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音這種事情,在音樂界可以說危害極大。說起來的話,可能它比起來盜版更加令人延誤:中國的最後一批出色的音樂專輯,大概也就是04年左右。再往後的歌手們想出頭也越來越難了,很大程度上就是和修音技術進步有關。
盜版技術其實從來沒有真的殺死過音樂,真正殺死了音樂的是修音技術。當台下十年功趕不上修音一分鍾的時候,音樂人自然也就沒有了。
如果作為一個正經對音樂有愛的人,大概會想辦法阻止修音技術的猖獗。但是杜立鼎並不是真正熱愛音樂的人,他不但不準備阻止修音技術猖獗,反而還準備推波助瀾,早幾年把修音技術引領到世界舞台上麵。就算他知道這是洪水猛獸,他也完全不在乎:反正這隻猛虎出來,咬到的絕對不是他。
而他之所以這麽做,就是想要改變整個中國音樂產業的運營模式。
“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是建立一個好的商業運營環境。隻要環境有了,錢賺到了,就算是歌手的實力太差,我們也完全可以包裝出來。比起來光是強調能力,卻壓根不賺錢的那些音樂人,我們的做法也許無恥,可是總歸是條出路,總比餓死強。甚至於要真是可以的話,我還準備拉著別人和我一起做這件事情,把市場徹底做起來。”
其實杜立鼎的做法,和韓國的那些男團女團差不多,他也是從那裏得到的靈感。實際上韓國人搞的那些男團女團,也很大一部分是被盜版逼得:要說盜版音樂這件事情,韓國可是盜版下載量號稱世界第二——除了中國之外,韓國就沒有怕過誰。
音樂賣不動,就得想別的辦法。搞些長得漂亮的男男女女,靠著包裝,宣傳等技術把他們打造成明星,然後推向市場,用粉絲經濟的方法圈錢,這就是韓國人的成功經驗。在杜立鼎看來,這其實是個不錯的經驗,自己不學白不學:自己不做這種事情,將來這些腦殘粉的錢也得被韓國人圈走。
隻不過他和韓國人的做法不一樣的是,他的目的不在於圈來的那幾個錢,而在於培養那些粉絲們掏錢的習慣。製作樂曲,他可以來;培養藝人,各大專業院校可以來;實力不夠,修音,假唱,招式多得是,但是唯獨掏錢買音樂,這必須得是大眾掏錢才行。
從頭開始培養大眾掏錢買音樂的習慣,這是建立起來一個合格的生態網絡的最重要一環,必不可少。有了這樣的生態網絡,以後這個市場才可以改變。
也許靠著粉絲掏錢這種做法很無恥,但是麵對隻肯聽盜版的市場,這隻能以毒攻毒了。
當然,雖然在這個方麵要學習韓國人的做法,但是在其他方麵,比如說藝人的培養模式上,杜立鼎卻不準備學習韓國了。
首先來說,韓國式的團隊培養本身有一定的問題。這樣的團隊模式一旦變成了主要市場,那麽再想要出現出色的歌手就非常困難了。韓國自從開始玩女團之後,再想要出個女歌手的難度可以說是難於登天——畢竟資本不會再去花費資金培養容易跳槽的歌手了,單人出道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那樣的做法有些透支未來。為了現在把音樂市場搞起來,而徹底毀了未來的音樂市場?有些得不償失。在杜立鼎看來,還是老老實實推歌手更符合現實需要。
而且韓國的娛樂公司之所以搞男團女團,而不是推出solo的歌手,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這樣方便控製成員。一個團隊裏麵所有的成員在一起才有足夠的粉絲,任何一個人想要脫離公司,想要單飛,都會喪失粉絲基礎,可謂是困難重重。
不過這樣的事情,杜立鼎就不在意了:首先,他自己和三大唱片有著合作,索尼,環球,華納三家都和他是合作夥伴,而emi和bmg也和他有商業上的往來,這種情況,那些歌手能夠跳槽到哪裏去?杜立鼎的基本盤本來就和韓國的那幾家娛樂公司不一樣,歌手跳槽他一點都不擔心。
其次,杜立鼎本身的身份也不一樣。他並不完全是唱片公司的身份,更重要的身份是網絡平台的擁有者。就算是歌手跳槽了,去了別的公司,他們隻要還想要在網絡上繼續宣傳,繼續賣歌,那就還得給杜立鼎繼續上供——既然如此,杜立鼎自然也犯不上擔心了。
甚至於,他倒是很樂意別人來效仿他搞出來的這個模式,一起來培養偶像。反正別人就是培養了偶像,肯定也得考慮賺錢的事情——而隻要他們想要賣電子專輯,杜立鼎這裏就可以給他們提供最好的服務。
畢竟,技術方麵森蘭有足夠的儲備,網絡下載也好,數字專輯的質量也好,還有網絡上對這些專輯的評價也好,他們都可以給與保證。而版權方麵他們也有大量的資本:三大唱片的存貨,使得他們可以養活大量的需要靠著‘致敬’才能生存的歌手,也足以迫使別人和他們合作。甚至於就是在付費渠道上,森蘭也有不小的優勢:他們的點卡係統已經做了很久了,稍微改一下,就可以成為了最好的網絡付費的渠道。
有著這些優勢,他們就等於處在行業上遊,下遊的經紀公司和唱片公司捧出來再多的歌手,也得老老實實給他們上供才行。
實際上,杜立鼎也還真的想過,是不是應該想辦法讓那些更專業的人,通過更專業的手段去尋找歌手。也許選秀節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可以真的找幾個有水平的人。
可是問題,2001年中國的手機普及率太低,手機用戶隻有1.4億的數量,這裏麵真正願意通過sp業務給選秀節目投票的又隻是一小部分,人群基數太少,根本就撐不起來整個市場的熱度,想要辦也得慢慢來才行。
—不過以杜立鼎看來,隻要自己把市場辦起來了,這事自然會有人去做。歐美搞出來了選秀節目,國內的人也肯定會去借鑒的——對他們的節操,杜立鼎一清二楚。
這些事情,用不著他費心。
“我們要一步步,建立起來一個模式:長得漂亮,舞台表現力強的當偶像歌手,從粉絲那裏圈錢;有創作才華的,給他們寫歌,換取一定的報酬;真正有唱功的,可以整容,包裝,或者是當老師,幫助我們把這個行業做起來——這樣一來,音樂產業各個方麵的人才也就可以各得其所了。”
各得其所的音樂人,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網絡。有了他們,將來用戶的習慣培養好了,也就不怕沒人做音樂了。中國的根基深厚,是韓國人比不了的,也是杜立鼎敢於這麽胡來的原因——他相信就算自己現在走的是邪路,將來市場會把他拉迴正道的。
“可是那些長得醜,卻唱功好的就不能當明星了?”
“他們可以去國家隊啊——咱們國家就是這一點好:真正實力出眾的人,一點也不怕沒有機會,國營的歌舞團總有他們吃飯的地方,而且有些地位還不同凡響……”
“可那得非常高級別的唱功才行吧?”
“那不然呢?當不了歌唱家的就來當流行歌手,當明星?憑什麽?想在這行混,要不然就真的實力足夠突出,可以當上歌唱家,在體製內出人頭地,要不然長相足夠好,也能夠適應各種公司的要求,當偶像功成名就。唱功也不好,長得也不行,性格還別扭,還想要賺的比誰都多……我欠他們的嗎?”
霍翔說的意思,杜立鼎明白,他知道自己這麽一做,會有一大批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在這個體係之中混的還不如現在,也會因此而抱怨。但是對那些人,杜立鼎本來也嗤之以鼻:什麽人都想要當明星,可哪有那麽好的事?
那些音樂人夢想中,自己在家坐著隨便寫寫歌就可以大把賺錢的美夢,杜立鼎沒心情替他們實現。
“在我們公司的培養下當偶像,當創作者,當音樂老師,肯定賺錢不如真正當大明星多。但是至少我們能夠讓他們賺到錢,能搞出來一個成熟市場。我們要做起來的是一個音樂產業,一個可以讓大部分從業者吃飽飯的產業,而不是一個讓絕大部分人餓死,極個別人撐死的明星製造機。比起來整個行業的發展,無數人的生機,一兩個人的夢想,又算得了什麽?”
杜立鼎清楚,他沒法讓整個行業的人都當上明星,都賺到大錢,更沒法讓那些音樂人們天天自己在家嗨,嗨夠了隨便唱兩嗓子就可以賺錢。他要的是一個更加成熟的音樂行業:要不然就有足夠的本事,或者是有足夠的天生的資本可以賺錢,要不然就老老實實認命,勤勤懇懇賺薪水。
這樣做肯定會有不少的罵名,不過杜立鼎卻根本不在乎。與其讓國內音樂產業再爛上十年,還不如他下狠手解決。
“我們這麽做肯定有爭議,成功與否不好說,反正少不了要背負罵名。罵我們炒作的,罵我們扼殺音樂夢想的,罵我們捧各種廢物的……反正肯定不會少。你以後肯定也會被不少人罵——這個準備你可得有才行。”
做這種事情需要的能力強弱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需要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因為想要改革一個產業的經營模式,挨罵的次數說不定要比做遊戲挨罵更多。音樂產業和媒體產業靠的很近,想要重新整理音樂產業的秩序,那就得有挨罵的準備才好。
這也是他對霍翔的要求。
而對此,霍翔楞了一下,也隻是灑脫的笑了,“無所謂的。其實我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隻要你去做事,去改變現狀,那麽你肯定就會挨罵。不管你做的是什麽,都肯定會得罪人,會受到指責。想要不挨罵,除非不做事才行。可是不做事的人生,還有什麽意義?謗滿天下沒什麽不好,那至少說明我做出過努力,做出過嚐試——我真正的努力過,還有什麽不滿的?”
盜版技術其實從來沒有真的殺死過音樂,真正殺死了音樂的是修音技術。當台下十年功趕不上修音一分鍾的時候,音樂人自然也就沒有了。
如果作為一個正經對音樂有愛的人,大概會想辦法阻止修音技術的猖獗。但是杜立鼎並不是真正熱愛音樂的人,他不但不準備阻止修音技術猖獗,反而還準備推波助瀾,早幾年把修音技術引領到世界舞台上麵。就算他知道這是洪水猛獸,他也完全不在乎:反正這隻猛虎出來,咬到的絕對不是他。
而他之所以這麽做,就是想要改變整個中國音樂產業的運營模式。
“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是建立一個好的商業運營環境。隻要環境有了,錢賺到了,就算是歌手的實力太差,我們也完全可以包裝出來。比起來光是強調能力,卻壓根不賺錢的那些音樂人,我們的做法也許無恥,可是總歸是條出路,總比餓死強。甚至於要真是可以的話,我還準備拉著別人和我一起做這件事情,把市場徹底做起來。”
其實杜立鼎的做法,和韓國的那些男團女團差不多,他也是從那裏得到的靈感。實際上韓國人搞的那些男團女團,也很大一部分是被盜版逼得:要說盜版音樂這件事情,韓國可是盜版下載量號稱世界第二——除了中國之外,韓國就沒有怕過誰。
音樂賣不動,就得想別的辦法。搞些長得漂亮的男男女女,靠著包裝,宣傳等技術把他們打造成明星,然後推向市場,用粉絲經濟的方法圈錢,這就是韓國人的成功經驗。在杜立鼎看來,這其實是個不錯的經驗,自己不學白不學:自己不做這種事情,將來這些腦殘粉的錢也得被韓國人圈走。
隻不過他和韓國人的做法不一樣的是,他的目的不在於圈來的那幾個錢,而在於培養那些粉絲們掏錢的習慣。製作樂曲,他可以來;培養藝人,各大專業院校可以來;實力不夠,修音,假唱,招式多得是,但是唯獨掏錢買音樂,這必須得是大眾掏錢才行。
從頭開始培養大眾掏錢買音樂的習慣,這是建立起來一個合格的生態網絡的最重要一環,必不可少。有了這樣的生態網絡,以後這個市場才可以改變。
也許靠著粉絲掏錢這種做法很無恥,但是麵對隻肯聽盜版的市場,這隻能以毒攻毒了。
當然,雖然在這個方麵要學習韓國人的做法,但是在其他方麵,比如說藝人的培養模式上,杜立鼎卻不準備學習韓國了。
首先來說,韓國式的團隊培養本身有一定的問題。這樣的團隊模式一旦變成了主要市場,那麽再想要出現出色的歌手就非常困難了。韓國自從開始玩女團之後,再想要出個女歌手的難度可以說是難於登天——畢竟資本不會再去花費資金培養容易跳槽的歌手了,單人出道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那樣的做法有些透支未來。為了現在把音樂市場搞起來,而徹底毀了未來的音樂市場?有些得不償失。在杜立鼎看來,還是老老實實推歌手更符合現實需要。
而且韓國的娛樂公司之所以搞男團女團,而不是推出solo的歌手,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這樣方便控製成員。一個團隊裏麵所有的成員在一起才有足夠的粉絲,任何一個人想要脫離公司,想要單飛,都會喪失粉絲基礎,可謂是困難重重。
不過這樣的事情,杜立鼎就不在意了:首先,他自己和三大唱片有著合作,索尼,環球,華納三家都和他是合作夥伴,而emi和bmg也和他有商業上的往來,這種情況,那些歌手能夠跳槽到哪裏去?杜立鼎的基本盤本來就和韓國的那幾家娛樂公司不一樣,歌手跳槽他一點都不擔心。
其次,杜立鼎本身的身份也不一樣。他並不完全是唱片公司的身份,更重要的身份是網絡平台的擁有者。就算是歌手跳槽了,去了別的公司,他們隻要還想要在網絡上繼續宣傳,繼續賣歌,那就還得給杜立鼎繼續上供——既然如此,杜立鼎自然也犯不上擔心了。
甚至於,他倒是很樂意別人來效仿他搞出來的這個模式,一起來培養偶像。反正別人就是培養了偶像,肯定也得考慮賺錢的事情——而隻要他們想要賣電子專輯,杜立鼎這裏就可以給他們提供最好的服務。
畢竟,技術方麵森蘭有足夠的儲備,網絡下載也好,數字專輯的質量也好,還有網絡上對這些專輯的評價也好,他們都可以給與保證。而版權方麵他們也有大量的資本:三大唱片的存貨,使得他們可以養活大量的需要靠著‘致敬’才能生存的歌手,也足以迫使別人和他們合作。甚至於就是在付費渠道上,森蘭也有不小的優勢:他們的點卡係統已經做了很久了,稍微改一下,就可以成為了最好的網絡付費的渠道。
有著這些優勢,他們就等於處在行業上遊,下遊的經紀公司和唱片公司捧出來再多的歌手,也得老老實實給他們上供才行。
實際上,杜立鼎也還真的想過,是不是應該想辦法讓那些更專業的人,通過更專業的手段去尋找歌手。也許選秀節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可以真的找幾個有水平的人。
可是問題,2001年中國的手機普及率太低,手機用戶隻有1.4億的數量,這裏麵真正願意通過sp業務給選秀節目投票的又隻是一小部分,人群基數太少,根本就撐不起來整個市場的熱度,想要辦也得慢慢來才行。
—不過以杜立鼎看來,隻要自己把市場辦起來了,這事自然會有人去做。歐美搞出來了選秀節目,國內的人也肯定會去借鑒的——對他們的節操,杜立鼎一清二楚。
這些事情,用不著他費心。
“我們要一步步,建立起來一個模式:長得漂亮,舞台表現力強的當偶像歌手,從粉絲那裏圈錢;有創作才華的,給他們寫歌,換取一定的報酬;真正有唱功的,可以整容,包裝,或者是當老師,幫助我們把這個行業做起來——這樣一來,音樂產業各個方麵的人才也就可以各得其所了。”
各得其所的音樂人,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網絡。有了他們,將來用戶的習慣培養好了,也就不怕沒人做音樂了。中國的根基深厚,是韓國人比不了的,也是杜立鼎敢於這麽胡來的原因——他相信就算自己現在走的是邪路,將來市場會把他拉迴正道的。
“可是那些長得醜,卻唱功好的就不能當明星了?”
“他們可以去國家隊啊——咱們國家就是這一點好:真正實力出眾的人,一點也不怕沒有機會,國營的歌舞團總有他們吃飯的地方,而且有些地位還不同凡響……”
“可那得非常高級別的唱功才行吧?”
“那不然呢?當不了歌唱家的就來當流行歌手,當明星?憑什麽?想在這行混,要不然就真的實力足夠突出,可以當上歌唱家,在體製內出人頭地,要不然長相足夠好,也能夠適應各種公司的要求,當偶像功成名就。唱功也不好,長得也不行,性格還別扭,還想要賺的比誰都多……我欠他們的嗎?”
霍翔說的意思,杜立鼎明白,他知道自己這麽一做,會有一大批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在這個體係之中混的還不如現在,也會因此而抱怨。但是對那些人,杜立鼎本來也嗤之以鼻:什麽人都想要當明星,可哪有那麽好的事?
那些音樂人夢想中,自己在家坐著隨便寫寫歌就可以大把賺錢的美夢,杜立鼎沒心情替他們實現。
“在我們公司的培養下當偶像,當創作者,當音樂老師,肯定賺錢不如真正當大明星多。但是至少我們能夠讓他們賺到錢,能搞出來一個成熟市場。我們要做起來的是一個音樂產業,一個可以讓大部分從業者吃飽飯的產業,而不是一個讓絕大部分人餓死,極個別人撐死的明星製造機。比起來整個行業的發展,無數人的生機,一兩個人的夢想,又算得了什麽?”
杜立鼎清楚,他沒法讓整個行業的人都當上明星,都賺到大錢,更沒法讓那些音樂人們天天自己在家嗨,嗨夠了隨便唱兩嗓子就可以賺錢。他要的是一個更加成熟的音樂行業:要不然就有足夠的本事,或者是有足夠的天生的資本可以賺錢,要不然就老老實實認命,勤勤懇懇賺薪水。
這樣做肯定會有不少的罵名,不過杜立鼎卻根本不在乎。與其讓國內音樂產業再爛上十年,還不如他下狠手解決。
“我們這麽做肯定有爭議,成功與否不好說,反正少不了要背負罵名。罵我們炒作的,罵我們扼殺音樂夢想的,罵我們捧各種廢物的……反正肯定不會少。你以後肯定也會被不少人罵——這個準備你可得有才行。”
做這種事情需要的能力強弱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需要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因為想要改革一個產業的經營模式,挨罵的次數說不定要比做遊戲挨罵更多。音樂產業和媒體產業靠的很近,想要重新整理音樂產業的秩序,那就得有挨罵的準備才好。
這也是他對霍翔的要求。
而對此,霍翔楞了一下,也隻是灑脫的笑了,“無所謂的。其實我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隻要你去做事,去改變現狀,那麽你肯定就會挨罵。不管你做的是什麽,都肯定會得罪人,會受到指責。想要不挨罵,除非不做事才行。可是不做事的人生,還有什麽意義?謗滿天下沒什麽不好,那至少說明我做出過努力,做出過嚐試——我真正的努力過,還有什麽不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