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太陽西陲,饑腸轆轆的我才看到一條路。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魯迅的話,一下子閃現我的腦海中。我拚命地向那條路奔去,那裏是我希望的地方。
一陣疾馳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地傳來,等我興奮地跑到道路上時,卻隻能看到一身背影漸漸遠去。任憑我怎麽喊,那騎馬的人頭也不迴地跑開了。隻是那馬上人的裝束好生奇怪,不像現代的衣服,倒有點像古裝電視劇中才出現的長袍。
沿著那人去的方向,我沒精打采地向前走著。肚子發著山鳴海嘯般的響聲,我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肚子裏裝的全是水。每走一步,裏麵的水就會搖來晃去。一直走到了滿天繁星,我還是沒看到任何一個人。天上的星星雖然很美,但美麗的東西也不能當飯吃。現在的我是又累又餓,兩條腿都像灌了鉛一樣,每挪一步都是異常的艱難。在我幾乎都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看到遠處有一點點的燈光,雖然很小,卻重新點燃了我繼續走下去的希望。我用上體內最後一點力氣,掙紮著向燈光處走去。
等看到是一戶人家時,我兩眼一黑,就什麽都不知道了……
模模糊糊中,我仿佛聽到一個聲音在問:“他怎麽了?”另一個聲音迴答:“餓的。老婆子,快去把麥飯熱一下。”不一會,我感覺有一股溫熱的液體順著喉嚨流了下去。我一骨碌爬起來,伸手就捧起那隻粗陶碗,大口大口地喝了起來。一個蒼老的聲音在耳邊說道:“不要急,不要急。慢慢吃,小心燙到。”還沒等迴過味來,這碗飯就被我喝得幹幹淨淨的。我拿著碗,不好意思地看著麵前的老者。一張黝黑的臉上刻滿了時間的痕跡,渾濁的眼睛在仔細地看著我。這才想起自己除了條綠色環保的內褲外都是光溜溜的,在昏暗中泛著白光,就像一條擱置在岸上的魚。
老者趕忙叫老婆子給我拿了套幹淨的衣服讓我穿上。我接過衣服,竟然是一套漢服。難道是要我來拍電視,讓我做群眾演員,不過看著架勢老頭也不像導演呀,至少他連大胡子都沒有。
通過和老爺子的談話,我知道今年是魏安釐王四年(公元前272年),我現在在一個叫南陽(古地名,魏地,在今河南省修武縣,另為了方便起見,除了一些有名的地方外,下麵的地名多采用現在的地名)的地方。
“老爺子看著身子骨硬朗得很,真是老當益壯呀。年輕時,當過兵吧?”
“我年輕時,是一名武卒。”
“武卒?當年那支以五萬之人擊敗秦軍五十萬之眾的魏武卒?”我嘴巴都要合不上,根本沒辦法將這個老頭和當年那支威風凜凜戰無不勝的魏武卒聯係起來。武卒可以算得上那時候的特種部隊了,不是隨便都能當上的。
這時候,一絲亮光在老人的眼睛裏閃出。也許他在迴憶當年的金戈鐵馬,也許在迴憶當年的與子同袍。即使再勇猛的戰士,也鬥不過時間這個敵人。當年在戰場上他一定是一名奮勇殺敵的士兵,而此時麵前的他隻是一個遲暮的老人。
“嗬嗬,那都是過去的事了。不提了,不提了,現在都是老胳膊老腿的。”老者笑著說,“看樣子公子不是本地人,是哪裏人呢?為什麽到了這裏?”
“這個……這個……”總不能說您老人家不知道是我多少代的爺爺輩,我是來自兩千年後的人,這樣子的話,老頭八成會認為我大腦短路了。我搔了搔頭,說,“我來自巴國的一個破落貴族,巴國被秦國滅了後,我就四處流浪。在這附近,不幸遇到了山賊,把我的行李和衣服都搶了去。我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老爺子,家裏怎麽就你兩口子,其他人呢?”我是那把壺不開提那把壺。
“兒子和孫子一齊被募了兵,一年前戰死在華陽,兒媳聽到消息後改了嫁,現在家裏就剩下我們兩個老不死的。”老者的神情黯淡下來,低著頭,眼睛愣愣地看著地上的一個坑。
就這樣,我在老者這兒先住下了。每天就是跟著老頭子做一些農活,沒事了進山砍柴打獵。不到半年的時間,我身上已經看不出一點現代人的樣子來,已經成為一個標準的古代人。在老頭子的帶領下,我的身子不再單薄,變得壯實起來;我的皮膚不再白淨,被太陽曬得黝黑發亮。
剛來時迫切想著迴去的心情已經消褪了,我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世界。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今天是昨天的延續,而明天又是今天的重複,雖單調卻很平靜。好像我的生活就應該是這樣子,別了,我的鄉村基;別了,我的曼秀雷敦;別了,我心愛的war3。
一陣疾馳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地傳來,等我興奮地跑到道路上時,卻隻能看到一身背影漸漸遠去。任憑我怎麽喊,那騎馬的人頭也不迴地跑開了。隻是那馬上人的裝束好生奇怪,不像現代的衣服,倒有點像古裝電視劇中才出現的長袍。
沿著那人去的方向,我沒精打采地向前走著。肚子發著山鳴海嘯般的響聲,我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肚子裏裝的全是水。每走一步,裏麵的水就會搖來晃去。一直走到了滿天繁星,我還是沒看到任何一個人。天上的星星雖然很美,但美麗的東西也不能當飯吃。現在的我是又累又餓,兩條腿都像灌了鉛一樣,每挪一步都是異常的艱難。在我幾乎都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看到遠處有一點點的燈光,雖然很小,卻重新點燃了我繼續走下去的希望。我用上體內最後一點力氣,掙紮著向燈光處走去。
等看到是一戶人家時,我兩眼一黑,就什麽都不知道了……
模模糊糊中,我仿佛聽到一個聲音在問:“他怎麽了?”另一個聲音迴答:“餓的。老婆子,快去把麥飯熱一下。”不一會,我感覺有一股溫熱的液體順著喉嚨流了下去。我一骨碌爬起來,伸手就捧起那隻粗陶碗,大口大口地喝了起來。一個蒼老的聲音在耳邊說道:“不要急,不要急。慢慢吃,小心燙到。”還沒等迴過味來,這碗飯就被我喝得幹幹淨淨的。我拿著碗,不好意思地看著麵前的老者。一張黝黑的臉上刻滿了時間的痕跡,渾濁的眼睛在仔細地看著我。這才想起自己除了條綠色環保的內褲外都是光溜溜的,在昏暗中泛著白光,就像一條擱置在岸上的魚。
老者趕忙叫老婆子給我拿了套幹淨的衣服讓我穿上。我接過衣服,竟然是一套漢服。難道是要我來拍電視,讓我做群眾演員,不過看著架勢老頭也不像導演呀,至少他連大胡子都沒有。
通過和老爺子的談話,我知道今年是魏安釐王四年(公元前272年),我現在在一個叫南陽(古地名,魏地,在今河南省修武縣,另為了方便起見,除了一些有名的地方外,下麵的地名多采用現在的地名)的地方。
“老爺子看著身子骨硬朗得很,真是老當益壯呀。年輕時,當過兵吧?”
“我年輕時,是一名武卒。”
“武卒?當年那支以五萬之人擊敗秦軍五十萬之眾的魏武卒?”我嘴巴都要合不上,根本沒辦法將這個老頭和當年那支威風凜凜戰無不勝的魏武卒聯係起來。武卒可以算得上那時候的特種部隊了,不是隨便都能當上的。
這時候,一絲亮光在老人的眼睛裏閃出。也許他在迴憶當年的金戈鐵馬,也許在迴憶當年的與子同袍。即使再勇猛的戰士,也鬥不過時間這個敵人。當年在戰場上他一定是一名奮勇殺敵的士兵,而此時麵前的他隻是一個遲暮的老人。
“嗬嗬,那都是過去的事了。不提了,不提了,現在都是老胳膊老腿的。”老者笑著說,“看樣子公子不是本地人,是哪裏人呢?為什麽到了這裏?”
“這個……這個……”總不能說您老人家不知道是我多少代的爺爺輩,我是來自兩千年後的人,這樣子的話,老頭八成會認為我大腦短路了。我搔了搔頭,說,“我來自巴國的一個破落貴族,巴國被秦國滅了後,我就四處流浪。在這附近,不幸遇到了山賊,把我的行李和衣服都搶了去。我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老爺子,家裏怎麽就你兩口子,其他人呢?”我是那把壺不開提那把壺。
“兒子和孫子一齊被募了兵,一年前戰死在華陽,兒媳聽到消息後改了嫁,現在家裏就剩下我們兩個老不死的。”老者的神情黯淡下來,低著頭,眼睛愣愣地看著地上的一個坑。
就這樣,我在老者這兒先住下了。每天就是跟著老頭子做一些農活,沒事了進山砍柴打獵。不到半年的時間,我身上已經看不出一點現代人的樣子來,已經成為一個標準的古代人。在老頭子的帶領下,我的身子不再單薄,變得壯實起來;我的皮膚不再白淨,被太陽曬得黝黑發亮。
剛來時迫切想著迴去的心情已經消褪了,我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世界。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今天是昨天的延續,而明天又是今天的重複,雖單調卻很平靜。好像我的生活就應該是這樣子,別了,我的鄉村基;別了,我的曼秀雷敦;別了,我心愛的wa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