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的冬天比起鄴都要寒冷許多,一進入十二月,上至晉陽兩宮,下至百姓屋舍,都紛紛燒起了取暖器具。︾樂︾文︾小︾說|
其中也包括城中幽深的天牢。
原本胡長仁是等著胥吏照例送來飯食的,盡管皇帝沒有將他削爵,但胡長粲與他有舊怨,胡長粲自然不會以德報怨,第一天就下令攔住了國公府送膳食的人。
迫於饑寒,胡長仁隻好去吃已經冷硬的飯食。
後來因為每日都沒有國公府的膳食,他隻能被迫習慣牢中的飯食。
讓他慶幸的是,胡長粲礙於他身上還有國公爵位,並沒有強迫他換上囚服,住的牢房也算幹淨整潔,炭爐裏的木炭也沒有少得太過分。
不過每日都被這個自己打壓多年的堂弟逼問,還是讓他身心俱疲。
結果飯食沒等到,他反而被帶出了牢房,徹底沐浴了一次。
被帶迴牢房時,他看到胡長粲正在等自己,在他麵前是酒食和一口古董羹(火鍋的原型)。
“你府中有喜事?”胡長粲搖頭,默默將兩人的酒盞都滿上清酒。
“那就是族中有喜事?”胡長粲再次搖頭。
胡長仁瞥了一眼湯水沸騰的古董羹,遲疑道:“難道是宮中?”
胡長粲用竹箸夾起一枚羊肉,蘸了蘸料後,放到他的碗裏,微笑道:“聖上前幾日新納了一位隆徽嬪,似乎甚得寵愛,而且我聽聞此女的相貌甚至勝於昭信太後年輕之時。”
昭信太後李祖娥年少之時便以美貌著名,嫁入高氏後,至今都是高家最貌美的正妻。
胡長仁見過年輕時的李祖娥,一聽胡長粲這麽說,不自覺地起了好奇之心。
但胡長粲接下來的一句話就讓他冷靜了下來:“我還聽說這位上嬪原先是在左娥英宮中的。”
胡長粲嘴角笑意更深:“堂兄,左娥英是你的女兒,可我看她似乎不是為救你才獻得美人呀。”
胡長仁飲盡一盞酒,冷冷道:“你到底想說什麽?”
“堂兄,我奉勸你,你若是依舊想與聖上僵持下去的話,那你最好要做好在牢中待上一兩個月的心理準備了,我想聖上近來應該想不起你。”
“況且。。。”胡長粲吃了一枚羊肉,補充道:“堂叔難道沒告訴過你,這世上最愚蠢的一件事就是和皇帝比耐心嗎?”
胡長仁冷笑道:“看來我父親生前教你的東西可真不少。”
“我隻是堂叔的侄兒,豈能與你們這些親子相比?”“嗬,父親生前在府中的日子,都在陪我那妹妹,他一直將我們幾個兄弟視若無物。”
胡長粲看著他陰鷙的神情,恍然道:“難怪幾位堂兄老是看不慣我,原是如此。”
胡長仁已經變得麵無表情,隻是不停地喝酒。
胡長粲忽然道:“堂兄要是想讓東平王來救你,恐怕希望也不大。”
“什麽意思?”“朝廷馬上就要發生一件大事了。”
胡長仁蹙起眉頭:“陛下又想做什麽?”“五日前聖上下詔命揚、冀、梁等二十州以水陸兩路向幽州運送木材石料,之後再由工部調配,之後又讓光祿卿馮子琮兼任了將作大匠。”
胡長仁抬起眼瞼,一臉震驚地說道:“他要營建新都。”
※※※
次日,大明宮,含章殿
往日人聲不絕的大殿,這時卻詭異得寂靜無聲。
而造成如此局麵的原因就是皇帝剛才突然提起的營建新都之言。
“鄴都城郭狹窄,地勢卑下,不適合作為都城來長久居住,而且也不利於朝廷統治全國,故而朕決定在幽州營建新都,眾卿對此可有異議?”
已經在禦座上等了有一會兒的高緯,望著不願開口的朝臣,將手中奏疏拍到禦案上,開口道:“既然眾卿都無異議,那新都即日便開始營建吧,由東平王和光祿卿來擔任監工。”
馮子琮謹慎幹練,通曉建築之道,當年高湛禪位於高緯之後,覺得兩代皇帝不該都居住在晉陽宮,便命馮子琮設計並監造了大明宮。
大明宮落成後,不論是高湛還是高緯都很滿意,馮子琮因此擢升為正三品的光祿卿。
再加之他出自於前魏馮太後的家族,妻子又是胡曦嵐的堂妹,門第甚是貴重。
此外他擔任光祿卿也有數年了,讓他擔任從三品的將作大匠和新都監工,朝臣都無法提出異議。
早有心理準備的馮子琮當即便出班領命。
高儼則猶豫了一下,隨後舉著玉笏出班,大聲說道:“臣弟難以讚同陛下營建新都之舉。”
殿內諸臣紛紛看向高儼,隻有高綽低頭,緊緊攥著手中玉笏。
“東平王你為什麽不同意?”說這話的時候,高緯看起來很冷靜。
“高祖皇帝自洛陽遷都至鄴都至今不過四十餘年,頻繁遷都於國於民無益;再者新都建成後,必然要大肆征調百姓充盈新都,此舉恐怕會造成國內動蕩。”
高儼頓了頓,又說道:“臣弟以為天下剛剛統一,此時營建新都為時過早。”
高緯沉默一會兒,猛然站起:“當年前魏孝武帝西逃,宇文氏割據關中,神武皇帝為進一步控製全國,斷然下令營建鄴城,並在新都建成後,迅速遷都,何以現今就得暫緩考慮?”
“至於你所說的第二點。。。”高緯看向高儼:“當年天下三分,神武皇帝尚可以征調四十萬百姓充盈鄴都;反倒是天下統一的如今,征調百姓就會造成國內動蕩了?東平王,難道說在你眼裏,朕的統治反而不如天下三分之時嗎?!”
高緯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高儼兩邊的朝臣,淩厲地說道:“還是說眾卿都是這麽想的嗎?!”
高緯這話極重,嚇得殿內所有朝臣都跪倒在地,紛紛表示絕無此意。
高緯的目光落到高綽身上:“東平王不願意監工,那南陽王呢?”
“臣弟的能力不足以擔任監工的重任,請陛下恕罪。”高綽舉著玉笏,低著頭。
高緯深吸了一口氣:“既然東平王和南陽王,一個不願意,一個又能力不足,那就改由清河王高勱和光祿卿共同監工吧。”
高勱是前清河王高嶽的嫡長子,秉性仁厚,又精明靈活,很是被高緯看重。
要不是高緯有意培養高綽和高儼,高勱其實是監工的第一人選。
高勱還沒來得及謝恩,皇帝已經拂袖而去。
※※※
今日含章殿裏的事很快傳到了後宮和宗室貴胄的府邸中。
與此同時,諸勳貴和其家眷幾乎都等著看東平、南陽二王的王妃什麽時候入宮為丈夫求情。
不過就算是東平王妃想去清思殿請高儼那名義上的表姊為高儼向高緯求情,也沒機會見到胡曦嵐。
此時的胡曦嵐正在皇帝的含章殿裏。
“我雖然知道阿儼容易意氣用事,但我沒想到他會公開反對遷都。”胡曦嵐對於這個兒子很是頭疼。
此時,趙書庸端上了白玉盞,高緯接過玉盞,輕輕抿了一口過後,才交給胡曦嵐。
胡曦嵐一邊喝著溫熱的酪漿,一邊聽高緯說道:“阿儼自幼長在鄴宮,在鄴都的時間遠多於在晉陽,自然有感情,加之性情直率,今日朝堂之事也在我意料之中。”
高緯微垂眼瞼,低聲道:“但我沒想到連仁通大哥也不幫我。”
胡曦嵐放下玉盞,寬慰道:“他們畢竟一直都在兩都,又不在三省(尚書、中書、門下)處理機要政事,自然不清楚疆域格局的變化。”
高緯摩挲著大拇指上的扳指,一臉的若有所思。
腦海中忽然閃過那兩名術士女子送來的小箋中那句“南陽、東平二王外放”,下意識說道:“要不讓他們外放幾年吧。”
胡曦嵐臉上微微一僵,沉默了一會兒後,低聲問道:“那你準備將他們外放到哪裏去?”
“仁通大哥外放定州,至於阿儼。。。”她沉思了一下,說道:“去青州吧。”
高齊有三個很特殊的州,除了鄴都所在的司州和晉陽所在的並州外,最後一個便是定州。
高齊建朝以來,定州刺史一直都是高氏宗室輪流擔任的,便是一時之間沒有合適的宗室可以當刺史,朝廷也隻是命刺史的屬官暫管庶務,直至選出合適的宗室。
高緯一說想將他們外放,胡曦嵐就知道肯定會有定州,但她對青州卻很意外。
“青州在哪裏?”“青州內外聚居著很多羌人和匈奴人,民風十分彪悍,不過我覺得以阿儼的性格說不準能治理好那裏。”
高緯看見胡曦嵐蹙起眉頭,連忙說道:“你放心,我會命‘龍隱’暗中保護他的,並讓屬官協助他治理青州,一定會讓他順利又安全地了解到地方情況。”
“那你準備什麽時候將他們外放?”高緯長歎一聲:“再過些日子吧,總要找個由頭才行。”
胡曦嵐聞此,終於放下了心,側首朝高緯笑道:“你想好了便行,我聽你的。”
胡曦嵐長得是桃花眼,笑起來的時候格外嫵媚,而且因為殿內溫熱,所以她穿的是大開領的深緋襦裙,鎖骨半露,襯得細膩的肌膚宛如羊脂玉。
高緯見了,身上忽然一陣酥麻,心跳加速。
高緯側頭,看了趙書庸一眼,趙書庸當即心領神會地退出了內殿,並關上了大門。
高緯走到胡曦嵐跟前,神色微妙地看著正在喝酪漿的胡曦嵐,問道:“這酪漿可好喝?”
“你想喝?”胡曦嵐將玉盞舉到她麵前,高緯順勢接過,放到案幾上。
“我想嚐嚐你剛才喝的。”話音未落,她將胡曦嵐壓到坐榻上,將襦裙的大開領熟練拉開,右手伸入衣襟之內。。。
※※※
湖藍色的皇帝常服蓋在深緋襦裙上,兩人的中衣灑落在坐榻上。
胡曦嵐額上冒著細汗,眸子微閉,她緩了一口氣,將高緯拉了上來,吻住了她的唇。
高緯的金絲發帶已經被拿掉,栗色的頭發散落在布滿細汗的背上,還有一些垂在胡曦嵐的玉峰上。
胡曦嵐放開高緯,看著她緋紅的臉,忽然問道:“前世你喜歡過我嗎?”
那日將馮小憐帶出掖庭宮後,高緯忽然間不想再獨自糾結兩世,抱著長痛不如短痛的心態與四女說了前世之事。
結果真的與高緯猜想得差不多:斛律雨氣得直接掉頭離去,至今不肯見高緯;穆寧雪也有些接受不了,以陳涴每日的針灸時間已到為借口,帶著陳涴離開了;雖然對高緯的前世來說,陳涴是連旁觀者都算不上,但她看出來其他人臉色都不好,就乖乖和穆寧雪一起走了。
隻能胡曦嵐態度不明,讓高緯摸不透她的心思。
但她怎麽也沒料到胡曦嵐居然會在這種時候提到前世之事。
高緯愣了一小會兒,旋即有些不自在地扭過頭,手也拿了出來,坐到一旁,拿起案幾上的絲絹,低頭擦淨手指。
胡曦嵐也坐起了身子,按住她的頭,追問道:“難道你不喜歡我?”
見高緯依然不說話,胡曦嵐麵色一冷,話鋒陡轉:“炘兒說不準正在清思殿裏哭鬧,我先走了。”
說著就要拿起中衣穿上,高緯心中一急,連忙將中衣奪過來,脫口而出:“喜歡,我喜歡你。”
“那你還記得你前世對我做得最無禮的事是什麽嗎?”“。。。前世我被教人事之前,也看過春宮圖,當晚我就夢到了你。。。”
說到這件事,高緯還是很不好意思,畢竟前世她一直捉摸不透胡曦嵐的感情。
胡曦嵐撲哧一笑:“難怪前世和士開都已經死了,你還要清算他,這輩子也這麽痛恨他。”
高緯吃驚道:“你怎麽知道的?”隨即靈光一閃,問道:“你去問了小憐?”
胡曦嵐頷首:“我原本隻是有些不死心,所以才去問的,沒想到她真的把你沒說的事都說了。”
高緯目光微閃,她沒想到馮小憐居然這麽快就鬆口了。
她心中立時打定了主意,決定在哄好了斛律雨和穆寧雪後,就去詢問前世自己身死之後發生的事。
“可還是有一件事連她都不知道,你當時也沒說,所以我想現在問問你。”“什麽?”
胡曦嵐眼中劃過精光,湊到她耳邊輕輕說了一句話:“教你人事的是誰?”
高緯立即嗆住了,幹咳了好幾聲。
胡曦嵐明顯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有興趣,連連追問。
高緯無奈之下,隻好湊到她耳邊說了一個名字。
胡曦嵐聽了之後,雙眸微微睜大,不可置信地看向高緯。
高緯也很尷尬,默不作聲了許久。
突然胡曦嵐毫無預兆地抱住高緯的頭,吻了吻她脖頸上的青筋。
高緯感受著熟悉的柔軟,腦中還沒生出綺念,頭頂就飄來一句話:“叫我母後。”
高緯一下子清醒了,從她懷中挺直身子,哭笑不得道:“你鬧什麽?”
胡曦嵐輕輕撫摸她的臉,笑道:“緯兒。”
高緯的臉頰又變成了緋色,結結巴巴地說了一聲母後。
胡曦嵐笑意更深,像是哄孩子般地說道:“乖。”
隨後將高緯壓倒在榻上,細細吻著她的鬢角。
高緯慌張道:“你不是還要去照顧炘兒嗎?”“騙你的,炘兒有乳母照顧,我可以晚點再迴去。”
胡曦嵐輕咬她的下頜,別有深意地說道:“再說了,母後還要疼緯兒呢。”
高緯聞言,隻能無可奈何道:“這是我的秘密,你千萬別說出去。”
胡曦嵐眼中露出促狹之色,點頭答應。
高緯這才不再多言,乖順地任她擺布。
武平二年十二月初八,皇帝下詔命清河王高勱和光祿卿馮子琮主持營建幽州的新都和山陵。
同日,皇帝再次下詔:征調民夫三十五萬入幽州營建新都及皇帝山陵。
其中也包括城中幽深的天牢。
原本胡長仁是等著胥吏照例送來飯食的,盡管皇帝沒有將他削爵,但胡長粲與他有舊怨,胡長粲自然不會以德報怨,第一天就下令攔住了國公府送膳食的人。
迫於饑寒,胡長仁隻好去吃已經冷硬的飯食。
後來因為每日都沒有國公府的膳食,他隻能被迫習慣牢中的飯食。
讓他慶幸的是,胡長粲礙於他身上還有國公爵位,並沒有強迫他換上囚服,住的牢房也算幹淨整潔,炭爐裏的木炭也沒有少得太過分。
不過每日都被這個自己打壓多年的堂弟逼問,還是讓他身心俱疲。
結果飯食沒等到,他反而被帶出了牢房,徹底沐浴了一次。
被帶迴牢房時,他看到胡長粲正在等自己,在他麵前是酒食和一口古董羹(火鍋的原型)。
“你府中有喜事?”胡長粲搖頭,默默將兩人的酒盞都滿上清酒。
“那就是族中有喜事?”胡長粲再次搖頭。
胡長仁瞥了一眼湯水沸騰的古董羹,遲疑道:“難道是宮中?”
胡長粲用竹箸夾起一枚羊肉,蘸了蘸料後,放到他的碗裏,微笑道:“聖上前幾日新納了一位隆徽嬪,似乎甚得寵愛,而且我聽聞此女的相貌甚至勝於昭信太後年輕之時。”
昭信太後李祖娥年少之時便以美貌著名,嫁入高氏後,至今都是高家最貌美的正妻。
胡長仁見過年輕時的李祖娥,一聽胡長粲這麽說,不自覺地起了好奇之心。
但胡長粲接下來的一句話就讓他冷靜了下來:“我還聽說這位上嬪原先是在左娥英宮中的。”
胡長粲嘴角笑意更深:“堂兄,左娥英是你的女兒,可我看她似乎不是為救你才獻得美人呀。”
胡長仁飲盡一盞酒,冷冷道:“你到底想說什麽?”
“堂兄,我奉勸你,你若是依舊想與聖上僵持下去的話,那你最好要做好在牢中待上一兩個月的心理準備了,我想聖上近來應該想不起你。”
“況且。。。”胡長粲吃了一枚羊肉,補充道:“堂叔難道沒告訴過你,這世上最愚蠢的一件事就是和皇帝比耐心嗎?”
胡長仁冷笑道:“看來我父親生前教你的東西可真不少。”
“我隻是堂叔的侄兒,豈能與你們這些親子相比?”“嗬,父親生前在府中的日子,都在陪我那妹妹,他一直將我們幾個兄弟視若無物。”
胡長粲看著他陰鷙的神情,恍然道:“難怪幾位堂兄老是看不慣我,原是如此。”
胡長仁已經變得麵無表情,隻是不停地喝酒。
胡長粲忽然道:“堂兄要是想讓東平王來救你,恐怕希望也不大。”
“什麽意思?”“朝廷馬上就要發生一件大事了。”
胡長仁蹙起眉頭:“陛下又想做什麽?”“五日前聖上下詔命揚、冀、梁等二十州以水陸兩路向幽州運送木材石料,之後再由工部調配,之後又讓光祿卿馮子琮兼任了將作大匠。”
胡長仁抬起眼瞼,一臉震驚地說道:“他要營建新都。”
※※※
次日,大明宮,含章殿
往日人聲不絕的大殿,這時卻詭異得寂靜無聲。
而造成如此局麵的原因就是皇帝剛才突然提起的營建新都之言。
“鄴都城郭狹窄,地勢卑下,不適合作為都城來長久居住,而且也不利於朝廷統治全國,故而朕決定在幽州營建新都,眾卿對此可有異議?”
已經在禦座上等了有一會兒的高緯,望著不願開口的朝臣,將手中奏疏拍到禦案上,開口道:“既然眾卿都無異議,那新都即日便開始營建吧,由東平王和光祿卿來擔任監工。”
馮子琮謹慎幹練,通曉建築之道,當年高湛禪位於高緯之後,覺得兩代皇帝不該都居住在晉陽宮,便命馮子琮設計並監造了大明宮。
大明宮落成後,不論是高湛還是高緯都很滿意,馮子琮因此擢升為正三品的光祿卿。
再加之他出自於前魏馮太後的家族,妻子又是胡曦嵐的堂妹,門第甚是貴重。
此外他擔任光祿卿也有數年了,讓他擔任從三品的將作大匠和新都監工,朝臣都無法提出異議。
早有心理準備的馮子琮當即便出班領命。
高儼則猶豫了一下,隨後舉著玉笏出班,大聲說道:“臣弟難以讚同陛下營建新都之舉。”
殿內諸臣紛紛看向高儼,隻有高綽低頭,緊緊攥著手中玉笏。
“東平王你為什麽不同意?”說這話的時候,高緯看起來很冷靜。
“高祖皇帝自洛陽遷都至鄴都至今不過四十餘年,頻繁遷都於國於民無益;再者新都建成後,必然要大肆征調百姓充盈新都,此舉恐怕會造成國內動蕩。”
高儼頓了頓,又說道:“臣弟以為天下剛剛統一,此時營建新都為時過早。”
高緯沉默一會兒,猛然站起:“當年前魏孝武帝西逃,宇文氏割據關中,神武皇帝為進一步控製全國,斷然下令營建鄴城,並在新都建成後,迅速遷都,何以現今就得暫緩考慮?”
“至於你所說的第二點。。。”高緯看向高儼:“當年天下三分,神武皇帝尚可以征調四十萬百姓充盈鄴都;反倒是天下統一的如今,征調百姓就會造成國內動蕩了?東平王,難道說在你眼裏,朕的統治反而不如天下三分之時嗎?!”
高緯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高儼兩邊的朝臣,淩厲地說道:“還是說眾卿都是這麽想的嗎?!”
高緯這話極重,嚇得殿內所有朝臣都跪倒在地,紛紛表示絕無此意。
高緯的目光落到高綽身上:“東平王不願意監工,那南陽王呢?”
“臣弟的能力不足以擔任監工的重任,請陛下恕罪。”高綽舉著玉笏,低著頭。
高緯深吸了一口氣:“既然東平王和南陽王,一個不願意,一個又能力不足,那就改由清河王高勱和光祿卿共同監工吧。”
高勱是前清河王高嶽的嫡長子,秉性仁厚,又精明靈活,很是被高緯看重。
要不是高緯有意培養高綽和高儼,高勱其實是監工的第一人選。
高勱還沒來得及謝恩,皇帝已經拂袖而去。
※※※
今日含章殿裏的事很快傳到了後宮和宗室貴胄的府邸中。
與此同時,諸勳貴和其家眷幾乎都等著看東平、南陽二王的王妃什麽時候入宮為丈夫求情。
不過就算是東平王妃想去清思殿請高儼那名義上的表姊為高儼向高緯求情,也沒機會見到胡曦嵐。
此時的胡曦嵐正在皇帝的含章殿裏。
“我雖然知道阿儼容易意氣用事,但我沒想到他會公開反對遷都。”胡曦嵐對於這個兒子很是頭疼。
此時,趙書庸端上了白玉盞,高緯接過玉盞,輕輕抿了一口過後,才交給胡曦嵐。
胡曦嵐一邊喝著溫熱的酪漿,一邊聽高緯說道:“阿儼自幼長在鄴宮,在鄴都的時間遠多於在晉陽,自然有感情,加之性情直率,今日朝堂之事也在我意料之中。”
高緯微垂眼瞼,低聲道:“但我沒想到連仁通大哥也不幫我。”
胡曦嵐放下玉盞,寬慰道:“他們畢竟一直都在兩都,又不在三省(尚書、中書、門下)處理機要政事,自然不清楚疆域格局的變化。”
高緯摩挲著大拇指上的扳指,一臉的若有所思。
腦海中忽然閃過那兩名術士女子送來的小箋中那句“南陽、東平二王外放”,下意識說道:“要不讓他們外放幾年吧。”
胡曦嵐臉上微微一僵,沉默了一會兒後,低聲問道:“那你準備將他們外放到哪裏去?”
“仁通大哥外放定州,至於阿儼。。。”她沉思了一下,說道:“去青州吧。”
高齊有三個很特殊的州,除了鄴都所在的司州和晉陽所在的並州外,最後一個便是定州。
高齊建朝以來,定州刺史一直都是高氏宗室輪流擔任的,便是一時之間沒有合適的宗室可以當刺史,朝廷也隻是命刺史的屬官暫管庶務,直至選出合適的宗室。
高緯一說想將他們外放,胡曦嵐就知道肯定會有定州,但她對青州卻很意外。
“青州在哪裏?”“青州內外聚居著很多羌人和匈奴人,民風十分彪悍,不過我覺得以阿儼的性格說不準能治理好那裏。”
高緯看見胡曦嵐蹙起眉頭,連忙說道:“你放心,我會命‘龍隱’暗中保護他的,並讓屬官協助他治理青州,一定會讓他順利又安全地了解到地方情況。”
“那你準備什麽時候將他們外放?”高緯長歎一聲:“再過些日子吧,總要找個由頭才行。”
胡曦嵐聞此,終於放下了心,側首朝高緯笑道:“你想好了便行,我聽你的。”
胡曦嵐長得是桃花眼,笑起來的時候格外嫵媚,而且因為殿內溫熱,所以她穿的是大開領的深緋襦裙,鎖骨半露,襯得細膩的肌膚宛如羊脂玉。
高緯見了,身上忽然一陣酥麻,心跳加速。
高緯側頭,看了趙書庸一眼,趙書庸當即心領神會地退出了內殿,並關上了大門。
高緯走到胡曦嵐跟前,神色微妙地看著正在喝酪漿的胡曦嵐,問道:“這酪漿可好喝?”
“你想喝?”胡曦嵐將玉盞舉到她麵前,高緯順勢接過,放到案幾上。
“我想嚐嚐你剛才喝的。”話音未落,她將胡曦嵐壓到坐榻上,將襦裙的大開領熟練拉開,右手伸入衣襟之內。。。
※※※
湖藍色的皇帝常服蓋在深緋襦裙上,兩人的中衣灑落在坐榻上。
胡曦嵐額上冒著細汗,眸子微閉,她緩了一口氣,將高緯拉了上來,吻住了她的唇。
高緯的金絲發帶已經被拿掉,栗色的頭發散落在布滿細汗的背上,還有一些垂在胡曦嵐的玉峰上。
胡曦嵐放開高緯,看著她緋紅的臉,忽然問道:“前世你喜歡過我嗎?”
那日將馮小憐帶出掖庭宮後,高緯忽然間不想再獨自糾結兩世,抱著長痛不如短痛的心態與四女說了前世之事。
結果真的與高緯猜想得差不多:斛律雨氣得直接掉頭離去,至今不肯見高緯;穆寧雪也有些接受不了,以陳涴每日的針灸時間已到為借口,帶著陳涴離開了;雖然對高緯的前世來說,陳涴是連旁觀者都算不上,但她看出來其他人臉色都不好,就乖乖和穆寧雪一起走了。
隻能胡曦嵐態度不明,讓高緯摸不透她的心思。
但她怎麽也沒料到胡曦嵐居然會在這種時候提到前世之事。
高緯愣了一小會兒,旋即有些不自在地扭過頭,手也拿了出來,坐到一旁,拿起案幾上的絲絹,低頭擦淨手指。
胡曦嵐也坐起了身子,按住她的頭,追問道:“難道你不喜歡我?”
見高緯依然不說話,胡曦嵐麵色一冷,話鋒陡轉:“炘兒說不準正在清思殿裏哭鬧,我先走了。”
說著就要拿起中衣穿上,高緯心中一急,連忙將中衣奪過來,脫口而出:“喜歡,我喜歡你。”
“那你還記得你前世對我做得最無禮的事是什麽嗎?”“。。。前世我被教人事之前,也看過春宮圖,當晚我就夢到了你。。。”
說到這件事,高緯還是很不好意思,畢竟前世她一直捉摸不透胡曦嵐的感情。
胡曦嵐撲哧一笑:“難怪前世和士開都已經死了,你還要清算他,這輩子也這麽痛恨他。”
高緯吃驚道:“你怎麽知道的?”隨即靈光一閃,問道:“你去問了小憐?”
胡曦嵐頷首:“我原本隻是有些不死心,所以才去問的,沒想到她真的把你沒說的事都說了。”
高緯目光微閃,她沒想到馮小憐居然這麽快就鬆口了。
她心中立時打定了主意,決定在哄好了斛律雨和穆寧雪後,就去詢問前世自己身死之後發生的事。
“可還是有一件事連她都不知道,你當時也沒說,所以我想現在問問你。”“什麽?”
胡曦嵐眼中劃過精光,湊到她耳邊輕輕說了一句話:“教你人事的是誰?”
高緯立即嗆住了,幹咳了好幾聲。
胡曦嵐明顯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有興趣,連連追問。
高緯無奈之下,隻好湊到她耳邊說了一個名字。
胡曦嵐聽了之後,雙眸微微睜大,不可置信地看向高緯。
高緯也很尷尬,默不作聲了許久。
突然胡曦嵐毫無預兆地抱住高緯的頭,吻了吻她脖頸上的青筋。
高緯感受著熟悉的柔軟,腦中還沒生出綺念,頭頂就飄來一句話:“叫我母後。”
高緯一下子清醒了,從她懷中挺直身子,哭笑不得道:“你鬧什麽?”
胡曦嵐輕輕撫摸她的臉,笑道:“緯兒。”
高緯的臉頰又變成了緋色,結結巴巴地說了一聲母後。
胡曦嵐笑意更深,像是哄孩子般地說道:“乖。”
隨後將高緯壓倒在榻上,細細吻著她的鬢角。
高緯慌張道:“你不是還要去照顧炘兒嗎?”“騙你的,炘兒有乳母照顧,我可以晚點再迴去。”
胡曦嵐輕咬她的下頜,別有深意地說道:“再說了,母後還要疼緯兒呢。”
高緯聞言,隻能無可奈何道:“這是我的秘密,你千萬別說出去。”
胡曦嵐眼中露出促狹之色,點頭答應。
高緯這才不再多言,乖順地任她擺布。
武平二年十二月初八,皇帝下詔命清河王高勱和光祿卿馮子琮主持營建幽州的新都和山陵。
同日,皇帝再次下詔:征調民夫三十五萬入幽州營建新都及皇帝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