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道了別,正當我們要離開時,突然又被昌然叫住了,問了一個讓我立即心驚肉跳起來的問題。
“對了,外麵突然出現了一個三聖母教,你們知道嗎?”
我緊張的看著南國。
南國轉過身去,點了點頭。
“現在這個教派教民越來越多,很多人都說此教挺神的。
特別是初野城中有個叫阮午的,他那裏有一個樹和井。
這井水和樹上之果居然可治百病。”
昌然接著麵無表情的說道。
南國沒有接話,我們站在那裏,都隻是沉默的注視著他。
“這事你們怎麽看?”昌然又問南國。
雖然他沒有任何表情,但我總感覺到,他在試探什麽。
“邪魔外道的,自然應當打擊,所有人都隻是天門的人。
信所謂的神自然就不會把初野和天門軍放在眼裏。
越往後越難收拾,
既然有風頭正勁的,那就更好處理了。
從嚴從重嗎。”南國不假思索的說道。
我暗暗吃驚,麵上卻不敢露出什麽來。
南國怎麽這樣說,這阮午不就要倒黴了。
而且,這天門一定就要開始打擊這三聖母教了,這才剛剛興起,露了個苗頭而已。
一旦被打擊,肯定很快就覆滅了。
昌然微微一笑道
“初歌大帝倒也是這個意思,我以為還能聽到姑娘別種意見呢。
看來所見倒是略同啊。”他雖笑著,表情卻並不在在,眼神飄忽,陰晴不定。
“不知道這是何人所為,但初歌大帝認為一定是人有心拉攏力量,要進行破壞。
而這怪力亂神的東西,我聽說居然有些東西是真的應驗了的。
這就更讓人不安了,顯然有人推波助瀾啊。
這人需要也有不少力量呢。”
我聽這話中的意思,察覺到他應當是懷疑這三聖母教跟我們有些什麽關係。
南國隻是簡單的駭首一下,也微微笑道說
“這種手段,我們倒也見過,多是利用愚民去斂財。
但發展到一定程度,那就未必了。
所以快刀斬亂麻確實是必要的。
讓他們重新明白,他們隻能是天門的人,
神救不了他們,眼下也弄不死他們。
天門卻不一樣,隨時可以讓他們發達,也隨時可以讓他們死。
他們一旦清醒過來,就明白該怎麽選擇了。
前期就重些吧。不要顧及人多,畢竟都是城民。
這個事情確實如總管所說,沒有推波助瀾是不可能成現在這樣子的。
聽說現在十一城都已經有不少信徒了,甚至軍中。”
昌然一直認真的打量著南國的表情,
南國如此幹脆利落的迴答,似乎從南國的話裏相信了這事跟我們完全沒有關係。
昌然也點點頭
“大帝也卻是此意,主持和被人信奉的,就一定從重處理。
信奉的人明令禁止,任何人在搞類似的,不管是信奉還是被信奉的。
都要處死。”
他冷冽的說道,
南國點點頭,看起來像是認同他的看法一樣。
她又接著說道
“總管大人說到此,我突然又想起來一事。
以往我們定下征兵時,恐怕沒想過增速這麽快,效果這麽好。
現在全靠淮王那裏一力支撐啊。不然,各地的稅賦明顯無法應付開支了。
但月尚有陰晴圓缺,淮王那裏要是出了問題,恐怕天門也會跟著出現問題啊。
不知道總管大人和初歌大帝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昌然聽她問此,立即沮喪起來
答到
“是啊,最近也一直再想這件事情。
但總沒有什麽好的辦法。
我們總不能朝令夕改,突然廢止,就算廢止了,以往承諾的也不能同時廢止吧。
這募兵的順利確實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姑娘問此,可是有什麽好辦法嗎?”
南國說道
“我也是考慮這些事很久,
才想出一個法子。
現在的仙民人口太旺盛了。
一來,應當立即停止募兵了,這兵將數增加了這麽多。
估計初野大人出來以後應該很滿意了,到時候要不要在募兵,就由他定奪吧。
這募兵所帶來的尚武之風,對咱們也不利,我們養不了這麽多人,他們卻有修為怎麽辦。
你招還是不招,你不招他們在民間就容易出現問題了。
所以,一來不要在募兵,有修為的做個登記就行了。
等到初野大人出來的時候讓初野大人考慮要不要收入天門。
二來我的意見要開始考慮消減軍費的開支了。
當然,不敢貿然的拿他們的軍餉開玩笑。
而是應當考慮很多支出由軍隊自足。
給他們更多的權利,讓他們自己也經營,搞些產業,貿易啊,什麽的。
他們軍中有修為的人多了去。
隨便製造些什麽也都是上品,買的人肯定也不少。
咱們不給了,他的收入卻比以前更高了,他肯定更高興。
現在他們閑著也天天沒事做。
還有,就是要開始考慮分家了。
原先我們隻規定一家隻要有一個人進入了天門,全家都可以免其賦稅。
這個全家卻沒有任何定義。
仙民有些四五代同堂,一個天門中人,他的家人有四五個哥哥,七八個弟弟,叔伯阿姨,爺爺奶奶。
父母等等,一家甚至有二三十口人。
這樣就是一個巨大的漏洞了。
而且,親情濃厚對我們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
一人家中出了什麽事,對天門有了二心,一家人往往都會受到影響。
這還不僅僅是稅賦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強製讓他們分家。
成年子女就必須和父母分開。
稅賦各自計算各自的。”
昌然聽的點頭不已,讚不絕口
“姑娘才是真的神人啊,這些辦法果然甚好。”
但麵露難色的說道
“強迫別人分家,不太容易做到吧?
仙民雖一直是遊民,但重感情啊。
我們要武力驅趕不成?”
南國搖了搖頭迴答道
“我們從頭至尾都不用提讓他們分家。
而讓他們自己主動選擇分開。
隻要形成習慣,他們就會變成民間的風俗。
分家一定會讓這個家庭親情觀念也發生變化。
看著吧,不用多久,即使是父母和兒女,
也會開始沒有真正的親情的。”
“對了,外麵突然出現了一個三聖母教,你們知道嗎?”
我緊張的看著南國。
南國轉過身去,點了點頭。
“現在這個教派教民越來越多,很多人都說此教挺神的。
特別是初野城中有個叫阮午的,他那裏有一個樹和井。
這井水和樹上之果居然可治百病。”
昌然接著麵無表情的說道。
南國沒有接話,我們站在那裏,都隻是沉默的注視著他。
“這事你們怎麽看?”昌然又問南國。
雖然他沒有任何表情,但我總感覺到,他在試探什麽。
“邪魔外道的,自然應當打擊,所有人都隻是天門的人。
信所謂的神自然就不會把初野和天門軍放在眼裏。
越往後越難收拾,
既然有風頭正勁的,那就更好處理了。
從嚴從重嗎。”南國不假思索的說道。
我暗暗吃驚,麵上卻不敢露出什麽來。
南國怎麽這樣說,這阮午不就要倒黴了。
而且,這天門一定就要開始打擊這三聖母教了,這才剛剛興起,露了個苗頭而已。
一旦被打擊,肯定很快就覆滅了。
昌然微微一笑道
“初歌大帝倒也是這個意思,我以為還能聽到姑娘別種意見呢。
看來所見倒是略同啊。”他雖笑著,表情卻並不在在,眼神飄忽,陰晴不定。
“不知道這是何人所為,但初歌大帝認為一定是人有心拉攏力量,要進行破壞。
而這怪力亂神的東西,我聽說居然有些東西是真的應驗了的。
這就更讓人不安了,顯然有人推波助瀾啊。
這人需要也有不少力量呢。”
我聽這話中的意思,察覺到他應當是懷疑這三聖母教跟我們有些什麽關係。
南國隻是簡單的駭首一下,也微微笑道說
“這種手段,我們倒也見過,多是利用愚民去斂財。
但發展到一定程度,那就未必了。
所以快刀斬亂麻確實是必要的。
讓他們重新明白,他們隻能是天門的人,
神救不了他們,眼下也弄不死他們。
天門卻不一樣,隨時可以讓他們發達,也隨時可以讓他們死。
他們一旦清醒過來,就明白該怎麽選擇了。
前期就重些吧。不要顧及人多,畢竟都是城民。
這個事情確實如總管所說,沒有推波助瀾是不可能成現在這樣子的。
聽說現在十一城都已經有不少信徒了,甚至軍中。”
昌然一直認真的打量著南國的表情,
南國如此幹脆利落的迴答,似乎從南國的話裏相信了這事跟我們完全沒有關係。
昌然也點點頭
“大帝也卻是此意,主持和被人信奉的,就一定從重處理。
信奉的人明令禁止,任何人在搞類似的,不管是信奉還是被信奉的。
都要處死。”
他冷冽的說道,
南國點點頭,看起來像是認同他的看法一樣。
她又接著說道
“總管大人說到此,我突然又想起來一事。
以往我們定下征兵時,恐怕沒想過增速這麽快,效果這麽好。
現在全靠淮王那裏一力支撐啊。不然,各地的稅賦明顯無法應付開支了。
但月尚有陰晴圓缺,淮王那裏要是出了問題,恐怕天門也會跟著出現問題啊。
不知道總管大人和初歌大帝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昌然聽她問此,立即沮喪起來
答到
“是啊,最近也一直再想這件事情。
但總沒有什麽好的辦法。
我們總不能朝令夕改,突然廢止,就算廢止了,以往承諾的也不能同時廢止吧。
這募兵的順利確實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姑娘問此,可是有什麽好辦法嗎?”
南國說道
“我也是考慮這些事很久,
才想出一個法子。
現在的仙民人口太旺盛了。
一來,應當立即停止募兵了,這兵將數增加了這麽多。
估計初野大人出來以後應該很滿意了,到時候要不要在募兵,就由他定奪吧。
這募兵所帶來的尚武之風,對咱們也不利,我們養不了這麽多人,他們卻有修為怎麽辦。
你招還是不招,你不招他們在民間就容易出現問題了。
所以,一來不要在募兵,有修為的做個登記就行了。
等到初野大人出來的時候讓初野大人考慮要不要收入天門。
二來我的意見要開始考慮消減軍費的開支了。
當然,不敢貿然的拿他們的軍餉開玩笑。
而是應當考慮很多支出由軍隊自足。
給他們更多的權利,讓他們自己也經營,搞些產業,貿易啊,什麽的。
他們軍中有修為的人多了去。
隨便製造些什麽也都是上品,買的人肯定也不少。
咱們不給了,他的收入卻比以前更高了,他肯定更高興。
現在他們閑著也天天沒事做。
還有,就是要開始考慮分家了。
原先我們隻規定一家隻要有一個人進入了天門,全家都可以免其賦稅。
這個全家卻沒有任何定義。
仙民有些四五代同堂,一個天門中人,他的家人有四五個哥哥,七八個弟弟,叔伯阿姨,爺爺奶奶。
父母等等,一家甚至有二三十口人。
這樣就是一個巨大的漏洞了。
而且,親情濃厚對我們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
一人家中出了什麽事,對天門有了二心,一家人往往都會受到影響。
這還不僅僅是稅賦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強製讓他們分家。
成年子女就必須和父母分開。
稅賦各自計算各自的。”
昌然聽的點頭不已,讚不絕口
“姑娘才是真的神人啊,這些辦法果然甚好。”
但麵露難色的說道
“強迫別人分家,不太容易做到吧?
仙民雖一直是遊民,但重感情啊。
我們要武力驅趕不成?”
南國搖了搖頭迴答道
“我們從頭至尾都不用提讓他們分家。
而讓他們自己主動選擇分開。
隻要形成習慣,他們就會變成民間的風俗。
分家一定會讓這個家庭親情觀念也發生變化。
看著吧,不用多久,即使是父母和兒女,
也會開始沒有真正的親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