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不敢相信。


    大貝勒代善則是第一個站出來,跪下道:“大汗真情動人,奴才們感動無比,八旗上下,正是靠著團結一心,才能屢屢打敗懦弱尼勘南朝。”


    隨後八旗諸多權貴一起下跪。


    “好,大家請起,我們就是要團結一心,八旗以戰立國,也以戰立身。”


    “從今之後,凡敢戰者,不論漢滿蒙……擇其勇猛者入我八旗之中。”


    “吩咐下去,這一條成為常例,每一個月都進行篩選。”


    “以往都是大戰之後,才有人能夠抬旗,以後月月評選,凡是勇敢者皆入,怯懦者則從旗中淘汰!淪為包衣!”


    黃太吉再次說道。


    眾人立刻下跪應聲。


    其實怯懦者之前都是直接斬首的。


    戰前逃跑,自己與敵相差不多,卻不敢迎敵,也要斬首。


    而且都是真斬首,沒有求情的說法。


    要到20年後,南明、大順、大西都不再是對手……外部壓力大大減弱,嚴酷軍紀才沒了維持的基礎。


    人心思散,八旗也就迅速墮.落了。


    玩家黃太吉自然了解這個。


    所以他要使用新的措施,將敢戰之士篩選出來。


    而且化成祖宗之法。


    隻是他下朝迴到書房之後,範文程卻來建言。


    “大汗之措施,實乃英明,隻是惟恐後世之君難以如同大汗一樣英明。”範文程說道。


    “嗯?”黃太吉靠在軟榻上。


    這種姿態若是漢人皇帝接待大臣,肯定要被禮儀官員說是不尊重大臣。


    要被諫言的。


    然而此時,卻沒人敢說一句話。


    “大汗,日後當心再現唐朝藩鎮之禍也。”範文程小心翼翼道。


    其實他是真心為黃太吉著想。


    按照黃太吉的做法,那肯定是好戰者,好武者充斥八旗之中。


    他們將掌握朝廷大權,這不就是兵強馬壯者為天子嗎?


    黃太吉如果想將皇位傳為自己子孫,必然要搞以文馭武。


    不然的話,年輕的太子,如何與資深的宿將相比?


    這就是家天下的弊端。


    為了自己的皇位安全,就要製造出很多大有弊端的措施來。


    比如嚴厲打壓武官的地位。


    因為和平時代,武官才是最容易造成皇位傳遞不穩定的因素。


    文官沒有兵權,幾個太監就能拿下。


    所以他們分外需要依靠道理,依靠規矩,依靠禮儀。


    這樣的話,才能得到輿論優勢,才能得到道德優勢,才能得到內外一致,減少抵抗。


    所以由他們來輔助皇位繼承,那自然就是要靠詔書、禮法、士民之心、權貴之望。


    絕對不會出現一個尚書自己當了皇帝的事。


    因為別人誰會心服?你尚書能當,我大學士不能當嗎?


    所以不可能的。


    而武者不一樣,他們有刀子,所以他們在關鍵時候,不需要道理,隻要刀子多,刀子硬就能決定誰來當皇帝。


    甚至他們也可以自己當皇帝。


    “哼,朕寧可以強而亡,也不會像宋明一樣以弱而滅!”黃太吉冷哼一聲。


    “臣知錯。”範文程立刻跪倒在地。


    “好了,之前的甘薯、土豆、玉米等高產之物,你們做的怎麽樣了?”黃太吉其實每天都在關心此事。


    “迴稟大汗,多處田地都有豐收,少則一石,多則兩三石,五畝之地,即可養活一個包衣,而一個包衣有牛有騾,可以開墾15到30畝地。”範文程欣喜地迴稟道。


    “很好,很好。你做事有功,我很歡喜。特賞賜你東珠十顆,加南書房行走。”黃太吉坐正身體,立刻笑道。


    範文程趕緊叩頭。


    同時也堅定了效忠之心。


    南朝士林,多是浮誇奢靡,哪有人在乎這種農產?


    即便是皇帝,口中說要重農,可實際上了,那些大臣士紳,隻知道搶占水澆良田,沒有半分心思用在提升畝產,改進良種。


    隻有少數大臣以農事見長。


    但也難以得到提拔。


    因為搞農事的就沒有功夫搞錢,沒有功夫搞錢自然就沒有辦法跑官。


    如此下去,南朝大多不務正業。


    相反,大金則是很厲害。


    一直都是在做事。


    不做事者,尚奢靡者,就會被斬殺。


    而且大汗和貝勒們都有進取心。


    他相信大金肯定能贏的。


    而且幾次大戰,已經證明了他的正確性。


    可以說他絕對不會再投到南朝去了。


    哪怕在這裏連個奴才都做不到。


    經常要麵臨一些貝勒的欺淩,有人將他老婆搶走,他都不敢反抗。


    還得要靠大汗發話索迴來。


    不過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能抬旗了。


    因為他也立下大功了。


    不過他想不到,黃太吉隻是想著將勇猛者單獨篩選出來,單獨建立戰族,八旗就擔當著這個篩選重任。


    後世八旗子孫為什麽做不到這點?


    因為貪婪、墮.落、讓別人打仗肯定比自己上戰場舒服。


    然而他們忘記了,當別人掌握了武力時,也就掌握了權力。


    這就是為什麽後世是民***居多的原因。


    黃太吉確定糧食這一點後,就開始下令繼續搞事。


    這一迴要搞的事,就是再發恩養令。


    “南朝敗壞,凡遼東之人,來投者,均撥田30畝,允許租用公中之牛,繳納田賦四成給公中。”


    “遼東之人,勇壯者,也可抬入漢八旗。”


    因為靠著甘薯、土豆、玉米,解決糧食問題,讓蓄養奴隸變得有利可圖,他相信八旗權貴們肯定樂意多蓄養奴隸。


    但是這會產生一個問題。


    八旗們會源源不斷地將自由耕作的漢民,能夠給公中朝廷納稅的自由民,變成八旗下的包衣,不如牛馬一樣的奴隸。


    這是黃太吉不想看到的。


    因為他知道包衣幹活積極性會很差。


    現在軍紀嚴明,他們不敢偷懶,以後就會偷懶的。


    實際上從天命年到天聰年,遼東逃民源源不斷。


    一是八旗軍法嚴苛,二是同樣吃不上飯,既然如此哪還不如逃到南邊和東江。


    在這種情況下,包衣生產效率很低。


    所以他要改進。


    於是再次下令。


    “凡大金下軍民,以軍法治理,無辜斬殺包衣者,同殺牛馬治罪。”


    以前是隨意斬殺,現在是殺一個包衣,和殺一頭牛,一匹馬一樣的罪過。


    這令一出,當即遼東之地,無數包衣叩頭感謝大汗仁慈英明。


    其實這時候,八旗權貴也已經知道良種出現,包衣種糧是很有利潤的事。


    因為遼東不缺少土地,直到300年後,還有闖關東開墾土地的說法。


    在關外能夠達到人均三十多畝,人地矛盾很少,大部分人都是小地主,堪稱朝野上下第一。


    這個年代,荒地更多。


    殺一頭牛,殺一匹馬,懲罰是很嚴重的。


    至少要抽5鞭子以上,如果是殺的戰馬,那甚至要斬首的。


    除非你是精兵,有戰功,有人說情,才能避免被斬首。


    要知道即便是八旗中人,被老汗斬首者也是比比皆是。


    就是靠這種嚴酷軍法,才能維持住局麵和內部團結。


    而現在黃太吉的威望,靠著之前西征蒙*,還有改進良種,已經大大提升。


    在許多人心中,其實要比老汗強得多。


    因為老汗折騰來折騰去,雖然死前威望也很高,但戰略實力是在逐年下降的。


    包衣種地不產出,不得不殺之。


    每次打仗隻能八旗自己人上,年年補充,年年下降。


    而黃太吉卻是真正扭轉了這一局勢,讓八旗的實力開始穩步上升。


    幾道命令一下,這實力就飛速上漲。


    …………


    聞人升看後,就知道雙方的差距還在拉大。


    他現在名不正言不順。


    隻有一個兵備道的名義。


    好處就是他開始擁有東南海洋的地利。


    他與剛剛被他打敗的紅毛人又勾連上了。


    這就是利益。


    利益遠遠大於仇恨。


    他和紅毛人進行走私。


    紅毛人所需要的瓷器、生絲、茶葉,他借助兵備道的官位去找中間商籌辦。


    當然他不用親自去。


    篩選了幾個靠譜的掌櫃,讓他們辦理。


    然後和紅毛人,又商量了,要借走大員的北麵淡水,用來練兵,屯墾,移流民。


    淡水還在西紅毛手中,不過已經撤兵快撤幹淨了。


    聞人升讓荷紅毛們派出大船輔助。


    雙方有了利益牽扯,這事就很好辦。


    畢竟聞人升是真有官皮在身的。


    後來的鄭家就是靠著一個遊擊將軍的皮,出賣船引養兵,進而一步步崛起,輸了再來,最後打敗劉香和紅毛人,接著稱霸東海。


    此時聞人升有著更方便的名義。


    畢竟他是文官出身,更有與地方士紳勾連的名義。


    他以淡水為藏兵和練兵之地。


    這裏遠離內陸,不用擔心朝廷會查到。


    可以放開手腳。


    第一批,他就遷移了兩萬人。


    動用了大小船隻三百人。


    以當地知府賑濟流民的名義,將北麵台州大饑荒引來的流民,送到淡水。


    然後從荷紅毛那裏購買東南大米,運到淡水價值一兩七錢。


    從東南洋購買大米隻是九錢,最多不過一兩。


    這足足有一半多的利潤,而且還可以衝抵生絲、瓷器、茶葉的款項,這對紅毛人來說是大利益。


    因為以前他們很難找到大宗需要的貨物。


    這也是大明官僚體係徹底腐爛的原因。


    其實救濟災荒有太多辦法了。


    完全是官僚體係徹底沒有了執行力,能做到的賑濟之法,也做不到了。


    直到京城快要完蛋的時候,通州還有千萬石存米。


    京城也不是因為沒有糧食才完蛋的。


    聞人升運來兩萬流民。


    一人一年要吃3石糧,這當然是比較高的生活水平。


    也就是說6萬石糧食夠兩萬流民吃一年的。


    6萬石也就是不超過12萬兩銀子。


    現在聞人升當然不需要直接拿出12萬兩銀子,荷紅毛也不想要銀子。


    他直接給了對方十萬兩銀子貨物。


    這些貨物,自然是從各地士紳手中購買的。


    隻有士紳們才有足夠的生絲、茶葉、瓷器。


    所以說,明朝的民心就是士紳的民心。


    清朝能夠入關成功,就在於拉攏住了士紳之心。


    隻是後來剃頭,讓大量士紳反叛,以至於差點被趕出去。


    然而還是靠著大量漢軍鎮壓,最後打斷了士紳的骨頭。


    北麵的人為了生存已經不在乎頭發了。


    江南活得好,還在乎頭發。


    第一波流民2萬,有糧食,還要開墾土地。


    還要應對生番,應對蚊蟲。


    直接放火燒地。


    這一燒就是一周。


    接著就是砍伐樹木,建立房子。


    聞人升靠船隻運糧。


    這事朝廷也有所耳聞,但聞人升以疏散災民而賑濟,忽悠過去。


    又送了些銀子,讓王侍郎在京城中疏通關係,也就這樣糊弄過去了。


    本來就沒有啥事的。


    明末除非是你犯下的事,被皇上記住了,不然的話,有銀子疏通,想被責問還真難。


    除非自己找死。


    熊廷弼被殺,也是事情太大,靠銀子疏通不過去。


    可惜了這位文臣,唯一一個有可能鎮壓住老奴的人。


    第一批流民,一月之後,死了七八百人。


    病死的、累死的、被生番偷襲死的,下水淹死的、砍木頭被毒蛇咬死的……


    但大家無所謂。


    流民自己無所謂。


    官吏無所謂。


    聞人升也無所謂。


    這才哪到哪?


    滿清入關死了5000萬人。


    這些代價太少了。


    他要想在沒有開掛,沒有使用超前理念下,墾殖,就要拿人來灌。


    第二個月,又是兩萬人。


    繼續購買糧食。


    當然糧倉是要建好的。


    畢竟這裏還是亞熱帶,又靠海,太潮濕。


    如果不時刻注意晾曬,很容易腐爛。


    這就要挑選忠厚實在之人,配合軍法管理才能讓糧食這種重要根本之物,得到妥善管理。


    當然這也隻是一時的。


    聞人升自己時常注意著,就能管理的好。


    注意不到肯定會完蛋,老實人也就5年老實期限。


    有的可能更短,五個月吃飽了就要想事。


    於是屯糧,篩選,建立貨棧、開墾耕地、招募家丁護衛,收納義子。


    按說荷紅毛人不樂意看到聞人升的勢力壯大。


    但一來,近海他們打不過聞人升,二來他們還需要聞人升提供貨物。


    就像後來他們也對鄭家退讓了,讓鄭芝龍移民開墾一樣。


    這就是利益之下,可以綏靖,可以妥協。


    不過等到他們更加強大之後,肯定還是想著獨霸,甚至打開大明的關口,進行自由貿易。


    (本章完)


    /60/60725/32096354.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秘讓我強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恆並收藏神秘讓我強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