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發拿出一本厚厚的國有企業政策匯編,翻開企業用人政策這一章,遞給胡科展,指著劃了線的幾行,說,“你看,這也是國家製訂的政策,國有企業有自主用人權,其他單位和個人不能亂加幹涉。現在省行製定了要上崗必先考過關的規定,我們也沒有辦法。”
胡科展一看立馬懵了,一時迴不過神來,也沒心思細加分析,頭腦一片空白。姚建發趁勢說道,“老領導,我看小胡還是到別的地方發展為好,像他這麽優秀的小夥子,還怕找不到好單位麽?到時,我們縣行出一半的安置費,也有一萬七千多。在我們達民縣來說,數目也不小啊。”
胡科展沒有跟著姚建發的思路走,仍然堅持上崗的要求,不過口氣明顯軟了下來。姚建發反複強調做不到,沒有省行的允許不能安排胡憲民上崗。見姚建發沒有退讓的意思,胡科展也沒辦法,隻得迴家。
胡憲民的老母親聽到自己老頭子出馬也沒有搞定,就不顧家人勸阻找到了姚建發。姚建發依然是那套說辭,搞得老太太無話可說。情急之下,老太太隻得央求,說:“姚行長,我和老胡年紀都大了,就憲民這個孩子還沒有工作,沒成家,請行長多多關照。”
姚建發被胡科展夫婦輪番糾纏,再好的耐性、再好的修養都被消耗掉了。見對方還不死心,口氣也不知不覺地生硬起來,“我都說了無數遍了。沒有省行的命令,就是不行,你再怎麽說也是不行。你也是我們行裏的老職工,這點政策你難道不懂嗎?”
“我當然懂,什麽政策都是你說了算,就是你不讓我兒子上班!”老人家氣也上來了。
“你愛怎麽說就怎麽說,反正我都跟你解釋過了。請迴吧。”姚建發下逐客令。
“你是行長,就能叫誰進就誰進,叫誰走就誰走嗎?我看你是目無王法。你能當一輩子行長嗎?”
“今天我是行長,我就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力。你不是行長,就沒有這個權力。”姚建發終於爆發了。
老太太可不買帳,大聲叫罵起來,驚動了其他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大夥左說右勸地拉開了兩人,把胡憲民的老母送迴去了家。胡憲民的哥嫂、姐姐及姐夫聽說父母出師不利,就聚集到父母家裏,一起商議對策。大家一致認為不吵不鬧,弟弟肯定上不了班。於是決定輪番上陣,大鬧縣群生銀行。接下來的一個多月,縣群生銀行幾乎成了胡家操練嗓聲和身手的後院。每天必到,每到必鬧。有幾次還被110幹警帶到公安局問話,差點被拘留。從公安局出來,胡家人依然故我。姚建發被搞得精疲力竭,隻要一見到胡家來人就躲,但在政策原則麵前始終沒有讓步。胡家也沒轍,見來硬的不行,就決定走上訪途徑。
胡家人一上訪,難題就交到了鄒開手中。那天鄒開早早地上班,見辦公樓門口外坐著幾個人,一見鄒過來就問,“同誌,請問你是市和諧部的嗎?”
“是啊,有什麽事?”
“我們要反映問題。”
“那你到我辦公室說吧。”鄒開沒法迴避,首問負責製嘛。
鄒開聽完胡家人的陳述,馬上打電話到達民縣群生銀行姚建發處了解情況,又打電話到縣安置辦詢問了相關政策,之後對胡家老少說,“你們先迴去,把聯係電話留給我。等我向領導匯報了以後,看看領導有什麽指示。到時我會通知你們,好嗎?”
胡家人留下電話就走了,臨走時反複叮囑鄒開要幫忙,自己弟弟的前程可全靠你。鄒開說盡力,事情辦成什麽結果我會告訴你們。
鄒開隨後就向李智玉作了匯報。根據李智玉的指示,華理強帶著鄒開來到了達民縣群生銀行,找到姚建發。華理強聽完鄒開介紹情況後,感到非常為難,說,“縣群生銀行有用人自主權,上崗要考試,這是政策。胡憲民是城鎮退役士兵要安置,要上崗,這也是政策。雙方都有理,雙方都不讓步。小鄒,這根本就是政策打架造成的。這個死結神仙也解不開。”
“這裏麵說起來確實很複雜,一下子要說清楚很難。昨天我想了一套辦法,等一下可以試一試,但能不能成功我沒把握。”
“那不要緊,等一下就以你為主,你來說。”
“那我就試試。”
一聽到華理強說明來意,姚建發把一肚子的苦水一古腦兒全倒了出來,“領導,我也是實在沒辦法。現在體製不健全,政策有不協調的地方,我操作不了啊。作為我個人來說,隻要政策允許,他胡憲民要來上崗就來,我決不阻止。他來上班我又不損失什麽,說不定他還會感激我。但省行沒下指標,我不敢呀。”
“聽了胡憲民和你雙方反映的情況,我們對這件事應該是比較了解了。我個人認為,縣行在處理這件事上有三點不妥之處,一是縣行不接收省裏指令性安置的城鎮退役士兵明顯不妥,這違背了《兵役法》的精神。二是就算你們單位有困難,而且胡憲民也自願選擇自謀生路,你給一半的安置費也是錯誤的。因為省裏是要求你們安置,沒有叫縣糧食局安置。雖然他父親是縣糧食局的退休幹部,也不承擔安置義務。三是參加上崗考試那要等胡憲民上班三年之後才行,至少要等他成了你們單位的職工,確定了勞動關係之後。”姚建民搔著頭發說,“現在我也顧不上什麽政策對與錯了,領導你們說該怎麽辦?”
“我看人你還是要接,不接人是要承擔責任的,包括你們省行在內。但既然你們銀行有規定,要上崗必須先考試這關。這個製度也很合理。金融工作是政策性、專業性很強的崗位,連起碼的業務知識都不懂就上崗於情於理於法都說不過去。所以考慮到這些因素,我想是不是可以這樣,人,你們就接下來;但他考試沒過,那就作為下崗職工處理。這樣即可以平息這場糾紛,也不會引起連鎖反應。你看如何?”
姚建發眼睛一亮,說,“這個辦法我看可以試一試,隻是不知道胡憲民那邊會不會同意?”
華理強見姚建發鬆了口,就說,“這個你不要擔心,我和華副部長再去做做他們的工作。”
“那就拜托你們啦!”
華理強兩人又找到了胡憲民家裏。聽說市裏來了人,胡家老老少少都趕了過來。鄒開對胡科展說,“老胡,你曾經也是縣裏的中層領導,有些東西我不說你也明白。”
胡科展點點頭。鄒開繼續說道,“現在你這個事情比較難辦。為什麽呢?一來他們國有企業有企業的用人機製,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幹預他們,否則就要犯錯誤,對吧?”
胡科展又點了一下頭。
“二來你兒子雖然是城鎮退役士兵,但畢竟不懂銀行的工作。如果你兒子上崗,就會引起其它下崗職工攀比,結果是一片混亂。眾怒難犯啊。三來你兒子參加了考試,等於你們認同了他們銀行的考試過關後上崗的規定。現在你兒子考試沒過關,縣行要安排上崗,必然違規,同樣會引發其它下崗職工的擠兌。四來民生銀行是省管單位,人事權不在縣行。現在省行沒有下達你兒子的上崗指標,縣行肯定不敢自作主張。”
鄒開剛一說完,胡家人頓時炸開了鍋,紛紛提出反對意見。華理強見狀連忙說,“你們不要急,聽小鄒把話說完。如果有不同意見,等下再說不遲。”
現場又恢複了平靜。鄒開接著說,“話又說迴來,城鎮退役士兵必須得到安置。而且你們不同意自主擇業,堅持要到縣群生銀行。但縣行堅持一定要考試過了關才能上崗。這裏就產生了衝突,那怎麽辦呢?”
胡家人當然不知道怎麽辦,眼光齊刷刷地看著鄒開。
“惟一的辦法就是先把身份確定下來,能不能上崗還是要看你兒子以後考試能不能過關。不光你兒子,其他職工都一樣,你兒子也是達民縣的公民,肯定不可能享受比其他人高一等的特權。”
“怎麽確定身份呢?”胡科展問道。
“就是讓縣群生銀行先把你兒子接收下來,作為銀行的一名職工,就像行政單位占了一個行政編一樣啊。”
“你的意思是說,我的兒子可以分配到縣民生銀行,但目前不能上崗,是嗎?”
“對,就是這個意思。你們考慮一下可不可以?”
“那我們商量一下。”
“行。”
胡家人就走到裏麵的一個房間,嘀嘀咕咕地商量了十來分鍾就出來了。胡科展說,“兩位領導,我們商量了一下,覺得你們說的條件可以接受。但銀行那邊死活不同意接收我兒子,就算我們同意了,他們肯定不同意。”
“我們也會做他們的工作。要他們向省行打一個報告,如實反映有關情況,我想問題不大。”
“那就拜托你們了。”
一場糾紛就此平息。迴來的路上,華理強說:“小鄒,想不到這麽快就解決了問題,你還真有一套。”
“領導過獎了。其實問題的實質很簡單。隻是由於涉及的政策太廣了,雙方的衝突又很尖銳,所以大家都沒有作太深入的政策分析。我開始總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覺得雙方的說法聽起來好像都有道理,又覺得雙方都沒有道理。細想一下感覺這件事有問題,又一下子想不出問題出在哪裏;再想一下,又覺得沒什麽問題。其實這種思維掩蓋了一種重大的程序性錯誤,並不是政策衝突造成的,更不是體製因素引起的,而是對操作程序的誤解造成的。
“怎麽理解?”
“其實很簡單。華副部,按照有關法律和政策,胡憲民作為省裏指令性安置計劃的城鎮退役士兵,經濟效益比較好的群生銀行應無條件履行接收安置義務,這個肯定沒錯吧?”
“當然沒錯。”
“那麽,縣群生銀行作為專業性的金融機構,要求職工上崗前必須通過技能考試,這個也沒錯吧?”
“沒錯。就是因為這兩項都沒錯,所以才鬧出了矛盾。”
“不對,矛盾是雙方對政策操作的程序理解錯誤造成的。如果胡憲民按規定被接收為縣群生銀行的職工,安置政策在他身上就已經完全得到了落實,對他下一步的發展就不再起任何作用,因為安置工作已經終結。他的安置介紹信也就是一張廢紙了。也就是說,指令性安置計劃的城鎮退役士兵身份隻是接收安置的前置條件,一旦被接收安置,獲得了職工身份,他的退役士兵身份自然終止,所以隻能保證他成為縣群生銀行的職工,對能今後能否上崗根本就沒有作用。”
“哦,有道理。”
“安置工作終結後,胡憲民成為縣群生銀行職工,他與縣行的安置關係就轉變成了勞動關係,他必須遵守單位內部的各項製度,包括上崗製度。如果要上崗就必須參加考試,考上了就是上崗職工,考不上就是下崗職工。因此,我剛才提出縣群生銀行把胡憲民接收為下崗職工,就是這樣來的。”
“原來如此。”
“那麽,他們雙方的錯誤在哪呢?對胡憲民來說,他錯把城鎮退役士兵的身份一直延仲為上崗的前置條件,想憑給介紹信‘一卡通關’,而這張卡一旦被接收安置就無效了,安置關係自然終結,進入勞動關係管理階段。要上崗就必須拿到考試合格證,這才是上崗的前置條件。對縣行來說,他們都考試合格證當成了接收安置的前置條件,胡憲民考試不合格就不接收不安置,這明顯是錯誤的。所以雙方都犯了前置條件錯位的錯誤。”
“還真是這麽一迴事。”
“如果不是這樣,他們也不會接受我的解決方案。”
“妙手迴春,真是妙手迴春,他們真應該送一麵妙手迴春的錦旗給你。”華理強笑道。
“領導說笑了。如果真是那樣,那我不就成江湖郎中了嗎?”鄒開也開心地笑了起來。
解決了一個問題不等於解決了全部問題。群眾訴求就像滔滔不絕的長江之水,連綿不斷。市和諧部就是在永無休止的矛盾中焦頭爛額地負重而行。在協調解決群眾訴求時如果順利,尚可緩解心頭糾結不清的愁緒。然而不順的情況總是存在。一天,天下著大雨。在基程縣的老城區,已經被拆開了一大片。幾輛挖土機和推土機停在工地上,任憑風雨吹衝打。工地上的坑坑窪窪已積滿了水,溢出的泥水往四周流散。前麵不遠處就是穿城而過的平關河,河水夾裹著泥沙滾滾向前。
緊挨著工地的南側,有一片低矮的民房。其中一間已被拆了一半,用紅藍相間的帆布遮擋著,外麵的風直往裏麵灌,工地上的泥水也往裏麵滲流。屋子裏,剩下隻有兩個房間,外間是廚房,裏間是臥室。屋頂的瓦片已有多處破碎,雨水直往下滴個不停,滴在下麵放著的塑料桶和臉盤裏。兩個老人在裏麵坐著,愁苦寫滿了飽經風霜的臉。男主人叫王金連。
知道他此刻心情的,除了他自己,還有鄒開。因為後來王金連向鄒開說過這段心事。
“幹部啊,隻要一到下雨天,我和我老頭兩個人就提心吊膽。還不隻這些。因為我的房子隻拆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已經成了危房,說不定什麽時侯突然拿下來,我們倆怎麽死的都不知道。現在是下雨的天,他們開發商開不了工。隻要是晴天,那個挖土機,還有來來住住的汽車,整天吵個沒完。還有滿天亂飛的灰塵。我們的精神都快崩潰了。”
“老人家,你別著急。我先跟縣裏聯係一下,好嗎?”
“好,全靠你們啦。”
鄒開當即向李智玉作了匯報。李智玉聽後非常氣憤,立即打電話給基程縣,要求有關部門馬上到現場去協調解決問題。鄒開以為李部長親自出麵,應該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然而過了半個月,王金蓮又找到了鄒開,說根本就沒人到找到她。鄒開聽後非常震驚,馬上起草了一個督辦函,責成基程縣十天之內限期辦結。李智玉把督辦函呈交令國定簽署後以最快的速度傳送基程縣。雖然事情最終得到了解決,但李智玉心裏很不是滋味。
在李智玉的提議下,經令國定同意,臨江市決定開展聯合大巡訪活動。市縣兩級電視台、廣播、報紙等傳播媒體對大巡訪活動的時間、地點及內容及時向社會作了公告。按照李智玉的初衷,這次大巡訪要動員全市維護和諧穩定的政治資源和社會資源,全力以赴化解一批影響和諧穩定的矛盾隱患。參加這次活動的有市委辦、市政府辦、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紀委、市和諧部、市國土局、市林業局、市房管局、市建設局、市經貿委等十多個單位,要求每個單位固定兩人至始至終參與,各單位一把手視情況自行安排,但一定要參加五個縣以上的巡訪活動。全市共有十個縣(區)。各縣(區)也要相對應地派人到現場配合活動的開展。
胡科展一看立馬懵了,一時迴不過神來,也沒心思細加分析,頭腦一片空白。姚建發趁勢說道,“老領導,我看小胡還是到別的地方發展為好,像他這麽優秀的小夥子,還怕找不到好單位麽?到時,我們縣行出一半的安置費,也有一萬七千多。在我們達民縣來說,數目也不小啊。”
胡科展沒有跟著姚建發的思路走,仍然堅持上崗的要求,不過口氣明顯軟了下來。姚建發反複強調做不到,沒有省行的允許不能安排胡憲民上崗。見姚建發沒有退讓的意思,胡科展也沒辦法,隻得迴家。
胡憲民的老母親聽到自己老頭子出馬也沒有搞定,就不顧家人勸阻找到了姚建發。姚建發依然是那套說辭,搞得老太太無話可說。情急之下,老太太隻得央求,說:“姚行長,我和老胡年紀都大了,就憲民這個孩子還沒有工作,沒成家,請行長多多關照。”
姚建發被胡科展夫婦輪番糾纏,再好的耐性、再好的修養都被消耗掉了。見對方還不死心,口氣也不知不覺地生硬起來,“我都說了無數遍了。沒有省行的命令,就是不行,你再怎麽說也是不行。你也是我們行裏的老職工,這點政策你難道不懂嗎?”
“我當然懂,什麽政策都是你說了算,就是你不讓我兒子上班!”老人家氣也上來了。
“你愛怎麽說就怎麽說,反正我都跟你解釋過了。請迴吧。”姚建發下逐客令。
“你是行長,就能叫誰進就誰進,叫誰走就誰走嗎?我看你是目無王法。你能當一輩子行長嗎?”
“今天我是行長,我就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力。你不是行長,就沒有這個權力。”姚建發終於爆發了。
老太太可不買帳,大聲叫罵起來,驚動了其他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大夥左說右勸地拉開了兩人,把胡憲民的老母送迴去了家。胡憲民的哥嫂、姐姐及姐夫聽說父母出師不利,就聚集到父母家裏,一起商議對策。大家一致認為不吵不鬧,弟弟肯定上不了班。於是決定輪番上陣,大鬧縣群生銀行。接下來的一個多月,縣群生銀行幾乎成了胡家操練嗓聲和身手的後院。每天必到,每到必鬧。有幾次還被110幹警帶到公安局問話,差點被拘留。從公安局出來,胡家人依然故我。姚建發被搞得精疲力竭,隻要一見到胡家來人就躲,但在政策原則麵前始終沒有讓步。胡家也沒轍,見來硬的不行,就決定走上訪途徑。
胡家人一上訪,難題就交到了鄒開手中。那天鄒開早早地上班,見辦公樓門口外坐著幾個人,一見鄒過來就問,“同誌,請問你是市和諧部的嗎?”
“是啊,有什麽事?”
“我們要反映問題。”
“那你到我辦公室說吧。”鄒開沒法迴避,首問負責製嘛。
鄒開聽完胡家人的陳述,馬上打電話到達民縣群生銀行姚建發處了解情況,又打電話到縣安置辦詢問了相關政策,之後對胡家老少說,“你們先迴去,把聯係電話留給我。等我向領導匯報了以後,看看領導有什麽指示。到時我會通知你們,好嗎?”
胡家人留下電話就走了,臨走時反複叮囑鄒開要幫忙,自己弟弟的前程可全靠你。鄒開說盡力,事情辦成什麽結果我會告訴你們。
鄒開隨後就向李智玉作了匯報。根據李智玉的指示,華理強帶著鄒開來到了達民縣群生銀行,找到姚建發。華理強聽完鄒開介紹情況後,感到非常為難,說,“縣群生銀行有用人自主權,上崗要考試,這是政策。胡憲民是城鎮退役士兵要安置,要上崗,這也是政策。雙方都有理,雙方都不讓步。小鄒,這根本就是政策打架造成的。這個死結神仙也解不開。”
“這裏麵說起來確實很複雜,一下子要說清楚很難。昨天我想了一套辦法,等一下可以試一試,但能不能成功我沒把握。”
“那不要緊,等一下就以你為主,你來說。”
“那我就試試。”
一聽到華理強說明來意,姚建發把一肚子的苦水一古腦兒全倒了出來,“領導,我也是實在沒辦法。現在體製不健全,政策有不協調的地方,我操作不了啊。作為我個人來說,隻要政策允許,他胡憲民要來上崗就來,我決不阻止。他來上班我又不損失什麽,說不定他還會感激我。但省行沒下指標,我不敢呀。”
“聽了胡憲民和你雙方反映的情況,我們對這件事應該是比較了解了。我個人認為,縣行在處理這件事上有三點不妥之處,一是縣行不接收省裏指令性安置的城鎮退役士兵明顯不妥,這違背了《兵役法》的精神。二是就算你們單位有困難,而且胡憲民也自願選擇自謀生路,你給一半的安置費也是錯誤的。因為省裏是要求你們安置,沒有叫縣糧食局安置。雖然他父親是縣糧食局的退休幹部,也不承擔安置義務。三是參加上崗考試那要等胡憲民上班三年之後才行,至少要等他成了你們單位的職工,確定了勞動關係之後。”姚建民搔著頭發說,“現在我也顧不上什麽政策對與錯了,領導你們說該怎麽辦?”
“我看人你還是要接,不接人是要承擔責任的,包括你們省行在內。但既然你們銀行有規定,要上崗必須先考試這關。這個製度也很合理。金融工作是政策性、專業性很強的崗位,連起碼的業務知識都不懂就上崗於情於理於法都說不過去。所以考慮到這些因素,我想是不是可以這樣,人,你們就接下來;但他考試沒過,那就作為下崗職工處理。這樣即可以平息這場糾紛,也不會引起連鎖反應。你看如何?”
姚建發眼睛一亮,說,“這個辦法我看可以試一試,隻是不知道胡憲民那邊會不會同意?”
華理強見姚建發鬆了口,就說,“這個你不要擔心,我和華副部長再去做做他們的工作。”
“那就拜托你們啦!”
華理強兩人又找到了胡憲民家裏。聽說市裏來了人,胡家老老少少都趕了過來。鄒開對胡科展說,“老胡,你曾經也是縣裏的中層領導,有些東西我不說你也明白。”
胡科展點點頭。鄒開繼續說道,“現在你這個事情比較難辦。為什麽呢?一來他們國有企業有企業的用人機製,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幹預他們,否則就要犯錯誤,對吧?”
胡科展又點了一下頭。
“二來你兒子雖然是城鎮退役士兵,但畢竟不懂銀行的工作。如果你兒子上崗,就會引起其它下崗職工攀比,結果是一片混亂。眾怒難犯啊。三來你兒子參加了考試,等於你們認同了他們銀行的考試過關後上崗的規定。現在你兒子考試沒過關,縣行要安排上崗,必然違規,同樣會引發其它下崗職工的擠兌。四來民生銀行是省管單位,人事權不在縣行。現在省行沒有下達你兒子的上崗指標,縣行肯定不敢自作主張。”
鄒開剛一說完,胡家人頓時炸開了鍋,紛紛提出反對意見。華理強見狀連忙說,“你們不要急,聽小鄒把話說完。如果有不同意見,等下再說不遲。”
現場又恢複了平靜。鄒開接著說,“話又說迴來,城鎮退役士兵必須得到安置。而且你們不同意自主擇業,堅持要到縣群生銀行。但縣行堅持一定要考試過了關才能上崗。這裏就產生了衝突,那怎麽辦呢?”
胡家人當然不知道怎麽辦,眼光齊刷刷地看著鄒開。
“惟一的辦法就是先把身份確定下來,能不能上崗還是要看你兒子以後考試能不能過關。不光你兒子,其他職工都一樣,你兒子也是達民縣的公民,肯定不可能享受比其他人高一等的特權。”
“怎麽確定身份呢?”胡科展問道。
“就是讓縣群生銀行先把你兒子接收下來,作為銀行的一名職工,就像行政單位占了一個行政編一樣啊。”
“你的意思是說,我的兒子可以分配到縣民生銀行,但目前不能上崗,是嗎?”
“對,就是這個意思。你們考慮一下可不可以?”
“那我們商量一下。”
“行。”
胡家人就走到裏麵的一個房間,嘀嘀咕咕地商量了十來分鍾就出來了。胡科展說,“兩位領導,我們商量了一下,覺得你們說的條件可以接受。但銀行那邊死活不同意接收我兒子,就算我們同意了,他們肯定不同意。”
“我們也會做他們的工作。要他們向省行打一個報告,如實反映有關情況,我想問題不大。”
“那就拜托你們了。”
一場糾紛就此平息。迴來的路上,華理強說:“小鄒,想不到這麽快就解決了問題,你還真有一套。”
“領導過獎了。其實問題的實質很簡單。隻是由於涉及的政策太廣了,雙方的衝突又很尖銳,所以大家都沒有作太深入的政策分析。我開始總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覺得雙方的說法聽起來好像都有道理,又覺得雙方都沒有道理。細想一下感覺這件事有問題,又一下子想不出問題出在哪裏;再想一下,又覺得沒什麽問題。其實這種思維掩蓋了一種重大的程序性錯誤,並不是政策衝突造成的,更不是體製因素引起的,而是對操作程序的誤解造成的。
“怎麽理解?”
“其實很簡單。華副部,按照有關法律和政策,胡憲民作為省裏指令性安置計劃的城鎮退役士兵,經濟效益比較好的群生銀行應無條件履行接收安置義務,這個肯定沒錯吧?”
“當然沒錯。”
“那麽,縣群生銀行作為專業性的金融機構,要求職工上崗前必須通過技能考試,這個也沒錯吧?”
“沒錯。就是因為這兩項都沒錯,所以才鬧出了矛盾。”
“不對,矛盾是雙方對政策操作的程序理解錯誤造成的。如果胡憲民按規定被接收為縣群生銀行的職工,安置政策在他身上就已經完全得到了落實,對他下一步的發展就不再起任何作用,因為安置工作已經終結。他的安置介紹信也就是一張廢紙了。也就是說,指令性安置計劃的城鎮退役士兵身份隻是接收安置的前置條件,一旦被接收安置,獲得了職工身份,他的退役士兵身份自然終止,所以隻能保證他成為縣群生銀行的職工,對能今後能否上崗根本就沒有作用。”
“哦,有道理。”
“安置工作終結後,胡憲民成為縣群生銀行職工,他與縣行的安置關係就轉變成了勞動關係,他必須遵守單位內部的各項製度,包括上崗製度。如果要上崗就必須參加考試,考上了就是上崗職工,考不上就是下崗職工。因此,我剛才提出縣群生銀行把胡憲民接收為下崗職工,就是這樣來的。”
“原來如此。”
“那麽,他們雙方的錯誤在哪呢?對胡憲民來說,他錯把城鎮退役士兵的身份一直延仲為上崗的前置條件,想憑給介紹信‘一卡通關’,而這張卡一旦被接收安置就無效了,安置關係自然終結,進入勞動關係管理階段。要上崗就必須拿到考試合格證,這才是上崗的前置條件。對縣行來說,他們都考試合格證當成了接收安置的前置條件,胡憲民考試不合格就不接收不安置,這明顯是錯誤的。所以雙方都犯了前置條件錯位的錯誤。”
“還真是這麽一迴事。”
“如果不是這樣,他們也不會接受我的解決方案。”
“妙手迴春,真是妙手迴春,他們真應該送一麵妙手迴春的錦旗給你。”華理強笑道。
“領導說笑了。如果真是那樣,那我不就成江湖郎中了嗎?”鄒開也開心地笑了起來。
解決了一個問題不等於解決了全部問題。群眾訴求就像滔滔不絕的長江之水,連綿不斷。市和諧部就是在永無休止的矛盾中焦頭爛額地負重而行。在協調解決群眾訴求時如果順利,尚可緩解心頭糾結不清的愁緒。然而不順的情況總是存在。一天,天下著大雨。在基程縣的老城區,已經被拆開了一大片。幾輛挖土機和推土機停在工地上,任憑風雨吹衝打。工地上的坑坑窪窪已積滿了水,溢出的泥水往四周流散。前麵不遠處就是穿城而過的平關河,河水夾裹著泥沙滾滾向前。
緊挨著工地的南側,有一片低矮的民房。其中一間已被拆了一半,用紅藍相間的帆布遮擋著,外麵的風直往裏麵灌,工地上的泥水也往裏麵滲流。屋子裏,剩下隻有兩個房間,外間是廚房,裏間是臥室。屋頂的瓦片已有多處破碎,雨水直往下滴個不停,滴在下麵放著的塑料桶和臉盤裏。兩個老人在裏麵坐著,愁苦寫滿了飽經風霜的臉。男主人叫王金連。
知道他此刻心情的,除了他自己,還有鄒開。因為後來王金連向鄒開說過這段心事。
“幹部啊,隻要一到下雨天,我和我老頭兩個人就提心吊膽。還不隻這些。因為我的房子隻拆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已經成了危房,說不定什麽時侯突然拿下來,我們倆怎麽死的都不知道。現在是下雨的天,他們開發商開不了工。隻要是晴天,那個挖土機,還有來來住住的汽車,整天吵個沒完。還有滿天亂飛的灰塵。我們的精神都快崩潰了。”
“老人家,你別著急。我先跟縣裏聯係一下,好嗎?”
“好,全靠你們啦。”
鄒開當即向李智玉作了匯報。李智玉聽後非常氣憤,立即打電話給基程縣,要求有關部門馬上到現場去協調解決問題。鄒開以為李部長親自出麵,應該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然而過了半個月,王金蓮又找到了鄒開,說根本就沒人到找到她。鄒開聽後非常震驚,馬上起草了一個督辦函,責成基程縣十天之內限期辦結。李智玉把督辦函呈交令國定簽署後以最快的速度傳送基程縣。雖然事情最終得到了解決,但李智玉心裏很不是滋味。
在李智玉的提議下,經令國定同意,臨江市決定開展聯合大巡訪活動。市縣兩級電視台、廣播、報紙等傳播媒體對大巡訪活動的時間、地點及內容及時向社會作了公告。按照李智玉的初衷,這次大巡訪要動員全市維護和諧穩定的政治資源和社會資源,全力以赴化解一批影響和諧穩定的矛盾隱患。參加這次活動的有市委辦、市政府辦、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紀委、市和諧部、市國土局、市林業局、市房管局、市建設局、市經貿委等十多個單位,要求每個單位固定兩人至始至終參與,各單位一把手視情況自行安排,但一定要參加五個縣以上的巡訪活動。全市共有十個縣(區)。各縣(區)也要相對應地派人到現場配合活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