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益州州廨,結束見客的梁森,躺在榻上閉目養神。
自從拿下成都後,他幾乎是連軸轉,處理各類事務,召見大量佐官,布置諸多事宜。
又連日見客,亦或是在城中巡視,以安撫人心。
數日下來,感覺比行軍打仗累多了。
但不這樣不行,建房子,地基牢固與否很重要,所以即便夯地基很累,也得幹好。
打仗,隻是他的職責之一,戰爭結束,並不代表大功告成。
接下來,如何穩定蜀地局勢,如何恢複民生,是梁森要考慮的問題。
首先要保證糧食生產,若今年蜀地發生饑荒,朝廷是沒能力賑災的。
那晚,城內有人做內應開門獻城,於是官軍輕而易舉拿下了成都,沒有損失多少兵力。
加上之前他派出兵卒在城外耕田、種地,今年的春耕基本上算是正常開展。
這一點很關鍵,因為一旦耽擱了春耕,就會影響糧食收成,若真是那樣,成都地區的糧食在明年秋天以前,會很緊張。
其次,穩定人心,所謂“人”,包括平民百姓,以及地方大族。
官軍入城後,很快控製了城內局勢,俘虜了包括周國益州總管宇文招在內的大量文武官員,並將周軍各營繳械,分散看管起來。
但梁森沒有懈怠,派出軍司四處巡視,監督各部兵馬嚴格執行紀律,不得燒殺搶掠,不得擾民。
盡可能做到對成都百姓秋毫無犯。
這是籠絡人心的必要做法,畢竟二十多年前,魏軍入成都後,都能做到不擾民。
此外,他接見了幾個獻城有功之士,包括居中牽線搭橋的本地大戶柳定。
對於這幾位,梁森當然要好好誇獎、安撫一番,要上書,向朝廷為這幾位表功。
並召集成都地區有頭有臉的人物,宣布了三項決定:
一,城外田地雖然已被官軍將士耕種,但官軍並無占地的意思,純粹是為了趕農時,保秋收。
但是,將士們不能白忙活,耕地、播種的相應開支和工錢,地主們要按往年時價結算一下。
二、秋天,官府會在成都開科舉,通過考試選拔人才入仕,這是皇帝特許的科舉,今明兩年的秋天都會舉辦,以便蜀地英才有報效朝廷的機會。
每一次考試,分三級,難度遞增,均在一個月內完成。
三、從今年開始,朝廷免蜀地各州十年賦稅,以便百姓休養生息。
四,官府會陸續推行一些政策,但大體上都是參照“武陵王故事”,在其基礎上細化或者變動。
這四項決定,針對性很強,讓成都以及其他地方的大族心定,也讓百姓能夠喘一口氣。
人心定了,事情就好辦了。
那麽,什麽是“武陵王故事”?
梁森睜開眼,坐起來,從旁邊書案上拿起一些資料,再次翻閱。
武陵王,即蕭梁時益州刺史、武陵王蕭紀。
蕭紀為梁武帝蕭衍第八子,入蜀為官多年,把蜀地治理得欣欣向榮,僅就這一方麵而言,蕭紀很得蜀地民心。
可惜的是,後來梁國內亂,魏國趁火打劫,揮師入蜀,蕭紀兵敗身亡。
但蕭紀治蜀的經驗,值得朝廷借鑒,所以現在宣布依“武陵王故事”來治蜀,蜀地百姓至少會對新官府有些信心。
而蕭紀當年,是怎麽治蜀的呢?
梁森仔細琢磨過,覺得這位宗王針對蜀地的情況,實施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政策。
數百年來,蜀地飽經戰亂,大量的編戶民流失,使得許多地方人煙稀少,土地荒蕪,出現了不少空城。
而大量生活在四周山區的僚人,離開山區,來到荒廢的地區,定居下來,然後繁衍生息。
形成一個個新的聚落,但這些聚落,並不接受官府的管轄。
於是,朝廷在蜀地州郡的統治其實是“點”狀,而不是一個“麵”,“有王法”的地方,僅限於一些要地和大城。
四周大多是僚人的聚落,亦或是結寨自保的地方豪強,官府無法對其實施有效管理。
益州各地官府要麽對僚人聚落進行強製征稅,亦或是每年征伐,靠俘虜僚人作家奴或掠奪僚人財產以補公、私之需。
這種做法,激化了地方矛盾,叛亂此起彼伏,駐軍連年打仗,開支驟增不說,還影響地方治安,影響農活。
蕭紀到任時,蜀地一片凋零,他首先改變了對僚人的態度,不輕易揮師討伐,而是以撫慰為主,減免賦稅,緩和了關係。
又組織屯田,將荒廢多年的城池重新利用起來,慢慢恢複秩序。
這種溫和的做法,很快扭轉了不利的局麵,各地百姓安居樂業,戰事不再頻繁。
而益州可以通過西北方向的吐穀渾,與西域諸國開展貿易,蕭紀便大力發展商貿,許以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商賈前來經商。
活躍的商貿,帶動了地區發展,蜀地的特產,譬如蜀錦,大量外銷。
商貿興盛,讓更多的百姓能夠謀生,自然就不會造反。
因為商路通暢,西域各國的使節均經過益州中轉,乘船東下,抵達國都建康。
而西域的馬匹,也順著商路進入益州,所以,益州成了當時梁國重要的馬匹“產地”。
蕭紀在益州任職的十幾年時間裏,百姓能夠較為安穩的過日子,蜀地沒發什麽大規模民變,施政成效斐然。
日子太平,人口的繁衍生息速度自然加快。
有了這個現成的例子,梁森當然要學,盡快讓蜀地安穩下來,把地基夯實,才能進一步有所作為。
他放下資料,看起輿圖。
蜀地,從地形上來看,像是個盆,即“盆地”。
這個“盆地”許多地方土地肥沃,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稱唿。
但是,仔細琢磨之後,可以看出這個“盆地”,其實內部支離破碎,並不是一塊完整的大平地,而是碎裂為好多個小平原,即“小盆地”
以成都為例,其周邊適合開墾平地,其實並不遼闊,所以能夠供養的駐軍有限。
除此之外,類似成都地區的一些“小盆地”,還有零零星星十來個,如同一個個“點”。
那麽,要真正控製蜀地,就得把這些零星“小盆地”都控製住。
控製住了“點”,才能“以點帶麵”,牢牢控製住蜀地這片地區。
而要控製住一個個“點”,靠收買這些“點”內的地頭蛇,是行不通的。
武陵王蕭紀在益州為官十幾年,頗得民心,可那又如何?
當梁國內亂、魏軍入蜀之際,正率軍東進荊州的蕭紀,腹背受敵,於是,蜀地各處地頭蛇們毫不猶豫投向魏軍,益州淪陷。
事實證明,這些世代居於地方的地頭蛇,隻忠於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不值得信賴。
就像酒肉朋友,一起大吃大喝可以,到了緊急關頭,轉身就把你賣了。
前車之鑒,不能忘記,梁森奉命“複蜀”,並且鎮守蜀地,就是要把皇帝的一個意誌貫徹下去:
用衛所團田,帶動“荊湖填蜀”的政策,將一個個“點”,用駐屯衛所以及來自荊襄的移民填滿,牢牢控製在朝廷手中。
這需要十年時間,十年後,免賦稅的期限也到了,便開始檢地檢籍。
並把僚人聚落轉變為編戶民村落。
誰敢反抗,就“清除”。
楚國治下,得優待數百年的世家高門都要為名下土地繳稅,別人,就更不可能有特別待遇了!
自從拿下成都後,他幾乎是連軸轉,處理各類事務,召見大量佐官,布置諸多事宜。
又連日見客,亦或是在城中巡視,以安撫人心。
數日下來,感覺比行軍打仗累多了。
但不這樣不行,建房子,地基牢固與否很重要,所以即便夯地基很累,也得幹好。
打仗,隻是他的職責之一,戰爭結束,並不代表大功告成。
接下來,如何穩定蜀地局勢,如何恢複民生,是梁森要考慮的問題。
首先要保證糧食生產,若今年蜀地發生饑荒,朝廷是沒能力賑災的。
那晚,城內有人做內應開門獻城,於是官軍輕而易舉拿下了成都,沒有損失多少兵力。
加上之前他派出兵卒在城外耕田、種地,今年的春耕基本上算是正常開展。
這一點很關鍵,因為一旦耽擱了春耕,就會影響糧食收成,若真是那樣,成都地區的糧食在明年秋天以前,會很緊張。
其次,穩定人心,所謂“人”,包括平民百姓,以及地方大族。
官軍入城後,很快控製了城內局勢,俘虜了包括周國益州總管宇文招在內的大量文武官員,並將周軍各營繳械,分散看管起來。
但梁森沒有懈怠,派出軍司四處巡視,監督各部兵馬嚴格執行紀律,不得燒殺搶掠,不得擾民。
盡可能做到對成都百姓秋毫無犯。
這是籠絡人心的必要做法,畢竟二十多年前,魏軍入成都後,都能做到不擾民。
此外,他接見了幾個獻城有功之士,包括居中牽線搭橋的本地大戶柳定。
對於這幾位,梁森當然要好好誇獎、安撫一番,要上書,向朝廷為這幾位表功。
並召集成都地區有頭有臉的人物,宣布了三項決定:
一,城外田地雖然已被官軍將士耕種,但官軍並無占地的意思,純粹是為了趕農時,保秋收。
但是,將士們不能白忙活,耕地、播種的相應開支和工錢,地主們要按往年時價結算一下。
二、秋天,官府會在成都開科舉,通過考試選拔人才入仕,這是皇帝特許的科舉,今明兩年的秋天都會舉辦,以便蜀地英才有報效朝廷的機會。
每一次考試,分三級,難度遞增,均在一個月內完成。
三、從今年開始,朝廷免蜀地各州十年賦稅,以便百姓休養生息。
四,官府會陸續推行一些政策,但大體上都是參照“武陵王故事”,在其基礎上細化或者變動。
這四項決定,針對性很強,讓成都以及其他地方的大族心定,也讓百姓能夠喘一口氣。
人心定了,事情就好辦了。
那麽,什麽是“武陵王故事”?
梁森睜開眼,坐起來,從旁邊書案上拿起一些資料,再次翻閱。
武陵王,即蕭梁時益州刺史、武陵王蕭紀。
蕭紀為梁武帝蕭衍第八子,入蜀為官多年,把蜀地治理得欣欣向榮,僅就這一方麵而言,蕭紀很得蜀地民心。
可惜的是,後來梁國內亂,魏國趁火打劫,揮師入蜀,蕭紀兵敗身亡。
但蕭紀治蜀的經驗,值得朝廷借鑒,所以現在宣布依“武陵王故事”來治蜀,蜀地百姓至少會對新官府有些信心。
而蕭紀當年,是怎麽治蜀的呢?
梁森仔細琢磨過,覺得這位宗王針對蜀地的情況,實施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政策。
數百年來,蜀地飽經戰亂,大量的編戶民流失,使得許多地方人煙稀少,土地荒蕪,出現了不少空城。
而大量生活在四周山區的僚人,離開山區,來到荒廢的地區,定居下來,然後繁衍生息。
形成一個個新的聚落,但這些聚落,並不接受官府的管轄。
於是,朝廷在蜀地州郡的統治其實是“點”狀,而不是一個“麵”,“有王法”的地方,僅限於一些要地和大城。
四周大多是僚人的聚落,亦或是結寨自保的地方豪強,官府無法對其實施有效管理。
益州各地官府要麽對僚人聚落進行強製征稅,亦或是每年征伐,靠俘虜僚人作家奴或掠奪僚人財產以補公、私之需。
這種做法,激化了地方矛盾,叛亂此起彼伏,駐軍連年打仗,開支驟增不說,還影響地方治安,影響農活。
蕭紀到任時,蜀地一片凋零,他首先改變了對僚人的態度,不輕易揮師討伐,而是以撫慰為主,減免賦稅,緩和了關係。
又組織屯田,將荒廢多年的城池重新利用起來,慢慢恢複秩序。
這種溫和的做法,很快扭轉了不利的局麵,各地百姓安居樂業,戰事不再頻繁。
而益州可以通過西北方向的吐穀渾,與西域諸國開展貿易,蕭紀便大力發展商貿,許以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商賈前來經商。
活躍的商貿,帶動了地區發展,蜀地的特產,譬如蜀錦,大量外銷。
商貿興盛,讓更多的百姓能夠謀生,自然就不會造反。
因為商路通暢,西域各國的使節均經過益州中轉,乘船東下,抵達國都建康。
而西域的馬匹,也順著商路進入益州,所以,益州成了當時梁國重要的馬匹“產地”。
蕭紀在益州任職的十幾年時間裏,百姓能夠較為安穩的過日子,蜀地沒發什麽大規模民變,施政成效斐然。
日子太平,人口的繁衍生息速度自然加快。
有了這個現成的例子,梁森當然要學,盡快讓蜀地安穩下來,把地基夯實,才能進一步有所作為。
他放下資料,看起輿圖。
蜀地,從地形上來看,像是個盆,即“盆地”。
這個“盆地”許多地方土地肥沃,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稱唿。
但是,仔細琢磨之後,可以看出這個“盆地”,其實內部支離破碎,並不是一塊完整的大平地,而是碎裂為好多個小平原,即“小盆地”
以成都為例,其周邊適合開墾平地,其實並不遼闊,所以能夠供養的駐軍有限。
除此之外,類似成都地區的一些“小盆地”,還有零零星星十來個,如同一個個“點”。
那麽,要真正控製蜀地,就得把這些零星“小盆地”都控製住。
控製住了“點”,才能“以點帶麵”,牢牢控製住蜀地這片地區。
而要控製住一個個“點”,靠收買這些“點”內的地頭蛇,是行不通的。
武陵王蕭紀在益州為官十幾年,頗得民心,可那又如何?
當梁國內亂、魏軍入蜀之際,正率軍東進荊州的蕭紀,腹背受敵,於是,蜀地各處地頭蛇們毫不猶豫投向魏軍,益州淪陷。
事實證明,這些世代居於地方的地頭蛇,隻忠於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不值得信賴。
就像酒肉朋友,一起大吃大喝可以,到了緊急關頭,轉身就把你賣了。
前車之鑒,不能忘記,梁森奉命“複蜀”,並且鎮守蜀地,就是要把皇帝的一個意誌貫徹下去:
用衛所團田,帶動“荊湖填蜀”的政策,將一個個“點”,用駐屯衛所以及來自荊襄的移民填滿,牢牢控製在朝廷手中。
這需要十年時間,十年後,免賦稅的期限也到了,便開始檢地檢籍。
並把僚人聚落轉變為編戶民村落。
誰敢反抗,就“清除”。
楚國治下,得優待數百年的世家高門都要為名下土地繳稅,別人,就更不可能有特別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