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開宏六年,無論是否願意,對於中華帝國的藩屬國來說,他們都必須恪守一些原則,比如使用中華帝國的紀元,而不是本國紀元。而且與過去那種對華官方使用中國紀元,對內使用本國紀元不同,這種“背大忤逆”之舉的代價是極為慘重的,朝鮮就曾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價三年前國王以及王世子被廢、眾多朝鮮官員被流放,隨後在駐朝總理大臣的主持下,另立新君,重新委任朝鮮中樞官員,即便是對於事大數百年的朝鮮士林來說,這種衝擊也是前所未有的。


    不過,絕大多數朝鮮人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不僅僅是傳統思想上對於中國的馴服,更重要的是他們深知抗拒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不過隨後的三年間,駐朝總理大臣陸續通過委任官員等方式,徹底架空了朝鮮王室,開宏七年的朝鮮,與其說是朝鮮國,倒不如說是中華帝國的一個行省。


    “背大忤逆”者空其權,那麽順從者又會付出什麽樣的代價?


    即便是順從者,也未能置身事外,就像琉球,而在東亞三藩屬之中,最為特殊的就是日本,在曆史上,日本從來都不是中國的屬國,即便是直到十年前,迫於開國的壓力日本才接受中國的保護。從那時起,日本才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中國的屬國,在中國的保護下,免遭西洋的入侵。


    不過,十年的時間,對於德川幕府來說,他們真正深切的感受到,什麽是“引狼入室”同樣,也體會到了什麽是小國之悲。


    春天的江戶,雖說還有一個月方才到賞櫻的時候,但是在上野公園這個日本第一座公園中,每天都會有許多遊人至此,畢竟這裏是日本第一座公園,當然這裏原來是德川幕府的家廟和一些諸侯的私邸,不過盡管如此,在公園附近仍然難免會有一些妓院,總會有人需要藝妓的陪同一同去賞櫻。


    而對於大久保利通和他的朋友們來說,或許,上野公園附近的妓院同樣也是他們最好的去處的,畢竟在他們的家中,他們往往會受到監視,而他們往往會先到上野公園,然後在這個四通八達的公園裏逛上一會,然後再躲進事先約定的妓院之中,然後在一起討論時局,正如同當年他們一同創辦“精忠組”初時的一般,經常聚會討論天下大事,以期有朝一日在藩內東山再起。


    隻不過,現在東山再起的希望卻正在一點點的破滅,因為即便是最固執的人,也不得不麵對一個現實日本已經被徹底的瓦解了。


    “你們看報紙了嗎?”


    西鄉盛隆剛一進入房間,就拿著報紙對室內的大久保等人說道。


    “肥後的熊本藩接受中國皇帝的賜封了!”


    他的話聲落下時,隻見整個房間內都是一片愁雲,眾人點點頭,然後隻聽到大久保利通說道。


    “這可是54萬石的細川家,現在隻有前田家還在猶豫,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肯定會接受的,畢竟,天下人都是有私心之人!接受中國皇帝的賜封……私心成國啊!”


    大久保利通口中的“賜封”指的是三年前開始,中國皇帝開始越過幕府直接插手各大名的事務,更是通過直接“賜封”徹底的瓦解了幕府在日本的統治,其實一開始的時候,隻有一些不值一提的靠近中國北海省的小藩接受“賜封”,他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兩百多年來積累的不滿。


    自德川幕府成立之後,德川家康和他的子孫後代逼迫每一位親藩大名、外大名、譜代大名一生中一半的時間住在都城江戶,另一半時間住在他們的領地。這種“參勤交代”製度還有其他目的。通過這種方式,將軍能使每個人處於被監控的狀態。此外,大名們維護藩內居所還有他們在江戶的居所的巨大費用以及高昂的路途花費,都需他們自己承擔,這成了間接征稅,削弱了他們的財力。


    對於那些封地數十萬石的大名來說,這種“參勤交代”都是沉重的負擔,更何況是十幾萬或者幾萬石的大名,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因為這種“參勤交代”而背負沉重的債務,正因如此,在他們的一些幕僚的建議下,他們開中選擇通過中國的“賜封”避免“參勤交代”,過去他們無力拒絕旨在耗盡天下各藩財富的“參勤交代”,但是現在有中國的“賜封”作為大旗,他們自然可以理直氣壯的加以拒絕。


    麵對那些藩主通過接受“賜封”拒絕“參勤交代”,扯上中國這麵大旗,身為幕府大佬的井伊直弼反應是遲頓的,他非但沒有改變“參勤交代”,反而要求各藩必須履行“參勤交代”,但是他卻不能改變中國駐日總理大臣為小藩的撐腰的舉動五年前,中國向日本派出了總理大臣,初時人們以為那不過隻是禮儀官,甚至他們所居住的城市也不是江戶,而且京都。似乎總理大臣的存在僅隻是禮節上的。


    可是後來,幕府卻驚駭的發現,他們選擇京都是有目標性的隻要他們願意,隨時可以通過對天皇的支持,把幕府在日本的統治推翻,然後他們還可以再換一個將軍。在這種情況下,井伊直弼選擇了屈服,


    “看看日本的屈服換迴來的是什麽?”


    西鄉盛隆有些憤恨不平的說道。


    “你看報紙上,天皇的年號已經不在,早就換成了中國的年號,所有的學堂都要學習漢語,現在的日本,和朝鮮有什麽分別!”


    和朝鮮沒有任何區別,即便是他們並不願意承認,也不得不麵對這樣的現實。


    “哎呀,和朝鮮還是有分別的,在朝鮮,駐朝總理大臣可以直接委任朝鮮的官員,可以廢立朝鮮王,而在日本,他們卻把日本變成了兩百多個藩,現在日本已經不複存在了!”


    西鄉盛隆的話音落下時,所有人都陷入沉默之中,過去,他們或許不覺得的“藩”有什麽,但是現在,隨著中國的“賜封”,各藩獲得了更多的自主權,甚至中國剝奪大名領地的權力也僅限於其“背棄中華”的特定情況下,至於其它任何情況,都不會“建議幕府奪其領地”,而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建議,不僅僅隻是建議。


    極為廣泛的自主權,使得那些外樣大名不需要再像過去一樣,謹慎的事奉將軍,而是如同獨立王國一般自行其事,甚至像薩摩藩為了表示對帝國皇帝的忠誠,還主動提出派出一支千人的軍隊,協助帝隊作戰。


    麵對“賜封”帶來的好處,先是一直為幕府防範的外樣大名,接著是譜代大名,甚至現在就連同親藩大名也開始選擇了“賜封”,未來的日本將會徹底分裂成由兩百多個“獨立王國”組成的日本,到那時,還會有日本嗎?


    “隻可惜我們不僅位卑且又遭將軍防範,實在是無力改變現狀啊!”


    大久保利通的話讓西鄉默默的點點頭,他們或許有心改變這一切,但是卻沒有這一能力,因為他們無一例外的在各藩都遭到排斥,就在他的話聲落下時,一旁的一個年青人立即開口說道。


    “現狀,即便無力改變現狀,那為什麽還要改變?即便是現在各藩決心奮起,難道還要尊王攘華嗎?到時候萬一中國大軍進入,又該如何?”


    年青人的話讓西鄉隆盛不由的一愣,他驚訝的看著這個陌生的年青人,大久保利通連忙介紹道。


    “他是伊藤博文,長州藩士,兩年前受長州藩委派前往中國留學……”


    幾乎是在大久保利通剛剛提到伊藤博文曾在中國留學的話還未落下,西鄉隆盛立即皺眉說道,


    “難道會如此恐華,原來是南京米吃多了!”


    他口中的“吃南京米”指的自然是那些“留華生”,自中華帝國建元之後,各藩一直熱衷於向中國派遣留學生,而無一例外的那些留學生歸國後,都是身居高位,可以說個個都是少年得誌的人物,他們無不是以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且吃過“南京米”為榮。


    “南京米在學校裏是吃不到的,在學校裏吃的是南洋米!”


    伊藤博文毫不客氣的反駁道,


    “就是現在的日本,如果沒有南洋米,不知多少人會挨餓!我們能夠吃到“南洋米”這完全是帝國的恩惠,如果不是因為……”


    不等伊騰博文把話說完,那邊訓斥聲就響了起來。


    “伊藤,真沒有想到,才短短兩年時間,你居然變成了這事模樣!當年的那個主張攘華的伊藤那裏去了!”


    友人的訓斥聲讓伊藤博文的臉色一變,他立即沉聲說道。


    “那個伊藤消失了,你們根本就不知道,現在的世界變化之大,根本不是我們所了解的那個世界,如果你們到了中國,你們就會知道,現在的世界是什麽模樣,而不像現在這樣如井底之蛙似的做井觀天……”


    那邊他的話聲剛落,一旁就響起了別人的罵聲。


    “八嘎!”


    罵聲落下的同時,房間內頓時上演了一副全武行……


    “唉呀,我說伊藤,你這家夥,根本就是自尋死路!”


    久阪玄瑞捂著臉上,一邊走一邊向身邊的伊藤博文抱怨著,盡管之前兩人在妓院裏打成一團,但是當一切結束之後,現在他們卻並肩沿著江戶那狹窄的街道向前走著。


    “你不知道,在那種場合,你的那些話會引起什麽後果嗎?”


    “我知道!”


    伊藤博文點點頭,在點頭時,他都能感覺到頭在痛,先前的撕打咱他吃了虧。


    “既然如此,那為什麽還要說出來呢?你這個家夥!要是萬一被其它人殺了可怎麽辦?”


    好友的勸說讓伊藤博文義正詞嚴的迴答道。


    “殺了我,這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問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知道,現在的世界不同於幾百年前的世界,從“尊王攘夷”到“尊王攘華”,我們總是這麽的自以為是,卻根本就不知道,世界早就發生了變化,兩年前我和你們一樣,不也是滿腔熱血的以為“尊王攘華”可以解決問題嗎?……”


    兩年前,就伊藤博文被派遣前往中國留學之後,他就與久阪玄瑞、高杉晉作等十幾名誌士,潛入新建的中國領事館周圍。那天晚上伊藤博文在前麵開路,手持木鋸,鋸斷領事館四周的木柵欄,其他人隨即魚貫而入,扔出自製的燃燒彈。隨後,伊藤博文等人返迴附近住處,徹夜痛飲,沉醉於攘夷的狂熱之中。那個時候,他甚至還幻想著在到達中國之後,他要把“尊王攘華”的行動帶到南京,帶到中國去。


    那個時候的伊藤和其它人一樣,同樣也是一個血氣方剛,相信能能夠“尊王攘華”的青年。可是到達中國之後,他卻被於中國看到的一切給驚呆了,他親眼見到中國發達的物質文明,思想也慢慢的發生變化,認識到僅僅憑著一股保衛民族獨立的熱情去盲目“攘華”,決非上策,隻有開國,向中國學習,就像當年的“遣唐使”一樣,通過對中國的學習,實現日本的強大。


    “……我最初的想法,想的仍然是日本的強大,那個時候,我覺得,隻要能夠向中國學習,日本一定能夠強大!就像歐洲的一些國家一樣,到時候,也許日本會成為亞洲的英國,但是現在……”


    沉默片刻,伊藤博文指著江戶灣中些許桅燈燈光說道,然後有些感歎的說道。


    “你看江戶灣,在這裏也有中國的軍艦,現在,中國的軍艦,不僅在日本人,在南洋、在印度、在非洲,甚至就是在英國本土,都有中國的軍艦,中國的軍隊在全世界進攻著英國人,看似強大的英國人在中國的麵前,根本就是不堪一擊的,數以千萬計的英國殖民地現在變成了中國的殖民地……”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與厚愛,再次拜謝!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以及每一張月票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鐵血宏圖群:15o536833,歡迎各位書友的加入,一起討論劇情!謝謝大家的支持!chapte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宏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鐵血宏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