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連年用兵,導致蜀漢經濟匱乏,國庫空虛,已為以後的傾覆埋下了巨大的伏筆。


    建興十二年,秋,孔明命隕五丈原。退兵時,楊儀奉諸葛遺命斬殺魏延,統率兵馬迴蜀。


    蜀後主大赦天下,命吳壹鎮守漢中,任蔣琬為尚書令,鼓舞蜀民振作經濟。”


    白須老者道:“諸葛武侯乃一代賢相,尚且不能保其久全,何況薑維?”


    胖臉老者點頭,道:“蜀後主非中興之器!”


    周小墨微笑:“先生此言,對,也不對!”


    白須老者一愣,繼而笑道:“周公子對武侯之誌有更高明的見解?”


    “見解不敢,隻是微有個人看法。”周小墨見二名老者並沒有擺出大儒的架子,但言談舉止間溢出大儒的氣質,讓人尊敬,他微禮,接著說道,“此時,劉禪從諸葛亮的曆次北伐失敗中體會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蜀漢隻能發憤圖強,做到偏霸一方,但是想做到以一州之力圖華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此時的蜀國,能上沙場的戰將和士兵已日漸少矣!以至於後來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句話。”


    “一州之力圖華夏......”白須老者看了看圓臉老者,喃喃自語著又看著周小墨,“一州之力圖華夏,這,這......”


    很顯然,被周小墨的一番引導,白須老者發現了蜀國為何走過早向衰亡的根源。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最後導致隕國,誰之過?”周小墨語重心長的歎了一口氣。


    此時的人們,沒有幾個懂得什麽是邏輯思維,大多數人的認知,還是停留在人雲亦雲的隨性認知層麵上。


    中年書生猛地睜開眼睛,問道:“既然劉禪看到不可能以一州之力圖天下,卻為何還要支持薑維九伐中原?說他胸無大誌,昏庸無道,一點也不錯。”


    “伐北,是武侯留下的遺願,已在蜀國的人心中生根發芽,後主總不能望人心而背馳吧!”周小墨輕搖折扇,他早就留意著中年書生,見他終於睜眼發問,便知將有一番唇槍舌戰,接著道,“蜀後主對薑維提出的九伐中原其實並不讚成,但是為了鼓舞民心,奮發軍誌,遇到合適的機會他還是要放手一搏。所以,說後主心無誌向也是站不住腳的。”


    中年書生語氣咄咄逼人:“那麽,他迴答司馬昭的問話,說“此間樂,不思蜀”又是何道理?”


    史書記載,某日司馬昭設宴款待劉禪,囑咐演奏蜀中樂曲,並以歌舞助興時,蜀漢舊臣們想起亡國之痛,個個掩麵或低頭流淚。獨劉禪怡然自若,不為悲傷。司馬昭見到,便問劉禪“安樂公是否思念蜀?”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自此,樂不思蜀就在劉禪的身上烙下深深的曆史痕印。


    “哈哈哈哈哈......”


    周小墨忽地仰天狂笑不止。


    眾人皆愕然,不知其意。


    “世人皆知道他說了這句“此間樂,不思蜀”,卻不知道他當時如果不那樣做,他的那些舊臣們就會有被當場斬殺的危險。”周小墨反問在場眾人,“司馬昭是什麽人?當時為什麽會奏蜀之樂曲?為何要以蜀舞助興?”


    你們的智商堪憂啊!大唐人的智商堪憂啊!周小墨硬生生把前麵這兩句話給咽了迴去,道:“司馬昭讓人演奏蜀曲,為的就是能找到借口,將蜀後主的一眾舊臣斬殺,以絕後患。當然,司馬昭是不會殺後主的,因為此時東吳還沒有歸順,他要厚待後主,給東吳看。”


    “蜀漢稱雄一隅多年,雖然已經亡國,但是舊臣的勢力還有殘留,仍有人想要迎迴後主。所以,司馬昭就想在酒席上騙殺蜀後主的一眾舊臣,順便震懾那些想要複國的勢力。劉禪識破了司馬昭的計謀,故意裝出樂不思蜀的昏庸裝,保全了舊臣,卻落得後世唾罵名。”


    “後世,很多人罵他是亡國昏君,說他在被軟禁時依舊荒淫無道,樂不思蜀,卻不知道他為了蜀中百姓忍辱負重十數年。如果他當初不為蜀中百姓著想,不投降,而是振臂一唿,就會有無數的蜀中子弟為他浴血沙場,那樣一來,蜀中百姓將會血流成河,死傷無數,最後還是擋不住曆史隆隆向前的車輪。如此一來,後人又該怎樣評價他?讚頌他誓死捍衛蜀漢江山嗎?”


    中年書生不再說話,似乎又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兩名老者相顧無言。


    大小紈絝們也都懵圈了。


    周小墨的這一番話,在相對還愚昧的大唐朝人來說,無異於一道閃電,在每個人的心頭照出一道光明。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各路學者和曆史學家,都在為蜀後主平反,舉出了大量的證據證明在那個時代的局勢下,他的決定是明智之舉,是偉大之舉。


    周小墨見眾人不語,道:“比起在長平之戰時,明知不敵,但為了王位,不顧趙國將士死活的趙孝成王,蜀後主真乃仁義之君,守誠之君,明智之君,大智若愚之王者!”


    忽然,一股淡淡的,若有若無的清香從身後飄來,悠然蕩入周小墨的心裏。


    若無其事的迴頭,見布幔微動幾下,周小墨判斷,定是那名叫做清譽的姑娘悄然走過來,依著布幔而立了。他裝作不知,繼續道:“他明知複國無望,所以才表現出樂不思蜀的享樂麵貌,其實,內心的苦,隻能在深夜裏自己舔舐。”


    周小墨聽到布幔後傳來一聲歎息,接著有輕微的腳步聲往裏走去,片刻後,那位叫做清譽的姑娘問道:“周公子,當時後主的內心,會是怎樣的淒苦呢?”


    眾人一起看過來,似乎想從周小墨這裏知道,這位被後人冤枉唾罵了數百年的蜀後主亡國後,每天夜晚舔舐傷口時的淒涼場景。


    周小墨略一沉思,一首詩湧上心頭,望著眾人,心說,多年以後,你們大唐朝也會出現一位李後主,在他亡國後,你們要是地下知曉,不知該會怎樣評論他?好吧,就先讓你們感受一下你們大唐的李後主在亡國時的心情吧!反正你們也見不到那一天。


    先感受一下吧!


    他輕搖折扇,故作低頭沉思,在眾人殷切的顧盼中,神色凝重而憂鬱的輕吟: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迴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隻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音罷,四周死一般寂靜。


    良久,


    清譽在布幔後輕聲問道:“周公子,這首詩叫什麽名字?”


    周小墨故作略一沉思:“就叫虞美人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跑去唐朝做導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指留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指留香並收藏跑去唐朝做導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