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陽城中稅賦早已經減半,可發展到後來,淮王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


    天下已經都知道此地富足,總如此有點不太合適。


    淮王就開始主動繳納的稅賦越來越高。


    這巨富之地,所交稅賦竟然已經是所有稅賦的一半。


    這讓總管昌然也歡喜不已,因為淮王年年常去看望他,這中間自然也沒少在給他些好處。


    兵力這些年一直猛增,現在天門軍中已經有300萬人了。


    果然因為稅賦越來越吃緊,除了五城外,其他城隻好拚命的將家裏人送到天門軍中已避免賦稅。


    這樣的結果是那裏越來越窮,除了天門軍中之人,並無其他。


    那些城中的人也開始不斷遷移。


    當地的封王陸續的都受到了影響,這賦稅根本就不好完成。


    趁此功夫,昌然正好找借口果斷的收拾了他們。


    但稅賦又不能開玩笑,


    那三百多萬人哪個也不會願意不拿錢在天門天天吃不上飯。


    所以昌然也緊張,得趕緊找錢。


    而淮王繳納的巨額稅賦也終於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這讓他不由得眉開眼笑,對淮王愈加的支持起來。


    我們中間才想起來竹笙姑娘,趕忙過去看了看,一再邀請她卻還是不願來此地。


    而冉尋卻跟我們來了這裏,南國又開始籌建了一個叫做學堂的東西。


    讓冉尋負責在這裏教書育人,冉尋覺得莫名其妙,因為似乎學習什麽東西,在這裏並沒有什麽作用。


    南國卻讓將自己想通的東西都隻管去講就可以了。


    南國出錢,學堂幫助照顧小孩,還可以管吃管住。


    於是有些窮人的孩子便送來,這無聊的地方最後倒也不缺學生。


    仙民原來都是由家人言傳身教,所以語言有些忙碌的就隻會說不會寫。


    冉尋看到了,也熱心的開始教他們怎樣寫字,南國又四處搜羅了不少琴棋書畫都不錯的人。


    給了不錯的工錢,讓他們也來教這些人。


    也有些奇怪的人也被南國找來了,他們天天似乎就隻會吵架,和我在人族春秋戰國時期的那些家夥一樣。


    他們天天也是吵來吵去,思考些極為奇怪的問題,什麽人為什麽活著,該怎樣活著,


    人和動物,自然怎麽相處,南國把他們也都扔在了那個叫學堂的地方。


    這樣的人還越找越多,他們見到人也越來越多,就吵得也越來越兇,但每個人倒也都有些支持者。


    而冉尋隱南倒是沒看錯,所有人中,他原來最擅長的是吵架,經常吵的其他人無言以對。


    冉尋感激的對南國說,她弄來的這麽多能吵架的人終於讓他明白了越來越多,得到的也越來越多。


    我卻莫名其妙,我去聽了他們幾次吵架,完全都是些聽不懂的東西。


    而製造的人南國更為重視,有些小經驗或什麽知識,南國也花錢將他們養了起來。


    他們有時候去學堂也講課,但更多時候,南國跟他們討論各種東西,問他們能否做出來某種東西。


    落陽城中的景象已經完全不像是天門了,跟我們剛來的天門完全不同。


    這裏,現在已經是最繁華的地方,最富裕的地方。


    天門如果沒有了洛陽城,他們的生活恐怕都將無法繼續。


    這裏幾百萬人比南國原先想象的生長還迅猛,十年後現在已經有近兩千萬人了。


    那些穀物數量早就已經滿足不了他們,好在落陽城已經製造了更多的食物可以讓他們果腹。


    南國又搞了很多票號,因為仙羽最大的麵值就1000元,但現在落陽城中的交易船隊動不動就幾百萬了。


    這帶錢太不方便,票號裏就是你在十一城任何一家票號,將錢存進去,票號就可以給你出一張簽票。


    你拿這簽票就可以再去十一城任何一家票號換取同樣數量的仙羽,南國還不收一分錢。


    於是仙羽也很少在見到了,簽票成了人們的首選。


    家中,身上放那麽多仙羽都不安全,也不方便。


    這簽票就幾張,拿在身上或悄悄的一藏就可以了。


    三聖母教也成了最主流的教,南國一直隱秘的指揮著三聖母教排除其他任何異己。


    各地都開始興建了越來越多的宮,人們在這裏放長生燈,許願或求醫。


    我們閑的時候會到處轉轉,滿足幾個人的願望。


    那些所謂的信民也果然如南國所預料的一樣。


    即使我們沒有幫助過任何人,他們也開始到處宣揚聖跡,越來越多的人表示自己見過三聖母神。


    並受到了他的幫助,自然界裏也開始出現了很多所謂三聖母教的奇跡,什麽石像流淚。


    托夢救人,地上突然出現神秘符號救人,幹旱多年的河道突然淶水了,枯萎多久的樹突然又長新芽了。


    隻要是有不太符合常理的地方,這些通通都被歸功於聖跡。


    於是信的人也越來越多,據說,連天門軍中的人也越來越多的人相信。


    初野一直沒有出關,我提心吊膽的卻一直恐懼著,不知道他出關會不會警惕這一切。


    我們都知道,這一切,都遠遠的還沒有達到預期。


    現在這些力量還是很薄弱。


    羅力似乎得到的支持越來越少了,聽別人說他越來越少露麵,越來越沒人知道他在做什麽。


    各封王都已經叫苦不迭,但是他們也不能坐地待命,所以越來越團結的,自發的開始跟初歌對著幹。


    這次,我聽說,他們又開始悄悄的打起來三爺的主意。


    想撐到初野出來以後,擁立三王爺。


    他們也深信,隻要能撐到初野出來,初野自然還是執掌大權。


    而初歌,隻能重新退迴王爺,他到時候還不一定有三爺受到初野喜愛。


    封王間一直傳聞,初野閉關前拖了很久就一直在思考誰來替他執政的事。


    最後思慮了很久才因為初歌是老大,讓他先行鍛煉。


    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意思,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會告訴他要聽羅力的話。


    現在雖然已經沒有羅力什麽事了,但明顯的,初野出來後,三爺還是有地位和競爭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空保險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月不知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月不知春並收藏時空保險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