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雙孢蘑菇在安崇的生長季節是9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生產用的主要輔助材料就是牛糞、稻草和化肥。一般要在7月中旬把牛糞和稻草收足,散幹。占地1分地五層菌床的蘑菇棚要幹牛糞500斤,幹稻草4000斤。在8月底之前就要把蘑菇棚搭建好。9月初就要棚外空地上起堆培養,先鋪一層稻草,再鋪一層幹半糞,灑上水,如此反複,堆到2米高左右。後每隔5天翻一次堆,上麵的放下麵,兩邊的放中間。這樣就完成了第一次發酵,然後搬到菇床上保留8天左右,完成第二次發酵。之後就進行播種,11月初就會出菇。
整個過程中,有兩個環節是菇農無法把握的。一個是搭棚需要大量的杉木。要砍杉木就要交錢到林業部門審批。縣林業局為了切實減少生產成本,鼓勵蘑菇生產,就一路開綠燈。隻要寫一份申請,經馮征武、鄒開、萬大元三人簽字證明是用於搭蘑菇棚的,就免收林業“兩金”,按申請數量上山砍伐就是。還有一個就是菌種的供應問題。因為菇農沒有掌握製種技術,即使掌握了也沒有大型的高溫滅菌設備。因此隻能從外地調菌種。這迴萬大元發揮了關鍵作用。他與莆田當地的一家菌種廠聯係,以大家認可的價錢買迴了兩貨車福建省輕工業研究所研製的as2796母種,然後教會菇農自己培育生產種。這樣就解決了菌種問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許湖鄉的蘑菇大棚達200多畝,位居全縣之首。全縣總數達1000多畝,安崇成為臨江市的蘑菇大縣,蘑菇生產也因此成為安崇農業結構調整中的一個亮點工程。一時間,大大小小的蘑菇棚遍布全縣各地。特別在許湖鄉,公路旁邊有一片五十多畝的蘑菇棚,場麵極為可觀。張勁鬆副縣長和楊潔仁局長為了保障蘑菇生產的順利進行,要鄒開根據每個重要生產環節,及時編寫《蘑菇生產簡報》,羅列技術要點,指明可能發生的病蟲害,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散發到全縣各個菇農的手中。同時,也加強了工作調度,10月中旬,正是蘑菇播種季節,張勁鬆在許湖鄉開了一個現場調度會。各鄉鎮紛紛匯報了自己的進展情況,表示堅定支持蘑菇生產的決心和信心。有兩個人的發言極有震憾力。
南團鎮長龔政指著自己的頭,鏗鏘有力地說,“頭可斷,血可流,蘑菇生產不可丟。”
東陂鄉書記鄒春翔也不甘落後,拍著胸脯,“誓與蘑菇共存亡。”
全場哄然大笑。
張勁鬆止住笑聲,說,“你兩個寶貝,走到哪裏都有氣氛。不要你們斷頭,隻要你們給菇農們多點扶助就行了。”
“哪能呢?張縣長布置的工作肯定要全力以赴,就是拚了老命也要完成任務。”龔政笑著說。
“那好吧,大家今後要抓好落實。現在我們大家一起去菇棚裏看看黃南方書記的成果。”張勁鬆說完就拿起筆記本往外走。
眾人跟在後麵,各自上了車,來到許湖鄉的蘑菇生產基地參觀。大家正走著,其中一個正在播種的青年農民走上前來,對著黃南方說,“黃書記,我們幾個人到廣東、福建那邊看過,像這種品種的鮮蘑菇每斤要賣3—4元,可我們的收購合同上寫著最低保護價是1。5元/斤,太低了吧?”
黃南方剛想搭腔,站在一旁的張勁鬆先開了口:“你放心,我們訂的這個保護價是為了保護所有種菇的人不虧本。至於最後的價格,到時隨行就市,該賣多少就賣多少,總之不少於一塊五。”
“那到時候是誰來收呢?”
“我們已經聯係好了福建客商,一出菇就會過來收購。我們政府也會派人協助,保證你們有多少收多少。”
“那可不可以我們自己拉出去賣呢?”
“這個——”張勁鬆一時答不上來。
楊潔仁趕忙接到話頭,說,“原則上是不可以的。因為我們已經跟福建客商簽好了合同,合同上規定全縣的蘑菇都要賣給他們,否則就是我們違約,要支付違約金。”
“那到時候,他們卡我們怎麽辦?”
“怎麽會呢,收購合同上寫得清清楚楚,什麽等級的蘑菇賣什麽價錢,沒有理由卡你們。”
“那可說不準了。”
青年農戶說完就走開了。他的話引起了眾人的深思。在誠信意識缺失比較嚴重的社會,說不定確實會發生什麽事情。
由於蘑菇生產已經步入正軌,馮征武和鄒開就迴到了局裏。局機關的幹部開玩笑地說,“歡迎兩位支援非洲的英雄歸隊。”這兩個月的暴曬,兩人本來就不太白的皮膚更顯得黝黑了。兩人在局裏還沒休息幾天,就出事了。
楊潔仁匆匆下樓,叫上馮征武和鄒開,急急地說,“快走,去北港。唐老板那邊出了點事。”
兩人跟著上了車,楊潔仁告訴他們事情的簡要經過。原來村民們在采集的鬆脂中加入了砂石,被技術人員檢測出來,於是拒絕收購他們的油脂。村民們不肯,雙方起了爭執。由於現場人數眾多,又沒有第三方在旁勸解,一時場麵失控。四個技術員被打得遍體麟傷。唐勁及時報了案,並在第一時間報告了張勁鬆、楊潔仁和北港鎮黨委、政府。
張勁鬆和楊潔仁的車幾乎是同一時間到達廣崇公司,四人一下車就直奔唐勁的辦公室。邵揚、沈波還有幾個鎮班子成員正在跟唐勁爭論著什麽,彼此的臉色都不太好看。見張勁鬆一行進來,邵揚忙起身,急著說,“張縣長,你們來了,真是太感謝了。出了這樣的事,給領導添麻煩,這是我們北港鎮失職啊!我剛才已經向唐老板賠不是了。”
唐勁遞過一把椅子,讓張勁鬆坐下,“好,坐下,慢慢說。”張勁鬆示意眾人坐下。
“事情也很簡單,就是一夥刁蠻的農民鬧事。我已經要派出所調查了,聽說為首的那個人已經不知去向,四個技術員現在正在鎮衛生院治療。我剛才跟唐老板說了,如果他們的傷勢比較嚴重,這裏治不好的話,就轉到縣醫院去,醫療費先由我們鎮裏墊上。不管怎麽樣,都不能讓他們受委屈。張縣長,你放心,我們會妥善處理好這件事的。”
“邵書記,畢竟是老書記啊,事情處理得比較及時,也比較穩妥。這我就放心了。現在你們黨政班子成員都在這裏,我跟你們交個底。我們安崇這樣的窮鄉僻壤,要引進像唐老板這樣的樂於配合政府工作的客商並不容易。廣崇公司雖然對我們財政沒什麽重大的貢獻,但對農民增收是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我們作為主政一方的黨委政府,應當從政治的全局的高度看待這個問題,否則我們就要栽跟頭。來之前,我跟本立縣長通了一個電話,本立縣長很關注這個事,要求代他轉達一句話。他是這樣說的,打造優良的投資環境是我們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同時,縣長還交待我,如果發現在這起事件中有幹部失職瀆職的行為,要一查到底,嚴肅處理。”
“是,是。”邵揚連連點頭。其實他心裏早就預估了這件事可能產生的後果,所以提前打了預防針。一個張勁鬆,加上一個楊潔仁並沒有什麽可怕的。但是他清楚地知道張勁鬆深受縣長閻本立的器重,得罪了張勁鬆,閻本立那邊就會感冒,這個風險不能頂。
“張縣長,剛才邵書記匯報了有關情況,其實我們北港早就成立了一個領導小組,專門負責協調唐老板這個項目。這個小組的組長是我,有關的事情都是我具體抓。因此,今天出現了這種事,主要責任在我,不在邵書記。我在這裏向領導作個深刻的檢討。我會想方設法把今天的事情處理好,同時,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廣崇公司的生產順利進行。”沈波也當場表態。
鄒開在一旁聽著,心想這個沈波真不簡單,關鍵時候能及時頂上,為一把手扛雷。
“你們能這樣想就好。下一步,要督促派出所加強警力,盡快破案,還唐老板一個公道。這個事就拜托你們了,邵書記,沈鎮長。”張勁鬆適時收了網,“那就這樣了。唐老板,你不用急,請相信我們,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剛才鎮裏的兩大頭都表了態,你都聽到了。放心啊!”
邵揚、沈波連連點頭。唐勁剛剛舒展眉頭,笑著說,“謝謝領導的關照。”
“那就這樣了,楊局長我們走吧。”張勁鬆說完就站起身來,迴頭又加了一句,“你叫老馮和小鄒留下來,萬一有什麽事也好銜接一下。”
馮征武、鄒開兩人應諾了一聲。邵楊一行人把張、楊二人送上車後跟唐勁道個別,也一溜煙走了。張勁鬆的車一駛出北港,就拿出手機撥通跟在後頭的楊潔仁的電話,“楊局長,你跟老馮和小鄒他們交待一下,叫他們這幾天就蹲在北港,到各個村去走一下,務必要把真實情況摸上來,到時再向我匯報。”
“好。”
楊潔仁馬上打電話給馮征武。馮征武接電話時,兩人正在跟唐勁聊天,放下電話,他一時不知如何著手。馮征武雖是個辦事粗糙的人,但多年的磨煉也增強他的政治敏銳性,隻是碰到這樣不能大聲吆喝著做事的任務,他摸不到門路。
“唐老板,我跟小鄒出去一下,等一下我們再繼續談。”說完馮征武把鄒開拉到了門外,把剛才楊潔仁在電話裏交待的任務跟鄒開說了一遍,然後問道:“小鄒,你看我們應該怎麽辦。”
鄒開一聽,心裏豁然開朗。原來張副縣長並不傻,不愧是縣領導,做工作這麽有藝術性。鄒開想都沒有想就問,“馮局,你認為今天打架的事是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
“當然啦,這還用問。”馮征武不假思索地說道。
“我不這麽認為,這裏麵肯定有文章。馮局,你想想,當初跟老百姓簽訂鬆脂收購合同時,我們都在場,而且唐老板起草合同時還征求了我們的意見。你還記不記得,合同條款裏是不是有這樣一條:凡是惡意在鬆脂中摻入砂石、廢金屬等。破壞工藝設備和產品質量的雜物者,公司可以拒收。記得嗎?”
“是,當然記得。當時向村民宣傳,我曾經反反複複強調了這一條,要他們要保證質量,一分貨賣一分錢。”
“還有,當初組建廣崇公司時,除了沈波比較熱心外,包括邵揚在內的其他人都不冷不熱,甚至可以說漠不關心。記得有幾次我們開口向邵楊他們借幾件小物件,他們都三番五次地推托,硬是沒給。我們跟唐老板到老百姓家做工作時,鎮裏也沒人派人協助。但是今天這一次,邵揚他們行動如此迅速,來的人又這麽齊全。這一冷一熱,不是很令人費解嗎?”“聽你這麽一說,是有點問題。”
“可能不僅僅是小問題。”
“那怎麽辦,我們又不是紀檢,可以叫人來問話。”
“領導也沒叫我們這樣做。我猜張縣長他們也不想把事情弄大,要不然剛才也不會那麽輕描淡寫。張縣長可能就是想掌握全麵的真實情況,以便為下一步工作製定措施。”
“那我們該怎麽做?”
“很簡單,先找唐老板了解情況,再到村裏轉轉,最後搞一個匯報材料。”
兩人又重新進屋,唐勁拿出一包中華煙,一人一根,點著。馮征武深深地吸了一口,說:“唐老板,今天怎麽會出現這樣的事呢?”
唐勁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說:“剛才,他們北港鎮的人都在這裏,話又說得這麽好聽,我也就不好多說什麽。現在他們都走了,你們兩個又是我的朋友,我就把裏麵的內幕告訴你們。你們迴去也好交差。”唐勁停了一下,突然問:“馮局,你剛才是不是接到領導的電話?”
“你怎麽知道?”
唐勁笑笑,說:“馮局,你是個樸實耿直的人,隻會辦實事,不會耍心眼。你一接完電話,就叫小鄒出去商量事,肯定是領導交待了任務。而且張縣長是個十分細心實在的人,潦潦草草地辦事不是他的風格。以我對他的了解,他肯定是不想驚動北港鎮黨委政府,讓你們留下來了解情況。”
“唐老板,你這個人這麽精明,難怪生意做得這麽大。”
“哪裏,出門在外,不多長一個心眼哪行。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在廣西梧州、蒼梧、岑溪幾個地方都辦了鬆脂加工廠,現在都是委托我的家人和親戚在管理。本來這個廣崇公司我也可以派一個人來管,不用我親自來。但是我知道,林產化工廠跟其它廠不一樣,它必須跟當地老百姓打成一片,贏得他們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否則就不可能長久。所以我就親自過來,原打算等各方麵關係都理順了,我就迴廣西,派一個人過來。哪知道還是出了差錯。”
“哪裏出了差錯?我看都挺好的,沒有什麽差錯呀。縣裏支持,鎮裏也表了態,老百姓也簽了合同,產品也出來了,哪有什麽問題?”馮征武說道。
“馮局,你是不知道。包括我自己,也是後來才知道,剛想緩和一下,可我還沒來得及動,晚了一步,就出事了。”
“怎麽迴事了,你說給我們聽聽。”
“我是做錯了兩件事,激怒了鎮裏一個領導,才有今天的情況。”
“哦!”
“小鄒,你當時是協助我選聘員工的。在招聘員工之前,我們當時不是組織了三期培訓班嗎?”
“是啊,然後考試選了三十個人呀。”
“對了。我記得當時有一個年紀比較大的,考試沒過關,什麽都不會做,我們就叫他迴去,他不肯,說他有一個親戚在鎮裏當領導,要我們關照他一下,你記得嗎?”
“記得,這個人口氣很大。後來讓他再補考了三次都不行,就把他篩了。怎麽,這個人有問題?”
“那倒不是。就在把他篩掉的那天晚上,我接到鎮裏一個副鎮長的電話,要我關照一下他的親戚。我就問是誰,他一說名字,我就明白了,就跟副鎮長解釋。這個副鎮長說,你那個廠招幾十個人,不在乎多加一個人,讓他看看門也行。我說看門請了保安。那個副鎮長一聽我的口氣很堅決,就說理解,理解,就當我沒說過這事。打完電話我就這事給忘了,哪知就此種下了隱患。”
“接下來一件事,更是激怒了這位領導。前不久,我們開除了一個小夥子。說實在的,這個小夥子人很聰明能幹,但手腳不幹淨。大約兩個月前,他帶著兩個村民偷了一大塊我們做鬆香桶的鐵皮。他們把鐵皮從圍牆伸出去,因為太滑,也太大,加上心裏慌忙,沒抓穩,掉在地上,響聲比較大,驚動了保安,抓了個正著。這種鐵皮雖然貴,但畢竟沒被偷掉,為了息事寧人,我就沒有報案,隻把他開除了事。誰曾想,這個人又是那副鎮長的親戚。”
“這兩件事你做得都沒錯呀。不要說領導親戚,就是領導本人,也要遵紀守法啊。”馮征武道。
“說起來當然沒錯。但人家副鎮長就咽不下這口氣,有一次他到村裏下鄉時,對村民說,他唐勁得罪了我,就別想在北港混。馮局、小鄒你們知道,農村做事靠的是宗族關係。整個北港百分之八十是姓羅,羅姓在這裏是說一不二的,得罪了姓羅的人可不是好辦。尤其是這個羅副鎮長,是他們羅姓人的驕傲,在北港說話很有份量,特別是我們邵書記,對羅副鎮長幾乎是言聽計從。羅副鎮長在村裏說了狠話,村民們來賣鬆脂的就逐漸地少了,質量也一次不如一次,所以才有今天的事。”
整個過程中,有兩個環節是菇農無法把握的。一個是搭棚需要大量的杉木。要砍杉木就要交錢到林業部門審批。縣林業局為了切實減少生產成本,鼓勵蘑菇生產,就一路開綠燈。隻要寫一份申請,經馮征武、鄒開、萬大元三人簽字證明是用於搭蘑菇棚的,就免收林業“兩金”,按申請數量上山砍伐就是。還有一個就是菌種的供應問題。因為菇農沒有掌握製種技術,即使掌握了也沒有大型的高溫滅菌設備。因此隻能從外地調菌種。這迴萬大元發揮了關鍵作用。他與莆田當地的一家菌種廠聯係,以大家認可的價錢買迴了兩貨車福建省輕工業研究所研製的as2796母種,然後教會菇農自己培育生產種。這樣就解決了菌種問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許湖鄉的蘑菇大棚達200多畝,位居全縣之首。全縣總數達1000多畝,安崇成為臨江市的蘑菇大縣,蘑菇生產也因此成為安崇農業結構調整中的一個亮點工程。一時間,大大小小的蘑菇棚遍布全縣各地。特別在許湖鄉,公路旁邊有一片五十多畝的蘑菇棚,場麵極為可觀。張勁鬆副縣長和楊潔仁局長為了保障蘑菇生產的順利進行,要鄒開根據每個重要生產環節,及時編寫《蘑菇生產簡報》,羅列技術要點,指明可能發生的病蟲害,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散發到全縣各個菇農的手中。同時,也加強了工作調度,10月中旬,正是蘑菇播種季節,張勁鬆在許湖鄉開了一個現場調度會。各鄉鎮紛紛匯報了自己的進展情況,表示堅定支持蘑菇生產的決心和信心。有兩個人的發言極有震憾力。
南團鎮長龔政指著自己的頭,鏗鏘有力地說,“頭可斷,血可流,蘑菇生產不可丟。”
東陂鄉書記鄒春翔也不甘落後,拍著胸脯,“誓與蘑菇共存亡。”
全場哄然大笑。
張勁鬆止住笑聲,說,“你兩個寶貝,走到哪裏都有氣氛。不要你們斷頭,隻要你們給菇農們多點扶助就行了。”
“哪能呢?張縣長布置的工作肯定要全力以赴,就是拚了老命也要完成任務。”龔政笑著說。
“那好吧,大家今後要抓好落實。現在我們大家一起去菇棚裏看看黃南方書記的成果。”張勁鬆說完就拿起筆記本往外走。
眾人跟在後麵,各自上了車,來到許湖鄉的蘑菇生產基地參觀。大家正走著,其中一個正在播種的青年農民走上前來,對著黃南方說,“黃書記,我們幾個人到廣東、福建那邊看過,像這種品種的鮮蘑菇每斤要賣3—4元,可我們的收購合同上寫著最低保護價是1。5元/斤,太低了吧?”
黃南方剛想搭腔,站在一旁的張勁鬆先開了口:“你放心,我們訂的這個保護價是為了保護所有種菇的人不虧本。至於最後的價格,到時隨行就市,該賣多少就賣多少,總之不少於一塊五。”
“那到時候是誰來收呢?”
“我們已經聯係好了福建客商,一出菇就會過來收購。我們政府也會派人協助,保證你們有多少收多少。”
“那可不可以我們自己拉出去賣呢?”
“這個——”張勁鬆一時答不上來。
楊潔仁趕忙接到話頭,說,“原則上是不可以的。因為我們已經跟福建客商簽好了合同,合同上規定全縣的蘑菇都要賣給他們,否則就是我們違約,要支付違約金。”
“那到時候,他們卡我們怎麽辦?”
“怎麽會呢,收購合同上寫得清清楚楚,什麽等級的蘑菇賣什麽價錢,沒有理由卡你們。”
“那可說不準了。”
青年農戶說完就走開了。他的話引起了眾人的深思。在誠信意識缺失比較嚴重的社會,說不定確實會發生什麽事情。
由於蘑菇生產已經步入正軌,馮征武和鄒開就迴到了局裏。局機關的幹部開玩笑地說,“歡迎兩位支援非洲的英雄歸隊。”這兩個月的暴曬,兩人本來就不太白的皮膚更顯得黝黑了。兩人在局裏還沒休息幾天,就出事了。
楊潔仁匆匆下樓,叫上馮征武和鄒開,急急地說,“快走,去北港。唐老板那邊出了點事。”
兩人跟著上了車,楊潔仁告訴他們事情的簡要經過。原來村民們在采集的鬆脂中加入了砂石,被技術人員檢測出來,於是拒絕收購他們的油脂。村民們不肯,雙方起了爭執。由於現場人數眾多,又沒有第三方在旁勸解,一時場麵失控。四個技術員被打得遍體麟傷。唐勁及時報了案,並在第一時間報告了張勁鬆、楊潔仁和北港鎮黨委、政府。
張勁鬆和楊潔仁的車幾乎是同一時間到達廣崇公司,四人一下車就直奔唐勁的辦公室。邵揚、沈波還有幾個鎮班子成員正在跟唐勁爭論著什麽,彼此的臉色都不太好看。見張勁鬆一行進來,邵揚忙起身,急著說,“張縣長,你們來了,真是太感謝了。出了這樣的事,給領導添麻煩,這是我們北港鎮失職啊!我剛才已經向唐老板賠不是了。”
唐勁遞過一把椅子,讓張勁鬆坐下,“好,坐下,慢慢說。”張勁鬆示意眾人坐下。
“事情也很簡單,就是一夥刁蠻的農民鬧事。我已經要派出所調查了,聽說為首的那個人已經不知去向,四個技術員現在正在鎮衛生院治療。我剛才跟唐老板說了,如果他們的傷勢比較嚴重,這裏治不好的話,就轉到縣醫院去,醫療費先由我們鎮裏墊上。不管怎麽樣,都不能讓他們受委屈。張縣長,你放心,我們會妥善處理好這件事的。”
“邵書記,畢竟是老書記啊,事情處理得比較及時,也比較穩妥。這我就放心了。現在你們黨政班子成員都在這裏,我跟你們交個底。我們安崇這樣的窮鄉僻壤,要引進像唐老板這樣的樂於配合政府工作的客商並不容易。廣崇公司雖然對我們財政沒什麽重大的貢獻,但對農民增收是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我們作為主政一方的黨委政府,應當從政治的全局的高度看待這個問題,否則我們就要栽跟頭。來之前,我跟本立縣長通了一個電話,本立縣長很關注這個事,要求代他轉達一句話。他是這樣說的,打造優良的投資環境是我們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同時,縣長還交待我,如果發現在這起事件中有幹部失職瀆職的行為,要一查到底,嚴肅處理。”
“是,是。”邵揚連連點頭。其實他心裏早就預估了這件事可能產生的後果,所以提前打了預防針。一個張勁鬆,加上一個楊潔仁並沒有什麽可怕的。但是他清楚地知道張勁鬆深受縣長閻本立的器重,得罪了張勁鬆,閻本立那邊就會感冒,這個風險不能頂。
“張縣長,剛才邵書記匯報了有關情況,其實我們北港早就成立了一個領導小組,專門負責協調唐老板這個項目。這個小組的組長是我,有關的事情都是我具體抓。因此,今天出現了這種事,主要責任在我,不在邵書記。我在這裏向領導作個深刻的檢討。我會想方設法把今天的事情處理好,同時,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廣崇公司的生產順利進行。”沈波也當場表態。
鄒開在一旁聽著,心想這個沈波真不簡單,關鍵時候能及時頂上,為一把手扛雷。
“你們能這樣想就好。下一步,要督促派出所加強警力,盡快破案,還唐老板一個公道。這個事就拜托你們了,邵書記,沈鎮長。”張勁鬆適時收了網,“那就這樣了。唐老板,你不用急,請相信我們,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剛才鎮裏的兩大頭都表了態,你都聽到了。放心啊!”
邵揚、沈波連連點頭。唐勁剛剛舒展眉頭,笑著說,“謝謝領導的關照。”
“那就這樣了,楊局長我們走吧。”張勁鬆說完就站起身來,迴頭又加了一句,“你叫老馮和小鄒留下來,萬一有什麽事也好銜接一下。”
馮征武、鄒開兩人應諾了一聲。邵楊一行人把張、楊二人送上車後跟唐勁道個別,也一溜煙走了。張勁鬆的車一駛出北港,就拿出手機撥通跟在後頭的楊潔仁的電話,“楊局長,你跟老馮和小鄒他們交待一下,叫他們這幾天就蹲在北港,到各個村去走一下,務必要把真實情況摸上來,到時再向我匯報。”
“好。”
楊潔仁馬上打電話給馮征武。馮征武接電話時,兩人正在跟唐勁聊天,放下電話,他一時不知如何著手。馮征武雖是個辦事粗糙的人,但多年的磨煉也增強他的政治敏銳性,隻是碰到這樣不能大聲吆喝著做事的任務,他摸不到門路。
“唐老板,我跟小鄒出去一下,等一下我們再繼續談。”說完馮征武把鄒開拉到了門外,把剛才楊潔仁在電話裏交待的任務跟鄒開說了一遍,然後問道:“小鄒,你看我們應該怎麽辦。”
鄒開一聽,心裏豁然開朗。原來張副縣長並不傻,不愧是縣領導,做工作這麽有藝術性。鄒開想都沒有想就問,“馮局,你認為今天打架的事是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
“當然啦,這還用問。”馮征武不假思索地說道。
“我不這麽認為,這裏麵肯定有文章。馮局,你想想,當初跟老百姓簽訂鬆脂收購合同時,我們都在場,而且唐老板起草合同時還征求了我們的意見。你還記不記得,合同條款裏是不是有這樣一條:凡是惡意在鬆脂中摻入砂石、廢金屬等。破壞工藝設備和產品質量的雜物者,公司可以拒收。記得嗎?”
“是,當然記得。當時向村民宣傳,我曾經反反複複強調了這一條,要他們要保證質量,一分貨賣一分錢。”
“還有,當初組建廣崇公司時,除了沈波比較熱心外,包括邵揚在內的其他人都不冷不熱,甚至可以說漠不關心。記得有幾次我們開口向邵楊他們借幾件小物件,他們都三番五次地推托,硬是沒給。我們跟唐老板到老百姓家做工作時,鎮裏也沒人派人協助。但是今天這一次,邵揚他們行動如此迅速,來的人又這麽齊全。這一冷一熱,不是很令人費解嗎?”“聽你這麽一說,是有點問題。”
“可能不僅僅是小問題。”
“那怎麽辦,我們又不是紀檢,可以叫人來問話。”
“領導也沒叫我們這樣做。我猜張縣長他們也不想把事情弄大,要不然剛才也不會那麽輕描淡寫。張縣長可能就是想掌握全麵的真實情況,以便為下一步工作製定措施。”
“那我們該怎麽做?”
“很簡單,先找唐老板了解情況,再到村裏轉轉,最後搞一個匯報材料。”
兩人又重新進屋,唐勁拿出一包中華煙,一人一根,點著。馮征武深深地吸了一口,說:“唐老板,今天怎麽會出現這樣的事呢?”
唐勁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說:“剛才,他們北港鎮的人都在這裏,話又說得這麽好聽,我也就不好多說什麽。現在他們都走了,你們兩個又是我的朋友,我就把裏麵的內幕告訴你們。你們迴去也好交差。”唐勁停了一下,突然問:“馮局,你剛才是不是接到領導的電話?”
“你怎麽知道?”
唐勁笑笑,說:“馮局,你是個樸實耿直的人,隻會辦實事,不會耍心眼。你一接完電話,就叫小鄒出去商量事,肯定是領導交待了任務。而且張縣長是個十分細心實在的人,潦潦草草地辦事不是他的風格。以我對他的了解,他肯定是不想驚動北港鎮黨委政府,讓你們留下來了解情況。”
“唐老板,你這個人這麽精明,難怪生意做得這麽大。”
“哪裏,出門在外,不多長一個心眼哪行。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在廣西梧州、蒼梧、岑溪幾個地方都辦了鬆脂加工廠,現在都是委托我的家人和親戚在管理。本來這個廣崇公司我也可以派一個人來管,不用我親自來。但是我知道,林產化工廠跟其它廠不一樣,它必須跟當地老百姓打成一片,贏得他們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否則就不可能長久。所以我就親自過來,原打算等各方麵關係都理順了,我就迴廣西,派一個人過來。哪知道還是出了差錯。”
“哪裏出了差錯?我看都挺好的,沒有什麽差錯呀。縣裏支持,鎮裏也表了態,老百姓也簽了合同,產品也出來了,哪有什麽問題?”馮征武說道。
“馮局,你是不知道。包括我自己,也是後來才知道,剛想緩和一下,可我還沒來得及動,晚了一步,就出事了。”
“怎麽迴事了,你說給我們聽聽。”
“我是做錯了兩件事,激怒了鎮裏一個領導,才有今天的情況。”
“哦!”
“小鄒,你當時是協助我選聘員工的。在招聘員工之前,我們當時不是組織了三期培訓班嗎?”
“是啊,然後考試選了三十個人呀。”
“對了。我記得當時有一個年紀比較大的,考試沒過關,什麽都不會做,我們就叫他迴去,他不肯,說他有一個親戚在鎮裏當領導,要我們關照他一下,你記得嗎?”
“記得,這個人口氣很大。後來讓他再補考了三次都不行,就把他篩了。怎麽,這個人有問題?”
“那倒不是。就在把他篩掉的那天晚上,我接到鎮裏一個副鎮長的電話,要我關照一下他的親戚。我就問是誰,他一說名字,我就明白了,就跟副鎮長解釋。這個副鎮長說,你那個廠招幾十個人,不在乎多加一個人,讓他看看門也行。我說看門請了保安。那個副鎮長一聽我的口氣很堅決,就說理解,理解,就當我沒說過這事。打完電話我就這事給忘了,哪知就此種下了隱患。”
“接下來一件事,更是激怒了這位領導。前不久,我們開除了一個小夥子。說實在的,這個小夥子人很聰明能幹,但手腳不幹淨。大約兩個月前,他帶著兩個村民偷了一大塊我們做鬆香桶的鐵皮。他們把鐵皮從圍牆伸出去,因為太滑,也太大,加上心裏慌忙,沒抓穩,掉在地上,響聲比較大,驚動了保安,抓了個正著。這種鐵皮雖然貴,但畢竟沒被偷掉,為了息事寧人,我就沒有報案,隻把他開除了事。誰曾想,這個人又是那副鎮長的親戚。”
“這兩件事你做得都沒錯呀。不要說領導親戚,就是領導本人,也要遵紀守法啊。”馮征武道。
“說起來當然沒錯。但人家副鎮長就咽不下這口氣,有一次他到村裏下鄉時,對村民說,他唐勁得罪了我,就別想在北港混。馮局、小鄒你們知道,農村做事靠的是宗族關係。整個北港百分之八十是姓羅,羅姓在這裏是說一不二的,得罪了姓羅的人可不是好辦。尤其是這個羅副鎮長,是他們羅姓人的驕傲,在北港說話很有份量,特別是我們邵書記,對羅副鎮長幾乎是言聽計從。羅副鎮長在村裏說了狠話,村民們來賣鬆脂的就逐漸地少了,質量也一次不如一次,所以才有今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