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


    淡水城大發展。


    人口超過20萬。


    這個數目遠遠超過鄭芝龍移到大員的人數。


    對方還是一直在移,近二十年的時間,還不到十萬。


    而聞人升僅僅一年時間就移民二十萬流民。


    其實還可以移民更多。


    隻是一時之間還不能搞定。


    移民之後,統治架構就是典型的藩鎮架構。


    有完整的衙門、開府建製,當然名稱不是一樣的,就像滿清的各種額真一樣,其實就是明朝的各種軍職。


    聞人升在這裏麵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叫大東家。


    大東家這個身份,淡水移民都知道,但他的真實身份,兵備道,卻很少有人知道。


    大員是島嶼,絕大部分人上去之後,就是許進不許出。


    隻有那些忠厚老實的人經過篩選和訓練後,才能上船,成為水手、士兵、還有掌櫃,允許出去做貿易。


    當然這其中有不少對手,想密謀上告聞人升暗中建立基業,試圖謀反。


    這就搞笑了。


    因為聞人升真有謀反的本錢。


    所以他隻是使用了三萬兩銀錢,給了新巡撫,還有幾位部堂高官,就將這事給平下來了。


    愛上哪告去哪兒告去。


    真當大明現在還是中前期嗎?一旦有人試圖謀反,立刻捉拿入京,反抗就要派大軍征伐。


    就像“成化犁庭”。


    曆史上的鄭芝龍一樣在大員建立基業,同樣壟斷中左所一地,等同藩鎮,也沒人告他謀反。


    告了也沒有用。


    因為現在的大明,是盡量不讓人謀反。


    隻要不明目張膽地攻打縣府,不打出謀反旗號,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其實聞人升那三萬兩都不用出,告上去的人,也會被打將出去。


    他出銀子,還是為了收攏流民方便。


    有了部堂高官的背書,他可以繼續與地方官吏深化合作。


    一戶流民5兩銀子,最低要三人以上。


    父母妻兒團聚者,額外給一兩。


    這個價碼不低了。


    現在賣一個壯漢才幾兩銀子。


    流民太多了。


    到處席卷。


    很多地方官巴不得送走他們。


    從這裏就能看出鄭芝龍是守戶之犬。


    滿清殘暴,還知道抓包衣迴去幹活,一抓就是幾十萬,十幾萬青壯男女。


    不止抓一次,前後九次入寇,最遠抓到南直隸。


    鄭芝龍每年收入高則千萬兩,低也有數百萬,收入能讓崇禎羨慕死。


    這麽多錢,偏偏不去買流民,白白浪費20年時間。


    他的兒子鄭森從頭做起,收攏流民,訓練士兵,還先後獲取了幾次陸上大捷。


    隻是壽命太短了,38歲就掛了,中間也犯了很多錯誤,不過那很正常。


    若是有曹操劉備壽命,不能恢複明室江山,但海外建國絕對沒有問題。


    可以大量將千萬流民送到東南之地,絕對能拿下幾個大島。


    反正聞人升也是緊緊抓住手下士兵。


    每隔三個月就要重新篩選一輪相關將官。


    將那些個有可能忠誠動搖的人,給調到文職崗位。


    此時他移民了20萬,一年多下來至少死了有5萬人,剩下15萬。


    其實這個存活率已經很高了。


    要知道此時很多殖民地的移民往往第一年就會死掉一半,第二年還要死掉一半。


    過個十幾年就會全部死光。


    光看到殖民者遍布全球,但具體到每個人身上,那就是自然達爾文淘汰。


    一個3000人的殖民地往往堅持不了20年。


    真正能堅持到殖民地發展壯大,大部分共性就是當地土著相對友好。


    環境和原住地高度相似,屬於溫帶氣候,不是濕熱氣候。


    疾病比較少。


    糧食資源豐富。


    有獨特的貿易品產出。


    有這些共同特征,才能發展起來。


    早期人類殖民地很脆弱的。


    根本不存在遊戲中那種放下3000人,20年後就變成了6000。


    大多數殖民地是放下2000人,20年後,就剩下幾十個乞丐流浪漢。


    一是很多殖民地都沒有貿易品,開拓之後,很難自我維持。


    慢慢地就沒船來了。


    這年頭哪有什麽官家船來固定貿易?


    沒有獨特貿易品,人們就會跑,就會走。


    而大員就得天獨厚。


    靠著大明太近了。


    一應生活資源都能方便獲取。


    而且本身還能充當貿易中轉港口,能夠提供很大的價值。


    比如北上島國的船隻,就需要在此修理,補充,同時放下一些貨物,購買鹿皮、蔗糖等寶貴物資。


    這就讓它的發展有了堅固的貿易基礎。


    燒林開荒。


    聞人升實行古老的府兵製。


    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家一戶分配土地。兵農合一,平時耕種土地,農隙訓練,戰時從軍。


    其實也是大明的軍戶製。


    這種體係,注定用不了30年後就會腐爛的。


    因為軍官特別容易出現土地兼並。


    好在聞人升使用的是古老一點的府兵製,可以維持的時間長一些。


    其實這也和滿清的八旗類似。


    其實滿清八旗就是學習的大明的軍戶製。


    隻不過是因為生存壓力,將地位顛倒過來。


    軍戶高高在上,剝削擁有奴隸。


    即便是八旗貧賤者,也能通過壓迫和剝削漢人包衣來獲得利益,維持生存,進而大大緩和了八旗內部的經濟矛盾,從而讓他們顯得團結。


    這才是八旗早期上下一心,很是能打的根本經濟原因。


    這就是經濟矛盾對外轉移的結果。


    八旗統領們不明白這個經濟原理,但不妨礙他們本能地明白,自己族人窮,帶著窮人搶大明,就能讓自己的窮人不造反。


    而大明軍戶就沒有辦法了。


    被壓製,被剝削,最後一點戰鬥力沒有。


    平時沒有操練,一上戰場,隻要看到敵人就要準備逃跑。


    家丁們人數不多,戰鬥一旦不順,軍戶兵就要潰逃。


    而對於聞人升來說,30年之內解決大明、遼東、農民起義這些問題足夠了。


    15萬人有3萬戶,一戶一兵,可以整出3萬兵來。


    為了精銳和減少後勤,提升機動力和作戰力,他將3萬人又精簡了一下,最後精簡到8000人。


    其中6000戰兵,2000輜重兵。


    戰時雇傭流民做挑夫。


    2000輜重兵是專業訓練相關後勤之事。


    做飯、紮營、挖壕溝,都是古代兵書中早就說好的東西。


    其實什麽方法都有,大明失敗的原因不在於不知道方法,而在於明知道,卻不想用,不能用,用不了。


    征兵之外,就是多種糧食。


    大米、甘薯、玉米,統統安排上。


    整個大員,最後安置一百萬流民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隻是還需要繼續擴張就是了。


    北方越來越混亂。


    已經爆發了幾次民亂。


    聞人升借助當地官員,迅速帶來大量人口。


    實力迅速發展。


    同時也海上其他勢力,海盜、大戶士紳,也開始了劇烈衝突。


    雙方都想要壟斷海上貿易。


    無論是鄭家,還是官僚士紳,大家都想這樣幹。


    鄭家先後幹掉了諸多海盜,又幹掉了許心素為首的官僚士紳代理,讓自己作為士紳集團的貨物出口代理壟斷,這才獨霸了東南的貿易。


    而聞人升的優勢,就是他有著文官的招牌。


    這年頭文官還是有著天然優勢。


    在充當官僚士紳的代理人方麵,很是方便。


    他能輕鬆從轄區內得到大量的貨源,進而轉賣給自己的船隊,他人的船隊,以及紅毛人的船隊。


    這就有一個衝突。


    那就是海盜會影響貿易。


    他要徹底平息東南海盜。


    至於如何打,聞人升一方麵從西洋人手裏購買大船,購買武裝商船,大炮、火槍,一方麵開辦船廠、槍炮廠,自己製造。


    這都是手工場,此時還不需要多少機械。


    在這方麵,大明有著豐富的人力可以使用。


    其實這個年代來這裏的西洋人有很多。


    就像荷紅毛,東南海洋上,至少有三萬人。


    西紅毛至少有五萬。


    當然這都是老弱病殘混合都有的。


    為什麽會這樣說?


    因為有些人來到這裏住下後,就娶了本地土著,生下孩子。


    一方麵是搞船、槍炮,另外一方麵就是人。


    人手方麵,他從流民中招募人手。


    又從西洋中招募。


    聞人升以1:3的比例進行混合雇傭。


    1個西洋人配3個大明流民。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傳統腐朽的權術製衡。


    但恰恰能夠濟一時之用。


    滿清內部也一樣是各種製衡。


    西洋人的存在,可以保證大明士兵不會因為什麽忠君思想,而背叛自己。


    畢竟西洋人隻看重錢,隻看重薪水。


    自己能發薪水,隻要傷亡不大,隻要條件不艱苦,他們還是有著職業素質的。


    畢竟西洋人當雇傭兵是習慣的。


    一個約翰人很樂意當雇傭兵打約翰國的。


    萬一有人想要背叛自己,他就可以用這些西洋人去鎮壓。


    而同樣的,如果西洋人想要漫天要價,在關鍵時候索要天價雇傭費,自己也能用流民士兵壓製。


    這就是聞人升的精明之處,用人之法。


    領先時代的方法他會,那些糟粕之術,他同樣精通。


    有些人辛苦坐上高位,卻又自己退出去,簡直是幼稚可笑,他是將跟隨自己的人,統統放棄。


    是一種正值上的幼稚病。


    而聞人升絕對不會犯下這些錯誤。


    他的智慧無雙,又心誌無雙。


    什麽事都能一看就破,什麽問題都能一見即明。


    流民士兵,都招收有家有口的人。


    總之就是盡量有約束,出海作戰都有賞金,一手是錢,一手是人質,配合上基礎訓練,加上戰時軍法,不怕士兵不出力不賣命。


    當然搞造船也不是很容易的。


    西洋人也不願意技術擴散。


    但是他們來到東南還是為了錢。


    聞人升通過貨物份額來誘.惑他們,雇傭他們建造西洋船隻。


    反正是隻要有銀子的話,有很多西洋專家。


    這年頭最大的好處,就是很多人還沒有什麽忠誠於國*的想法。


    還是以個人發財為主。


    也沒有什麽西洋的技術壁壘。


    可能會有一些具體的技術保密。


    但是隻要給夠錢,挖人並不難。


    聞人升多管齊下。


    同時內部出現一些背叛之事。


    有的人帶著滿滿一船貨物跑了。


    這就是在海上的危險。


    辛辛苦苦逃走一艘船,連穿帶貨物就價值10萬兩。


    如果沒人看到,或者這艘船不迴來,你還會以為他是遭受了海難,從而沒法處置他的家人。


    這也是為什麽一定要找有家室,有宗族的人當船長。


    單身狗當不了船長。


    沒人相信他們對船主和股東們的忠誠。


    好在聞人升在當初就設置過粘杆處上船,將背叛的人都給殺掉。


    然後又把那船給追迴來了。


    類似的事情發生過幾次後,背叛者就大為減少。


    因為他們知道了伸手就被砍。


    當然不會犯傻。


    那就采取更加安全的手段賺錢。


    這種想法比比皆是,大家都是這樣想的。


    做好這些雜事後,半年後,聞人升終於協調好一切,開始真正的戰鬥。


    這一年東虜入寇。


    從此掀開了2年一次的大規模劫掠生涯。


    他們選擇從蒙*邊牆越口而入。


    一路上軍堡望風而逃。


    隻有幾個大的軍事城堡,才選擇堅守。


    然而對方圍而不攻擊,就是一路衝進來。


    那些軍事堡壘,毫無辦法,隻能燃起狼煙,通知京畿之地。


    八旗一路衝進來。


    這個時候,朝廷一片恐慌。


    開始召集天下之兵勤王。


    聞人升自然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他的士兵和雇傭兵已經訓練了一年多,現在要上戰場真實練兵了。


    在訓練場上練習的再好,不見血,不殺人,不斬首,永遠不會成為強軍。


    他才不會貿然用一群新兵蛋子,去打東虜。


    他想了想選擇派出水師北上。


    來自從西洋人那裏購買和雇傭的大船22隻,還有大明的船隻50隻,滿載著士兵和輜重,一路向遼東而去。


    士兵組成是,他雇傭了3000西洋人,都是火繩槍手。


    所用火槍皆來自采購和自我打造。


    用鐵足,打磨精良,發火率日常訓練能達到八成五,士兵也很熟練。


    一分鍾最快的能打出兩發子彈。


    最大射程六十步,可以破兩層甲,想破三層甲要在20步之內,還要用重型火繩槍。


    還有4000長槍兵,2000盾牌手,都是府兵。


    個個都有鎖子甲和絲綢內襯,是用來防備遠距離拋射。


    近距離平射就防不住了。


    因為東虜的平射是20米內,都能打中麵門。


    需要靠車營來對抗。


    99mk.infowap.99mk.info


    /60/60725/32100620.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秘讓我強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恆並收藏神秘讓我強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