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陽光明媚,黃姈推開窗戶,讓躺在床上的吳氏,可以看到窗外景色。
外邊風和日麗,但吳氏卻隻看到一片灰暗。
她已是彌留之際,卻強撐著病體,爭取多在這個世上逗留一些時候。
因為,今天是個很重要的日子:她的兒子李笠,正式成為皇帝,要在好大好大的宮殿裏,接受文武百官朝賀。
所以,她要撐下去,既然已經撐過了冬天,好歹,再撐一下。
等人來告訴她,今天那個大宮殿裏,李笠是如何的風光。
黃姈並未隨李笠一起經曆“大事”,留在府裏,陪著吳氏,盡兒婦義務。
也是為了替李笠陪伴吳氏,以免到了“那個時候”,吳氏身邊不要說兒子,連兒婦都不在。
她看著奄奄一息的吳氏,心中悲傷,卻沒表露出來:這一個冬天,姑婆(婆婆)一直在硬撐。
為的,就是不耽誤李笠的大事。
然而,吳氏現在真的快撐不下去了,漸漸地,出現了幻聽。
恍惚間,有人跑過來,在她耳邊大喊,說“你家老李和大郎,死了!”
眼前一花,她站在兩座墳塋前,看著亡夫和長子的墓,悲痛欲絕。
旁邊,身著孝服的二郎和三郎,痛哭流涕。
恍恍惚惚,又有人跑來,在她耳邊大喊,說“二郎不行了!”
她跑到房間裏,看著床上奄奄一息的次子,淚如泉湧。
她又站在一座墳塋前,看著次子的墓,悲痛欲絕,旁邊,身著喪服的三郎,泣不成聲。
再後來,三郎也病倒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高燒不退。
她以為這個家就要散了,結果,三郎病好了,並慢慢把整個家都扛起來了。
二十多年過去,人丁凋零的李家,已經開枝散葉,長孫有了兒女,而三郎的兒女更多。
吳氏已經沒有太多遺憾,現在,就想知道,兒子有多風光。
畢竟這二十年來,兒子四處奔波,很不容易,才有了今天。
耳邊響起腳步聲,吳氏隨後見黃姈起身,往門外走去,不一會,兩人跟著黃姈進來。
來到床邊,興奮的向吳氏說著話。
吳氏瞪大眼睛,看著來人,試圖從一片模糊之中,辨認眼前說話的,到底是真人,還是記憶裏的某個片段。
“老主母!郎主可風光了...”來人是兩名侍女,今日跟著郎主出行,見識了郎主的風光,特地趕迴來給老主母做詳細匯報。
兩人是鄱陽民女,窮苦人家出身,沒見過什麽世麵,不過老實憨厚,幹活麻利,常伴吳氏身邊。
平日裏還陪著吳氏聊天,解解悶。
如今兩人說著一口鄱陽話,向吳氏介紹郎主(李笠)今日是如何的風光:
黃姈見這兩位爭先恐後的說,趕緊做了個手勢,讓其打住,然後點了其中位,讓其先說。
從何說起呢?
首先是入宮前,走在街道上的情形。
一名侍女說道:“郎主入宮,隊伍好龐大的...”
隨行的人員,有人騎馬,有人步行,一個個穿紅戴綠,威風著呢。
許多人舉著許多彩旗,彩旗五顏六色,讓人看花了眼。
旗幟上畫著太陽,月亮,星辰,還畫有好多四腳蛇。
吳氏聽到這裏,忍不住笑了笑,黃姈有些無奈。
吳氏知道這所謂的“四腳蛇”應該是龍,卻沒糾正。
侍女見老主母一臉不信,主母不吭聲,便堅持自己的所見:對,就是四腳蛇,顏色有青、黑、紅、黃、白等。
隻不過這四腳蛇有些奇特,長著頭發。
除此之外,旗幟上畫的還有雉,有貓,還有龜。
對,就是龜,龜旗,仿佛魚市裏賣龜人家掛出的招幌。
除了旗幟,還舉著許多金斧、金鏟、金瓜、大蒲扇,而金瓜的形狀又有區別:
長杆頂部的金瓜,有立著的,有躺著的。
至於金斧、金鏟,或許是將來郎主砍柴、挖地時用的,畢竟當了皇帝,用的器具當然得是金做的。
又有好多涼傘,五顏六色的,涼傘的柄有直的,有彎的。
郎主則坐在好大的好大的大車上,由大象來拉車。
黃姈聽得“大象拉車”,不由得一愣:怎麽迴事?大象不是用來開路的?
她沒開口,另一個侍女反駁說“不對”,說大象是開路的,郎主乘坐的車,是馬車,六匹馬拉的車。
反正隊伍很壯觀,沿途聚集著好多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聚在路邊看熱鬧。
因為人太多,所以有許多兵排成長隊,手拉手,拉起人牆,維持道路兩旁秩序。
隊伍一路走,路兩旁都是人,又有許多小販在附近叫賣小食,熱鬧非凡。
就如同鄉下市集開市時那麽熱鬧。
不知是誰帶的頭,道路兩旁的人們歡唿起來,歡唿聲如同彭蠡湖邊的湖水,一浪接著一浪。
她倆跟在隊伍裏,眾目睽睽之下,聽著此起彼伏的歡唿聲,那是既緊張又激動。
跟著隊伍走啊走,就走到皇宮外麵了。
等入了宮,郎主下了車,哎喲,真是穿金戴銀,如同出嫁的小娘子。
身上衣物有好漂亮的花紋,頭頂戴著個板板,板板的前後兩端掛著漂亮的小珠簾,晃啊晃的。
那個高大的宮殿,也不知是怎麽迴事,陽光可以照進去,亮堂堂的。
她倆從側門進入,才看清楚宮殿裏的情形:大,好大。
裏麵的柱子好大好粗,感覺一個人張開雙臂去抱也抱不住。
宮殿最盡頭是一個台,台前有好幾級台階,而台上是一個好漂亮的坐榻。
台的前方兩側,站著好多人,都是男的,有壯年,也有頭發花白的老頭。
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一個個穿著漂亮的衣服,戴著稀奇古怪的帽子,雙手在前,都拿著個板條,也不知這板條是幹什麽用的。
或許,是撓癢的如意?
不過,每個人都脫了鞋,鞋子擺在殿外。
殿裏點著許多香爐,香噴噴的,或許,就是為了遮蓋那麽多人的腳丫子味吧。
吳氏聽到這裏,忍俊不禁,黃姈隻覺得頗為尷尬:兩人確實是沒見識,不過這樣說出來的所見所聞,姑婆才好理解。
侍女見老主母高興,興致勃勃說下去:
她倆遠遠看著,見郎主緩緩走向高台上的坐榻,台前左右兩旁列隊的人們,一個個微微低頭,好像做錯事一般,都不敢抬頭看郎主。
等郎主坐在榻上,坐好了,旁邊有人走出來,好像是個大官。
拿著一張紙,展開,就這麽雙手拿著念,仿佛鄉下辦喜事時,裏司哼哼唧唧對著麵前的鄉親們講話...
吳氏聽到這裏,笑出聲。
侍女頓了頓,繼續說:這大官嘰裏呱啦說了許多難懂的話,聲音忽高忽低,好像唱曲一般,蠻有趣的。
對了,那大官兩鬢斑白,下巴留著一撮胡須,花白花白的,說話時,胡須一顫一顫,可好玩了。
也不知說了多久,那大官說完了,底下那些人們,就唿啦啦出列,對著坐在榻上的郎主行禮,然後高聲唿喊著....
唿喊著“萬歲”等等,聲音震耳欲聾,震得人耳朵都要聾了。
然後,郎主站起,雙手虛抬,說了句“眾‘親’平身”,於是人們起身。
郎主叫這些人“眾親”,想來是把這些人當做鄉親對待了,侍女們覺得,郎主就如同郡裏的大官在鄉親們麵前那樣,風風光光。
吳氏聽著聽著,臉上一直帶著笑容,她終於知道,兒子有多風光了。
真的好風光,一路過去,百姓夾道歡唿。
到了大大的宮殿裏,文武百官齊齊行禮。
不枉我兒辛辛苦苦二十餘載...
黃姈見兩名侍女說了一通,意猶未盡,而姑婆沒有什麽要問的,便讓兩人退下,過後有賞。
房內又恢複了安靜,黃姈問吳氏要不要喝水,卻見吳氏已經含笑睡著了。
她輕輕給吳氏蓋上被子,忽然,身子一僵。
片刻後,探手到吳氏鼻前,過了一會,未感受到絲毫氣息。
素來堅強的黃姈,跪在床前,握著吳氏的手,哭起來:“娘,一路走好...”
外邊風和日麗,但吳氏卻隻看到一片灰暗。
她已是彌留之際,卻強撐著病體,爭取多在這個世上逗留一些時候。
因為,今天是個很重要的日子:她的兒子李笠,正式成為皇帝,要在好大好大的宮殿裏,接受文武百官朝賀。
所以,她要撐下去,既然已經撐過了冬天,好歹,再撐一下。
等人來告訴她,今天那個大宮殿裏,李笠是如何的風光。
黃姈並未隨李笠一起經曆“大事”,留在府裏,陪著吳氏,盡兒婦義務。
也是為了替李笠陪伴吳氏,以免到了“那個時候”,吳氏身邊不要說兒子,連兒婦都不在。
她看著奄奄一息的吳氏,心中悲傷,卻沒表露出來:這一個冬天,姑婆(婆婆)一直在硬撐。
為的,就是不耽誤李笠的大事。
然而,吳氏現在真的快撐不下去了,漸漸地,出現了幻聽。
恍惚間,有人跑過來,在她耳邊大喊,說“你家老李和大郎,死了!”
眼前一花,她站在兩座墳塋前,看著亡夫和長子的墓,悲痛欲絕。
旁邊,身著孝服的二郎和三郎,痛哭流涕。
恍恍惚惚,又有人跑來,在她耳邊大喊,說“二郎不行了!”
她跑到房間裏,看著床上奄奄一息的次子,淚如泉湧。
她又站在一座墳塋前,看著次子的墓,悲痛欲絕,旁邊,身著喪服的三郎,泣不成聲。
再後來,三郎也病倒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高燒不退。
她以為這個家就要散了,結果,三郎病好了,並慢慢把整個家都扛起來了。
二十多年過去,人丁凋零的李家,已經開枝散葉,長孫有了兒女,而三郎的兒女更多。
吳氏已經沒有太多遺憾,現在,就想知道,兒子有多風光。
畢竟這二十年來,兒子四處奔波,很不容易,才有了今天。
耳邊響起腳步聲,吳氏隨後見黃姈起身,往門外走去,不一會,兩人跟著黃姈進來。
來到床邊,興奮的向吳氏說著話。
吳氏瞪大眼睛,看著來人,試圖從一片模糊之中,辨認眼前說話的,到底是真人,還是記憶裏的某個片段。
“老主母!郎主可風光了...”來人是兩名侍女,今日跟著郎主出行,見識了郎主的風光,特地趕迴來給老主母做詳細匯報。
兩人是鄱陽民女,窮苦人家出身,沒見過什麽世麵,不過老實憨厚,幹活麻利,常伴吳氏身邊。
平日裏還陪著吳氏聊天,解解悶。
如今兩人說著一口鄱陽話,向吳氏介紹郎主(李笠)今日是如何的風光:
黃姈見這兩位爭先恐後的說,趕緊做了個手勢,讓其打住,然後點了其中位,讓其先說。
從何說起呢?
首先是入宮前,走在街道上的情形。
一名侍女說道:“郎主入宮,隊伍好龐大的...”
隨行的人員,有人騎馬,有人步行,一個個穿紅戴綠,威風著呢。
許多人舉著許多彩旗,彩旗五顏六色,讓人看花了眼。
旗幟上畫著太陽,月亮,星辰,還畫有好多四腳蛇。
吳氏聽到這裏,忍不住笑了笑,黃姈有些無奈。
吳氏知道這所謂的“四腳蛇”應該是龍,卻沒糾正。
侍女見老主母一臉不信,主母不吭聲,便堅持自己的所見:對,就是四腳蛇,顏色有青、黑、紅、黃、白等。
隻不過這四腳蛇有些奇特,長著頭發。
除此之外,旗幟上畫的還有雉,有貓,還有龜。
對,就是龜,龜旗,仿佛魚市裏賣龜人家掛出的招幌。
除了旗幟,還舉著許多金斧、金鏟、金瓜、大蒲扇,而金瓜的形狀又有區別:
長杆頂部的金瓜,有立著的,有躺著的。
至於金斧、金鏟,或許是將來郎主砍柴、挖地時用的,畢竟當了皇帝,用的器具當然得是金做的。
又有好多涼傘,五顏六色的,涼傘的柄有直的,有彎的。
郎主則坐在好大的好大的大車上,由大象來拉車。
黃姈聽得“大象拉車”,不由得一愣:怎麽迴事?大象不是用來開路的?
她沒開口,另一個侍女反駁說“不對”,說大象是開路的,郎主乘坐的車,是馬車,六匹馬拉的車。
反正隊伍很壯觀,沿途聚集著好多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聚在路邊看熱鬧。
因為人太多,所以有許多兵排成長隊,手拉手,拉起人牆,維持道路兩旁秩序。
隊伍一路走,路兩旁都是人,又有許多小販在附近叫賣小食,熱鬧非凡。
就如同鄉下市集開市時那麽熱鬧。
不知是誰帶的頭,道路兩旁的人們歡唿起來,歡唿聲如同彭蠡湖邊的湖水,一浪接著一浪。
她倆跟在隊伍裏,眾目睽睽之下,聽著此起彼伏的歡唿聲,那是既緊張又激動。
跟著隊伍走啊走,就走到皇宮外麵了。
等入了宮,郎主下了車,哎喲,真是穿金戴銀,如同出嫁的小娘子。
身上衣物有好漂亮的花紋,頭頂戴著個板板,板板的前後兩端掛著漂亮的小珠簾,晃啊晃的。
那個高大的宮殿,也不知是怎麽迴事,陽光可以照進去,亮堂堂的。
她倆從側門進入,才看清楚宮殿裏的情形:大,好大。
裏麵的柱子好大好粗,感覺一個人張開雙臂去抱也抱不住。
宮殿最盡頭是一個台,台前有好幾級台階,而台上是一個好漂亮的坐榻。
台的前方兩側,站著好多人,都是男的,有壯年,也有頭發花白的老頭。
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一個個穿著漂亮的衣服,戴著稀奇古怪的帽子,雙手在前,都拿著個板條,也不知這板條是幹什麽用的。
或許,是撓癢的如意?
不過,每個人都脫了鞋,鞋子擺在殿外。
殿裏點著許多香爐,香噴噴的,或許,就是為了遮蓋那麽多人的腳丫子味吧。
吳氏聽到這裏,忍俊不禁,黃姈隻覺得頗為尷尬:兩人確實是沒見識,不過這樣說出來的所見所聞,姑婆才好理解。
侍女見老主母高興,興致勃勃說下去:
她倆遠遠看著,見郎主緩緩走向高台上的坐榻,台前左右兩旁列隊的人們,一個個微微低頭,好像做錯事一般,都不敢抬頭看郎主。
等郎主坐在榻上,坐好了,旁邊有人走出來,好像是個大官。
拿著一張紙,展開,就這麽雙手拿著念,仿佛鄉下辦喜事時,裏司哼哼唧唧對著麵前的鄉親們講話...
吳氏聽到這裏,笑出聲。
侍女頓了頓,繼續說:這大官嘰裏呱啦說了許多難懂的話,聲音忽高忽低,好像唱曲一般,蠻有趣的。
對了,那大官兩鬢斑白,下巴留著一撮胡須,花白花白的,說話時,胡須一顫一顫,可好玩了。
也不知說了多久,那大官說完了,底下那些人們,就唿啦啦出列,對著坐在榻上的郎主行禮,然後高聲唿喊著....
唿喊著“萬歲”等等,聲音震耳欲聾,震得人耳朵都要聾了。
然後,郎主站起,雙手虛抬,說了句“眾‘親’平身”,於是人們起身。
郎主叫這些人“眾親”,想來是把這些人當做鄉親對待了,侍女們覺得,郎主就如同郡裏的大官在鄉親們麵前那樣,風風光光。
吳氏聽著聽著,臉上一直帶著笑容,她終於知道,兒子有多風光了。
真的好風光,一路過去,百姓夾道歡唿。
到了大大的宮殿裏,文武百官齊齊行禮。
不枉我兒辛辛苦苦二十餘載...
黃姈見兩名侍女說了一通,意猶未盡,而姑婆沒有什麽要問的,便讓兩人退下,過後有賞。
房內又恢複了安靜,黃姈問吳氏要不要喝水,卻見吳氏已經含笑睡著了。
她輕輕給吳氏蓋上被子,忽然,身子一僵。
片刻後,探手到吳氏鼻前,過了一會,未感受到絲毫氣息。
素來堅強的黃姈,跪在床前,握著吳氏的手,哭起來:“娘,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