想把這些世襲軍官一股腦全殺了,這些世襲軍官武藝還是有的,隻是兩百多年的積弊,一代代傳下來,才爛成了今天這個樣子。要是明初的軍戶,別說吊打現在的蒙古人了,就算是遇上建奴,一樣吊打他們!
這些犯了事的世襲軍官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被高士信和張永這對無良兄弟送去海外,變成開拓殖民地的打手。到了一個四處都是敵人的環境下,他們就能恢複身上原來的血性,吊打當地土著人,甚至吊打白皮殖民者都不是問題。
當然了,小木匠是沒打算輕輕的放過這些人,而是把他們發配瓊州充軍。這樣對高士信和張永的計劃也沒有任何影響,反正大規模移民還要幾年時間,先讓這些世代過慣了好日子的家夥去瓊州待上一段時間,磨練磨練也是一件好事,先磨練再送出去。
但是現在又存在一個問題,兩淮的土地雖然肥沃,可是因為兩個原因,導致這塊肥沃的土地產量不高。第一個原因是運河的原因,因為運河在枯水季節要從運河兩邊的河流注入水;在水盛季節,運河又反而要往外麵放水,這就和農田的需求相反了;第二個原因是黃河改道,改道之後的黃河占據了淮河入海口,導致原本感概滋潤了兩淮地區的淮河變成一條害河。
兩淮一帶的軍戶,同黃河、淮河和運河三條害河鬥爭,艱難的生存在三條害河之間,每當遇上洪澇,糧食顆粒無收也就算了,甚至連一家人的命都丟了。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想要治理黃河和淮河,又談何容易?更何況,黃河遲早是要改道迴山東去的,那裏才是黃河原本的入海口。黃河也應該迴山東去,去灌溉幹旱的北方土地,而不是給多雨水的兩淮地區帶來洪澇。
但是要把黃河改道迴去,哪裏是件容易的事情?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幾乎不可能做得到。按照張永的設想,等到科技發展到一定的地步,蒸汽機問世之後,可以生產蒸汽動力工程機械,完成黃河改道迴山東的計劃,再修築雙道河堤,雙道河堤中間留下泄洪帶和清水池,再用清水池引出來的水灌溉北方農田,這樣就把黃河這條害河變成了造福北方人民的母親河。
既然目前的技術水平無法做到,那就隻能先對那些農莊進行改造,這樣工程量就小得多了,在大明科技水平的承受範圍之內。
“皇爺,要治理水災,還需工部支持。請皇爺把工部尚書徐玄扈(徐光啟)借給我們一用,我們去兩淮幫軍戶解決洪澇的問題。”張永向小木匠提出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