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一家科技公司,不能沒有遠大的目標。要是總是沉浸於眼前的蠅營狗苟,很容易就會被科技的進步拋離。可是經營一家科技公司,也不能沒有一些刁鑽的手段:科技在不斷的改變這個世界,如果不趁世界改變的機會攫取利益的話,那麽這家公司也隻會搖搖欲墜。
雖然口號定的非常好聽,但是在很多具體的事情上,杜立鼎還是覺得應該無恥一下才比較好。實際上不止是遊戲產業如此,音樂產業他也決定無恥一把。
在迴到了國內之後,他也得對音樂產業的事情做一下安排了。
說起來,這段時間,在公司裏麵地位晉升的最快的大概就是霍翔了:本來森蘭搞起來一個音樂部門的時候,整個音樂部門隻有餘璐一個歌手。那個時候他們與其說是在搞音樂事業,倒不如說是在玩票。霍翔負責這件事情也是沒有多少真正意義上的工作,連他自己都覺得這活兒實在沒意思。
可是一夜之間,事情就變了。杜立鼎在美國一個電話打迴來,霍翔的身份地位就截然不同了。森蘭音樂和華納,環球,索尼三大唱片公司同時簽訂了合同,霍翔猛然發現,自己負責的業務範圍從一個歌手變成了半個世界的音樂。
這個晉升速度實在有些太快,霍翔甚至有些惴惴不安。他甚至都沒有和杜立言聯係,而是直接把電話打給了杜立鼎,詢問他是不是有別的安排。但是對此,杜立鼎的態度卻沒有變,他還是讓霍翔繼續負責音樂業務。
這個安排,霍翔不是很理解,他本來以為要是認真做音樂,怎麽說也應該是去找個專業一點的人,才比較符合需要。門戶網那邊也在做差不多的娛樂公司,他們找來的就是矮大緊那樣的人,如果森蘭要做這個,是不是也應該去找幾個行內人做比較好?
畢竟,娛樂圈一向都排外有些嚴重,沒有圈內人往裏引,外人很難進入這個圈子。但是對此,杜立鼎似乎一點都不關心。
一直到杜立鼎迴來,霍翔才找到了機會,和杜立鼎說出來了自己的疑問。對於這個疑問,杜立鼎的解釋也是非常簡單。
“他們的圈子?我們根本不必管他們的圈子。他們那些音樂人圈地自萌,自己覺得自己挺了不起,可是我們有必要理他們嗎?他們連市場都沒有,錢都賺不到,得意什麽?我們要經營的是能夠賺到錢的市場,他們又沒有這類經驗,何必理會他們?”
杜立鼎的迴答簡單而有力,可是也給了霍翔新的問題。
“可是,我們怎麽做一片賺錢的市場呢?”
“這個方法很多,經紀人什麽的我們都得經營起來才好,我就不再說了。至於說網絡下載音樂這件事情,我也有些想法。我和riaa說了,我準備做起來數字專輯市場,而這一片市場想要做起來,也得用些手段。”
“什麽想法?”
“為了拯救音樂市場,我決定培養偶像。”
培養偶像?對於杜立鼎的腦迴路,霍翔一時間也是沒有能夠理解:如果真的想要拯救音樂市場,培養頂級的音樂人才好。偶像在頂級的音樂人那裏一直都是鄙視的對象,杜立鼎卻要靠著偶像來拯救音樂市場?
聽起來這就像是準備靠著櫃台辦實現兩岸統一一樣扯淡……
“沒錯,偶像。在我看來,靠著偶像拯救這片市場,就是最好的辦法。”
和riaa談完之後,杜立鼎知道,自己得在國內的數字專輯市場做出來點什麽給他們看看。於是乎這段時間,杜立鼎一直都在想,到底如何才能把數字專輯賣出去。而他和霍翔說的,是深思熟慮之後的想法,隻不過稍微有些歪門邪道罷了。
“我準備去專業的音樂學院,找長得好看的挑幾個出來培養成偶像。我們打造好他們的形象,使得他們有了粉絲,粉絲肯定願意花錢買他們的數字專輯——銷售數字專輯的第一步,就從這裏開始。”
該如何才能銷售數字專輯?這個問題杜立鼎也想了很久,在他看來,這其實是一個產品定位的問題。
中國不是沒有好音樂:長久以來,中國的音樂模式跟美國相類似,靠著出色的科班院校的存在,中國有著大量的專業實力極強的歌手,音樂家,演唱家,在音樂製作方麵,中國其實不缺人才。
但是藝人實力再強,沒有出路也是白費:美國的藝人能夠靠著音樂產業賺錢,中國的歌手卻賺不到錢,這就有些尷尬了。再強大的專業能力也得吃飯,沒有成熟的市場,專業能力再強也是白費。而想要發展產業,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賺錢。
而音樂市場沒錢可賺原因很多,一方麵是因為盜版橫行,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民眾確實沒有花錢買音樂的習慣。長久以來,人們早已習慣了聽歌不花錢。現在想要收費,就等於是讓人把原本免費的東西變成收費的東西——不止是音樂,任何東西想要這樣的改變都不容易。
如何才能讓人接受這個改變就是關鍵。靠政府的強製力也許可以,但是手段太粗暴。靠不停的洗腦宣傳?隻怕很多人就算是嘴上說著保護版權,私下裏還是會去繼續聽盜版。想要改變這一切,在杜立鼎看來,最好的辦法是偶像經濟。
頂級的好歌,不一定有人願意掏錢買著聽。但是偶像寫的歌,肯定有人願意掏錢買著聽。當一種商品可以花錢也可以不花錢也可以得到時,想要讓人掏錢,就不能再指望理性消費,與其把它定位為一種消費品,不如說是一種奢侈品。
事情說起來就是這麽尷尬:有閱曆的,喜歡聽好音樂的,往往都比較理性,有不花錢的音樂聽時,不願意為了音樂掏錢;而那些沒什麽鑒賞能力,為了追星而聽歌的,反而更加願意不顧一切的掏錢買票,為此不惜一切。這就像是一個包包,當人們把它定義為日用品的時候,自然是怎麽便宜怎麽買。可是對於一部分女孩來說,愛馬仕哪怕再醜,再貴,她們也會趨之若鶩。
因為她們買的壓根不是日用品。
隻有不計成本,把專輯當做奢侈品買的粉絲,才會對不要錢的免費音樂不屑一顧,隻盯著收費專輯買。這樣的人是最好培養的第一批用戶。
“現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培養的就是這樣死盯著偶像買專輯的粉絲。培養出來一大批偶像,衍生一大批粉絲。這些粉絲們將會是現階段賣數字專輯的對象,而且如果操作的好的話,說不定可以能夠有些粉絲,願意一個人就買下來幾千份也說不定,數字專輯這東西可以賣得很快。”
粉絲經濟不是什麽正經路數,杜立鼎也很清楚。但是現在這個階段,他也沒有別的辦法。把數字專輯定義為奢侈品,賺取那些粉絲的錢已經是最好的辦法,甚至是唯一的辦法了。
當然,這不是最終的目的。這樣的粉絲多了,才是通向未來的重要一步。這些粉絲們終究會長大,當他們度過了這段中二的時期之後……
他們大概就已經養成了花錢買數字專輯的習慣了,可以晉級為長期壓榨對象了。
“現在這個階段,願意掏錢的應該隻有這些粉絲了。他們現在買專輯靠的主要是一腔熱血,到了以後肯定也會培養起來自己的鑒賞能力。可等到他們長大了,也有了花錢買音樂的習慣,到那個時候,他們就會買真正優秀的歌手的數字專輯了……這個市場也就算是培養起來了。”
“可是好習慣的培養難,毀掉卻容易,萬一將來他們變得理性了,不肯掏錢呢?”
“沒關係,我們可以繼續營銷啊,就說某某音樂人潛心音樂十年,可是賺到的錢不如一個偶像一個月多,這樣執著的人更應該得到珍惜,我們都欠某某一張數字專輯……隻要炒作的好,會有人繼續掏錢的。”
未來沒法賺錢?那是不可能的。隻要讓他們建立起來了一個出色的消費習慣,杜立鼎相信,自己有辦法讓音樂從奢侈品變成必需品。營銷而已,沒有什麽難的。很多時候,也是這樣蠻不講理的話,越容易讓人相信。
“可問題是,長得漂亮的偶像,唱功未必足夠,也未必會寫歌。我們想要培養偶像,可能力不行怎麽辦?”
“曲調不行,可以從外國弄。咱們和三大公司達成了協議,手裏有的是版權,還用得著害怕沒有可以改的曲子?唱功不行,可以靠技術來彌補……你應該知道auto-tune這款軟件吧?你知不知道它有個功能叫做修音?”
偶像派的歌手不一定就唱功都差,可是唱功不合格的比例確實高。這樣的人按照道理說很難成為出色的歌手,可是這點事情難不倒杜立鼎。
雖然他不會唱歌,但是他知道該怎麽修音。
auto-tune,這是antares公司最早於1997年推出的一款軟件。這款軟件有一個讓人無法評價的功能,就是強行把一條聲線不平的地方徹底抹平。他本來的作用是為了抹平那些歌曲演唱之中的瑕疵:比如說有一幀演唱失誤,稍微修改一下總比重新錄製省事——可是,對唱功不好的歌手來說,它卻有著極大的意義。
因為它可以把整首歌的聲線全都抹平,使得原本不怎麽樣的唱功直接飆升。隻要不是太過於車禍的表演,它都可以修的很好,再加上它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可以說是深受廣大歌手朋友的喜愛。
當然,這個東西現在還沒有流行起來,按照杜立鼎的記憶,這東西真正流行起來應該是05年以後,先從美國的嘻哈歌手那裏開始流行,然後開始逐漸擴散。到了09年,美國人已經有些明白這東西對真正的歌手衝擊太大,因此開始反對它了,可是在中國,這東西變得越來越流行。
而現在,杜立鼎更是決定,幹脆01年就把這條猛虎放出牢籠。
雖然口號定的非常好聽,但是在很多具體的事情上,杜立鼎還是覺得應該無恥一下才比較好。實際上不止是遊戲產業如此,音樂產業他也決定無恥一把。
在迴到了國內之後,他也得對音樂產業的事情做一下安排了。
說起來,這段時間,在公司裏麵地位晉升的最快的大概就是霍翔了:本來森蘭搞起來一個音樂部門的時候,整個音樂部門隻有餘璐一個歌手。那個時候他們與其說是在搞音樂事業,倒不如說是在玩票。霍翔負責這件事情也是沒有多少真正意義上的工作,連他自己都覺得這活兒實在沒意思。
可是一夜之間,事情就變了。杜立鼎在美國一個電話打迴來,霍翔的身份地位就截然不同了。森蘭音樂和華納,環球,索尼三大唱片公司同時簽訂了合同,霍翔猛然發現,自己負責的業務範圍從一個歌手變成了半個世界的音樂。
這個晉升速度實在有些太快,霍翔甚至有些惴惴不安。他甚至都沒有和杜立言聯係,而是直接把電話打給了杜立鼎,詢問他是不是有別的安排。但是對此,杜立鼎的態度卻沒有變,他還是讓霍翔繼續負責音樂業務。
這個安排,霍翔不是很理解,他本來以為要是認真做音樂,怎麽說也應該是去找個專業一點的人,才比較符合需要。門戶網那邊也在做差不多的娛樂公司,他們找來的就是矮大緊那樣的人,如果森蘭要做這個,是不是也應該去找幾個行內人做比較好?
畢竟,娛樂圈一向都排外有些嚴重,沒有圈內人往裏引,外人很難進入這個圈子。但是對此,杜立鼎似乎一點都不關心。
一直到杜立鼎迴來,霍翔才找到了機會,和杜立鼎說出來了自己的疑問。對於這個疑問,杜立鼎的解釋也是非常簡單。
“他們的圈子?我們根本不必管他們的圈子。他們那些音樂人圈地自萌,自己覺得自己挺了不起,可是我們有必要理他們嗎?他們連市場都沒有,錢都賺不到,得意什麽?我們要經營的是能夠賺到錢的市場,他們又沒有這類經驗,何必理會他們?”
杜立鼎的迴答簡單而有力,可是也給了霍翔新的問題。
“可是,我們怎麽做一片賺錢的市場呢?”
“這個方法很多,經紀人什麽的我們都得經營起來才好,我就不再說了。至於說網絡下載音樂這件事情,我也有些想法。我和riaa說了,我準備做起來數字專輯市場,而這一片市場想要做起來,也得用些手段。”
“什麽想法?”
“為了拯救音樂市場,我決定培養偶像。”
培養偶像?對於杜立鼎的腦迴路,霍翔一時間也是沒有能夠理解:如果真的想要拯救音樂市場,培養頂級的音樂人才好。偶像在頂級的音樂人那裏一直都是鄙視的對象,杜立鼎卻要靠著偶像來拯救音樂市場?
聽起來這就像是準備靠著櫃台辦實現兩岸統一一樣扯淡……
“沒錯,偶像。在我看來,靠著偶像拯救這片市場,就是最好的辦法。”
和riaa談完之後,杜立鼎知道,自己得在國內的數字專輯市場做出來點什麽給他們看看。於是乎這段時間,杜立鼎一直都在想,到底如何才能把數字專輯賣出去。而他和霍翔說的,是深思熟慮之後的想法,隻不過稍微有些歪門邪道罷了。
“我準備去專業的音樂學院,找長得好看的挑幾個出來培養成偶像。我們打造好他們的形象,使得他們有了粉絲,粉絲肯定願意花錢買他們的數字專輯——銷售數字專輯的第一步,就從這裏開始。”
該如何才能銷售數字專輯?這個問題杜立鼎也想了很久,在他看來,這其實是一個產品定位的問題。
中國不是沒有好音樂:長久以來,中國的音樂模式跟美國相類似,靠著出色的科班院校的存在,中國有著大量的專業實力極強的歌手,音樂家,演唱家,在音樂製作方麵,中國其實不缺人才。
但是藝人實力再強,沒有出路也是白費:美國的藝人能夠靠著音樂產業賺錢,中國的歌手卻賺不到錢,這就有些尷尬了。再強大的專業能力也得吃飯,沒有成熟的市場,專業能力再強也是白費。而想要發展產業,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賺錢。
而音樂市場沒錢可賺原因很多,一方麵是因為盜版橫行,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民眾確實沒有花錢買音樂的習慣。長久以來,人們早已習慣了聽歌不花錢。現在想要收費,就等於是讓人把原本免費的東西變成收費的東西——不止是音樂,任何東西想要這樣的改變都不容易。
如何才能讓人接受這個改變就是關鍵。靠政府的強製力也許可以,但是手段太粗暴。靠不停的洗腦宣傳?隻怕很多人就算是嘴上說著保護版權,私下裏還是會去繼續聽盜版。想要改變這一切,在杜立鼎看來,最好的辦法是偶像經濟。
頂級的好歌,不一定有人願意掏錢買著聽。但是偶像寫的歌,肯定有人願意掏錢買著聽。當一種商品可以花錢也可以不花錢也可以得到時,想要讓人掏錢,就不能再指望理性消費,與其把它定位為一種消費品,不如說是一種奢侈品。
事情說起來就是這麽尷尬:有閱曆的,喜歡聽好音樂的,往往都比較理性,有不花錢的音樂聽時,不願意為了音樂掏錢;而那些沒什麽鑒賞能力,為了追星而聽歌的,反而更加願意不顧一切的掏錢買票,為此不惜一切。這就像是一個包包,當人們把它定義為日用品的時候,自然是怎麽便宜怎麽買。可是對於一部分女孩來說,愛馬仕哪怕再醜,再貴,她們也會趨之若鶩。
因為她們買的壓根不是日用品。
隻有不計成本,把專輯當做奢侈品買的粉絲,才會對不要錢的免費音樂不屑一顧,隻盯著收費專輯買。這樣的人是最好培養的第一批用戶。
“現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培養的就是這樣死盯著偶像買專輯的粉絲。培養出來一大批偶像,衍生一大批粉絲。這些粉絲們將會是現階段賣數字專輯的對象,而且如果操作的好的話,說不定可以能夠有些粉絲,願意一個人就買下來幾千份也說不定,數字專輯這東西可以賣得很快。”
粉絲經濟不是什麽正經路數,杜立鼎也很清楚。但是現在這個階段,他也沒有別的辦法。把數字專輯定義為奢侈品,賺取那些粉絲的錢已經是最好的辦法,甚至是唯一的辦法了。
當然,這不是最終的目的。這樣的粉絲多了,才是通向未來的重要一步。這些粉絲們終究會長大,當他們度過了這段中二的時期之後……
他們大概就已經養成了花錢買數字專輯的習慣了,可以晉級為長期壓榨對象了。
“現在這個階段,願意掏錢的應該隻有這些粉絲了。他們現在買專輯靠的主要是一腔熱血,到了以後肯定也會培養起來自己的鑒賞能力。可等到他們長大了,也有了花錢買音樂的習慣,到那個時候,他們就會買真正優秀的歌手的數字專輯了……這個市場也就算是培養起來了。”
“可是好習慣的培養難,毀掉卻容易,萬一將來他們變得理性了,不肯掏錢呢?”
“沒關係,我們可以繼續營銷啊,就說某某音樂人潛心音樂十年,可是賺到的錢不如一個偶像一個月多,這樣執著的人更應該得到珍惜,我們都欠某某一張數字專輯……隻要炒作的好,會有人繼續掏錢的。”
未來沒法賺錢?那是不可能的。隻要讓他們建立起來了一個出色的消費習慣,杜立鼎相信,自己有辦法讓音樂從奢侈品變成必需品。營銷而已,沒有什麽難的。很多時候,也是這樣蠻不講理的話,越容易讓人相信。
“可問題是,長得漂亮的偶像,唱功未必足夠,也未必會寫歌。我們想要培養偶像,可能力不行怎麽辦?”
“曲調不行,可以從外國弄。咱們和三大公司達成了協議,手裏有的是版權,還用得著害怕沒有可以改的曲子?唱功不行,可以靠技術來彌補……你應該知道auto-tune這款軟件吧?你知不知道它有個功能叫做修音?”
偶像派的歌手不一定就唱功都差,可是唱功不合格的比例確實高。這樣的人按照道理說很難成為出色的歌手,可是這點事情難不倒杜立鼎。
雖然他不會唱歌,但是他知道該怎麽修音。
auto-tune,這是antares公司最早於1997年推出的一款軟件。這款軟件有一個讓人無法評價的功能,就是強行把一條聲線不平的地方徹底抹平。他本來的作用是為了抹平那些歌曲演唱之中的瑕疵:比如說有一幀演唱失誤,稍微修改一下總比重新錄製省事——可是,對唱功不好的歌手來說,它卻有著極大的意義。
因為它可以把整首歌的聲線全都抹平,使得原本不怎麽樣的唱功直接飆升。隻要不是太過於車禍的表演,它都可以修的很好,再加上它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可以說是深受廣大歌手朋友的喜愛。
當然,這個東西現在還沒有流行起來,按照杜立鼎的記憶,這東西真正流行起來應該是05年以後,先從美國的嘻哈歌手那裏開始流行,然後開始逐漸擴散。到了09年,美國人已經有些明白這東西對真正的歌手衝擊太大,因此開始反對它了,可是在中國,這東西變得越來越流行。
而現在,杜立鼎更是決定,幹脆01年就把這條猛虎放出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