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
幾位內閣大學士今個全在,不僅如此,就連當今聖上今個也在內閣。
平日裏,就算是真有什麽要事,也都是內閣大學士去禦書房求見聖上的。
像是聖上親臨內閣這種事情,並非是沒有過,但是,這種情況不多。
不過,對於當今聖上而言,這種事情就顯得不是那麽的罕見了,畢竟當今聖上可以說是少有的明君了。
“湖州府的案子,刑部和錦衣衛那邊,正在審著。”
弘治笑眯眯的開口,今個他閑了想著來內閣瞧瞧,別的事情已經說完了,最後,這話題自然也就又轉到了如今朝中所有大臣全都盯著的這個案子上麵來。
其實,湖州府的這個案子,若是論起所涉及官員的品級而言,是根本就不可能引起京城這麽大的關注的。
當然,這個所謂的引起京城這麽大的關注,是指的對朝廷的官員而言。
畢竟,就算是湖州府的官員真的一個不剩,全都被抓了,也牽扯不到他們這些個京城官員的身上,這風暴,也吹不到京城來。
可是,皇帝的態度,才是最為重要的。
如今皇帝和內閣的態度,分明是要對這個案子嚴查的同時,對其他所有的官員進行敲打,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也正因為此,湖州府的這個案子,如今才會成為了京城大小官員關注的焦點。
這是普通百官的想法,至於皇帝,這大明朝的江山都是他朱家的,出了這等事情,他豈會不嚴查?
對於皇帝而言,就沒有大官小官之說,隻有事情的嚴重程度。
“隻是,審問的結果,有些不好啊。”
弘治說完這話,歎了口氣,刑部和錦衣衛那邊審問的結果,每日都會送進宮的,從這一方麵,也能體現出弘治這個皇帝的勤政。
其實,弘治這個時候,心裏倒是希望之前曾毅查案的時候,抓了的這些個官員當中,有官員是被冤枉的。
畢竟,這麽多官員被抓,雖然能起到威懾的作用,但是,若是少些官員觸犯王法,那豈不是更好?
可是,隨著錦衣衛和刑部的審問,弘治才發現,曾毅之前所查獲的案情,隻是其中的一部分。
或許是因為曾毅年紀或者是經驗亦或者是人手不夠等的原因,這些個官員還有一些的罪名,根本沒被曾毅查出來。
而如今,在刑部和錦衣衛雙方官員聯合的問案之下,這些曾毅沒有查出來的罪名,同樣的被問了出來。
正因為這些新的被推敲或者問出來的罪名,才會讓弘治心情更是不佳的。
原本,這個案子就已經鬧的夠焦心了,雖然如今還是這麽多人沒在擴大,可是,案子的程度卻擴大了。
這就好比,一個殺人犯,殺了一個人,是死罪,殺兩個人,還是死罪,殺十個人,照樣是死。
雖然都是死罪,但是,殺一個人和殺十個人,這影響能一樣麽?
如今湖州府這些涉案的官員就是這麽一個情況。
“湖州府的案子,讓朕震驚。”
弘治臉色陰沉:“朕一直以為,朕勤政愛民,不敢疏忽,且朝中有諸位先生支撐,這天下也該太平了。”
“百姓們也能有一個安定的過活,咱們大明朝的國力也該蒸蒸日上。”
“可,湖州府這個案子,給朕一個天大的驚喜。”
“朕在這紫禁城內呆著,諸位先生在這京城內呆著。”
“這天下的事情,全都是靠下麵的官員的奏折等,咱們才了解,才知道的。”
“雖說有都察院在,有錦衣衛在,甚至,有刑部的清吏司在,且也有下麵的布政司在。”
“可,湖州府的案子,照樣出現了。”
“這意味著,官員相互勾結,官官相護。”
“甚至,都察院的言官都有可能已經和地方官員勾結了起來。”
“言官,是天子的耳目,若是連他們也被堵塞變髒了,那朕可不就成了聾子,瞎子了不是?”
弘治這話剛說完,一直在椅子上坐著的劉瑾等三位內閣大學士,就趕緊起身,跪倒在地了。
別看弘治平日裏對內閣的諸位大學士十分的尊敬,可是,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卻從來都不會恃寵而驕。
“是臣等失察,是臣等之罪。”
劉健和謝遷及李東陽三人跪倒在地,嘴裏不停的認罪。
“諸位先生快快請起。”
弘治一見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全都跪倒在地,不由得大驚,從椅子上起身,快步走到劉健他們跟前,親自彎腰將他們一個個扶起。
剛才弘治的那番話,雖然是震怒之下說的,可是,卻並沒有怪罪內閣幾位大學士的意思。
畢竟,弘治心裏也清楚,下麵的官員欺上瞞下,內閣的幾位大學士怕是和他這個皇帝一樣,全都被瞞著的呢。
“朕並沒有怪罪三位先生的意思。”
弘治苦笑連連,道:“朕這心裏啊,隻是對朝臣感到失望。”
“年初的時候,連為國選才之事,竟然都能出了亂子。”
“如今,地方官員又出了這等案子。”
“上至朝中侍郎,下旨地方知縣、甚至是主薄,這還隻是查出來的,會不會還有沒查出來的,朝中的哪位大臣,亦或者是其他的知府等官員?”
弘治這番話,雖然帶著一絲的疑問,可其實,這話是十分肯定的話語,畢竟,到了這個時候,沒誰會說這大明朝的官員,除了湖州府以外,其餘地方的官員一個個全都清正廉明。
這話,也就是場麵話罷了。
最起碼,內閣的幾位大學士這個時候是絕對說不出這種話來的。
劉健看了謝遷和李東陽一樣,彎腰拱手,道:“陛下,湖州府的案子,和之前京城的各項案子,臣等幾個已經私下裏商議過了。”
“雖還未曾有確切的注意,不過也大概有了一個想法。”
畢竟湖州府出了這麽大個案子,為防萬一,朝廷肯定是要有一些舉動的,當然,朝廷的規矩肯定是不能變的,但是,在規矩之中,也可以進行一些變動的。
“劉先生但說無妨。”
弘治重新在椅子上落座,雙眼炯炯有神的看著劉健,這段時間,他也是經常在想一個解決的法子,想要知道,這天下到底有沒有類似湖州府這樣的官員。
若是有,那就必須要早日把這些害群之馬給揪出來,絕對不能繼續放任下去。
“湖州府之所以出現這種事情,是當地官員相互勾結,且布政司、提刑司疏忽,刑部清吏司失察,都察院的言官倒是罪責最大。”
“甚至,都察院在湖州府的禦史,怕是也有和地方官員勾結的嫌疑。”
“所以,臣等以為,陛下需下旨斥責浙布政司及提刑司,同時責令刑部對清吏司官員進行斥責。”
“至於都察院的禦史,在沒有證據之前,允都察院自查。”
說完這話,劉健頓了頓,他現在說的這些,全都是如何對湖州府這件案子做的相關善後事情。
接下來他要說的,才是最為主要的事情。
“同時,陛下下旨對兩京一十三省布政司及提刑司,責令他們巡查下麵官員,責令刑部清吏司不得在有懈怠。”
“責令都察院對各地禦史進行調動。”
劉健說的這幾個建議,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各個衙門全都行動起來,讓他們清查一遍,同時,因為是多個互相不隸屬的衙門交叉進行查察的,所以,這些個衙門的官員,總該都是要用些一些的。
若不然,最後你這邊什麽都沒查出來,另外衙門的官員查出了數個案子,到時候,你這算是玩忽職守還算是應對聖旨?
或許此時朝廷不會找你的麻煩,但是等日後進京述職的時候,怕是要被貶的吧?
聽完劉健的話,弘治眉頭緊皺,並沒有直接迴話,他是皇帝,幾道聖旨倒是容易下達,可是,這事情所造成的後果,他必須要考慮好。
這雖然隻是幾道斥責的聖旨,可是,一旦兩京一十三省全部同時如此,弘治怕會引起一些動蕩的。
沉吟了許久,弘治方才緩緩開口,道:“讓布政司和提刑司及刑部清吏司還有都察院同時如此查查天下官員,怕是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不妨分開來查。”
“先是都察院,之後是刑部,之後是布政司及提刑司。”
“不可著急啊。”
說完這話,弘治歎了口氣,他是皇帝,他心裏其實更急著把這天下的貪官汙吏全都給抓了,免得禍害他朱家的江山。
可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他還要考慮江山社稷的穩定,和民間的穩定。
所以,有些事情,哪怕慢一些,弘治也不會去求速成的。
治國理政,根本就不可能速成的。
“陛下聖明。”
劉健和謝遷及李東陽三人相視一眼,全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欣喜之色。
其實,弘治能想到的情況,他們三個內閣大學士豈會真的想不到?
隻不過,為臣子的,聰明一些的,就該知道,什麽時候把什麽決定讓給皇帝去做。
就比如這個決定,內閣可以肯定,他們剛才的意見必須是絕對不可能答應的,因為若是真敢同時那麽做,畢竟會讓天下官員心裏不安的。
天下的官員心裏都不安寧了,這江山社稷,自然也就不安了。
這種情況,皇帝是不可能同意的,所以,他們才敢隻說了那麽一個法子,因為他們有百分百的把握當今聖上會拒絕。
至於拒絕之後的這個法子,若是聖上真的一時想不出來,內閣肯定也要在等些時日,然後若是聖上還是不提起的話,內閣才會提起的。
這其實就是為官之道,同樣的話,該如何說,說出來的時間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那此事就先這麽定了吧。”
弘治笑著,點了點頭,道:“隻不過,如今湖州府的案子還未定下,這事暫且壓下,什麽時候湖州府的案子結了,什麽時候開始此法。”
說完這話,弘治笑著道:“朕其實挺中意一個人的,隻是,此人尚無功名在身,若不然,讓他去執行此事,一人可低數個禦史,且其忠心可嘉,能力也是不錯的。”
劉健聽完弘治這話,就笑了起來,看著旁邊笑而不語的李東陽,道:“陛下說的可是太子殿下的伴讀曾毅?”
也不乖劉健會這麽說,畢竟弘治說的這些話,無一不是在指曾毅,畢竟這次湖州府的案子曾毅做的著實不錯了。
就是內閣他們幾位大學士對曾毅也是十分滿意的。
“正是此子。”
弘治點了點頭,看向了笑而不語的李東陽,道:“當日朕將此子指給李先生為弟子的時候,心裏其實還擔憂此子會否壞了先生的名聲。”
“如今看來,朕倒是為李先生尋了一個好弟子。”
說完這話,弘治就笑了起來,其實,對於弘治而言,好的忠心能幹的臣子自然是喜歡的,但是,若是這個臣子能夠影響到太子,讓太子慢慢學好,這就更讓他滿意了。
“是陛下慧眼識英才。”
李東陽捋著下巴處的胡須,嗬嗬的笑著,對於曾毅這個送上門來的弟子,他心裏自然是十分滿意的。
而且,曾毅是太子的伴讀,以如今太子對曾毅的態度而言,日後太子登基,曾毅隻要別出什麽差錯,在朝中的地位肯定是不會差的。
對於朝廷重臣而言,培養弟子其一自然是繼承他的誌向,比如改革等等,和他思想上相同的。
其二,那自然就是為了日後告老還鄉之後,在朝中還有人照應。
如今,是做師傅的照應弟子,可等做師傅的告老還鄉之後,那就是在朝中的弟子照應師傅了。
如此做,也免得曾經在朝中的對頭趁著其告老還鄉之後,找麻煩。
這其實也是一種為自己日後考慮的打算了。
當然,以李東陽的年紀,現在考慮這些還早些,但是,有一個出色的,且隻要中途不出意外,在下一代皇帝跟前肯定是紅人的弟子,這總歸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好事。
幾位內閣大學士今個全在,不僅如此,就連當今聖上今個也在內閣。
平日裏,就算是真有什麽要事,也都是內閣大學士去禦書房求見聖上的。
像是聖上親臨內閣這種事情,並非是沒有過,但是,這種情況不多。
不過,對於當今聖上而言,這種事情就顯得不是那麽的罕見了,畢竟當今聖上可以說是少有的明君了。
“湖州府的案子,刑部和錦衣衛那邊,正在審著。”
弘治笑眯眯的開口,今個他閑了想著來內閣瞧瞧,別的事情已經說完了,最後,這話題自然也就又轉到了如今朝中所有大臣全都盯著的這個案子上麵來。
其實,湖州府的這個案子,若是論起所涉及官員的品級而言,是根本就不可能引起京城這麽大的關注的。
當然,這個所謂的引起京城這麽大的關注,是指的對朝廷的官員而言。
畢竟,就算是湖州府的官員真的一個不剩,全都被抓了,也牽扯不到他們這些個京城官員的身上,這風暴,也吹不到京城來。
可是,皇帝的態度,才是最為重要的。
如今皇帝和內閣的態度,分明是要對這個案子嚴查的同時,對其他所有的官員進行敲打,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也正因為此,湖州府的這個案子,如今才會成為了京城大小官員關注的焦點。
這是普通百官的想法,至於皇帝,這大明朝的江山都是他朱家的,出了這等事情,他豈會不嚴查?
對於皇帝而言,就沒有大官小官之說,隻有事情的嚴重程度。
“隻是,審問的結果,有些不好啊。”
弘治說完這話,歎了口氣,刑部和錦衣衛那邊審問的結果,每日都會送進宮的,從這一方麵,也能體現出弘治這個皇帝的勤政。
其實,弘治這個時候,心裏倒是希望之前曾毅查案的時候,抓了的這些個官員當中,有官員是被冤枉的。
畢竟,這麽多官員被抓,雖然能起到威懾的作用,但是,若是少些官員觸犯王法,那豈不是更好?
可是,隨著錦衣衛和刑部的審問,弘治才發現,曾毅之前所查獲的案情,隻是其中的一部分。
或許是因為曾毅年紀或者是經驗亦或者是人手不夠等的原因,這些個官員還有一些的罪名,根本沒被曾毅查出來。
而如今,在刑部和錦衣衛雙方官員聯合的問案之下,這些曾毅沒有查出來的罪名,同樣的被問了出來。
正因為這些新的被推敲或者問出來的罪名,才會讓弘治心情更是不佳的。
原本,這個案子就已經鬧的夠焦心了,雖然如今還是這麽多人沒在擴大,可是,案子的程度卻擴大了。
這就好比,一個殺人犯,殺了一個人,是死罪,殺兩個人,還是死罪,殺十個人,照樣是死。
雖然都是死罪,但是,殺一個人和殺十個人,這影響能一樣麽?
如今湖州府這些涉案的官員就是這麽一個情況。
“湖州府的案子,讓朕震驚。”
弘治臉色陰沉:“朕一直以為,朕勤政愛民,不敢疏忽,且朝中有諸位先生支撐,這天下也該太平了。”
“百姓們也能有一個安定的過活,咱們大明朝的國力也該蒸蒸日上。”
“可,湖州府這個案子,給朕一個天大的驚喜。”
“朕在這紫禁城內呆著,諸位先生在這京城內呆著。”
“這天下的事情,全都是靠下麵的官員的奏折等,咱們才了解,才知道的。”
“雖說有都察院在,有錦衣衛在,甚至,有刑部的清吏司在,且也有下麵的布政司在。”
“可,湖州府的案子,照樣出現了。”
“這意味著,官員相互勾結,官官相護。”
“甚至,都察院的言官都有可能已經和地方官員勾結了起來。”
“言官,是天子的耳目,若是連他們也被堵塞變髒了,那朕可不就成了聾子,瞎子了不是?”
弘治這話剛說完,一直在椅子上坐著的劉瑾等三位內閣大學士,就趕緊起身,跪倒在地了。
別看弘治平日裏對內閣的諸位大學士十分的尊敬,可是,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卻從來都不會恃寵而驕。
“是臣等失察,是臣等之罪。”
劉健和謝遷及李東陽三人跪倒在地,嘴裏不停的認罪。
“諸位先生快快請起。”
弘治一見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全都跪倒在地,不由得大驚,從椅子上起身,快步走到劉健他們跟前,親自彎腰將他們一個個扶起。
剛才弘治的那番話,雖然是震怒之下說的,可是,卻並沒有怪罪內閣幾位大學士的意思。
畢竟,弘治心裏也清楚,下麵的官員欺上瞞下,內閣的幾位大學士怕是和他這個皇帝一樣,全都被瞞著的呢。
“朕並沒有怪罪三位先生的意思。”
弘治苦笑連連,道:“朕這心裏啊,隻是對朝臣感到失望。”
“年初的時候,連為國選才之事,竟然都能出了亂子。”
“如今,地方官員又出了這等案子。”
“上至朝中侍郎,下旨地方知縣、甚至是主薄,這還隻是查出來的,會不會還有沒查出來的,朝中的哪位大臣,亦或者是其他的知府等官員?”
弘治這番話,雖然帶著一絲的疑問,可其實,這話是十分肯定的話語,畢竟,到了這個時候,沒誰會說這大明朝的官員,除了湖州府以外,其餘地方的官員一個個全都清正廉明。
這話,也就是場麵話罷了。
最起碼,內閣的幾位大學士這個時候是絕對說不出這種話來的。
劉健看了謝遷和李東陽一樣,彎腰拱手,道:“陛下,湖州府的案子,和之前京城的各項案子,臣等幾個已經私下裏商議過了。”
“雖還未曾有確切的注意,不過也大概有了一個想法。”
畢竟湖州府出了這麽大個案子,為防萬一,朝廷肯定是要有一些舉動的,當然,朝廷的規矩肯定是不能變的,但是,在規矩之中,也可以進行一些變動的。
“劉先生但說無妨。”
弘治重新在椅子上落座,雙眼炯炯有神的看著劉健,這段時間,他也是經常在想一個解決的法子,想要知道,這天下到底有沒有類似湖州府這樣的官員。
若是有,那就必須要早日把這些害群之馬給揪出來,絕對不能繼續放任下去。
“湖州府之所以出現這種事情,是當地官員相互勾結,且布政司、提刑司疏忽,刑部清吏司失察,都察院的言官倒是罪責最大。”
“甚至,都察院在湖州府的禦史,怕是也有和地方官員勾結的嫌疑。”
“所以,臣等以為,陛下需下旨斥責浙布政司及提刑司,同時責令刑部對清吏司官員進行斥責。”
“至於都察院的禦史,在沒有證據之前,允都察院自查。”
說完這話,劉健頓了頓,他現在說的這些,全都是如何對湖州府這件案子做的相關善後事情。
接下來他要說的,才是最為主要的事情。
“同時,陛下下旨對兩京一十三省布政司及提刑司,責令他們巡查下麵官員,責令刑部清吏司不得在有懈怠。”
“責令都察院對各地禦史進行調動。”
劉健說的這幾個建議,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各個衙門全都行動起來,讓他們清查一遍,同時,因為是多個互相不隸屬的衙門交叉進行查察的,所以,這些個衙門的官員,總該都是要用些一些的。
若不然,最後你這邊什麽都沒查出來,另外衙門的官員查出了數個案子,到時候,你這算是玩忽職守還算是應對聖旨?
或許此時朝廷不會找你的麻煩,但是等日後進京述職的時候,怕是要被貶的吧?
聽完劉健的話,弘治眉頭緊皺,並沒有直接迴話,他是皇帝,幾道聖旨倒是容易下達,可是,這事情所造成的後果,他必須要考慮好。
這雖然隻是幾道斥責的聖旨,可是,一旦兩京一十三省全部同時如此,弘治怕會引起一些動蕩的。
沉吟了許久,弘治方才緩緩開口,道:“讓布政司和提刑司及刑部清吏司還有都察院同時如此查查天下官員,怕是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不妨分開來查。”
“先是都察院,之後是刑部,之後是布政司及提刑司。”
“不可著急啊。”
說完這話,弘治歎了口氣,他是皇帝,他心裏其實更急著把這天下的貪官汙吏全都給抓了,免得禍害他朱家的江山。
可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他還要考慮江山社稷的穩定,和民間的穩定。
所以,有些事情,哪怕慢一些,弘治也不會去求速成的。
治國理政,根本就不可能速成的。
“陛下聖明。”
劉健和謝遷及李東陽三人相視一眼,全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欣喜之色。
其實,弘治能想到的情況,他們三個內閣大學士豈會真的想不到?
隻不過,為臣子的,聰明一些的,就該知道,什麽時候把什麽決定讓給皇帝去做。
就比如這個決定,內閣可以肯定,他們剛才的意見必須是絕對不可能答應的,因為若是真敢同時那麽做,畢竟會讓天下官員心裏不安的。
天下的官員心裏都不安寧了,這江山社稷,自然也就不安了。
這種情況,皇帝是不可能同意的,所以,他們才敢隻說了那麽一個法子,因為他們有百分百的把握當今聖上會拒絕。
至於拒絕之後的這個法子,若是聖上真的一時想不出來,內閣肯定也要在等些時日,然後若是聖上還是不提起的話,內閣才會提起的。
這其實就是為官之道,同樣的話,該如何說,說出來的時間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那此事就先這麽定了吧。”
弘治笑著,點了點頭,道:“隻不過,如今湖州府的案子還未定下,這事暫且壓下,什麽時候湖州府的案子結了,什麽時候開始此法。”
說完這話,弘治笑著道:“朕其實挺中意一個人的,隻是,此人尚無功名在身,若不然,讓他去執行此事,一人可低數個禦史,且其忠心可嘉,能力也是不錯的。”
劉健聽完弘治這話,就笑了起來,看著旁邊笑而不語的李東陽,道:“陛下說的可是太子殿下的伴讀曾毅?”
也不乖劉健會這麽說,畢竟弘治說的這些話,無一不是在指曾毅,畢竟這次湖州府的案子曾毅做的著實不錯了。
就是內閣他們幾位大學士對曾毅也是十分滿意的。
“正是此子。”
弘治點了點頭,看向了笑而不語的李東陽,道:“當日朕將此子指給李先生為弟子的時候,心裏其實還擔憂此子會否壞了先生的名聲。”
“如今看來,朕倒是為李先生尋了一個好弟子。”
說完這話,弘治就笑了起來,其實,對於弘治而言,好的忠心能幹的臣子自然是喜歡的,但是,若是這個臣子能夠影響到太子,讓太子慢慢學好,這就更讓他滿意了。
“是陛下慧眼識英才。”
李東陽捋著下巴處的胡須,嗬嗬的笑著,對於曾毅這個送上門來的弟子,他心裏自然是十分滿意的。
而且,曾毅是太子的伴讀,以如今太子對曾毅的態度而言,日後太子登基,曾毅隻要別出什麽差錯,在朝中的地位肯定是不會差的。
對於朝廷重臣而言,培養弟子其一自然是繼承他的誌向,比如改革等等,和他思想上相同的。
其二,那自然就是為了日後告老還鄉之後,在朝中還有人照應。
如今,是做師傅的照應弟子,可等做師傅的告老還鄉之後,那就是在朝中的弟子照應師傅了。
如此做,也免得曾經在朝中的對頭趁著其告老還鄉之後,找麻煩。
這其實也是一種為自己日後考慮的打算了。
當然,以李東陽的年紀,現在考慮這些還早些,但是,有一個出色的,且隻要中途不出意外,在下一代皇帝跟前肯定是紅人的弟子,這總歸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