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台城北,樂遊苑,覆舟山上,楚國君臣共度重陽佳節。


    該有的場麵都有了,現場十分熱鬧,絲竹之聲悅耳,觥籌交錯間滿是談笑風生。


    秋風吹拂,將歡聲笑語吹向東南,行走在樂遊苑裏的尚書左仆射張鋌,聽到了隨風而來的動靜,停下腳步。


    看著不遠處的樹林,他想起了十二年前的一件事。


    十二年前的重陽節,在這裏,梁帝蕭綱遇刺身亡。


    夜,在皇宮裏守著大行皇帝遺體的皇太子蕭大器,被潛入宮中的怪猴襲擊,後來傷重不治,去世。


    張鋌是蕭大器遇襲一事的幕後主謀,雖然良心上有些過不去,但不認為自己哪裏不對。


    你們沒有能力讓李笠施展全部才能,那就該讓位。


    也就是說,張鋌認為李笠身為臣子,即便得到皇帝的最大信任和重用,依舊無法發揮全部的才能。


    而當李笠稱帝後,沒了束縛,這三年來的所作所為證明,張鋌的選擇沒有錯。


    別的不說,就說檢寺、檢籍、檢地,這三項政策,蕭家皇帝是絕對不會同意實行的。


    梁武帝崇佛,甚至前後四次出家,已經到了佞佛的地步,其子孫,又如何能夠實行檢寺的政策?


    梁武帝從開國時起,就選擇優待士族、勳貴、宗室,優待了幾十年,其子孫就算意識到不妥,想改,改得了麽?


    不能。


    寺廟、權貴、豪強大戶占據大量良田和人口,卻不繳納一粒米,無一人服勞役,所有的負擔,都壓在尋常百姓身上,導致百姓大規模逃亡。


    繳租賦、服勞役的百姓越來越少,但朝廷的開支卻連年增加,長此以往,這個國家,如何維持得下去?


    或許皇帝能看出問題所在,但根本無法解決。


    多少宗室王侯、皇親國戚、高門甲族、貴遊紈絝牽扯其中,利益盤根錯節,皇帝要動,如同自斷手足。


    就算皇帝極度信任李笠,讓李笠放手去做,實行新政,或者變法。


    但利益受損的人們,必然怨氣衝天,皇帝是不可能自己來承受這股滔天怒火的,所以到頭來,還是得李笠來承擔。


    即便皇帝念舊情,死保李笠,但皇帝總有駕崩的那一天,新君即位後,為了穩定人心,必然把李笠扔出來,承受滔天怒火。


    屆時,李笠會死得很慘,家人也不會有好下場。


    所以,張鋌認為李笠給梁國做忠臣是不會有好結果的,也無法將才能酣暢淋漓的發揮出來。


    一頭猛虎,就該虎嘯山林,做個百獸之王,而不是給人當抓老鼠的貓。


    張鋌想到這裏,邁開腳步,繼續向前走,往覆舟山走去。


    方才他臨時有事,不得不離席,去處理一些緊急事務,事畢,當然要趕緊迴去,迴去“救場”。


    李笠不太懂吟詩,也不怎麽附庸風雅,不喜歡翻故紙堆,但這種場麵又少不了舞文弄墨,所以,光靠祖珽一個人頂著不太好,張鋌得趕迴去幫著撐場麵。


    不過,他覺得李笠在湖州州學所做那首七言《勸學詩》,倒是不錯。


    張鋌仔細琢磨過後,卻覺得有些怪:按照李笠的情況,不該做出如此風格的詩來。


    譬如這首詩最後的兩句“男兒欲遂平生誌,五經勤向窗前讀”。


    根本就不像是李笠平日裏的看法:李笠就明確表態過,無軍功不得封爵;出將入相、文武雙全,才是國家棟梁之才。


    張鋌知道,李笠很看重軍功,希望朝廷能夠做到文、武張弛有度,國家既不窮兵黷武,也不能重文輕武。


    卻在詩句裏,強調讀書才能“遂平生誌”,感覺有些自相矛盾?


    他看著眼前覆舟山,摸了摸胡須。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是官場拚殺的必備“技能”。


    皇帝辦教育,在州學裏,對著讀書人說這段話,無非是點明辦學宗旨,說個場麵話罷了。


    。。。。。。


    翌日,頭還有些疼的李笠,拿著一堆資料,與梁森商量辦軍校事宜。


    其實是講述“辦學宗旨”。


    昨日重陽節,李笠飲酒過度,迷迷糊糊迴了宮,迷迷糊糊睡著了,迷迷糊糊醒來,一想到今日要說的事情,很快便精神抖擻。


    “自古以來,多有公、私學堂教授學生文化知識,但罕見有人公開招生,然後教授學生如何真正的帶兵打仗。”


    “所以,隻有叫人讀書寫字的學校,沒有教人帶兵打仗的軍校。”


    李笠說著說著,打了個哈欠,趕緊喝茶提神,繼續說下去。


    “當然了,各類兵法之所以能傳世,說明自古以來,基本的軍事教育是存在的。”


    “不過,沒有哪個名將是單純靠讀書讀出來的,原因,你也知道,打仗這種事,靠單純的紙上談兵根本就不行。”


    “理論當然傲要學,但必須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要有實際的帶兵經驗。”


    “原因,當然是因為軍隊是人組成的,打仗,其實就是組織一群人,去做某件事,隻不過這件事是殺人,而且是集體殺人。”


    “既然是組織大量的人去辦事,那就免不了和人打交道,要知道自己手下的能力,知道這些人的長處、短處,以及性格。”


    “也就是說,將要知兵,不知兵,光知道理論,靠著單純的理論去打仗,理論脫離實際,除非運氣極好,否則容易兵敗身亡。”


    “就像學遊泳,光在岸上動嘴皮子、練動作,沒有用,不下水撲騰、不嗆幾口水,根本就學不會。”


    “所以,朝廷要實施軍事教育,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學員在課堂上學習理論,還要下基層帶兵,積累實際帶兵經驗。”


    “那些將門,培養子弟的方法就是長輩帶著隨軍作戰長見識,讓這些子弟從少年時就熟悉軍旅生活,積累帶兵打仗的經驗。”


    “但是,這種教育方式類似私學、族學,外人想學,了不起學個兵法,懂些理論,具體怎麽用,全看悟性。”


    “朝廷要辦軍校,目的是讓從未接觸過軍事的人,或者尋常兵卒,在數年時間裏,具備合格的軍事素養。”


    “當然,正如學校分蒙學、縣學、州學、國子學那樣,軍校也要分級別,由易到難,培養不同層次的軍官。”


    李笠闡述著軍校的辦學宗旨:“軍校要如同作場批量生產機器零件那樣,批量培養初級、中級軍官,隨時能補充到軍隊中去。”


    “那麽,朝廷的正規軍...中軍,就不怕吃敗仗,若軍隊被打殘了,重建、形成戰鬥力的速度,要比以往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棟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糕羊並收藏亂世棟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