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開匆匆忙忙地趕到辦公室。陳東望正在那裏焦急地踱來踱去,方華沮喪地坐在一邊。見鄒開進來,大家都起身。陳東望像遇到救星一樣,急急地說,“鄒開,你晚上得加班。明天有一個公司奠基,縣委閻書記要致辭,邵部長要講話。你趕快抓緊時間搞一下,縣委辦的同誌還在等我們的材料。我們大家都在這裏陪你,好嗎?”

    “好的。”鄒開答應著,“李燕,你把資料給我。”

    李燕急忙把資料遞上。不到一個鍾頭,兩個材料就寫完了。鄒開交給陳東望,說,“陳局,邵部長這個材料有幾個數據要你把關填上去,我空在那沒寫。”

    “我先看一下。”

    內容不多,就四五千字。不一刻鍾,陳東望就看完了,交給鄒開,“小鄒,這幾個數據你跟兩個業務股室商量一下,填上去,要快。縣委辦剛剛又打電話來催了。”

    鄒開把兩個業務股以叫到自己辦公室,稍微推算了一下就搞定了,馬上又交給了陳東望。陳東望拿著材料,帶上方華匆匆地走了,叫鄒開他們在辦公室等著。他們一走,李燕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鄒開。原來,下午方華風風火火地要各股室把所有的資料收集起來交給他,說要起草兩個重要材料。方華寫完材料後,分別交給閻書記和邵部長的秘書。兩個秘書一看,馬上就退還給了方華,要求重新寫過。

    方華迴到單位重寫後,臨下班時又交上去。閻書記秘書一看,馬上黑下了臉,說:“怎麽搞的?你們怎麽連這麽簡單的材料都搞不好,就三四頁紙。我要不是事多,才不會要你們寫。拿迴去重寫,晚上八點之前一定要交到我這。閻書記還等著看呢。唉,真是。”

    邵部長秘書知道方華的背景,很委婉地說,“方局,你這個材料到部長那肯定過不了關。”

    方華低頭不語,心裏頭說不出的滋味,突出湧出一個想法,“黃秘書,要不你幫我寫寫?”

    黃秘書不好直接拒絕,畢竟對方是自己頂頭上司的乘龍快婿,就說,“方局,說句心裏話,我很想幫你寫,可我幫不上啊。我又不熟悉、也沒有研究過招商工作,寫不來呀。”

    方華一聽傻了眼。

    “方局,你也不要急。邵部長的講話材料你明天上午給他也行。你晚上加個班就是了。”

    “我還要寫一個閻書記的致辭呢。”

    黃秘書一聽,什麽都明白了。心想你不是公開選拔時考了第二名嗎,怎麽連這麽簡單的材料都寫不了,看來根本就沒有什麽真才實料。見方華坐在那歎氣,就說,“鄒開不是在你那嗎?這樣的材料對他來說不過是小菜一蝶,兩三下就搞好了。”

    於是就有了後來的事情。正說話間,辦公室的電話響了,李燕拿起電話,“喂,哪位?哦,是陳局。在,都在。沒事了,好的,好的。”放下電話,李燕說,“鄒局,剛才是陳局的電話,他說材料通過了,現在沒事,我們可以迴家。”

    “那你跟大家說一下,叫他們都迴去。”

    “好。”

    材料風波並沒有什麽影響。第二天,陳東望帶上方華和李燕參加儀式,鄒開留守單位。迴來,三人興高采烈,也沒有對鄒開說什麽。沒過兩天,陳東望又帶上方華外出招商去了。鄒開也沒有閑著,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思路,抓緊這檔空隙,做了兩項基礎工作。

    縣招商局的兩個業務股室是政策規劃股和項目監督股。政策規劃股負責招商引資政策的起草、協調工作及發展規劃。項目監督股負責引進項目的驗資、審核,項目引進後的跟蹤服務及監督考核。為了掌握全縣招商引資工作的進展情況,鄒開帶著政策規劃股股長占金才。項目監督股股長王時梅,到各客商企業進行調研。一路上兩個股長向鄒開介紹有關情況。

    “我們全縣目前引進外商企業38家,平均每個鄉鎮2家,縣工業園區有12家。”占金才說道,“但效益都不太理想,問題較多。”

    “主要有哪些問題?”

    “最突出的是吃木頭的企業多,挖礦產的有一部分。我們統計了下,像這類資源消耗型企業占到90。2%。項目簽約的成功率也低,隻有20%左右。實際到位率更低,隻有13%左右。在已投產的企業中,企業開工率、廠房利用率、設備利用率都較低。更嚴重的是引進的外商企業效益普遍不太好,就業容量不大,工人工資嚴重偏低,大部分企業工人工資在300元左右。最高不過850元,最低的隻有270元。”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鄒局你也知道,我們安崇區位條件太差,勞動素質也不高,‘兩頭’在外的企業根本就引不進來。”王時梅接茬道,“但是目前招商引資任務一年比一年重,考核一年比一年嚴,今年是最嚴格。”

    “是啊。為了完成招商引資任務,各地各部門奇招怪招花樣繁多,還鬧出了不少笑話。這個我們王股長最清楚。是吧,王股長?”占金才說道。

    “說出來真是好笑。每年的任務定得太高,特別是第一階段,那時實行全員招商,每個鄉鎮,哪怕是我們自己本縣人都很少去的西水鎮都分了六百多萬的招商任務。每個縣直單位包括科協、婦聯、社席這樣的群團組織也分了二百多萬的任務。你說這哪裏可能完成得了?而且還規定,全縣招商引資工作倒數第一名的單位一把手撤職,所有幹部扣發一個月的工資;倒數第二名的單位一把手降職,所有幹部扣發一個月工資;倒數第三名的單位一把手離職,專門在外地招商,直至完成任務為止。”

    “這件事我聽說過。但隻實行了一年,後來就沒搞了,是吧!”

    “肯定是搞不下去,太荒謬了。就是領導腦門一熱,一下子就打亂了全縣所有的黨務、行政秩序,法定的政治體製就憑領導的一句話就推翻了。我記得那年好多單位連基本的業務都沒有開展。一批一批的幹部卷起包裹到沿海發達地區去招商,結果商沒招成,倒是財政和幹部個人都貼進不少錢,還出不少笑話。我記得最典型是一個勞改犯客商的故事。”

    “勞改犯當客商?”

    “是啊。這件事隻有我們招商局幾個人知道。那一年到了年終考核時,有個單位為了完成任務,一把手就打電話給在福州的招商幹部,說一定要想辦法,實在沒法,在大街上拉也要幫我拉一個過來。幹部逼得沒辦法,又不敢得罪領導,真的就在福州街上隨便拉了一個人過來當客商。那個人是怎麽迴事呢,就是這個單位的招商幹部在街上跟人家聊了半個小時認識的,然後吃了一餐飯,第二天就帶到了安崇,並幫他辦理了銀行貸款手續。那時很行也開綠燈,隻要有外地身份征、單位的證明和抵押擔保就行了。後來才得知,那個人是個勞改犯,監外執行,來安崇時身上隻有一百來塊錢。”

    大家哄然大笑。

    “不過那年,也有幾個單位發了財。重罰也重獎,排名前三名的單位都得了一筆數量不少的獎金。”王時梅說道。

    “那都是財政的錢。那年不是有幾個月沒發工資嗎?後來退休幹部還集體上訪,最後沒法,隻好借錢發工資。”王金才說道。

    一行人正說說笑笑,車子已駛進縣工業園區,進了普眾公司大門。普眾公司是目前為止全縣最大的客商企業,主要業務是加工製造防盜門和高檔家具。知道鄒開他們要來,公司總經理趙先誌早在那等著,滿臉笑意。他還沉浸在前兩天剪彩儀式的喜慶氣氛裏。

    “歡迎,歡迎,鄒局長,占股長,王股長。”趙先誌走過來一一握手致意,“要不要到我們車間看看?”

    “趙總,占用你的時間,真不好意思。”鄒開笑著說。

    “說哪的話,平常請都請不到你們呢。說句掏心窩的話,我真要感謝你們。”趙先誌笑得合不攏嘴。

    眾人到車間邊走邊看。鄒開三人不時停下來問這問那,趙先誌在一旁作著解釋。工人們正在辛勞工作。看完後就到公司的辦公樓,一落座,王時梅就說,“趙總,我們鄒局對你的公司很感興趣,說今天一定要過來你這看看。”

    “主要是對趙總本人感興趣。”鄒開補充道。

    “謝謝,謝謝,這麽看得起我。”趙先誌一臉謙虛。其實像他這樣的商人,見過的大官多了去了,像鄒開他們這樣的小角色還真不放在眼裏。但他心裏明白,大人物好服侍,小角色難纏。很多具體的權力都掌握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人物手中。所以趙先誌十分尊重他們,至少表麵上要有這種表達。

    “我們普眾公司前兩天才開張。保底工資是800元/月,按件計算,如果有人計件達不到800元的標準,我們也按800元/月的標準發給他工資;超過800元的如實發工資。從目前這兩天的情況來看,多的可以達到1200元一個月。”

    “那不錯。”鄒開笑道。

    “是啊,我這裏現在已經請了二百多個工人。”

    “真不簡單。趙總,能不能給我們講講你個人的創業故事?”

    “我個人的故事啊。”趙先誌摸了摸頭,“那說起來話可長了,如果你們感興趣,我慢慢講給你們聽。”

    “我是福建晉江的一個鄉下農民。小時候家裏很窮,連書都讀不起,家裏兄弟姐妹多。我排行最小,上麵有三個哥三個姐。那時候窮啊,窮得叮當響,一日三餐有一餐吃得飽就不錯了。所以我們兄妹很早就出來做事了。我父親和大哥每天出海打漁,二哥和三哥在鐵匠鋪學徒,我在一個鞋匠鋪裏學徒,三個姐姐都在裁縫店幫人家做事。一家人齊心努力,生活才慢慢地有些改變。八十年代的時候,好像是85年,我一個親戚從台灣迴鄉探親,說是在台灣辦了一個大工廠,想帶幾個親戚過去協助發展。我三個哥哥毫不猶豫就跟了去。一開始跟著親戚幹了七八年,後來就自己獨立創業。現在他們三個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大集團,不僅在台灣,在香港、廣州、福州、晉江、蘇州都有他們的產業。在台灣的生產電子元器件,在香港的搞金融證券,在廣州的生產電腦配件,在福州的搞房地產發發,在晉江的生產高檔鞋,在蘇州的生產數控機床。我三個姐姐也在晉江辦了一家大型紡織公司,裏麵的員工有一千多人。我呢,沒什麽出息,就在他們的公司打打下手,賺點生活費。今年,你們縣裏閻書記到香港招商,見到我們大哥。兩人一談,就談成了。大哥他們就派我來這裏負責了。”

    “聽說你是美國的mba碩士?”王時梅問道。

    “我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因為我們家的產業做大了,感覺到要提高管理水平,就派我到美國讀書,學點管理知識。”

    “真不簡單。我們全縣隻有一個研究生,還是學農業的,現在都失業下崗了,聽說在騎‘蹬絲’養家糊口。”鄒開道。

    “那真是太可惜了,浪費人才。”趙先誌歎道。

    從普眾公司出來,鄒開三人又走訪了幾家客商企業,有的正在開工,有的已停工。

    走完了企業,鄒開心想,招商局打交道最多的政府部門是那些執法服務部門,有必要跟他們溝通溝通,就問李燕,“李燕,平時我們打交道最多的是哪些部門?”

    “多著呢,你指哪一塊?”

    “執法部門和服務單位這兩塊。”

    “那都是條管部門,主要是工商、稅務、銀行、質監、環保、公安、消防等等,都是與企業監管密切相關的部門。”

    “你能不能跟這些單位的直接業務人員聯係一下,說我們請他們吃個便飯,交流交流一下?”

    “當然可以。以後我們還要他們支持呢。”

    安崇縣招商引資工作的發展大體上經曆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全民招商。大家一窩蜂地大上快上。後來發現這種方法行不通,就成立了九個招商引資小組,每個小組由縣領導帶隊,並對各鄉鎮各縣直單位進行分類,編到九個小組中去。各小組自行負責招商項目的規劃、推介、洽談、簽約及跟蹤服務。這是第二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這種小組招商的弊端就暴露出來了。高度分散的運行機製造成了行政資源的極大消耗。於是縣裏提出專業招商的思路,項目統一由招商局規劃,統一推薦,統一洽談,統一簽約,充分把資源整合起來。提高了效率,也規範了操作。但是分派任務、定期考核這兩條始終在加強,沒有削弱。隻是在越來越嚴格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眼下第四季度又過大半,又快到一年一度的年終考核了。各小組名單位開始緊張起來,積極行動,安排好單位上的事情後,就火急火燎地奔赴外地招商了。過了半個來月的時間,招商小組人員陸陸續續地打道迴府。陳東望和方華也迴到安崇。第二天,就組織全局人員開會。

    “這次我們縣裏各個招商小組都到外地招商,簽了一些意向性協議。再過幾天這些客商就會到我們縣裏來考察,考察完了以後要組織一次項目洽談會。洽談會之後統一簽訂正式合作協議。所以我們局裏這段時間要做的事情比較多。具體要做什麽,由方華副局長來布置。”陳東望說完,望著方華。

    “是這樣的。因為這次是各小組分頭行動,所以全縣簽了多少份意向性協議,涉及的項目到底有哪些,我們都不清楚。因此,占股長你們馬上要跟各小組聯係,務必在兩天之內把這些情況摸清楚,再進行匯總,匯總後對涉及的項目進行包裝,準備迎接客商考察。”方華照著本子念著。

    占金才突然插了一句話,“方局,這個事是這樣操作的。摸情況、匯總這確實是我們做的。項目包裝的事是由項目所在地和招商小組共同完成的,不是我們的事,我們也做不好。”

    “怎麽做不好,你們就是做這事的。”

    “不是,是這樣——”

    “你別說了,人家縣領導都這麽說了。不信你問陳局。”

    “邵部長是這樣說的。”

    “這確實不是我們做的,確實做不了。”

    “做不了那要你們有什麽用?”方華口氣突然變得十分嚴厲。

    “你就很有用嗎?怎麽寫兩個簡單的材料都寫不了,還要人家鄒局替你擦屁股。”占金才聽到方華的指責十分氣憤,拍案而起。

    “你,你算什麽東西,敢指責我。”方華脹紅了臉。

    “我不算什麽,有本事你自己去做。”占金才把凳子一甩,頭也不迴出了會議室。

    “別理他,他就那樣。易曉英,這個事他不做你做。小華,你繼續說。”陳東望不以為然。政策規劃股的易曉英低著頭沒吱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諧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桂1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桂12並收藏和諧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