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東城,東平王府
高儼剛剛下朝迴府,就連忙詢問管家,是否有宮中的人來過王府。
在得到管家否定的迴答後,高儼狠狠咬牙,當即就想重新上馬,宋平康趕忙攔住他:“爺,你還穿著上朝的袍服,走來走去的話,太惹眼了。”
高儼低頭看了看身上的絳紫公服,唿出一口白氣,轉身走入王府。
高儼換好便服,走出寢室之際,他的王妃突然出現在他麵前。
李雪薇見他身著便服,眼中閃過猶豫,但還是說道:“殿下,禦醫說梵兒的病已經好了,她的精神也恢複了不少,您要不要去看看?”
高儼雖然隻有十七歲,但已經有了五子二女,其中他最喜愛的就是年初時王妃所生龍鳳胎中的女兒,他的次女高梵鏡。
十一月中旬的時候,小孩子突然開始發熱,急得高儼寢食難安,索性直接告假不上朝了,和王妃一起照顧女兒。
熬了數日後,小梵鏡總算好轉了,高儼這才放下了心前去上朝。
現在聽到愛女的痊愈的消息,高儼當然是大喜過望。
剛要抬腳,餘光瞥到身上的便服,歎了一口氣:“我還要出府辦些事,晚些時候再去看她吧。”
李雪薇點了點頭,當即轉身離去。
高儼怔怔望著她纖瘦的背影,良久之後,輕輕說道:“我的王妃啊。”
宋平康忽然說道:“爺,恕奴才多言,您要是真的敬重王妃,不如將楊清送出王府吧,也算是給王妃一些麵子。”
貴族男子好女色同時,又好男風的素來不少,不過他們一般都是另外添置宅院安置男寵,譬如前樂令曹妙達。
像高儼這樣直接將楊清放在王府內院的,實屬少數。
雖然高儼隻說楊清是宮裏送來的內侍,但王府仆從都清楚,他和高儼的關係必然很曖昧,便也不敢太輕慢他。
高儼聞言,看了看他,並沒有說什麽。
宋平康悄悄瞥他,卻忽然發現高儼下顎處的披風繩帶沒有紮好,連忙出聲提醒他。
想來是高儼急著想走,侍女便沒來得及替他紮好。
高儼伸手摸了摸繩結處,果然有些鬆,剛想動手紮緊繩帶,他腦中猛地閃過一個畫麵。
高儼默然紮好繩帶,倏地苦笑一聲:“她明明看見了。”
接著高儼轉頭看向宋平康,冷冷說道:“王妃都沒說什麽,又何須你多言!”
言畢,高儼拿過宋平康手中的馬鞭,朝著王府大門走去。
宋平康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快步跟上。
※※※
不論是鄴都的兩座天牢,還是晉陽的這座天牢,一樣都有著令人作嘔的幽深可怖。
這是高儼走入晉陽天牢後最直接的感受。
天牢的獄吏頭子接過宋平康遞來的郡王玉牌,還沒來得及下跪行禮,就聽高儼問道:“帶本王去見秦國公。”
獄吏頭子自是不敢怠慢,連忙命身邊的獄吏帶領高儼二人前往胡長仁的牢房。
等二人走遠,他又拉過來一名胥吏,讓他趕快去向胡長粲稟報這裏的事,而他自己則走到胡長仁牢房的不遠處,悄悄觀察高儼的舉動。
高儼讓宋平康站在牢房外,而他則獨自走入牢房。
胡長仁正靠在牆上閉目養神,猛然聽到一聲“舅舅”。
他當即睜開眼睛,看到站在麵前的高儼,眼中的驚詫之色一閃而過。
震驚過後,胡長仁馬上爬下床榻,一邊朝他行禮,一邊說道:“天牢濕冷,殿下何故到此?”
高儼遽然彎腰湊到他麵前:“舅舅,你想出去嗎?”“。。。殿下何意?”
高儼毫無預兆地笑了一下:“隻要舅舅告訴我,我一直想知道的那個答案,本王可以想辦法救你天牢。”
胡長仁眸子一閃,似是不解道:“臣愚鈍,不知殿下要得是什麽答案?”
高儼麵色一冷,開門見山道:“左娥英是誰的女兒?”“左娥英自然是胡氏的女兒。”
高儼沒想到,明裏暗裏地問了這麽多次,胡長仁說的居然還是模棱兩可的答案。
高儼終於怒了,他將蹀躞帶上掛著的匕首拔出,橫到胡長仁的脖子上,低吼道:“你都到牢裏了,居然還敢給我裝傻!告訴我!母後她到底有沒有去世?!”
胡長仁被匕首嚇得隻喘粗氣,身子不住地發抖,高儼見狀愈加惱怒,手上用力,在他脖子上劃了一道口子。
胡長仁吃痛,下意識想要說實話,腦中卻閃過當年皇帝讓他認下左娥英為嫡女後,似是警告的一句話。
“舅舅你要記住了,她一日是你的女兒,你便一日是秦國公。”
胡長仁雖然不清楚這位酷似自己妹妹的左娥英到底何處,也不敢確定她到底是不是胡曦嵐本人,但他還是不敢違抗皇帝的命令。
胡長仁的聲音依然在顫抖:“殿下,成懿太後早在三年前就已經過世了,這是你親眼看到的。”
高儼身子陡然一顫,右腿向後一推,匕首都差點握不住。
但他還是不死心地問道:“清思殿裏的那個人到底是誰?!”
脖子上的銳痛讓胡長仁倒吸冷氣,也使他的腦子更加清醒:“是陛下的左娥英。”
高儼暗自咬牙,扔掉匕首,將胡長仁扔到床榻上,惡狠狠地瞪著他:“你不肯說是不是?你覺得本王拿你沒辦法是不是?那你就等著吧!本王一定會有辦法讓你開口的!”
話畢,走出牢房,披上宋平康手中自己先前脫下的披風,恨恨離去。
直到此時,躲在一旁的胡長粲才走進牢房,拿起地上的匕首,又看了看尚在流血的胡長仁,吩咐胥吏去找紗布和金瘡藥。
其實當胥吏與他說了高儼來了天牢,他便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政務,前往天牢。
可礙於高儼當時正在逼問胡長仁,他不敢上前阻止,隻得躲在暗處,伺機而動。
“堂兄,你現在能說話嗎?”等胥吏替胡長仁包紮完,胡長粲不動聲色地端詳了他一會兒後,坐到床榻上,朝他輕聲喚道。
“你想說什麽?”因為流了不少血,胡長仁的聲音虛弱了不少。
“陛下命我將所有探望過你的人都要稟報於他,但我覺得如果我去說東平王之事,隻怕會讓陛下對你更加不滿。”
頓了頓,胡長粲的聲音更加低了:“東平王想知道的事應該與陛下有關吧。就算是我於陛下稟報的,恐怕陛下也照樣會猜忌堂兄,甚至是對胡氏不滿。”
胡長仁似乎一下子有了精神,急聲說道:“快去請陛下過來,就說我有事要稟報陛下!”
胡長粲點了點頭,心中暗想:胡長仁至少還不笨。
※※※
大明宮,紫宸殿,右耳房
竹青衫袍的內侍小步跑到正在品茗的趙書庸麵前,稟報道:“中侍中,胡刺史在宣政殿外請求覲見。”
趙書庸一聽,立時放下茶盞,起身問道:“胡刺史可有說是何事?”
內侍如實說道:“胡刺史說,是秦國公有事想要向陛下稟報。”
趙書庸側頭詢問身後蔚藍袍衫的內侍:“陛下和娘娘是何時進內殿的?”
藍袍內侍想了想,迴答道:“大概是午時四刻的時候。”
趙書庸估摸了一下時間,吩咐道:“你去內殿外守著,陛下和娘娘有任何吩咐都要匯報與我。”
“是。”藍袍內侍連忙跑出耳房。
沒過一會兒,藍袍內侍迴來稟報道:“娘娘命人去準備了湯池和幹淨的常服襦裙,說是要與聖上一起沐浴。”
趙書庸一愣:“娘娘吩咐的?陛下呢?”“奴才沒有聽到聖上的聲音。”
趙書庸若有所悟地頷首:“知道了。”
等到高緯和斛律雨沐浴完,趙書庸立刻帶著端著常服襦裙的宮人進入內殿,趁著自己替高緯更衣之際,向她稟報了此事。
高緯身子微微一僵,接著奪過蹀躞帶係到腰上,說了一句“去宣政殿”後,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內殿。
趙書庸拿上狐皮鬥篷和貂帽跟了上去。
斛律雨在屏風內更衣,出來時卻發現高緯不見了,微微挑眉:“陛下去哪兒了?”
被趙書庸特意留在內殿的藍袍內侍迴答道:“陛下去宣政殿見胡刺史了。”
斛律雨微抬眼瞼,問道:“是有關秦國公的嗎?”“是的。”
斛律雨點點頭表示清楚了,揮手命他退下。
隨後惴惴不安的宮人們驚訝地發現左皇後並沒有為皇帝的突然離開而惱怒,隻是讓她們收拾好床榻,心情看起來依然很不錯。
宮人們不由暗暗佩服起了用“色相”哄好皇後的皇帝陛下。
※※※
高儼迴府的途中已經開始下雪,但他絲毫不在意,騎馬奔到了王府後院,看到秋千的一刻,他幾乎是從馬鞍上摔下來的。
他跌跌撞撞地跑到秋千前,不顧秋千板上麵的薄雪,趴伏著將它抱入懷中,眼中流出熱淚,喃喃道:“家家,你當真狠心至此嗎?我故意在朝堂上反對皇兄,你卻一點都不關心我!難道你真的去世了?”
想到這個可能,高儼抱得更緊了,趕忙否定道:“不可能!不會的!”
高儼這樣一名遇事果決,敢作敢為的男子,居然會哭到額冒青筋,背冒熱汗的地步。
宋平康氣喘籲籲地跑到後院,果然看到了在秋千上痛哭的主子。
他自幼跟在高儼身邊,深知自己這位主子情願流血也不肯流淚的性情,痛哭的高儼讓他又震驚又心焦。
即使高儼經常惹高湛生氣,但高湛還很喜愛這個嫡子的,不然也不會將原本的長廣王府擴建後,改成他的王府。
東平王府的後院就是充滿了高儼兒時迴憶的地方,而這個秋千就是他和母親玩鬧最多的地方。
宋平康一看他趴在秋千,就知道他又想起了早逝的“胡曦嵐”。
宋平康正欲上前,餘光卻突然瞥到站在不遠處的王妃。
見李雪薇隻是望著東平王,她身邊的侍女忍不住說道:“王妃,您還是去照顧一下殿下吧。”
李雪薇搖了搖頭:“殿下與我不算太親近,我輕易過去,隻怕會讓他厭煩,讓宋平康照顧他吧。”
說罷,當即轉身離去,宋平康默默望著她的背影,無可奈何地歎了一口氣。
※※※
受傷流血之後,胡長仁感覺牢房比之以往更冷了,他知道獄吏是不會聽他的,隻好勉強撐起身體,走向炭爐。
由於血液的流失導致的頭暈感阻礙了他的速度,一隻纖長的手將他推迴了床榻,並幫他在炭爐添了不少木炭,這才讓他的身子暖了一些。
“秦國公,你有何事要對朕說?”胡長仁永遠記得這個聲音,它的主人既給了他尊榮,又使他淪落至此。
“陛下,那份卷宗早就被先帝燒了。”胡長仁的這句話讓高緯瞪大了雙眼,心中也開始湧現怒氣。
所幸胡長仁在皇帝發怒前,搶先說道:“但臣知道此事始末,也記得您生母和她父母的情況。”
高緯露出一絲笑容,警告道:“你最好不要再挑戰朕的耐心了。”
胡長仁不敢再說廢話,立刻說道:“您的生母確實是那名王府長史之女,彭樂伏誅後,胡循被罰去修築長城,您的生母則輾轉成了長廣王府的侍女。。。”
胡氏懷上異相之子,高湛對此甚為看重,不僅將她的母親從掖庭宮接出來,陪護胡氏;還借故請高洋赦免了一部分修長城的奴隸,其中就有胡循,目的就是為了讓胡氏可以安心養胎
不幸的是,當年胡氏因為早產,加之身體孱弱,在生下高緯後,就去世了。
其實胡氏的死對高緯、高湛是一件好事,而且在另一種程度上對她自己也是有益處的。
因為在高緯成為嫡子的那一天,高湛就命胡長仁帶著王府侍衛去誅殺胡循夫妻了。
幸運的是,這對夫妻被一夥暗衛救了,直到高湛去世,都沒有再被找到。
而且高湛連那夥暗衛的身份都查不出,又礙於胡長仁是自己的妻舅,無奈之下,他隻能燒了那份卷宗,並時常敲打了胡長仁。
不料世事無常,他過世之後,胡長仁還是為了胡氏,向高緯說出了這件事。
高緯聽到高湛派人誅殺胡循夫妻那裏已經咬緊了牙齒,但他還是強壓怒火地問道:“朕的生母叫什麽名字?”
“她叫胡令容,算是我的族中姑母,不過論起血緣來,已經出五服了。”這句話讓高緯迅速想起了那塊寫著這個名字的神牌。
她抓住胡長仁的衣領,難掩激動地問道:“朕親外祖父的表字是什麽?外祖母又叫什麽?”
胡長仁思索了一下,迴答道:“表字是序遵。您的外祖母出自蘭陵蕭氏,名喚明姬。”
高緯瞬間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與此同時,她的腦中響起胡莊的聲音:“陛下,臣在胡老先生書房中看到過一副仿《伯遠帖》,上麵的落款是胡遵,想來這邊是他的真名了。”
胡序遵和胡遵,僅少一字,而且胡老夫人就姓蕭。
太多的巧合造成的結果就是隻能是真相本身。
高緯放開胡長仁,終於露出了一個真心的笑容:“舅舅,放心吧,你很快就不會再待在這裏了。”
高緯走後,胡長粲走到牢房前,望向依然躺在床榻上的胡長仁,忽然說道:“堂兄,要不要猜猜看,看看你能否活過這個除夕?”
胡長仁睜開眼,定定看著他,問道:“你不好奇陛下問我的到底是什麽事嗎?”
胡長粲點頭:“我好奇,但堂叔還教過我,為臣子者,知道有關於皇帝的秘密越多,越會不得善終。”
胡長仁聞此,發出了一聲意義不明的輕笑,之後重新合上了眼瞼。
※※※
清思殿
胡曦嵐快速瀏覽了一遍胡長粲方才送來的紙箋,心中下了一個決定。
她毫無征兆地向身邊女官詢問道:“今日可是十一日?”“是的娘娘,還有半個多月就是除夕了。”
胡曦嵐神情變得微妙,輕聲道:“快到除夕了。”
高儼剛剛下朝迴府,就連忙詢問管家,是否有宮中的人來過王府。
在得到管家否定的迴答後,高儼狠狠咬牙,當即就想重新上馬,宋平康趕忙攔住他:“爺,你還穿著上朝的袍服,走來走去的話,太惹眼了。”
高儼低頭看了看身上的絳紫公服,唿出一口白氣,轉身走入王府。
高儼換好便服,走出寢室之際,他的王妃突然出現在他麵前。
李雪薇見他身著便服,眼中閃過猶豫,但還是說道:“殿下,禦醫說梵兒的病已經好了,她的精神也恢複了不少,您要不要去看看?”
高儼雖然隻有十七歲,但已經有了五子二女,其中他最喜愛的就是年初時王妃所生龍鳳胎中的女兒,他的次女高梵鏡。
十一月中旬的時候,小孩子突然開始發熱,急得高儼寢食難安,索性直接告假不上朝了,和王妃一起照顧女兒。
熬了數日後,小梵鏡總算好轉了,高儼這才放下了心前去上朝。
現在聽到愛女的痊愈的消息,高儼當然是大喜過望。
剛要抬腳,餘光瞥到身上的便服,歎了一口氣:“我還要出府辦些事,晚些時候再去看她吧。”
李雪薇點了點頭,當即轉身離去。
高儼怔怔望著她纖瘦的背影,良久之後,輕輕說道:“我的王妃啊。”
宋平康忽然說道:“爺,恕奴才多言,您要是真的敬重王妃,不如將楊清送出王府吧,也算是給王妃一些麵子。”
貴族男子好女色同時,又好男風的素來不少,不過他們一般都是另外添置宅院安置男寵,譬如前樂令曹妙達。
像高儼這樣直接將楊清放在王府內院的,實屬少數。
雖然高儼隻說楊清是宮裏送來的內侍,但王府仆從都清楚,他和高儼的關係必然很曖昧,便也不敢太輕慢他。
高儼聞言,看了看他,並沒有說什麽。
宋平康悄悄瞥他,卻忽然發現高儼下顎處的披風繩帶沒有紮好,連忙出聲提醒他。
想來是高儼急著想走,侍女便沒來得及替他紮好。
高儼伸手摸了摸繩結處,果然有些鬆,剛想動手紮緊繩帶,他腦中猛地閃過一個畫麵。
高儼默然紮好繩帶,倏地苦笑一聲:“她明明看見了。”
接著高儼轉頭看向宋平康,冷冷說道:“王妃都沒說什麽,又何須你多言!”
言畢,高儼拿過宋平康手中的馬鞭,朝著王府大門走去。
宋平康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快步跟上。
※※※
不論是鄴都的兩座天牢,還是晉陽的這座天牢,一樣都有著令人作嘔的幽深可怖。
這是高儼走入晉陽天牢後最直接的感受。
天牢的獄吏頭子接過宋平康遞來的郡王玉牌,還沒來得及下跪行禮,就聽高儼問道:“帶本王去見秦國公。”
獄吏頭子自是不敢怠慢,連忙命身邊的獄吏帶領高儼二人前往胡長仁的牢房。
等二人走遠,他又拉過來一名胥吏,讓他趕快去向胡長粲稟報這裏的事,而他自己則走到胡長仁牢房的不遠處,悄悄觀察高儼的舉動。
高儼讓宋平康站在牢房外,而他則獨自走入牢房。
胡長仁正靠在牆上閉目養神,猛然聽到一聲“舅舅”。
他當即睜開眼睛,看到站在麵前的高儼,眼中的驚詫之色一閃而過。
震驚過後,胡長仁馬上爬下床榻,一邊朝他行禮,一邊說道:“天牢濕冷,殿下何故到此?”
高儼遽然彎腰湊到他麵前:“舅舅,你想出去嗎?”“。。。殿下何意?”
高儼毫無預兆地笑了一下:“隻要舅舅告訴我,我一直想知道的那個答案,本王可以想辦法救你天牢。”
胡長仁眸子一閃,似是不解道:“臣愚鈍,不知殿下要得是什麽答案?”
高儼麵色一冷,開門見山道:“左娥英是誰的女兒?”“左娥英自然是胡氏的女兒。”
高儼沒想到,明裏暗裏地問了這麽多次,胡長仁說的居然還是模棱兩可的答案。
高儼終於怒了,他將蹀躞帶上掛著的匕首拔出,橫到胡長仁的脖子上,低吼道:“你都到牢裏了,居然還敢給我裝傻!告訴我!母後她到底有沒有去世?!”
胡長仁被匕首嚇得隻喘粗氣,身子不住地發抖,高儼見狀愈加惱怒,手上用力,在他脖子上劃了一道口子。
胡長仁吃痛,下意識想要說實話,腦中卻閃過當年皇帝讓他認下左娥英為嫡女後,似是警告的一句話。
“舅舅你要記住了,她一日是你的女兒,你便一日是秦國公。”
胡長仁雖然不清楚這位酷似自己妹妹的左娥英到底何處,也不敢確定她到底是不是胡曦嵐本人,但他還是不敢違抗皇帝的命令。
胡長仁的聲音依然在顫抖:“殿下,成懿太後早在三年前就已經過世了,這是你親眼看到的。”
高儼身子陡然一顫,右腿向後一推,匕首都差點握不住。
但他還是不死心地問道:“清思殿裏的那個人到底是誰?!”
脖子上的銳痛讓胡長仁倒吸冷氣,也使他的腦子更加清醒:“是陛下的左娥英。”
高儼暗自咬牙,扔掉匕首,將胡長仁扔到床榻上,惡狠狠地瞪著他:“你不肯說是不是?你覺得本王拿你沒辦法是不是?那你就等著吧!本王一定會有辦法讓你開口的!”
話畢,走出牢房,披上宋平康手中自己先前脫下的披風,恨恨離去。
直到此時,躲在一旁的胡長粲才走進牢房,拿起地上的匕首,又看了看尚在流血的胡長仁,吩咐胥吏去找紗布和金瘡藥。
其實當胥吏與他說了高儼來了天牢,他便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政務,前往天牢。
可礙於高儼當時正在逼問胡長仁,他不敢上前阻止,隻得躲在暗處,伺機而動。
“堂兄,你現在能說話嗎?”等胥吏替胡長仁包紮完,胡長粲不動聲色地端詳了他一會兒後,坐到床榻上,朝他輕聲喚道。
“你想說什麽?”因為流了不少血,胡長仁的聲音虛弱了不少。
“陛下命我將所有探望過你的人都要稟報於他,但我覺得如果我去說東平王之事,隻怕會讓陛下對你更加不滿。”
頓了頓,胡長粲的聲音更加低了:“東平王想知道的事應該與陛下有關吧。就算是我於陛下稟報的,恐怕陛下也照樣會猜忌堂兄,甚至是對胡氏不滿。”
胡長仁似乎一下子有了精神,急聲說道:“快去請陛下過來,就說我有事要稟報陛下!”
胡長粲點了點頭,心中暗想:胡長仁至少還不笨。
※※※
大明宮,紫宸殿,右耳房
竹青衫袍的內侍小步跑到正在品茗的趙書庸麵前,稟報道:“中侍中,胡刺史在宣政殿外請求覲見。”
趙書庸一聽,立時放下茶盞,起身問道:“胡刺史可有說是何事?”
內侍如實說道:“胡刺史說,是秦國公有事想要向陛下稟報。”
趙書庸側頭詢問身後蔚藍袍衫的內侍:“陛下和娘娘是何時進內殿的?”
藍袍內侍想了想,迴答道:“大概是午時四刻的時候。”
趙書庸估摸了一下時間,吩咐道:“你去內殿外守著,陛下和娘娘有任何吩咐都要匯報與我。”
“是。”藍袍內侍連忙跑出耳房。
沒過一會兒,藍袍內侍迴來稟報道:“娘娘命人去準備了湯池和幹淨的常服襦裙,說是要與聖上一起沐浴。”
趙書庸一愣:“娘娘吩咐的?陛下呢?”“奴才沒有聽到聖上的聲音。”
趙書庸若有所悟地頷首:“知道了。”
等到高緯和斛律雨沐浴完,趙書庸立刻帶著端著常服襦裙的宮人進入內殿,趁著自己替高緯更衣之際,向她稟報了此事。
高緯身子微微一僵,接著奪過蹀躞帶係到腰上,說了一句“去宣政殿”後,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內殿。
趙書庸拿上狐皮鬥篷和貂帽跟了上去。
斛律雨在屏風內更衣,出來時卻發現高緯不見了,微微挑眉:“陛下去哪兒了?”
被趙書庸特意留在內殿的藍袍內侍迴答道:“陛下去宣政殿見胡刺史了。”
斛律雨微抬眼瞼,問道:“是有關秦國公的嗎?”“是的。”
斛律雨點點頭表示清楚了,揮手命他退下。
隨後惴惴不安的宮人們驚訝地發現左皇後並沒有為皇帝的突然離開而惱怒,隻是讓她們收拾好床榻,心情看起來依然很不錯。
宮人們不由暗暗佩服起了用“色相”哄好皇後的皇帝陛下。
※※※
高儼迴府的途中已經開始下雪,但他絲毫不在意,騎馬奔到了王府後院,看到秋千的一刻,他幾乎是從馬鞍上摔下來的。
他跌跌撞撞地跑到秋千前,不顧秋千板上麵的薄雪,趴伏著將它抱入懷中,眼中流出熱淚,喃喃道:“家家,你當真狠心至此嗎?我故意在朝堂上反對皇兄,你卻一點都不關心我!難道你真的去世了?”
想到這個可能,高儼抱得更緊了,趕忙否定道:“不可能!不會的!”
高儼這樣一名遇事果決,敢作敢為的男子,居然會哭到額冒青筋,背冒熱汗的地步。
宋平康氣喘籲籲地跑到後院,果然看到了在秋千上痛哭的主子。
他自幼跟在高儼身邊,深知自己這位主子情願流血也不肯流淚的性情,痛哭的高儼讓他又震驚又心焦。
即使高儼經常惹高湛生氣,但高湛還很喜愛這個嫡子的,不然也不會將原本的長廣王府擴建後,改成他的王府。
東平王府的後院就是充滿了高儼兒時迴憶的地方,而這個秋千就是他和母親玩鬧最多的地方。
宋平康一看他趴在秋千,就知道他又想起了早逝的“胡曦嵐”。
宋平康正欲上前,餘光卻突然瞥到站在不遠處的王妃。
見李雪薇隻是望著東平王,她身邊的侍女忍不住說道:“王妃,您還是去照顧一下殿下吧。”
李雪薇搖了搖頭:“殿下與我不算太親近,我輕易過去,隻怕會讓他厭煩,讓宋平康照顧他吧。”
說罷,當即轉身離去,宋平康默默望著她的背影,無可奈何地歎了一口氣。
※※※
受傷流血之後,胡長仁感覺牢房比之以往更冷了,他知道獄吏是不會聽他的,隻好勉強撐起身體,走向炭爐。
由於血液的流失導致的頭暈感阻礙了他的速度,一隻纖長的手將他推迴了床榻,並幫他在炭爐添了不少木炭,這才讓他的身子暖了一些。
“秦國公,你有何事要對朕說?”胡長仁永遠記得這個聲音,它的主人既給了他尊榮,又使他淪落至此。
“陛下,那份卷宗早就被先帝燒了。”胡長仁的這句話讓高緯瞪大了雙眼,心中也開始湧現怒氣。
所幸胡長仁在皇帝發怒前,搶先說道:“但臣知道此事始末,也記得您生母和她父母的情況。”
高緯露出一絲笑容,警告道:“你最好不要再挑戰朕的耐心了。”
胡長仁不敢再說廢話,立刻說道:“您的生母確實是那名王府長史之女,彭樂伏誅後,胡循被罰去修築長城,您的生母則輾轉成了長廣王府的侍女。。。”
胡氏懷上異相之子,高湛對此甚為看重,不僅將她的母親從掖庭宮接出來,陪護胡氏;還借故請高洋赦免了一部分修長城的奴隸,其中就有胡循,目的就是為了讓胡氏可以安心養胎
不幸的是,當年胡氏因為早產,加之身體孱弱,在生下高緯後,就去世了。
其實胡氏的死對高緯、高湛是一件好事,而且在另一種程度上對她自己也是有益處的。
因為在高緯成為嫡子的那一天,高湛就命胡長仁帶著王府侍衛去誅殺胡循夫妻了。
幸運的是,這對夫妻被一夥暗衛救了,直到高湛去世,都沒有再被找到。
而且高湛連那夥暗衛的身份都查不出,又礙於胡長仁是自己的妻舅,無奈之下,他隻能燒了那份卷宗,並時常敲打了胡長仁。
不料世事無常,他過世之後,胡長仁還是為了胡氏,向高緯說出了這件事。
高緯聽到高湛派人誅殺胡循夫妻那裏已經咬緊了牙齒,但他還是強壓怒火地問道:“朕的生母叫什麽名字?”
“她叫胡令容,算是我的族中姑母,不過論起血緣來,已經出五服了。”這句話讓高緯迅速想起了那塊寫著這個名字的神牌。
她抓住胡長仁的衣領,難掩激動地問道:“朕親外祖父的表字是什麽?外祖母又叫什麽?”
胡長仁思索了一下,迴答道:“表字是序遵。您的外祖母出自蘭陵蕭氏,名喚明姬。”
高緯瞬間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與此同時,她的腦中響起胡莊的聲音:“陛下,臣在胡老先生書房中看到過一副仿《伯遠帖》,上麵的落款是胡遵,想來這邊是他的真名了。”
胡序遵和胡遵,僅少一字,而且胡老夫人就姓蕭。
太多的巧合造成的結果就是隻能是真相本身。
高緯放開胡長仁,終於露出了一個真心的笑容:“舅舅,放心吧,你很快就不會再待在這裏了。”
高緯走後,胡長粲走到牢房前,望向依然躺在床榻上的胡長仁,忽然說道:“堂兄,要不要猜猜看,看看你能否活過這個除夕?”
胡長仁睜開眼,定定看著他,問道:“你不好奇陛下問我的到底是什麽事嗎?”
胡長粲點頭:“我好奇,但堂叔還教過我,為臣子者,知道有關於皇帝的秘密越多,越會不得善終。”
胡長仁聞此,發出了一聲意義不明的輕笑,之後重新合上了眼瞼。
※※※
清思殿
胡曦嵐快速瀏覽了一遍胡長粲方才送來的紙箋,心中下了一個決定。
她毫無征兆地向身邊女官詢問道:“今日可是十一日?”“是的娘娘,還有半個多月就是除夕了。”
胡曦嵐神情變得微妙,輕聲道:“快到除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