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怎麽是你?”
“不可以麽?這幾天還好吧?”孟瀚正笑著看著邊暮。
“我現在可是工作時間,如果你是想買禮物送給朋友,我希望可以給您提供一些好的建議。”邊暮說著兩個人都笑起來。
“今天看上去好像開心很多?”孟瀚問道。
“嗯,你還記得佘芳麽?有幾次交稿子給你,是她陪得我。”
“你是說那個看起來有些像男孩子的女生吧?”
“她快迴來了,今天早上有發簡訊給我。好朋友要迴來,當然開心很多。等她迴來我們一起吃飯吧,你們也見過的。”邊暮說道。
“打算迴去了?”酒吧裏三三兩兩的客人。老板和佘芳坐在吧台前。
佘芳點點頭,“謝謝你讓我在這裏工作,而且客棧那裏還讓我有個住處,現在應該迴去了。”
“那,有緣再見。”老板笑著說。
一家小飯館裏,陸軍和佘芳相對坐著。
“明天就迴去了?”
佘芳點點頭,“我想換一個方式,其實我也沒有不高興,真的,沒有失望……隻是想迴去再看看。”
陸軍拿起酒杯,“希望你可以找到那個人。”
佘芳笑著說:“謝謝你,我沒有想到還會有個萍水相逢的朋友。隻是以後也許不會見到你了。”
“誰知道呢?我們都是來尋找的,也許尋找的過程就是我們所要的,結果怎樣不是我們能預料到的。不過,希望你能開心。”陸軍一飲而盡。
“會的,你也是,陸軍。”佘芳看著陸軍的眼睛——很溫暖很平和。
外麵太陽就要落下去了,收起的餘暉散落在玉龍雪山上,溫暖的光輝平靜的籠罩著大地。
“孟瀚,你有沒有過一種被召喚的感覺。”邊暮和孟瀚並排走在林蔭路上,路燈昏黃的光照著旁邊的樹葉有些微微的閃。
“被什麽召喚?”
“我不知道,其實簫憶現在不在這座城市,他現在在哪裏我也不知道,但是從他走後,我總覺得有個地方我應該去。”邊暮神情有些落寞。
“我覺得你是想念他才會這樣。”
“不單單是吧。我夢見過一條河,河上有霧,岸邊站著人,隻是模糊的覺得是他,但好像又不是。”
孟瀚看見路邊的咖啡館,便對邊暮說道,“進去坐坐吧,當然不一定喝咖啡。”
邊暮抬起頭,看見ange en avril cafe,便點點頭。
“這個咖啡館很別致,你經常來麽?”孟瀚問道。
“其實這家是新開業沒多久的,我來過一次。”
“這些照片挺吸引人的。”
邊暮沒有說話,就是靜靜的看著那些照片。
“其實,你說的感覺我也有過,一些人總是會想找到一種生命的源頭,畢竟有時候的生活會讓我們迷失,走累的時候如果能停下來休息下,那就是一種幸福。”孟瀚看著邊暮說道。
中心醫院急救中心駛來一輛救護車,車上沈舫拉著裴曼的手,神情焦急,裴曼臉色蒼白,閉著眼睛,身體的不適讓她的額頭滲出汗水,“快點,麻煩快點!”沈舫的聲音顫抖著。
“感覺好點了麽?”裴曼睜開眼睛,看見沈舫坐在旁邊,床邊的桌子上插著一束白色的百合。
“好多了,舫。”裴曼的聲音仍很虛弱,沈舫輕輕撫摸她的臉頰,他此時心如刀割,臉上卻仍要故作輕鬆,前幾分鍾在他正準備走進病房時,主治醫師唐主任叫住了他。
“沈舫,裴曼的病情有惡化。”唐主任低聲地說,“我很抱歉。”
“唐主任,自從手術以來,不是說腫瘤切除就沒有生命危險了麽?”
“之前的確是這樣,不過乳腺癌全球每年有一百二十萬的女性新增患者,而致其死亡的每年有五十萬人,平均每1.05分鍾就會有一名患者死亡,而在我們國家有約二十萬的患者,每年約有五萬人死於乳腺癌,也就是說,平均十二分鍾就會有一位中國女性因為乳腺癌而死亡。這個比重是很大的,光是城市婦女,平均25-30人之中就會有一個人因病罹難。裴曼這次住院屬於手術後的複發,之前的複查各項指標還是正常的,手術也是采取基本保證乳房外形的治療方案,隻是這次發現在原有切除腫瘤的地方,又有新生的腫瘤發現,也就是說之前的手術,隻是切除了表層的癌腫,實際上還是存在部分癌細胞。”
“那麽是不是可以進行二次手術?有一絲希望都要爭取。”
“當然,有希望我們一定要盡力,理論上來講,乳腺癌術後複發是一個不良征兆但並不意味著沒有希望。裴曼的體質一直很弱,之前切除手術之前又經過放化療,雖然前段時間有所好轉,但是我並不主張馬上進行第二次手術。具體方案我還需和小組成員討論後決定,你要讓她保持樂觀的情緒,留院觀察。沈舫,我們會盡全力的。”
麵對著躺在病床上虛弱的裴曼,沈舫不知道可以做什麽來減輕她身體和精神承受的雙重痛苦。那張臉曾經紅潤充滿幸福,如今的她瘦的兩腮都有些幹癟,麵色蒼白,沈舫背轉過身害怕裴曼發現他的淚。
“舫,我的媽媽來了麽?你哪天把她接來吧。”裴曼輕輕地說,沈舫轉過身微笑著點點頭。
過了探視時間,沈舫安頓好了裴曼才悄悄離開,門被輕輕的關上,病房裏隻留下門旁邊一隻小夜燈。裴曼睜開眼睛,看著光線暗淡的房間,從旁邊桌子的抽屜裏拿出便簽紙和筆。
同一個城市絢爛的霓虹下,究竟會上演多少層出不窮的故事,城市北山上廖彥看著腳下的這座城市。他的神情有些疲倦,黑色的背包還背在身上,這段時間的拍攝耗費了一些體力,重又迴到這個城市,廖彥突然想起那晚站在山上一起看城市的燈火,當然身邊還有個哭泣的女孩子佘芳,廖彥不知怎麽了,出了車站天色已經有些晚,可他還是想來這裏,他知道那天看燈火的時候,需要溫暖的不僅僅隻是佘芳一個人。
廖彥迴到家裏時已經快十一點了,這個小公寓廖彥和孟凡合租,孟凡也是一個從事攝影的人也為一些廣告商或者工作室創作一些插畫,其實以廖彥在攝影方麵的成就他可以換一套更為舒適,交通更為便利的房子。但是兩個人無論是性格還是愛好都頗為相似,彼此很投緣,加之兩人都不是很重視物質生活條件這些,所以合租至今。
廖彥打開門見黑著燈,想著孟凡可能沒有迴來,他整理了下背包就去洗個澡緩解下疲憊,他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倘使在前些時代,他這個年紀也應該有了家庭或者小孩子了,隻是現在仍是單身漢的簡單生活,短發,喜歡簡單的外套和白色襯衫,喜歡聽些蘇格蘭風笛之類的輕音樂,當然還有就是和他的相機去旅行。他用毛巾擦著濕潤的頭發,一邊拿起剃須刀刮掉胡子。鏡子裏的臉很英俊,麵如美玉,目如星子,微笑的時候露出整齊的牙齒,淡淡的泛著品色,看著總有絲古典的美。他整理了下轉身出了盥洗室。
客廳裏還算整齊,角落裏有兩副孟凡新的畫作,廖彥走過去看的時候才發現其中的一幅上麵夾著一張便簽——
廖彥,我外出寫生順便做了旅行,過幾天迴來,這兩幅作品公司來人就幫我交給他們,麻煩了。
廖彥仔細的看了下這兩幅插畫,一幅是很寂寥的夜空下,河畔坐著兩個人,月亮的光伴著河上的霧很是朦朧,另一幅是一隻白色的貓坐在屋頂好像是看著腳下的城市,在地麵的一個轉角有一個穿著白色裙子的女人背影。畫的標簽寫著《憶昔》和《屋頂上的貓》,廖彥想著可能是什麽小說的插畫吧。轉身走進了臥室。
躺在自己的床上,廖彥很快的進入了夢想——黑色的夜晚,潮濕的水汽,廖彥走在不知明的河邊,水草沾著水汽輕輕地刮著他裸露的腳踝,天上的月亮很大卻隻是一團黃暈,這地方陌生又真實,安靜的水聲潺潺。“是你麽?”一個女人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廖彥慢慢地轉過頭,霧卻越來越厚,隻看得見一個白色的身影,似乎看得見她飄起的長發和裙角……“咚咚咚”敲門聲驚醒了他的夢,廖彥起身夢裏的情景忘了大半,起打開門,原來是委托孟凡畫插畫的工作室派人來取作品。看著時鍾已經快中午了,廖彥伸了伸懶腰,拍攝完好好的在家休息睡覺對他來說真是個享受。他煮了杯咖啡,打開冰箱裏麵的食物應該都是孟凡補給的,他笑著拿出一包吐司。
“佘芳,怎麽迴來不告訴我?我還以為要耽擱幾天。”邊暮在商場接到了佘芳的電話。
“想了想決定迴來就要快,晚上有空麽?”佘芳的聲音聽起來沒有沮喪,邊暮的心裏才安下心。
“有啊,晚上到我家吧,本小姐親自下廚哦,做幾道招牌菜。”
“那就這麽定了,我迴去宿舍,再去和導師請罪,你就保佑我晚上能夠平安的站在你麵前吧。”佘芳笑了笑掛了電話,沒有找到廖彥,生活還是要麵對,也許陸軍的話會是對這種失望的解脫吧。
邊暮下了班,去超市買了些菜,隻是想著應該做點什麽讓她高興下,畢竟沒有尋到要尋的人心裏一定是不好受的。小的時候不開心,大哭一下就會有大人過來安慰,漸漸的眼淚就成了懦弱的代名詞,連最怕打針的她在同學麵前也強忍著不想做“膽小鬼”。大學同簫憶在一起,他的肩膀就是難過時最好的依靠。佘芳是她最好的朋友,為愛而有的心痛她懂,雖然安慰不能帶給她真正的開心,但是能陪著一起說說話聊聊心事還是多少有些作用。
買好了東西,邊暮一拎才發現自己真的是缺乏鍛煉了,三包的東西拎起來有些搖晃,勉強出了超市的門,便急著朝路邊的一輛出租車走去,身邊有一個男人先走過去打開了車門,邊暮略有些生氣地說道:“哎,怎麽這樣啊?總有先來後到吧。”那個男人聽了卻並不生氣,隻是走過來說:“我是看你東西多,幫你一下,要不要我幫你拎?”邊暮看著他有些尷尬的搖搖頭:“不好意思了。”邊暮坐在車裏看著後視鏡裏映出那個幫他的男人,淺米色的休閑褲,一件簡單的白色襯衫,側麵恍惚有些熟悉卻記不起來在哪裏見過。“也許是個商場的顧客吧。”邊暮不再多想。
晚上七點半,佘芳來到了邊暮的家。
“我可是慘了,今天可是被導師說慘了,差點被判死刑。”佘芳放下包包,挽起了袖管,“現在有什麽我能幫上忙的麽?”
邊暮拿了些餐紙放在桌子上說:“看很標準的四菜一湯,你隻要去洗洗手就好了。”
“兩個人用不了這麽多菜吧。”佘芳擦著手說道。
“慢慢吃嘛,我自己一個人也懶得做些吃的,現在看看我的手藝怎麽樣。”邊暮笑著說。
夜慢慢地靜了,桌子上擺著殘羹冷炙,邊暮和佘芳靠在沙發上。
“說說廖彥吧,我不提你也不說。走了都快兩個月了。”邊暮從桌上拿起了一杯冰酒遞給了佘芳。
許久,佘芳隻是轉著高腳杯,“其實真的有些失望,不單單是因為找不到他。我在麗江住了這些日子,除了白天尋找就是晚上在酒吧做個臨時工,那個地方能讓人清靜下來,其實說白了,旅行也就是從一個地方逃到另一個地方。”
“你有些變了,就這段時間。”邊暮給自己的杯子裏添了些酒,“以前總是羨慕你的男孩子氣。”
“嗬嗬,其實我也不知道,也許原本我也就是個小女人。”佘芳笑著喝了一口酒,“找不到他,我還會繼續找的,至少我知道他總會迴到這座城市。課程下星期開始,我這幾天想去club問問看。”邊暮想著還是佘芳比她堅強,麵對事情她往往先想到了躲避,能做的隻是等待,想著與簫憶的感情,她一直隻是被動的等待與接受,他現在走了,原本以為隻是幾天,現在看來也許他也是去尋找自己想要的吧。
“你呢?之前你說簫憶走了,你也沒有提,所以我也先問了。”佘芳問道。
“他走之前有告訴我,但是之後就沒有消息了,我也沒有聯係他。有些事我想還是讓他選擇做出決定吧。”邊暮淡淡地說。
“不是我說你,從大學你們在一起,就隻看見簫憶在主動,有的時候你也應該改變一下。”邊暮看著佘芳隻是歎了一口氣,說道,“現在找不到他,也隻能繼續等吧,何況彼此冷靜下也好。”
房間裏很安靜,時鍾一分一秒不停歇的走,你停下來了,世界卻還在向前走。
“孟瀚迴來了。”佘芳問道。
邊暮有些驚訝,“你怎麽知道?”
“今天迴學校的時候正好在教研室碰見,他說迴國看看以前的教授老師,就是很巧我剛迴來就碰見了他,宿舍的同學還問我他的情況,的確是校草一株啊。”佘芳笑著說。
“我本來想著哪天我們聚聚的,想著你原來和他不熟悉。他前些日子從非洲迴來。”
“的確是黑了些。”佘芳停了一下,問道,“你沒有想過他為什麽迴來麽?”
“在那邊工作還是太辛苦了,我有個朋友也是在北非工作,又要擔心炸彈,還要擔心黑蠍子,再說總是要迴來才算穩定吧。”邊暮答道。
“以前別人都說我是大大咧咧,你是小女人,沒想到你也是有些粗心,或者你是故意的。”
“別對著我壞壞的笑,如今這樣子怎麽還有心情想這些。我現在心思裏都是簫憶,從大學起就隻有他,你又不是不知道。”佘芳看了了看邊暮,“我們都是著了道了,不過還好你也未曾傷害到他。”
邊暮低下頭,“簫憶已經很傷神了,我覺得還是我自己的問題。”
“別那麽想,邊暮,你應該堅強點。”佘芳握著邊暮的手。
在暗室裏,廖彥在衝洗這次拍攝的照片,麗江已經不是早些年那個被人遺忘的小鎮了,如今這些城市生活邊緣的小村小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心中的休假聖地。廖彥把照片用木夾子夾在繩子上,一些照片還泡在藥水裏,慢慢地玉龍雪山出現在照片上,這座沒有人攀登的山峰是廖彥此行選擇的主題。自然的力量永遠會讓人震撼,一山一石都是經過了億萬年,早在人類駐足在這個星球上開始,那些沉靜的生命已經在悄無聲息的生長,這正是吸引廖彥拍攝的原因,相比人像的眾生百態,他更多的想留意自然有時候稍縱即逝的美妙。永恆是古人的信仰崇拜,什麽是可以長存的?長的可以是上百億年,可以是最古老的宇宙,短的也許就是細若遊絲的時間的拉長。
廖彥把照片一張一張的夾起晾幹,收拾了下小心地走出了工作間。旁邊的書架上是他和孟凡的攝影集,側麵的編號和標題記錄著拍攝時間和主題,廖彥看見有一本孟凡新拍攝的夾子,隻是上麵隻寫了編號並未寫明地點,廖彥好奇的拿下來打開,原來是一係列的各地古鎮照片,小橋流水,曲徑通幽處,孤寂的屋脊,一些古舊的住宅,一些搖椅和燒水的爐子,當翻到下一幅時,廖彥的神情有些驚異——黑白照片上是一條河流,白色的水,黑色的岸邊,稍遠些是一片搖曳的野丁香,後麵則是掩映的黑瓦灰牆。標簽上寫著《憶昔的浥昔》,時間是今年的五月。廖彥注視著這張照片,許久眼神不曾離開。
“不可以麽?這幾天還好吧?”孟瀚正笑著看著邊暮。
“我現在可是工作時間,如果你是想買禮物送給朋友,我希望可以給您提供一些好的建議。”邊暮說著兩個人都笑起來。
“今天看上去好像開心很多?”孟瀚問道。
“嗯,你還記得佘芳麽?有幾次交稿子給你,是她陪得我。”
“你是說那個看起來有些像男孩子的女生吧?”
“她快迴來了,今天早上有發簡訊給我。好朋友要迴來,當然開心很多。等她迴來我們一起吃飯吧,你們也見過的。”邊暮說道。
“打算迴去了?”酒吧裏三三兩兩的客人。老板和佘芳坐在吧台前。
佘芳點點頭,“謝謝你讓我在這裏工作,而且客棧那裏還讓我有個住處,現在應該迴去了。”
“那,有緣再見。”老板笑著說。
一家小飯館裏,陸軍和佘芳相對坐著。
“明天就迴去了?”
佘芳點點頭,“我想換一個方式,其實我也沒有不高興,真的,沒有失望……隻是想迴去再看看。”
陸軍拿起酒杯,“希望你可以找到那個人。”
佘芳笑著說:“謝謝你,我沒有想到還會有個萍水相逢的朋友。隻是以後也許不會見到你了。”
“誰知道呢?我們都是來尋找的,也許尋找的過程就是我們所要的,結果怎樣不是我們能預料到的。不過,希望你能開心。”陸軍一飲而盡。
“會的,你也是,陸軍。”佘芳看著陸軍的眼睛——很溫暖很平和。
外麵太陽就要落下去了,收起的餘暉散落在玉龍雪山上,溫暖的光輝平靜的籠罩著大地。
“孟瀚,你有沒有過一種被召喚的感覺。”邊暮和孟瀚並排走在林蔭路上,路燈昏黃的光照著旁邊的樹葉有些微微的閃。
“被什麽召喚?”
“我不知道,其實簫憶現在不在這座城市,他現在在哪裏我也不知道,但是從他走後,我總覺得有個地方我應該去。”邊暮神情有些落寞。
“我覺得你是想念他才會這樣。”
“不單單是吧。我夢見過一條河,河上有霧,岸邊站著人,隻是模糊的覺得是他,但好像又不是。”
孟瀚看見路邊的咖啡館,便對邊暮說道,“進去坐坐吧,當然不一定喝咖啡。”
邊暮抬起頭,看見ange en avril cafe,便點點頭。
“這個咖啡館很別致,你經常來麽?”孟瀚問道。
“其實這家是新開業沒多久的,我來過一次。”
“這些照片挺吸引人的。”
邊暮沒有說話,就是靜靜的看著那些照片。
“其實,你說的感覺我也有過,一些人總是會想找到一種生命的源頭,畢竟有時候的生活會讓我們迷失,走累的時候如果能停下來休息下,那就是一種幸福。”孟瀚看著邊暮說道。
中心醫院急救中心駛來一輛救護車,車上沈舫拉著裴曼的手,神情焦急,裴曼臉色蒼白,閉著眼睛,身體的不適讓她的額頭滲出汗水,“快點,麻煩快點!”沈舫的聲音顫抖著。
“感覺好點了麽?”裴曼睜開眼睛,看見沈舫坐在旁邊,床邊的桌子上插著一束白色的百合。
“好多了,舫。”裴曼的聲音仍很虛弱,沈舫輕輕撫摸她的臉頰,他此時心如刀割,臉上卻仍要故作輕鬆,前幾分鍾在他正準備走進病房時,主治醫師唐主任叫住了他。
“沈舫,裴曼的病情有惡化。”唐主任低聲地說,“我很抱歉。”
“唐主任,自從手術以來,不是說腫瘤切除就沒有生命危險了麽?”
“之前的確是這樣,不過乳腺癌全球每年有一百二十萬的女性新增患者,而致其死亡的每年有五十萬人,平均每1.05分鍾就會有一名患者死亡,而在我們國家有約二十萬的患者,每年約有五萬人死於乳腺癌,也就是說,平均十二分鍾就會有一位中國女性因為乳腺癌而死亡。這個比重是很大的,光是城市婦女,平均25-30人之中就會有一個人因病罹難。裴曼這次住院屬於手術後的複發,之前的複查各項指標還是正常的,手術也是采取基本保證乳房外形的治療方案,隻是這次發現在原有切除腫瘤的地方,又有新生的腫瘤發現,也就是說之前的手術,隻是切除了表層的癌腫,實際上還是存在部分癌細胞。”
“那麽是不是可以進行二次手術?有一絲希望都要爭取。”
“當然,有希望我們一定要盡力,理論上來講,乳腺癌術後複發是一個不良征兆但並不意味著沒有希望。裴曼的體質一直很弱,之前切除手術之前又經過放化療,雖然前段時間有所好轉,但是我並不主張馬上進行第二次手術。具體方案我還需和小組成員討論後決定,你要讓她保持樂觀的情緒,留院觀察。沈舫,我們會盡全力的。”
麵對著躺在病床上虛弱的裴曼,沈舫不知道可以做什麽來減輕她身體和精神承受的雙重痛苦。那張臉曾經紅潤充滿幸福,如今的她瘦的兩腮都有些幹癟,麵色蒼白,沈舫背轉過身害怕裴曼發現他的淚。
“舫,我的媽媽來了麽?你哪天把她接來吧。”裴曼輕輕地說,沈舫轉過身微笑著點點頭。
過了探視時間,沈舫安頓好了裴曼才悄悄離開,門被輕輕的關上,病房裏隻留下門旁邊一隻小夜燈。裴曼睜開眼睛,看著光線暗淡的房間,從旁邊桌子的抽屜裏拿出便簽紙和筆。
同一個城市絢爛的霓虹下,究竟會上演多少層出不窮的故事,城市北山上廖彥看著腳下的這座城市。他的神情有些疲倦,黑色的背包還背在身上,這段時間的拍攝耗費了一些體力,重又迴到這個城市,廖彥突然想起那晚站在山上一起看城市的燈火,當然身邊還有個哭泣的女孩子佘芳,廖彥不知怎麽了,出了車站天色已經有些晚,可他還是想來這裏,他知道那天看燈火的時候,需要溫暖的不僅僅隻是佘芳一個人。
廖彥迴到家裏時已經快十一點了,這個小公寓廖彥和孟凡合租,孟凡也是一個從事攝影的人也為一些廣告商或者工作室創作一些插畫,其實以廖彥在攝影方麵的成就他可以換一套更為舒適,交通更為便利的房子。但是兩個人無論是性格還是愛好都頗為相似,彼此很投緣,加之兩人都不是很重視物質生活條件這些,所以合租至今。
廖彥打開門見黑著燈,想著孟凡可能沒有迴來,他整理了下背包就去洗個澡緩解下疲憊,他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倘使在前些時代,他這個年紀也應該有了家庭或者小孩子了,隻是現在仍是單身漢的簡單生活,短發,喜歡簡單的外套和白色襯衫,喜歡聽些蘇格蘭風笛之類的輕音樂,當然還有就是和他的相機去旅行。他用毛巾擦著濕潤的頭發,一邊拿起剃須刀刮掉胡子。鏡子裏的臉很英俊,麵如美玉,目如星子,微笑的時候露出整齊的牙齒,淡淡的泛著品色,看著總有絲古典的美。他整理了下轉身出了盥洗室。
客廳裏還算整齊,角落裏有兩副孟凡新的畫作,廖彥走過去看的時候才發現其中的一幅上麵夾著一張便簽——
廖彥,我外出寫生順便做了旅行,過幾天迴來,這兩幅作品公司來人就幫我交給他們,麻煩了。
廖彥仔細的看了下這兩幅插畫,一幅是很寂寥的夜空下,河畔坐著兩個人,月亮的光伴著河上的霧很是朦朧,另一幅是一隻白色的貓坐在屋頂好像是看著腳下的城市,在地麵的一個轉角有一個穿著白色裙子的女人背影。畫的標簽寫著《憶昔》和《屋頂上的貓》,廖彥想著可能是什麽小說的插畫吧。轉身走進了臥室。
躺在自己的床上,廖彥很快的進入了夢想——黑色的夜晚,潮濕的水汽,廖彥走在不知明的河邊,水草沾著水汽輕輕地刮著他裸露的腳踝,天上的月亮很大卻隻是一團黃暈,這地方陌生又真實,安靜的水聲潺潺。“是你麽?”一個女人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廖彥慢慢地轉過頭,霧卻越來越厚,隻看得見一個白色的身影,似乎看得見她飄起的長發和裙角……“咚咚咚”敲門聲驚醒了他的夢,廖彥起身夢裏的情景忘了大半,起打開門,原來是委托孟凡畫插畫的工作室派人來取作品。看著時鍾已經快中午了,廖彥伸了伸懶腰,拍攝完好好的在家休息睡覺對他來說真是個享受。他煮了杯咖啡,打開冰箱裏麵的食物應該都是孟凡補給的,他笑著拿出一包吐司。
“佘芳,怎麽迴來不告訴我?我還以為要耽擱幾天。”邊暮在商場接到了佘芳的電話。
“想了想決定迴來就要快,晚上有空麽?”佘芳的聲音聽起來沒有沮喪,邊暮的心裏才安下心。
“有啊,晚上到我家吧,本小姐親自下廚哦,做幾道招牌菜。”
“那就這麽定了,我迴去宿舍,再去和導師請罪,你就保佑我晚上能夠平安的站在你麵前吧。”佘芳笑了笑掛了電話,沒有找到廖彥,生活還是要麵對,也許陸軍的話會是對這種失望的解脫吧。
邊暮下了班,去超市買了些菜,隻是想著應該做點什麽讓她高興下,畢竟沒有尋到要尋的人心裏一定是不好受的。小的時候不開心,大哭一下就會有大人過來安慰,漸漸的眼淚就成了懦弱的代名詞,連最怕打針的她在同學麵前也強忍著不想做“膽小鬼”。大學同簫憶在一起,他的肩膀就是難過時最好的依靠。佘芳是她最好的朋友,為愛而有的心痛她懂,雖然安慰不能帶給她真正的開心,但是能陪著一起說說話聊聊心事還是多少有些作用。
買好了東西,邊暮一拎才發現自己真的是缺乏鍛煉了,三包的東西拎起來有些搖晃,勉強出了超市的門,便急著朝路邊的一輛出租車走去,身邊有一個男人先走過去打開了車門,邊暮略有些生氣地說道:“哎,怎麽這樣啊?總有先來後到吧。”那個男人聽了卻並不生氣,隻是走過來說:“我是看你東西多,幫你一下,要不要我幫你拎?”邊暮看著他有些尷尬的搖搖頭:“不好意思了。”邊暮坐在車裏看著後視鏡裏映出那個幫他的男人,淺米色的休閑褲,一件簡單的白色襯衫,側麵恍惚有些熟悉卻記不起來在哪裏見過。“也許是個商場的顧客吧。”邊暮不再多想。
晚上七點半,佘芳來到了邊暮的家。
“我可是慘了,今天可是被導師說慘了,差點被判死刑。”佘芳放下包包,挽起了袖管,“現在有什麽我能幫上忙的麽?”
邊暮拿了些餐紙放在桌子上說:“看很標準的四菜一湯,你隻要去洗洗手就好了。”
“兩個人用不了這麽多菜吧。”佘芳擦著手說道。
“慢慢吃嘛,我自己一個人也懶得做些吃的,現在看看我的手藝怎麽樣。”邊暮笑著說。
夜慢慢地靜了,桌子上擺著殘羹冷炙,邊暮和佘芳靠在沙發上。
“說說廖彥吧,我不提你也不說。走了都快兩個月了。”邊暮從桌上拿起了一杯冰酒遞給了佘芳。
許久,佘芳隻是轉著高腳杯,“其實真的有些失望,不單單是因為找不到他。我在麗江住了這些日子,除了白天尋找就是晚上在酒吧做個臨時工,那個地方能讓人清靜下來,其實說白了,旅行也就是從一個地方逃到另一個地方。”
“你有些變了,就這段時間。”邊暮給自己的杯子裏添了些酒,“以前總是羨慕你的男孩子氣。”
“嗬嗬,其實我也不知道,也許原本我也就是個小女人。”佘芳笑著喝了一口酒,“找不到他,我還會繼續找的,至少我知道他總會迴到這座城市。課程下星期開始,我這幾天想去club問問看。”邊暮想著還是佘芳比她堅強,麵對事情她往往先想到了躲避,能做的隻是等待,想著與簫憶的感情,她一直隻是被動的等待與接受,他現在走了,原本以為隻是幾天,現在看來也許他也是去尋找自己想要的吧。
“你呢?之前你說簫憶走了,你也沒有提,所以我也先問了。”佘芳問道。
“他走之前有告訴我,但是之後就沒有消息了,我也沒有聯係他。有些事我想還是讓他選擇做出決定吧。”邊暮淡淡地說。
“不是我說你,從大學你們在一起,就隻看見簫憶在主動,有的時候你也應該改變一下。”邊暮看著佘芳隻是歎了一口氣,說道,“現在找不到他,也隻能繼續等吧,何況彼此冷靜下也好。”
房間裏很安靜,時鍾一分一秒不停歇的走,你停下來了,世界卻還在向前走。
“孟瀚迴來了。”佘芳問道。
邊暮有些驚訝,“你怎麽知道?”
“今天迴學校的時候正好在教研室碰見,他說迴國看看以前的教授老師,就是很巧我剛迴來就碰見了他,宿舍的同學還問我他的情況,的確是校草一株啊。”佘芳笑著說。
“我本來想著哪天我們聚聚的,想著你原來和他不熟悉。他前些日子從非洲迴來。”
“的確是黑了些。”佘芳停了一下,問道,“你沒有想過他為什麽迴來麽?”
“在那邊工作還是太辛苦了,我有個朋友也是在北非工作,又要擔心炸彈,還要擔心黑蠍子,再說總是要迴來才算穩定吧。”邊暮答道。
“以前別人都說我是大大咧咧,你是小女人,沒想到你也是有些粗心,或者你是故意的。”
“別對著我壞壞的笑,如今這樣子怎麽還有心情想這些。我現在心思裏都是簫憶,從大學起就隻有他,你又不是不知道。”佘芳看了了看邊暮,“我們都是著了道了,不過還好你也未曾傷害到他。”
邊暮低下頭,“簫憶已經很傷神了,我覺得還是我自己的問題。”
“別那麽想,邊暮,你應該堅強點。”佘芳握著邊暮的手。
在暗室裏,廖彥在衝洗這次拍攝的照片,麗江已經不是早些年那個被人遺忘的小鎮了,如今這些城市生活邊緣的小村小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心中的休假聖地。廖彥把照片用木夾子夾在繩子上,一些照片還泡在藥水裏,慢慢地玉龍雪山出現在照片上,這座沒有人攀登的山峰是廖彥此行選擇的主題。自然的力量永遠會讓人震撼,一山一石都是經過了億萬年,早在人類駐足在這個星球上開始,那些沉靜的生命已經在悄無聲息的生長,這正是吸引廖彥拍攝的原因,相比人像的眾生百態,他更多的想留意自然有時候稍縱即逝的美妙。永恆是古人的信仰崇拜,什麽是可以長存的?長的可以是上百億年,可以是最古老的宇宙,短的也許就是細若遊絲的時間的拉長。
廖彥把照片一張一張的夾起晾幹,收拾了下小心地走出了工作間。旁邊的書架上是他和孟凡的攝影集,側麵的編號和標題記錄著拍攝時間和主題,廖彥看見有一本孟凡新拍攝的夾子,隻是上麵隻寫了編號並未寫明地點,廖彥好奇的拿下來打開,原來是一係列的各地古鎮照片,小橋流水,曲徑通幽處,孤寂的屋脊,一些古舊的住宅,一些搖椅和燒水的爐子,當翻到下一幅時,廖彥的神情有些驚異——黑白照片上是一條河流,白色的水,黑色的岸邊,稍遠些是一片搖曳的野丁香,後麵則是掩映的黑瓦灰牆。標簽上寫著《憶昔的浥昔》,時間是今年的五月。廖彥注視著這張照片,許久眼神不曾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