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安抉擇
荀諶一開始其實就被束縛住了手腳,袁紹雖然也知道拉攏馬騰、韓遂的重要性,但是對於該用些什麽籌碼,卻顯得猶猶豫豫。
荀諶帶來的不過是些錢糧之物,雖然數目不小,但說到底這隻是與關中結盟的見麵禮。對於打敗曹操,重整天下之後的事情,袁紹卻無一語交代,這令荀諶麵對馬騰、韓遂先天底氣不足。
當然這也是因為起初袁紹並不知道曹操也會在這個時候派人前往長安。如果沒有比較,袁紹給出的籌碼自然算是豐厚,估計馬騰、韓遂也未必會二話。但是現在人都撞到了一起,那馬騰、韓遂就有足夠的餘地來選擇平衡了!
這種時候,如果袁紹不能加碼,那縱使荀諶口舌再利,恐怕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荀諶給馬騰、韓遂二人分析的很透徹,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很在理,但是卻沒有提到關鍵問題,這讓二人還是不免有些失望!
於是馬騰便又令人去將鍾繇請來。
鍾繇聽到馬騰召見自己,也得知馬騰已經召見過荀諶,於是問傅幹道:“彥材以為,這馬騰、韓遂最終會如何抉擇?”
傅幹對馬騰、韓遂更為了解,於是對鍾繇說道:“馬騰、韓遂乃守利之徒!其所顧慮,不過是富貴終身。如今天下未定,端倪不顯,是以猶豫不定。大人若見二人,當如此如此……”傅幹對鍾繇耳語了一番道。
其實曹操這次雖然是以鍾繇為主使,但實際上核心乃是傅幹。
傅幹是丞相府參軍,所謂“參軍”,即是“參謀軍務”,能夠擔當這樣職位的人,必定是極其聰明之人。
出使關中,本來是以朝廷的名義,但是曹操卻派出了自己府中的參軍為鍾繇副手,這也表明了這次出使的智囊核心是傅幹,而鍾繇恐怕更多的隻是被借用其名望。
當然,鍾繇在曹操眼裏也是自己手下的重要人才,不然也不會委以重任了。
說實話,鍾繇的名氣要大於荀諶,而且鍾繇也年長於荀諶,因此馬騰、韓遂才先聽了荀諶的話,然後才將鍾繇請來。這意味著,鍾繇說完之後,馬騰、韓遂便要下最後的抉擇。
“鍾尚書來了!快快有請!”馬騰親自出迎道。
鍾繇在許昌被曹操任以尚書仆射之職,而且鍾繇很早就在朝為官,因此馬騰稱其為鍾尚書。
鍾繇見馬騰親自來迎,便知道馬、韓二人與荀諶之會,恐怕不盡如人意,而這正是自己的機會!
鍾繇對二人行過禮之後,也不再迂迴,直接問道:“二位將軍與友若相會如何?想必定是袁紹誠意不足吧?”
眾人分坐定,馬騰當然不能顯露自己的態度,於是說道:“袁公禮遇我二人甚厚,與友若先生相會,也可謂是兩下歡喜!今日請鍾尚書前來,隻是為答謝尚書,並無他意!”
這是欲擒故縱,鍾繇當然清楚,見招拆招,於是鍾繇起身說道:“既然如此,二位將軍盛情,鍾繇心領了!就此告辭,鍾繇也好早日迴去複命!”
馬騰沒有想到這鍾繇竟然會來這一手,都還沒有“報價”,就要撤,這怎麽可以?
韓遂急忙出來說道:“尚書稍安勿躁!既然來此,何不將該說的都說了!否則尚書迴去又如何交差?”
鍾繇見韓遂出來緩和,於是問道:“二位將軍不是已經接受了袁紹的條件?那鍾繇何必再費口舌?”說罷還要出走。
馬騰於是開口道:“鍾尚書若踏出此門一步,那便莫要後悔!”
鍾繇這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辦法在韓遂那裏或許管用,但在馬騰這裏,那可就碰上釘子了!
馬家人最不願就是受人脅迫,這一點無論是馬騰還是他的幾個子女,性情都是如此。可惜傅幹忘記了提醒鍾繇這一點,差點兒釀成大錯!
氣氛一時間變得極其尷尬!
又是韓遂出來打圓場道:“騰公稍安,且聽聽鍾尚書的話也無妨!鍾尚書遠來是客,也不當急於一時,不如權且坐下,你我再談談?”
鍾繇冷汗直冒,本來自己都不知道該進還是退了,還好有韓遂在,於是就坡下驢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也不妨與二位將軍攤開了明說!”
鍾繇再次迴到座位坐定,然後對馬騰、韓遂行禮道:“古人有言‘順道者昌,逆德者亡’。曹公奉天子誅暴亂,法明國治,上下用命,有義必賞,無義必罰,可謂順道矣。袁氏背王命,擁四州以陵中國,寬而多忌,仁而無斷,兵雖強,實失天下心,可謂逆德矣。曹公以微弱之兵,尚能官渡大敗袁紹,足見袁紹實則外強中幹。此曹公必勝袁紹也!”
說到正題上,鍾繇的話倒還算是比較中肯,馬騰剛才的慍怒,這才消去。聽了鍾繇的話,馬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其實這也是馬騰、韓遂一直不能理解的事情,本來官渡之戰,袁紹是握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卻敗的如此不像樣,這使得袁紹的實力在馬騰、韓遂二人的心中打上了問號。
不過馬騰還是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問道:“曹操挾製王命,恐非天下義士所容。”
鍾繇辯駁道:“天子幼弱,不足以擔大事,唯曹孟德有周公吐哺之心,甘當天下責難,而不忘漢臣之職責,如此大義大勇,縱天下人一時不解,終有正名之日!也正因曹公擔當王命,二位將軍方才得以榮升。若曹公平肅天下,而二位將軍能夠於中出力。將來勢必封侯拜爵,位極人臣!三公之位,天下之望,隻待二位將軍信手而取!”
這才說道了要點,聽了鍾繇這話,馬騰、韓遂已然開始動心。既能得利,又能得名,這才是最好的結果。
鍾繇接著又對二人說道:“將軍既事有道,不盡其力,陰懷兩端,欲以坐觀成敗,吾恐成敗既定,奉辭責罪,將軍先為誅首矣。”
動之以利,曉之以害,鍾繇這句話同時也為馬騰、韓遂描畫了另一個反麵的結果。
功成之後,會當怎樣,事敗之後,又會如何,鍾繇都給說了出來。當然這其實是傅幹給鍾繇的建議。
如此馬騰、韓遂便已經沒有了其它的想法,二人心中已經有了抉擇。
荀諶一開始其實就被束縛住了手腳,袁紹雖然也知道拉攏馬騰、韓遂的重要性,但是對於該用些什麽籌碼,卻顯得猶猶豫豫。
荀諶帶來的不過是些錢糧之物,雖然數目不小,但說到底這隻是與關中結盟的見麵禮。對於打敗曹操,重整天下之後的事情,袁紹卻無一語交代,這令荀諶麵對馬騰、韓遂先天底氣不足。
當然這也是因為起初袁紹並不知道曹操也會在這個時候派人前往長安。如果沒有比較,袁紹給出的籌碼自然算是豐厚,估計馬騰、韓遂也未必會二話。但是現在人都撞到了一起,那馬騰、韓遂就有足夠的餘地來選擇平衡了!
這種時候,如果袁紹不能加碼,那縱使荀諶口舌再利,恐怕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荀諶給馬騰、韓遂二人分析的很透徹,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很在理,但是卻沒有提到關鍵問題,這讓二人還是不免有些失望!
於是馬騰便又令人去將鍾繇請來。
鍾繇聽到馬騰召見自己,也得知馬騰已經召見過荀諶,於是問傅幹道:“彥材以為,這馬騰、韓遂最終會如何抉擇?”
傅幹對馬騰、韓遂更為了解,於是對鍾繇說道:“馬騰、韓遂乃守利之徒!其所顧慮,不過是富貴終身。如今天下未定,端倪不顯,是以猶豫不定。大人若見二人,當如此如此……”傅幹對鍾繇耳語了一番道。
其實曹操這次雖然是以鍾繇為主使,但實際上核心乃是傅幹。
傅幹是丞相府參軍,所謂“參軍”,即是“參謀軍務”,能夠擔當這樣職位的人,必定是極其聰明之人。
出使關中,本來是以朝廷的名義,但是曹操卻派出了自己府中的參軍為鍾繇副手,這也表明了這次出使的智囊核心是傅幹,而鍾繇恐怕更多的隻是被借用其名望。
當然,鍾繇在曹操眼裏也是自己手下的重要人才,不然也不會委以重任了。
說實話,鍾繇的名氣要大於荀諶,而且鍾繇也年長於荀諶,因此馬騰、韓遂才先聽了荀諶的話,然後才將鍾繇請來。這意味著,鍾繇說完之後,馬騰、韓遂便要下最後的抉擇。
“鍾尚書來了!快快有請!”馬騰親自出迎道。
鍾繇在許昌被曹操任以尚書仆射之職,而且鍾繇很早就在朝為官,因此馬騰稱其為鍾尚書。
鍾繇見馬騰親自來迎,便知道馬、韓二人與荀諶之會,恐怕不盡如人意,而這正是自己的機會!
鍾繇對二人行過禮之後,也不再迂迴,直接問道:“二位將軍與友若相會如何?想必定是袁紹誠意不足吧?”
眾人分坐定,馬騰當然不能顯露自己的態度,於是說道:“袁公禮遇我二人甚厚,與友若先生相會,也可謂是兩下歡喜!今日請鍾尚書前來,隻是為答謝尚書,並無他意!”
這是欲擒故縱,鍾繇當然清楚,見招拆招,於是鍾繇起身說道:“既然如此,二位將軍盛情,鍾繇心領了!就此告辭,鍾繇也好早日迴去複命!”
馬騰沒有想到這鍾繇竟然會來這一手,都還沒有“報價”,就要撤,這怎麽可以?
韓遂急忙出來說道:“尚書稍安勿躁!既然來此,何不將該說的都說了!否則尚書迴去又如何交差?”
鍾繇見韓遂出來緩和,於是問道:“二位將軍不是已經接受了袁紹的條件?那鍾繇何必再費口舌?”說罷還要出走。
馬騰於是開口道:“鍾尚書若踏出此門一步,那便莫要後悔!”
鍾繇這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辦法在韓遂那裏或許管用,但在馬騰這裏,那可就碰上釘子了!
馬家人最不願就是受人脅迫,這一點無論是馬騰還是他的幾個子女,性情都是如此。可惜傅幹忘記了提醒鍾繇這一點,差點兒釀成大錯!
氣氛一時間變得極其尷尬!
又是韓遂出來打圓場道:“騰公稍安,且聽聽鍾尚書的話也無妨!鍾尚書遠來是客,也不當急於一時,不如權且坐下,你我再談談?”
鍾繇冷汗直冒,本來自己都不知道該進還是退了,還好有韓遂在,於是就坡下驢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也不妨與二位將軍攤開了明說!”
鍾繇再次迴到座位坐定,然後對馬騰、韓遂行禮道:“古人有言‘順道者昌,逆德者亡’。曹公奉天子誅暴亂,法明國治,上下用命,有義必賞,無義必罰,可謂順道矣。袁氏背王命,擁四州以陵中國,寬而多忌,仁而無斷,兵雖強,實失天下心,可謂逆德矣。曹公以微弱之兵,尚能官渡大敗袁紹,足見袁紹實則外強中幹。此曹公必勝袁紹也!”
說到正題上,鍾繇的話倒還算是比較中肯,馬騰剛才的慍怒,這才消去。聽了鍾繇的話,馬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其實這也是馬騰、韓遂一直不能理解的事情,本來官渡之戰,袁紹是握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卻敗的如此不像樣,這使得袁紹的實力在馬騰、韓遂二人的心中打上了問號。
不過馬騰還是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問道:“曹操挾製王命,恐非天下義士所容。”
鍾繇辯駁道:“天子幼弱,不足以擔大事,唯曹孟德有周公吐哺之心,甘當天下責難,而不忘漢臣之職責,如此大義大勇,縱天下人一時不解,終有正名之日!也正因曹公擔當王命,二位將軍方才得以榮升。若曹公平肅天下,而二位將軍能夠於中出力。將來勢必封侯拜爵,位極人臣!三公之位,天下之望,隻待二位將軍信手而取!”
這才說道了要點,聽了鍾繇這話,馬騰、韓遂已然開始動心。既能得利,又能得名,這才是最好的結果。
鍾繇接著又對二人說道:“將軍既事有道,不盡其力,陰懷兩端,欲以坐觀成敗,吾恐成敗既定,奉辭責罪,將軍先為誅首矣。”
動之以利,曉之以害,鍾繇這句話同時也為馬騰、韓遂描畫了另一個反麵的結果。
功成之後,會當怎樣,事敗之後,又會如何,鍾繇都給說了出來。當然這其實是傅幹給鍾繇的建議。
如此馬騰、韓遂便已經沒有了其它的想法,二人心中已經有了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