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去看看,他從北京迴來以後情緒怎麽樣?順便問問他在北京做了什麽?”伍主任接口道。
按照洪慶祥的指引,車子在縣城繁華地段一處家用電器店處停下。洪慶祥率先下車走進店裏,裏麵幾個婦女正聚在一起,幾個顧客模樣的人在看貨。
“你老公呢?”洪慶祥問其中一個年紀稍大的婦女。
“打牌去了,找他有什麽事?”
“市裏來了人,要跟他見見麵,你叫他過來一下。”
趁洪慶祥問話的時候,鄒開四下環顧了一下,店比較大,有兩百多平方米,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電扇等一應俱全。在貢州來說,規模應該是數一數二了。
“問我也一樣,叫他過來幹什麽?”
伍主任見接上了話,就對洪慶祥說:“洪部,這裏的事你就不用管了。我叫司機送你迴去。”
洪慶祥有些不情願。鄒開就說:“洪部,你放心,我們會處理好的。”
聽鄒開這樣說,洪慶祥沒法,隻好上車走了。
“這位大姐,是這樣的。我們是市裏派下來專門了解你們的情況,特別管建華在北京那段時間發生的事情,所以一定要他本人過來。你放心,我們對你們絕對有利無害。”等洪慶祥一走,伍主任馬上說道。
中年婦女還是將信將疑。鄒開接著說道:“你不相信我們嗎?剛才你都看見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幹擾,我們都把縣裏的同誌打發掉了。”
中年婦女才說:“那好,我看你們也不像跟他們是一夥的。這裏說話不方便,到我家裏說吧,我馬上打電話叫老管進來。”
兩人隨管建華的妻子七彎八拐,到了一排嶄新的商品房前,上了二樓,進門,裏麵裝修亦是一流。鄒開兩人不由地誇讚了一番。不久管建華就匆匆趕過來了。這個優雅寬敞的居室卻沒一張書桌,三人隻好到廚房,鄒開把材料紙鋪在飯桌上寫字。正想開口問話,手機響了,是鄧國良的電話。他說另一名上訪人周家良到臨江市去了,要下午才能迴來,問鄒開怎麽辦。鄒開說那你們先去賓館等候,我這邊搞定了也過來。放下電話,兩個便開始工作,詳細詢問管建華在京活動情況,特別查問了貢州幹部在京勸返的工作細節。
從管建華家出來,吃過午飯後,鄒開等人來到貢州賓館,又分成兩組把當時到北京參加勸返工作的幾個幹部一一叫到賓館問話。問完話後,四人又坐到一起把情況湊了一下,終於比較全麵地了解和掌握了失控事件的前因後果。
原來,管建華、周家良兩個於1月24日就到了北京,在朋友家住了兩天。之後到處打聽上訪反映問題的地方,不料在天安門公安查到。27日下午被送到馬家樓分流中心,由臨江市駐京工作人員接到駐京辦,並安排了三名工作人員做工作。貢州縣赴京勸返人員28日趕到市駐京辦,當即進行了工作交接。貢州縣和諧部副部長蔡躍茂指定一起來的其它四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做兩人的思想工作。隨後蔡被抽到市駐京勸返工作組值班。留下來的四人與管、周二人同吃同住,一連三天都呆在市駐京辦做勸返工作,但沒有成功。管、周二人堅決不同意迴貢州縣,所幸三天來相安無事。2月1日吃過早飯後,形勢開始發生變化。管、周二人提出要到王府井買東西。四名工作人員起初不同意,並建議到蓮花池公園附近去,管、周二人接受了這一建議。在得到二人不亂走、不鬧事的承諾後,四人便陪管、周二人外出,臨行前向蔡躍茂作了匯報。蔡看到情緒比較穩定,就同意了,並一再叮囑早去早迴。下午5:00左右迴到市駐京辦,管建華就打了一個電話給貢州縣拆遷辦的負責人。由於該負責人在電話沒有答應管建華提出的要求,管、周二人便開始收拾東西要走。四人急忙上前加以阻止,同時向在外值班的蔡躍茂作了匯報。蔡匆匆忙忙地趕到市駐京辦,要管、周二人不要走,再等一下,自己打電話給縣領導再請示一下。管、周二答應等蔡打完電話再走。蔡隨即走出房間到別處去打電話。就在蔡出來打電話之後,房間裏的情況又發生了變化。管、周二人堅決要走,四人攔阻不住,任其下樓出了門。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坐上出租車走了。蔡打完電話過來,見房間裏沒人,便追下樓,碰到四名工作人員站在那發愣,得知二人已走,便向市駐京勸返工作組和縣領導作了匯報,隨後安排四人到有關敏感地點去找人,但都無功而返。2月3日,管、周二人在府佑街上訪又被公安局送到馬家樓,後由市工作組接出,並協助蔡躍茂等人把管、周二人送迴當地。整個事件的經過就這麽簡單。
問題調查清楚了,但責任歸屬怎麽確定?這是最關鍵也是最頭疼的了。
“這個事情留給領導考慮吧,我們調查組隻對事實負責。隻要我們的調查結果與事實相符,我們就問心無愧。”伍主任說。
調查工作已經結束,伍主任等人便準備迴臨江市。洪慶祥趕忙攔住,急急地說:“伍主任,伍主任,你們無論如何要在這吃晚飯。你們走了,魏書記要罵死我。”
“洪部,飯就不用吃了,省得增加你們的負擔。再說工作已經做完了,我們還要迴去交差。”伍主任推辭道,一直往外走。“小鄒,鄧科,你們幫我留一下伍主任。魏書記說了,等一下他和縣委書記要過來看望一下調查組的同誌。如果你們走了,到時我怎麽交差啊。”
聽洪慶祥這麽一說,鄒開就走到伍主任身旁,剛想開口,見門口兩輛小車停下,正是魏書記和貢州縣委書記王和雲。
“怎麽啦,搞完了,就走啊?”縣委書記王和雲走過來問道。
“王書記,小案子。早搞完了,迴去交差。”伍主任笑著道。
“不用急嗎?來,上去聊聊。”王和雲拉著伍主任上了樓。
伍主任沒法,隻得跟著王和雲走。眾人也跟著上樓,迴到房間。洪慶祥這才深深地鬆了口氣。
“伍主任,不好意思。今天忙了一天,沒有空來陪你們。我也是剛剛聽魏書記他們匯報,說你們市紀委和市和諧部來我們貢州調查案子。”一坐下,王和雲就直奔主題,“上次,市裏發的通報我看了,上麵還有市委主要領導的批示。所以洪慶祥他們說你們是一般性的督查工作,我說你們真是傻瓜,一點政治敏稅性都沒有。市委書記批示要市紀委介入,明顯是來調查幹部責任的嘛。在這裏我了表個態,我們貢州縣堅決服從上級的指示,全力配合調查組的工作。雖然這幾年我們貢州在信訪方麵做了不少的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不可否認,我們的工作還存在這樣那樣的漏洞。比如說這次兩個上訪人長期滯留在京,造成失控,以至重複登記,影響非常不好。如果這裏麵確實有幹部責任在裏麵,我們堅決按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辦,該處分的處分,該批評的批評,該檢討的檢討,決不縱容姑息。”
王和雲稍稍頓了頓,接著說道:“但是事情有反必有正,兩者相互依存。現在調查已經結束,我估計你們對整個失控事件都已經了解清楚了。這個我就不再多說了。我要補充的是,北京那麽大,那麽規範的地方,要想控製兩個人的活動自由,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是犯了法,是罪犯,那被我們逮住了,想逃也逃不了。即使逃了,北京方麵不僅不會幹預,還會協助我們。但你要控製上訪人,人家就不幹了,就要幹預。當然,我不是說,在北京的失控事情中,我們的幹部沒有責任。我認為市裏在考慮責任歸屬問題上,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確定,這就全靠調查組的領導,迴去匯報的時候幫我們貢州的幹部說說話。”
“王書記,這個你放心。我們調查組隻是奉命把事情的前後經過了解清楚。至於有沒有責任,是誰的責任乃至該不該處分幹部,那是市領導的事,我們調查組作不了主。但是我們會用一種適當的方式向領導說清楚北京勸返工作麵臨的實際困難。我想市領導不僅是鐵麵無私,也是通情達理的人。”伍主任接著說道:“據我分析,這次市領導為什麽這麽重視這一塊?與當前的形勢是分不開的。據說,目前全市信訪總量特別是到北京上訪的人數大幅反幅,再過一個月就要召開全國‘兩會’,如果現在不把這種高壓勢頭壓下去,恐怕到時會出大問題。而且,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雖然貢州做了大量工作,但確實存在一些漏洞。我們總結了幾點,是吧,小鄒?”
“是,主要有三點。”鄒開應道。
“哪三點,能不能現在向我們反饋一下?”王和雲問道。
“按規定是由市領導或市和諧部的領導向你們反饋的,我們調查組沒有反饋的義務。但是既然王書記這麽重視信訪工作,我們預先反饋一下也行。當然隻是初步的看法,正式的反饋意見以市領導的為主。小鄒,你跟王書記他們說一下。”
“從我們了解的情況來看,在管建華、周家良赴京上訪案件中,主要存在三個薄弱環節,一是源頭工作不實。據管、周二人反映,在去北京之前,他們先後打電話給縣領導和相關單位,但是有關單位未引起重視,及時上門化解矛盾,理順情緒。二是包案工作不實。按照領導包案解決群眾訴求問題的規定,對於管、周二人上訪案件,縣裏都落實了包案領導,但包案領導未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致使上訪人滯留在京失控。三是工作責任不實,從整個過程來看,參加勸返工作的幾個幹部工作責任心不強。隻是消極地勸返,沒有積極主動地想辦法做通上訪人的工作,協調關係;在上訪人離開市駐京辦時也是消極應對,沒有較好地履行好自身的職責。”
“洪部長,你把剛才調查組反饋的意見記下來,下次我們開個會進行傳達。非常感謝調查組對我們提出寶貴意見。”
“沒什麽,說得不對的地方,請王書記多包涵。”伍主任笑道。
“現在吃飯去吧,時間不早了。”王和雲提議道。
“不用了吧,我們還要趕迴臨江去。”伍主任說道。
“伍主任,這樣不好吧,是我們貢州的飯不合胃口,還是其他原因呢?”
“不是,不是,說哪裏的話。”
“你不吃飯,我們的壓力可就大了。”魏書記插說道。
伍主任猶豫了一下,迴頭問鄒開他們“小鄒、鄧科,你們說呢?”
“聽你組長的安排。”鄧國良說道,鄒開也點點頭。
“那好吧。既然王書記、魏書記這麽熱情,我們就吃完飯再走吧。”伍主任鬆了口。酒桌上大家杯來盞往,酒過三巡,大家都微有醉意,便天南海北地聊起來。
魏書記舉起酒杯,滿滿地敬了鄒開一杯,借著酒意問,“小鄒,聽說你是市和諧部的第一筆,也是段部長的軍師。這個責任追究辦法想必也是你搞的吧?”
“是我起草的,但是經領導修改後才定下來的。”
“但是北京失控的不僅僅是我們貢州,其他胰也是有,為什麽隻追究我們貢州的責任呢?”
“這個我就不清楚,是領導定的。我隻是辦事員。聽說這段時間在北京隻有貢州的失控,還造成了重複登記,領導好像很生氣。”
“生氣也隻是段部長,要追究責任也是段部長的意思。這個情況我還是很清楚,因為後來我到北京接那個管建華、周家良,人家都對我說了。你們段部長真不夠意思。”
“那我就不清楚了。”
“沒事,兄弟。我喝醉了,說錯了話,再敬你一杯,陪罪。”
“我敬你。”
大家都在互相敬酒,誰也沒注意鄒開兩人的對話。從魏書記的口氣中,鄒開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對段力建的不滿,對市和諧部的指責。
第二天,伍主任便問段力建作了口頭匯報。
“從你們調查的情況看,你們認為責任在誰呢?”段力建問道。
“關於責任的歸屬問題,我們調查組也進行了討論,而且討論得很激烈,基本上是兩種看法,一種認為主要的、直接的責任在貢州縣和諧部的蔡躍茂,因為他是帶隊的領導,出了問題理應負主要責任,其他四人隻是一般的成員,負次要的責任。另一種認為蔡躍茂沒有責任,責任在其他四人。因為蔡作為帶隊的,對工作做了具體部署,較好地履行了責任,也就是說他事前作了安排,事中進行了協調,事後進行了補救,而且失控時他不在第一現場,而其他四人具體負責,行動消極,責任心不強,導致失控,應負主要責任。”伍主任說道。
“那你個人的意思呢?”
“我傾向於第一種意見?”
“那好。我再考慮一下,調查報告可以晚一點交上來。”
送走伍主任,段力建又把鄒開和鄧國良叫進了辦公室。說,“剛才伍主任匯報了你們的調查情況,說你們調查組的意見也不統一。你們認為在這起失控事件中,誰應負主要責任?”
鄧國良稍微思索了一下,慢慢地說,“站在我們和諧部係統的角度,我認為主要責任不在蔡躍茂,而在於其他四個人。”
“小鄒,你呢?怎麽看這個問題?”
“我們當時跟伍主任也探討了這個問題。無非就是四種情況:一是息事寧人,誰也不追究責任,大家皆大歡喜。二是,各打五十大板,五個人一起追究。三是追究蔡躍茂。四是追究其他四人。責任追究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第一種不用考慮,第二種行不通,責任肯定有主有次,有直接有間接,第三種有利於保護和諧部係統幹部,但貢州縣和諧部以後要協調工作就會有阻力。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對蔡躍茂比較有利,他對失控事件沒有直接責任,但作為帶隊的組織者,負有間接責任。我想可不可以這樣,為了平衡關係,叫蔡向市裏作一個檢討,同時追究其他四人的黨紀政紀責任。這樣做比較現實,也行得通。”
“如果叫蔡寫檢討,那不就說明蔡也有責任嗎?”段力建反問道。
“是啊,我覺得這樣做不行,表麵上看是平衡了關係,實際上授人以口實。”鄧國良說道。
“這是我個人的意見,最後還是由領導定奪。”鄒開說道。
“小鄒,你不要說了,就這樣,隻追究是他四個具體工作人員的責任。你就按這個原則起草調查報告。報告出來後,你們調查組再討論修改。修改後你們四個調查組成員都要簽字,最後向令書記匯報。”段力建一錘定音。
伍主任坐在市信訪督查員辦公室裏,認認真真地閱讀鄒開給他的調查報告。看完後,長長地籲了口氣,像剛爬完一座大山,皺著眉頭說,“小鄒,建議部分是你的意見還是領導的意見?”
“是段部的意見,但是他說我們調查組再討論研究一下。”鄒開答道,當然明白他的意思,於是又提出建議,“這個報告出來後,按照你的意思,我先給段部看,段部作了很大的修改,包括事實陳述部分。而且他看了以後還說要先向危副市長匯報,再向令書記匯報。”
按照洪慶祥的指引,車子在縣城繁華地段一處家用電器店處停下。洪慶祥率先下車走進店裏,裏麵幾個婦女正聚在一起,幾個顧客模樣的人在看貨。
“你老公呢?”洪慶祥問其中一個年紀稍大的婦女。
“打牌去了,找他有什麽事?”
“市裏來了人,要跟他見見麵,你叫他過來一下。”
趁洪慶祥問話的時候,鄒開四下環顧了一下,店比較大,有兩百多平方米,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電扇等一應俱全。在貢州來說,規模應該是數一數二了。
“問我也一樣,叫他過來幹什麽?”
伍主任見接上了話,就對洪慶祥說:“洪部,這裏的事你就不用管了。我叫司機送你迴去。”
洪慶祥有些不情願。鄒開就說:“洪部,你放心,我們會處理好的。”
聽鄒開這樣說,洪慶祥沒法,隻好上車走了。
“這位大姐,是這樣的。我們是市裏派下來專門了解你們的情況,特別管建華在北京那段時間發生的事情,所以一定要他本人過來。你放心,我們對你們絕對有利無害。”等洪慶祥一走,伍主任馬上說道。
中年婦女還是將信將疑。鄒開接著說道:“你不相信我們嗎?剛才你都看見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幹擾,我們都把縣裏的同誌打發掉了。”
中年婦女才說:“那好,我看你們也不像跟他們是一夥的。這裏說話不方便,到我家裏說吧,我馬上打電話叫老管進來。”
兩人隨管建華的妻子七彎八拐,到了一排嶄新的商品房前,上了二樓,進門,裏麵裝修亦是一流。鄒開兩人不由地誇讚了一番。不久管建華就匆匆趕過來了。這個優雅寬敞的居室卻沒一張書桌,三人隻好到廚房,鄒開把材料紙鋪在飯桌上寫字。正想開口問話,手機響了,是鄧國良的電話。他說另一名上訪人周家良到臨江市去了,要下午才能迴來,問鄒開怎麽辦。鄒開說那你們先去賓館等候,我這邊搞定了也過來。放下電話,兩個便開始工作,詳細詢問管建華在京活動情況,特別查問了貢州幹部在京勸返的工作細節。
從管建華家出來,吃過午飯後,鄒開等人來到貢州賓館,又分成兩組把當時到北京參加勸返工作的幾個幹部一一叫到賓館問話。問完話後,四人又坐到一起把情況湊了一下,終於比較全麵地了解和掌握了失控事件的前因後果。
原來,管建華、周家良兩個於1月24日就到了北京,在朋友家住了兩天。之後到處打聽上訪反映問題的地方,不料在天安門公安查到。27日下午被送到馬家樓分流中心,由臨江市駐京工作人員接到駐京辦,並安排了三名工作人員做工作。貢州縣赴京勸返人員28日趕到市駐京辦,當即進行了工作交接。貢州縣和諧部副部長蔡躍茂指定一起來的其它四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做兩人的思想工作。隨後蔡被抽到市駐京勸返工作組值班。留下來的四人與管、周二人同吃同住,一連三天都呆在市駐京辦做勸返工作,但沒有成功。管、周二人堅決不同意迴貢州縣,所幸三天來相安無事。2月1日吃過早飯後,形勢開始發生變化。管、周二人提出要到王府井買東西。四名工作人員起初不同意,並建議到蓮花池公園附近去,管、周二人接受了這一建議。在得到二人不亂走、不鬧事的承諾後,四人便陪管、周二人外出,臨行前向蔡躍茂作了匯報。蔡看到情緒比較穩定,就同意了,並一再叮囑早去早迴。下午5:00左右迴到市駐京辦,管建華就打了一個電話給貢州縣拆遷辦的負責人。由於該負責人在電話沒有答應管建華提出的要求,管、周二人便開始收拾東西要走。四人急忙上前加以阻止,同時向在外值班的蔡躍茂作了匯報。蔡匆匆忙忙地趕到市駐京辦,要管、周二人不要走,再等一下,自己打電話給縣領導再請示一下。管、周二答應等蔡打完電話再走。蔡隨即走出房間到別處去打電話。就在蔡出來打電話之後,房間裏的情況又發生了變化。管、周二人堅決要走,四人攔阻不住,任其下樓出了門。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坐上出租車走了。蔡打完電話過來,見房間裏沒人,便追下樓,碰到四名工作人員站在那發愣,得知二人已走,便向市駐京勸返工作組和縣領導作了匯報,隨後安排四人到有關敏感地點去找人,但都無功而返。2月3日,管、周二人在府佑街上訪又被公安局送到馬家樓,後由市工作組接出,並協助蔡躍茂等人把管、周二人送迴當地。整個事件的經過就這麽簡單。
問題調查清楚了,但責任歸屬怎麽確定?這是最關鍵也是最頭疼的了。
“這個事情留給領導考慮吧,我們調查組隻對事實負責。隻要我們的調查結果與事實相符,我們就問心無愧。”伍主任說。
調查工作已經結束,伍主任等人便準備迴臨江市。洪慶祥趕忙攔住,急急地說:“伍主任,伍主任,你們無論如何要在這吃晚飯。你們走了,魏書記要罵死我。”
“洪部,飯就不用吃了,省得增加你們的負擔。再說工作已經做完了,我們還要迴去交差。”伍主任推辭道,一直往外走。“小鄒,鄧科,你們幫我留一下伍主任。魏書記說了,等一下他和縣委書記要過來看望一下調查組的同誌。如果你們走了,到時我怎麽交差啊。”
聽洪慶祥這麽一說,鄒開就走到伍主任身旁,剛想開口,見門口兩輛小車停下,正是魏書記和貢州縣委書記王和雲。
“怎麽啦,搞完了,就走啊?”縣委書記王和雲走過來問道。
“王書記,小案子。早搞完了,迴去交差。”伍主任笑著道。
“不用急嗎?來,上去聊聊。”王和雲拉著伍主任上了樓。
伍主任沒法,隻得跟著王和雲走。眾人也跟著上樓,迴到房間。洪慶祥這才深深地鬆了口氣。
“伍主任,不好意思。今天忙了一天,沒有空來陪你們。我也是剛剛聽魏書記他們匯報,說你們市紀委和市和諧部來我們貢州調查案子。”一坐下,王和雲就直奔主題,“上次,市裏發的通報我看了,上麵還有市委主要領導的批示。所以洪慶祥他們說你們是一般性的督查工作,我說你們真是傻瓜,一點政治敏稅性都沒有。市委書記批示要市紀委介入,明顯是來調查幹部責任的嘛。在這裏我了表個態,我們貢州縣堅決服從上級的指示,全力配合調查組的工作。雖然這幾年我們貢州在信訪方麵做了不少的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不可否認,我們的工作還存在這樣那樣的漏洞。比如說這次兩個上訪人長期滯留在京,造成失控,以至重複登記,影響非常不好。如果這裏麵確實有幹部責任在裏麵,我們堅決按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辦,該處分的處分,該批評的批評,該檢討的檢討,決不縱容姑息。”
王和雲稍稍頓了頓,接著說道:“但是事情有反必有正,兩者相互依存。現在調查已經結束,我估計你們對整個失控事件都已經了解清楚了。這個我就不再多說了。我要補充的是,北京那麽大,那麽規範的地方,要想控製兩個人的活動自由,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是犯了法,是罪犯,那被我們逮住了,想逃也逃不了。即使逃了,北京方麵不僅不會幹預,還會協助我們。但你要控製上訪人,人家就不幹了,就要幹預。當然,我不是說,在北京的失控事情中,我們的幹部沒有責任。我認為市裏在考慮責任歸屬問題上,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確定,這就全靠調查組的領導,迴去匯報的時候幫我們貢州的幹部說說話。”
“王書記,這個你放心。我們調查組隻是奉命把事情的前後經過了解清楚。至於有沒有責任,是誰的責任乃至該不該處分幹部,那是市領導的事,我們調查組作不了主。但是我們會用一種適當的方式向領導說清楚北京勸返工作麵臨的實際困難。我想市領導不僅是鐵麵無私,也是通情達理的人。”伍主任接著說道:“據我分析,這次市領導為什麽這麽重視這一塊?與當前的形勢是分不開的。據說,目前全市信訪總量特別是到北京上訪的人數大幅反幅,再過一個月就要召開全國‘兩會’,如果現在不把這種高壓勢頭壓下去,恐怕到時會出大問題。而且,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雖然貢州做了大量工作,但確實存在一些漏洞。我們總結了幾點,是吧,小鄒?”
“是,主要有三點。”鄒開應道。
“哪三點,能不能現在向我們反饋一下?”王和雲問道。
“按規定是由市領導或市和諧部的領導向你們反饋的,我們調查組沒有反饋的義務。但是既然王書記這麽重視信訪工作,我們預先反饋一下也行。當然隻是初步的看法,正式的反饋意見以市領導的為主。小鄒,你跟王書記他們說一下。”
“從我們了解的情況來看,在管建華、周家良赴京上訪案件中,主要存在三個薄弱環節,一是源頭工作不實。據管、周二人反映,在去北京之前,他們先後打電話給縣領導和相關單位,但是有關單位未引起重視,及時上門化解矛盾,理順情緒。二是包案工作不實。按照領導包案解決群眾訴求問題的規定,對於管、周二人上訪案件,縣裏都落實了包案領導,但包案領導未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致使上訪人滯留在京失控。三是工作責任不實,從整個過程來看,參加勸返工作的幾個幹部工作責任心不強。隻是消極地勸返,沒有積極主動地想辦法做通上訪人的工作,協調關係;在上訪人離開市駐京辦時也是消極應對,沒有較好地履行好自身的職責。”
“洪部長,你把剛才調查組反饋的意見記下來,下次我們開個會進行傳達。非常感謝調查組對我們提出寶貴意見。”
“沒什麽,說得不對的地方,請王書記多包涵。”伍主任笑道。
“現在吃飯去吧,時間不早了。”王和雲提議道。
“不用了吧,我們還要趕迴臨江去。”伍主任說道。
“伍主任,這樣不好吧,是我們貢州的飯不合胃口,還是其他原因呢?”
“不是,不是,說哪裏的話。”
“你不吃飯,我們的壓力可就大了。”魏書記插說道。
伍主任猶豫了一下,迴頭問鄒開他們“小鄒、鄧科,你們說呢?”
“聽你組長的安排。”鄧國良說道,鄒開也點點頭。
“那好吧。既然王書記、魏書記這麽熱情,我們就吃完飯再走吧。”伍主任鬆了口。酒桌上大家杯來盞往,酒過三巡,大家都微有醉意,便天南海北地聊起來。
魏書記舉起酒杯,滿滿地敬了鄒開一杯,借著酒意問,“小鄒,聽說你是市和諧部的第一筆,也是段部長的軍師。這個責任追究辦法想必也是你搞的吧?”
“是我起草的,但是經領導修改後才定下來的。”
“但是北京失控的不僅僅是我們貢州,其他胰也是有,為什麽隻追究我們貢州的責任呢?”
“這個我就不清楚,是領導定的。我隻是辦事員。聽說這段時間在北京隻有貢州的失控,還造成了重複登記,領導好像很生氣。”
“生氣也隻是段部長,要追究責任也是段部長的意思。這個情況我還是很清楚,因為後來我到北京接那個管建華、周家良,人家都對我說了。你們段部長真不夠意思。”
“那我就不清楚了。”
“沒事,兄弟。我喝醉了,說錯了話,再敬你一杯,陪罪。”
“我敬你。”
大家都在互相敬酒,誰也沒注意鄒開兩人的對話。從魏書記的口氣中,鄒開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對段力建的不滿,對市和諧部的指責。
第二天,伍主任便問段力建作了口頭匯報。
“從你們調查的情況看,你們認為責任在誰呢?”段力建問道。
“關於責任的歸屬問題,我們調查組也進行了討論,而且討論得很激烈,基本上是兩種看法,一種認為主要的、直接的責任在貢州縣和諧部的蔡躍茂,因為他是帶隊的領導,出了問題理應負主要責任,其他四人隻是一般的成員,負次要的責任。另一種認為蔡躍茂沒有責任,責任在其他四人。因為蔡作為帶隊的,對工作做了具體部署,較好地履行了責任,也就是說他事前作了安排,事中進行了協調,事後進行了補救,而且失控時他不在第一現場,而其他四人具體負責,行動消極,責任心不強,導致失控,應負主要責任。”伍主任說道。
“那你個人的意思呢?”
“我傾向於第一種意見?”
“那好。我再考慮一下,調查報告可以晚一點交上來。”
送走伍主任,段力建又把鄒開和鄧國良叫進了辦公室。說,“剛才伍主任匯報了你們的調查情況,說你們調查組的意見也不統一。你們認為在這起失控事件中,誰應負主要責任?”
鄧國良稍微思索了一下,慢慢地說,“站在我們和諧部係統的角度,我認為主要責任不在蔡躍茂,而在於其他四個人。”
“小鄒,你呢?怎麽看這個問題?”
“我們當時跟伍主任也探討了這個問題。無非就是四種情況:一是息事寧人,誰也不追究責任,大家皆大歡喜。二是,各打五十大板,五個人一起追究。三是追究蔡躍茂。四是追究其他四人。責任追究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第一種不用考慮,第二種行不通,責任肯定有主有次,有直接有間接,第三種有利於保護和諧部係統幹部,但貢州縣和諧部以後要協調工作就會有阻力。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對蔡躍茂比較有利,他對失控事件沒有直接責任,但作為帶隊的組織者,負有間接責任。我想可不可以這樣,為了平衡關係,叫蔡向市裏作一個檢討,同時追究其他四人的黨紀政紀責任。這樣做比較現實,也行得通。”
“如果叫蔡寫檢討,那不就說明蔡也有責任嗎?”段力建反問道。
“是啊,我覺得這樣做不行,表麵上看是平衡了關係,實際上授人以口實。”鄧國良說道。
“這是我個人的意見,最後還是由領導定奪。”鄒開說道。
“小鄒,你不要說了,就這樣,隻追究是他四個具體工作人員的責任。你就按這個原則起草調查報告。報告出來後,你們調查組再討論修改。修改後你們四個調查組成員都要簽字,最後向令書記匯報。”段力建一錘定音。
伍主任坐在市信訪督查員辦公室裏,認認真真地閱讀鄒開給他的調查報告。看完後,長長地籲了口氣,像剛爬完一座大山,皺著眉頭說,“小鄒,建議部分是你的意見還是領導的意見?”
“是段部的意見,但是他說我們調查組再討論研究一下。”鄒開答道,當然明白他的意思,於是又提出建議,“這個報告出來後,按照你的意思,我先給段部看,段部作了很大的修改,包括事實陳述部分。而且他看了以後還說要先向危副市長匯報,再向令書記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