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三麵被圍的襄陽,城內外都有大量燈火閃爍,城南,門樓處,一箱箱銅錢被人傾倒在地上,守城兵卒排隊領取。
每個人可以拿一次,一次,可以拿五貫。
然而一貫足額銅錢有十二三斤重,普通人最多也隻能拿兩三貫。
許多兵卒將領到的銅錢纏在腰間,一臉興奮。
一旁,雍州刺史、新興王蕭大莊,看著自己府裏的銅錢被人瓜分,一點也不心疼,他看向城外燈火連天的敵營,心中隻有決絕。
襄陽城一旦失守,他就會淪為階下囚,活不了多久。
所以,這些錢財,留著也沒用,不如犒賞守城將士,激勵士氣,或許,還有些許機會挽迴。
可這機會太渺茫,蕭大莊不敢細想。
城下有動靜,城上兵卒借助火把光亮看下去,卻是從敵營歸來的使者,迴到城門下。
人們放下吊籃,將使者拉上來,使者在無數人的目光中,走向蕭大莊。
蕭大莊心中期盼,卻又擔心使者帶迴來壞消息,便轉入樓內,單獨聽使者匯報。
“如何,王公如何答複?”蕭大莊問,使者輕聲迴答:“大王,王公問,若真能平定李笠,他要如何自處?”
蕭大莊聞言默然。
是啊,兵臨襄陽城外的王僧辯若“反正”,站在宗室這邊,並且成功擊敗李笠,力挽狂瀾,如此大功,該如何自處?
猛虎危險,那麽,殺死猛虎的壯士,豈不更危險?
“寡人知道了。”蕭大莊擺擺手,整個人的精神氣都散了,坐在榻上,斜倚憑幾。
使者見狀覺得心裏有些難受:“大王,不如、不如趕緊突圍吧...”
“寡人自有分寸,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使者離開,蕭大莊獨坐房中,看著忽明忽暗的油燈燈火,一言不發。
為什麽會這樣?
皇帝突然駕崩,大司馬、彭城公李笠得太後旨意,都督中外諸軍事。
消息傳開,諸王知道再不行動就是坐以待斃,於是相繼起兵,討伐國賊李笠。
要知道,當年,高祖受禪稱帝前,職務就是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
其實蕭大莊對李笠這個人沒有惡感,佩服對方立下的赫赫戰功,但事已至此,雙方都已經沒得選。
他明白,李笠走出這一步也是不得已,因為任何人麵臨如此境地,也隻有一條路可走。
但是,李笠若贏了,他們就要死,一如水火不相容,而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
之前,諸王起兵,兵馬匯合,聲勢浩大,由南海王蕭大臨統帥,往下遊而去,蕭大莊日盼夜盼,希望收到好消息:
蕭大臨入建康,宗室們控製三吳,和李笠隔江對峙。
但是,盼來的卻是噩耗:彭蠡湖一戰,蕭大臨慘敗,僅以身免。
蕭大臨這一敗,意味著宗室想要翻盤已經沒了指望,但蕭大莊心存僥幸,希望能堅守襄陽,拖延時間。
或許,齊國會發兵南下,進攻河南地區,迫使李笠不得不分兵,暫時無力西進。
而在三吳起事的南康王、義安王能夠表現神勇,拿下建康。
但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郢州夏口失守,朝廷以王僧辯為行軍總督,帶兵自淮西入司州,很快便拿下司州治所安陸,司州刺史、長沙王蕭韶被俘。
與此同時,江陵失守,被突襲的騎兵拿下。
丟了夏口的荊州刺史、安陸王蕭大春,撤迴江陵的半路,得知江陵淪陷,想往襄陽來,半路被部下綁了,押到王僧辯處。
而王僧辯的兵馬抵達襄陽城下,還讓蕭大春出來喊話。
蕭大春站在城下,看著站在城頭的蕭大莊,不顧危險,奮力高唿“殺賊”,被人堵住嘴,押走。
蕭大莊悲憤不已,卻無可奈何。
大廈將傾,以非人力可以挽迴,但蕭大莊不死心,派心腹出城,去找王僧辯陳說利害關係。
希望對方能做大梁忠臣,莫要給李笠當幫兇。
結果,王僧辯那一問,斷了所有的可能。
李笠本來就會因為功高不賞,無路可走,隻是做了皇帝丈人,有了個保障,才繼續為臣。
結果這個保障沒了,就隻能篡權,那麽,即便有人擊敗了李笠,可此人立下如此大功,還能迴頭麽?
除非這個人是宗室,可惜,宗室並無如此人才。
即便是宗室裏最知兵的鄱陽王蕭嗣,恐怕也擔不起如此大任。
蕭大莊想到這裏,心中隻有歎息。
蘭陵蕭氏,如今以文學見長,可最初,是以軍功起家,否則光憑劉宋外戚身份,哪裏有機會接近權力中心?
正是因為蕭道成當初臨危受命,駐防淮陰抵禦魏國大軍,才奠定了文武班底,為後來的改朝換代做好準備。
到後來,高祖兄弟(兄蕭懿、弟蕭衍)也是因為知兵,才有機會擔當重任。
外拒北虜,內平叛亂,一步步接近權力中心。
可現在,蘭陵蕭氏子弟,文章和字寫得再好,再怎麽熟讀典籍,舉止再怎麽風度翩翩,也無法挽救大好河山。
王僧辯既然作為行軍總督,率軍“平亂”,這就意味著,其身後荊襄出身的文武官員,以及荊襄各地許多豪族,已經做出了選擇。
其實,這之前已經有了兆頭,那就是沔北各地,並沒有多少官員響應蕭大莊起事。
想想六十多年前,高祖在雍州起兵時,荊襄豪族紛紛響應,那場景是多麽壯觀。
而現在,應者寥寥。
這六十多年來,開國勳臣們,後代幾乎都不再從武,僅有的幾根獨苗,也在侯景作亂時凋零。
待到風雨飄搖之際,竟然無勳臣後代站出來,再扶大梁。
也無善戰的宗室子弟,力挽狂瀾。
想著想著,蕭大莊心中隻有苦澀,他有心救亡,卻無力迴天,隻能做困獸鬥。
就在這時,忽然聽得東邊喧囂起來,似乎有人在歡唿,或者高聲唿喊。
不一會,壞消息傳來:東門守將開城門,敵軍已經入城,城中兵馬紛紛投降。
“是麽,還是沒能守住啊...”蕭大莊苦笑著,本來紛亂的心,忽然平靜下來。
他已經盡力了,對得起列祖列宗,無怨無悔。
一名將領忽然說:“大王,末將願護送大王突圍,請大王召集家眷...”
蕭大莊看向那將領,嘴角蠕動。
突圍?就算突圍,接下來能去哪裏?
南麵,江陵失守,東麵,安陸失守,北麵,沔北郡縣容不下他,西麵,東梁州地界,也容不下他。
想逃到周國、齊國去,都做不到。
或者,就此隱姓埋名,藏匿民間,卻很難躲過大搜捕。
逃入山中,又能堅持多久?
帶上家人,隻會讓家人受苦,不帶家人,即便僥幸逃過一劫,迥然一身活下去,也沒意思。
“不必了,你們已經盡力,不需要再為寡人流血。”蕭大莊站起來,抬手,整理衣冠。
然後坐下,坐得很端正,神色如常,毫無懼意。
“寡人就在這裏,等他們來,傳令下去,讓將士們不要抵抗了。”
一名將領急了眼:“那,那些錢,不就白發了?”
蕭大莊搖搖頭:“無妨,就當做寡人的告別禮吧。”
對於此時的蕭大莊來說,錢財已是身外之物。
國快沒了,家也快沒了,他要這些錢財,又有何用?
每個人可以拿一次,一次,可以拿五貫。
然而一貫足額銅錢有十二三斤重,普通人最多也隻能拿兩三貫。
許多兵卒將領到的銅錢纏在腰間,一臉興奮。
一旁,雍州刺史、新興王蕭大莊,看著自己府裏的銅錢被人瓜分,一點也不心疼,他看向城外燈火連天的敵營,心中隻有決絕。
襄陽城一旦失守,他就會淪為階下囚,活不了多久。
所以,這些錢財,留著也沒用,不如犒賞守城將士,激勵士氣,或許,還有些許機會挽迴。
可這機會太渺茫,蕭大莊不敢細想。
城下有動靜,城上兵卒借助火把光亮看下去,卻是從敵營歸來的使者,迴到城門下。
人們放下吊籃,將使者拉上來,使者在無數人的目光中,走向蕭大莊。
蕭大莊心中期盼,卻又擔心使者帶迴來壞消息,便轉入樓內,單獨聽使者匯報。
“如何,王公如何答複?”蕭大莊問,使者輕聲迴答:“大王,王公問,若真能平定李笠,他要如何自處?”
蕭大莊聞言默然。
是啊,兵臨襄陽城外的王僧辯若“反正”,站在宗室這邊,並且成功擊敗李笠,力挽狂瀾,如此大功,該如何自處?
猛虎危險,那麽,殺死猛虎的壯士,豈不更危險?
“寡人知道了。”蕭大莊擺擺手,整個人的精神氣都散了,坐在榻上,斜倚憑幾。
使者見狀覺得心裏有些難受:“大王,不如、不如趕緊突圍吧...”
“寡人自有分寸,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使者離開,蕭大莊獨坐房中,看著忽明忽暗的油燈燈火,一言不發。
為什麽會這樣?
皇帝突然駕崩,大司馬、彭城公李笠得太後旨意,都督中外諸軍事。
消息傳開,諸王知道再不行動就是坐以待斃,於是相繼起兵,討伐國賊李笠。
要知道,當年,高祖受禪稱帝前,職務就是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
其實蕭大莊對李笠這個人沒有惡感,佩服對方立下的赫赫戰功,但事已至此,雙方都已經沒得選。
他明白,李笠走出這一步也是不得已,因為任何人麵臨如此境地,也隻有一條路可走。
但是,李笠若贏了,他們就要死,一如水火不相容,而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
之前,諸王起兵,兵馬匯合,聲勢浩大,由南海王蕭大臨統帥,往下遊而去,蕭大莊日盼夜盼,希望收到好消息:
蕭大臨入建康,宗室們控製三吳,和李笠隔江對峙。
但是,盼來的卻是噩耗:彭蠡湖一戰,蕭大臨慘敗,僅以身免。
蕭大臨這一敗,意味著宗室想要翻盤已經沒了指望,但蕭大莊心存僥幸,希望能堅守襄陽,拖延時間。
或許,齊國會發兵南下,進攻河南地區,迫使李笠不得不分兵,暫時無力西進。
而在三吳起事的南康王、義安王能夠表現神勇,拿下建康。
但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郢州夏口失守,朝廷以王僧辯為行軍總督,帶兵自淮西入司州,很快便拿下司州治所安陸,司州刺史、長沙王蕭韶被俘。
與此同時,江陵失守,被突襲的騎兵拿下。
丟了夏口的荊州刺史、安陸王蕭大春,撤迴江陵的半路,得知江陵淪陷,想往襄陽來,半路被部下綁了,押到王僧辯處。
而王僧辯的兵馬抵達襄陽城下,還讓蕭大春出來喊話。
蕭大春站在城下,看著站在城頭的蕭大莊,不顧危險,奮力高唿“殺賊”,被人堵住嘴,押走。
蕭大莊悲憤不已,卻無可奈何。
大廈將傾,以非人力可以挽迴,但蕭大莊不死心,派心腹出城,去找王僧辯陳說利害關係。
希望對方能做大梁忠臣,莫要給李笠當幫兇。
結果,王僧辯那一問,斷了所有的可能。
李笠本來就會因為功高不賞,無路可走,隻是做了皇帝丈人,有了個保障,才繼續為臣。
結果這個保障沒了,就隻能篡權,那麽,即便有人擊敗了李笠,可此人立下如此大功,還能迴頭麽?
除非這個人是宗室,可惜,宗室並無如此人才。
即便是宗室裏最知兵的鄱陽王蕭嗣,恐怕也擔不起如此大任。
蕭大莊想到這裏,心中隻有歎息。
蘭陵蕭氏,如今以文學見長,可最初,是以軍功起家,否則光憑劉宋外戚身份,哪裏有機會接近權力中心?
正是因為蕭道成當初臨危受命,駐防淮陰抵禦魏國大軍,才奠定了文武班底,為後來的改朝換代做好準備。
到後來,高祖兄弟(兄蕭懿、弟蕭衍)也是因為知兵,才有機會擔當重任。
外拒北虜,內平叛亂,一步步接近權力中心。
可現在,蘭陵蕭氏子弟,文章和字寫得再好,再怎麽熟讀典籍,舉止再怎麽風度翩翩,也無法挽救大好河山。
王僧辯既然作為行軍總督,率軍“平亂”,這就意味著,其身後荊襄出身的文武官員,以及荊襄各地許多豪族,已經做出了選擇。
其實,這之前已經有了兆頭,那就是沔北各地,並沒有多少官員響應蕭大莊起事。
想想六十多年前,高祖在雍州起兵時,荊襄豪族紛紛響應,那場景是多麽壯觀。
而現在,應者寥寥。
這六十多年來,開國勳臣們,後代幾乎都不再從武,僅有的幾根獨苗,也在侯景作亂時凋零。
待到風雨飄搖之際,竟然無勳臣後代站出來,再扶大梁。
也無善戰的宗室子弟,力挽狂瀾。
想著想著,蕭大莊心中隻有苦澀,他有心救亡,卻無力迴天,隻能做困獸鬥。
就在這時,忽然聽得東邊喧囂起來,似乎有人在歡唿,或者高聲唿喊。
不一會,壞消息傳來:東門守將開城門,敵軍已經入城,城中兵馬紛紛投降。
“是麽,還是沒能守住啊...”蕭大莊苦笑著,本來紛亂的心,忽然平靜下來。
他已經盡力了,對得起列祖列宗,無怨無悔。
一名將領忽然說:“大王,末將願護送大王突圍,請大王召集家眷...”
蕭大莊看向那將領,嘴角蠕動。
突圍?就算突圍,接下來能去哪裏?
南麵,江陵失守,東麵,安陸失守,北麵,沔北郡縣容不下他,西麵,東梁州地界,也容不下他。
想逃到周國、齊國去,都做不到。
或者,就此隱姓埋名,藏匿民間,卻很難躲過大搜捕。
逃入山中,又能堅持多久?
帶上家人,隻會讓家人受苦,不帶家人,即便僥幸逃過一劫,迥然一身活下去,也沒意思。
“不必了,你們已經盡力,不需要再為寡人流血。”蕭大莊站起來,抬手,整理衣冠。
然後坐下,坐得很端正,神色如常,毫無懼意。
“寡人就在這裏,等他們來,傳令下去,讓將士們不要抵抗了。”
一名將領急了眼:“那,那些錢,不就白發了?”
蕭大莊搖搖頭:“無妨,就當做寡人的告別禮吧。”
對於此時的蕭大莊來說,錢財已是身外之物。
國快沒了,家也快沒了,他要這些錢財,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