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生日宴會,至此後就在極其詭異的氣氛之下進行了下去。除了絲竹之聲以外,幾乎沒什麽人隨意交談。就連梁伊伊這桌人,都出奇的安靜。軍方的這些將軍們似乎心裏都在想:今天隻是過來湊份子打
個醬油而已,不用占這麽大便宜迴去吧!
可便宜還遠遠不止這些……
酒過半巡,當地一些官員,似乎還是為了向潘竹青表心跡,紛紛走到常雄與方知文麵前慷慨解囊,拿出自己的私房錢或是私房貨,美其名曰——助軍、抗敵、愛國。軍中負責物資統籌的將領何勇,愣是沒能好好吃飯,連夜將當晚被動籌集到的財物盡數登記安置,並由常雄上表給皇帝了。畢竟國有國法,打仗時為了生存,在敵方地盤搶錢搶糧食無所謂。可若在平日,
籌募軍用軍需,那必須得讓皇帝知道。用一句最直白的話來概括原因——怕造反。至於六王爺……自己身為皇親國戚,戰士們所謂浴血奮戰保衛國家,鞏固政權,鞏固的是他家的政權。外人都表示出極大的誠意,雖然這“誠意”有待琢磨,他是斷斷不能再悶聲裝死了。於是當晚最大的一項
捐贈,便出自六王爺肥大的荷包。本來壽辰之日,該是大發一筆橫財的機會。卻無端被潘竹青扯下了腰包,轉變成散財童佬……也難怪潘竹青當日會對自己的書童莫雨說,自己那副“壽”字會是今日最稱頭的禮物了。今後六王爺隻要看到這副
字,恐怕都要迴想起這次讓他永生難忘的壽辰。
世上本就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這麽大的事情,想不被傳的沸沸揚揚也不大可能。老百姓也好,仕途中人也罷,對於潘竹青的舉動,大致上分兩種看法。
第一種,認為太師的大公子實乃當世最為清廉,最為剛正不阿的官員。他不畏強權,不與貪腐之徒為伍,忠君愛國,絕對是當世之棟梁。
第二種,認為潘竹青這楞頭青八成是瘋了。皇帝給他點權力,給他點褒獎和肯定,他便立刻蹬鼻子上臉,神經錯亂,居然連六王爺都敢得罪……
然而這世上,最了解他的人,當然不是這群庸俗之輩。但也不是他爹潘譽,不是他弟弟潘景元,更不會是那個他在乎的要死,別人卻對他沒興趣的梁伊伊。反而,是此刻最恨他的敵人之一。
當蕭雋在客棧裏把自己在中原聽說到的一切告知常遠兆時,常遠兆起先也是不敢相信:“竟有這樣的事,你打聽的可真切?”“千真萬確。”雖然連蕭雋自己也不大相信潘竹青會做出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舉動,但事情的經過就像折子戲一樣被很多人翻來覆去的傳誦,由不得他們不相信。“梁大哥,這姓潘的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裝
什麽好人?得罪六王爺,對他有什麽好處?”
隨著蕭雋的疑問,常遠兆就此陷入一陣沉默中去。他站在異鄉客房的窗前,任由思緒順著時光的軸線將有關潘竹青的所有片段盡數羅列在他腦海裏,供他仔細比對,拆分,聯係……
在常遠兆的印象中,潘竹青要麽就不做,一出手就不會做對他沒有任何益處的事情。可他這次,到底想要什麽呢?
在常遠兆印象中,他行事作風向來都是避鋒芒,藏羽翼,這一次又為何做的如此高調?這些看似矛盾,可又十分關鍵的命題被他在心中反複琢磨反複思量。他仿佛行軍於茫茫沙漠,敵人就在附近,可多變的沙丘和惡劣的形勢讓他很難辨清方向。他在心中一次次列出可能性,又一次次被自己
推翻。他不禁暗歎,潘竹青,確實是個強大的敵人,即使不通兵法,功夫底子也就二三流,可是論起計謀和手段,毫無疑問強過常遠兆以往交手過的任何角色。
常遠兆就這樣足足站了四個時辰之久,蕭雋也始終未曾打擾他。隻是怕他饑餓,下樓買了些吃食上來,鋪在桌上,然後陪他接著發呆。直到整片大漠都已經沉睡在柔柔夜色中,蕭雋也已經趴在桌上昏昏欲睡之時,常遠兆的雙眼忽然像聖火一般瞬間點亮。“我明白了。他這招一石二鳥,一來可以震懾與他敵對的官員。二來,他這是不滿足現
狀,想把手伸到軍中來。”
他一字一句清晰明了的說出了自己的結論,讓身後的蕭雋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那咱們怎麽辦?需不需要采取行動?或者,給老爺他們報個信什麽的?”
常遠兆斷然否決:“不,我要你謹記一個字。”
“大哥請說!”
“忍。”他說的斬釘截鐵。蕭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您的意思是,什麽都不做?”潘竹青那家夥對常蕭二人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可忍孰不可忍,按照常遠兆剛剛的說法,甚至都打算向軍方下手了。他蕭雋這種兔子脾氣都憋不住了
,可麵前這位本朝最有兵權的統帥之一,居然打算袖手旁觀,坐以待斃?還跟他來了個一字記之曰——忍。
經過半年的軍營生涯和幾次大大小小的戰爭經曆,蕭雋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唯唯諾諾,毫無性子的小夥子了。作為一名血氣方剛的軍人,他隻恨自己不能立刻手刃仇敵,哪還能輕易忍的下去?
不知不覺,他那本就不算白皙的臉色,被怒氣漲得更加暗沉。
常遠兆看出他的心思,從窗邊走到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對,什麽都別做。”
蕭雋氣急敗壞的提醒他道:“那就任由他壯大勢力嗎?咱們到最後,會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的。”常遠兆並未立刻迴答他,而是拉出凳子坐在桌邊,提筷便吃,腹中就像有兩個孩子正嗷嗷待哺。等饑餓感稍稍緩解之後,才溫和的說了一句:“你放心,我比誰都恨他,絕不會放過他的。我心裏自有主張,
讓你忍,是不希望你打草驚蛇,壞我的事。”
蕭雋這才長舒一口氣:“有了大哥這句話,我就安心了。”他還以為常遠兆已經被潘竹青徹底擊垮了呢。
“對了,我讓你暗地裏查童纖的事,有查到什麽眉目嗎?”
蕭雋麵露難色:“毫無進展。童公公這人,好吃懶做,平日除了享受,幾乎沒有別的事情可做。”
常遠兆卻並不感到失望,笑著吩咐道:“不要緊,繼續查,不要對他掉以輕心。還有他身邊的人,一個都別放過。”
“是!”
說來也巧,第二天一早,玉門關內滄州城裏的潘竹青也向自己的下屬提出了同樣的問題:“我讓你查得事情,有什麽消息了麽?”他一邊吃著粥,一邊麵無表情的問薛九。
薛九低著頭小心翼翼的告訴他:“迴少爺,童纖這個人,似乎就是個窩囊廢。成日裏就知道吃喝玩樂,買些個胭脂水粉。他……會是咱們要找的人麽?”
他聽了薛九這番話,揚起長眉,帶著淡淡的笑意說:“窩囊廢?你想想,他從一個小小的太監,爬到今天這個地位,怎麽可能是窩囊廢?光憑這點,你就被他蒙騙了。”
薛九也覺得有道理,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是,是屬下疏忽了。”
潘竹青輕飄飄的說了一句:“這不能怪你。”潛台詞——這不是疏忽的問題,是智商高低的問題。
薛九當然聽不出他的潛台詞。隻覺得自己的主子還算是個通情達理的人。
沉默著吃了大半碗粥,潘竹青忽然沒頭沒尾的問了一句:“聽說,她這幾天要生了?”
“誰?”薛九一時之間沒反應過來,等幡然醒悟時,真想給自己一個耳光,問的也忒傻了。除了梁伊伊那小丫頭片子,他還能記得誰啊?“哦,是,好像是的。”
“她生的那天,幫我把行程空出來。”
“少爺,您……”薛九被他這句吩咐,驚訝的連話也說不利索了。“您不會是要去……”
看他沒否認,薛九知道自己大概猜對了,人家這是要登門陪產的節奏啊。而實際上,就連潘竹青自己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要做什麽,又能夠做什麽。隻是依稀記得她好像說過對於那一天,她怕得要死。薛九忍不住規勸他道:“少……少爺,您又不是大夫,您就算去了,也幫不上忙啊。”再說了,他們也丟不起這個人不是嗎?他潘竹青喜歡梁伊伊的事情,似乎暗地裏傳的人盡皆知,人家替別的男人生孩子,
他跑去陪產,多尷尬呀!
潘竹青對他的勸說表現的非常不耐煩,自己這是在下命令,又不是征求他同意。“哪兒來這麽多廢話?把心思多用在正事兒上吧。”
“是。”薛九嘴上是應了,可還是深深的歎了一口氣。沒想到,潘竹青也隨著他歎了口氣:“我這麽做,自有我的道理。”除了她說過的恐懼以外,他執意要在那一天登門造訪,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有些殘酷的事實,需要我親眼見證才能做個了斷。倘若我
死心了最好。倘若還不死心……那就別怪我一條路走到黑了。再這麽拖下去,對誰都不好。”薛九這才理解了他:“屬下明白了。”或許他是對的,或許這是他下決心放手的機會。懂得自我救贖,他還沒有為女人失智。
個醬油而已,不用占這麽大便宜迴去吧!
可便宜還遠遠不止這些……
酒過半巡,當地一些官員,似乎還是為了向潘竹青表心跡,紛紛走到常雄與方知文麵前慷慨解囊,拿出自己的私房錢或是私房貨,美其名曰——助軍、抗敵、愛國。軍中負責物資統籌的將領何勇,愣是沒能好好吃飯,連夜將當晚被動籌集到的財物盡數登記安置,並由常雄上表給皇帝了。畢竟國有國法,打仗時為了生存,在敵方地盤搶錢搶糧食無所謂。可若在平日,
籌募軍用軍需,那必須得讓皇帝知道。用一句最直白的話來概括原因——怕造反。至於六王爺……自己身為皇親國戚,戰士們所謂浴血奮戰保衛國家,鞏固政權,鞏固的是他家的政權。外人都表示出極大的誠意,雖然這“誠意”有待琢磨,他是斷斷不能再悶聲裝死了。於是當晚最大的一項
捐贈,便出自六王爺肥大的荷包。本來壽辰之日,該是大發一筆橫財的機會。卻無端被潘竹青扯下了腰包,轉變成散財童佬……也難怪潘竹青當日會對自己的書童莫雨說,自己那副“壽”字會是今日最稱頭的禮物了。今後六王爺隻要看到這副
字,恐怕都要迴想起這次讓他永生難忘的壽辰。
世上本就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這麽大的事情,想不被傳的沸沸揚揚也不大可能。老百姓也好,仕途中人也罷,對於潘竹青的舉動,大致上分兩種看法。
第一種,認為太師的大公子實乃當世最為清廉,最為剛正不阿的官員。他不畏強權,不與貪腐之徒為伍,忠君愛國,絕對是當世之棟梁。
第二種,認為潘竹青這楞頭青八成是瘋了。皇帝給他點權力,給他點褒獎和肯定,他便立刻蹬鼻子上臉,神經錯亂,居然連六王爺都敢得罪……
然而這世上,最了解他的人,當然不是這群庸俗之輩。但也不是他爹潘譽,不是他弟弟潘景元,更不會是那個他在乎的要死,別人卻對他沒興趣的梁伊伊。反而,是此刻最恨他的敵人之一。
當蕭雋在客棧裏把自己在中原聽說到的一切告知常遠兆時,常遠兆起先也是不敢相信:“竟有這樣的事,你打聽的可真切?”“千真萬確。”雖然連蕭雋自己也不大相信潘竹青會做出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舉動,但事情的經過就像折子戲一樣被很多人翻來覆去的傳誦,由不得他們不相信。“梁大哥,這姓潘的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裝
什麽好人?得罪六王爺,對他有什麽好處?”
隨著蕭雋的疑問,常遠兆就此陷入一陣沉默中去。他站在異鄉客房的窗前,任由思緒順著時光的軸線將有關潘竹青的所有片段盡數羅列在他腦海裏,供他仔細比對,拆分,聯係……
在常遠兆的印象中,潘竹青要麽就不做,一出手就不會做對他沒有任何益處的事情。可他這次,到底想要什麽呢?
在常遠兆印象中,他行事作風向來都是避鋒芒,藏羽翼,這一次又為何做的如此高調?這些看似矛盾,可又十分關鍵的命題被他在心中反複琢磨反複思量。他仿佛行軍於茫茫沙漠,敵人就在附近,可多變的沙丘和惡劣的形勢讓他很難辨清方向。他在心中一次次列出可能性,又一次次被自己
推翻。他不禁暗歎,潘竹青,確實是個強大的敵人,即使不通兵法,功夫底子也就二三流,可是論起計謀和手段,毫無疑問強過常遠兆以往交手過的任何角色。
常遠兆就這樣足足站了四個時辰之久,蕭雋也始終未曾打擾他。隻是怕他饑餓,下樓買了些吃食上來,鋪在桌上,然後陪他接著發呆。直到整片大漠都已經沉睡在柔柔夜色中,蕭雋也已經趴在桌上昏昏欲睡之時,常遠兆的雙眼忽然像聖火一般瞬間點亮。“我明白了。他這招一石二鳥,一來可以震懾與他敵對的官員。二來,他這是不滿足現
狀,想把手伸到軍中來。”
他一字一句清晰明了的說出了自己的結論,讓身後的蕭雋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那咱們怎麽辦?需不需要采取行動?或者,給老爺他們報個信什麽的?”
常遠兆斷然否決:“不,我要你謹記一個字。”
“大哥請說!”
“忍。”他說的斬釘截鐵。蕭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您的意思是,什麽都不做?”潘竹青那家夥對常蕭二人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可忍孰不可忍,按照常遠兆剛剛的說法,甚至都打算向軍方下手了。他蕭雋這種兔子脾氣都憋不住了
,可麵前這位本朝最有兵權的統帥之一,居然打算袖手旁觀,坐以待斃?還跟他來了個一字記之曰——忍。
經過半年的軍營生涯和幾次大大小小的戰爭經曆,蕭雋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唯唯諾諾,毫無性子的小夥子了。作為一名血氣方剛的軍人,他隻恨自己不能立刻手刃仇敵,哪還能輕易忍的下去?
不知不覺,他那本就不算白皙的臉色,被怒氣漲得更加暗沉。
常遠兆看出他的心思,從窗邊走到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對,什麽都別做。”
蕭雋氣急敗壞的提醒他道:“那就任由他壯大勢力嗎?咱們到最後,會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的。”常遠兆並未立刻迴答他,而是拉出凳子坐在桌邊,提筷便吃,腹中就像有兩個孩子正嗷嗷待哺。等饑餓感稍稍緩解之後,才溫和的說了一句:“你放心,我比誰都恨他,絕不會放過他的。我心裏自有主張,
讓你忍,是不希望你打草驚蛇,壞我的事。”
蕭雋這才長舒一口氣:“有了大哥這句話,我就安心了。”他還以為常遠兆已經被潘竹青徹底擊垮了呢。
“對了,我讓你暗地裏查童纖的事,有查到什麽眉目嗎?”
蕭雋麵露難色:“毫無進展。童公公這人,好吃懶做,平日除了享受,幾乎沒有別的事情可做。”
常遠兆卻並不感到失望,笑著吩咐道:“不要緊,繼續查,不要對他掉以輕心。還有他身邊的人,一個都別放過。”
“是!”
說來也巧,第二天一早,玉門關內滄州城裏的潘竹青也向自己的下屬提出了同樣的問題:“我讓你查得事情,有什麽消息了麽?”他一邊吃著粥,一邊麵無表情的問薛九。
薛九低著頭小心翼翼的告訴他:“迴少爺,童纖這個人,似乎就是個窩囊廢。成日裏就知道吃喝玩樂,買些個胭脂水粉。他……會是咱們要找的人麽?”
他聽了薛九這番話,揚起長眉,帶著淡淡的笑意說:“窩囊廢?你想想,他從一個小小的太監,爬到今天這個地位,怎麽可能是窩囊廢?光憑這點,你就被他蒙騙了。”
薛九也覺得有道理,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是,是屬下疏忽了。”
潘竹青輕飄飄的說了一句:“這不能怪你。”潛台詞——這不是疏忽的問題,是智商高低的問題。
薛九當然聽不出他的潛台詞。隻覺得自己的主子還算是個通情達理的人。
沉默著吃了大半碗粥,潘竹青忽然沒頭沒尾的問了一句:“聽說,她這幾天要生了?”
“誰?”薛九一時之間沒反應過來,等幡然醒悟時,真想給自己一個耳光,問的也忒傻了。除了梁伊伊那小丫頭片子,他還能記得誰啊?“哦,是,好像是的。”
“她生的那天,幫我把行程空出來。”
“少爺,您……”薛九被他這句吩咐,驚訝的連話也說不利索了。“您不會是要去……”
看他沒否認,薛九知道自己大概猜對了,人家這是要登門陪產的節奏啊。而實際上,就連潘竹青自己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要做什麽,又能夠做什麽。隻是依稀記得她好像說過對於那一天,她怕得要死。薛九忍不住規勸他道:“少……少爺,您又不是大夫,您就算去了,也幫不上忙啊。”再說了,他們也丟不起這個人不是嗎?他潘竹青喜歡梁伊伊的事情,似乎暗地裏傳的人盡皆知,人家替別的男人生孩子,
他跑去陪產,多尷尬呀!
潘竹青對他的勸說表現的非常不耐煩,自己這是在下命令,又不是征求他同意。“哪兒來這麽多廢話?把心思多用在正事兒上吧。”
“是。”薛九嘴上是應了,可還是深深的歎了一口氣。沒想到,潘竹青也隨著他歎了口氣:“我這麽做,自有我的道理。”除了她說過的恐懼以外,他執意要在那一天登門造訪,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有些殘酷的事實,需要我親眼見證才能做個了斷。倘若我
死心了最好。倘若還不死心……那就別怪我一條路走到黑了。再這麽拖下去,對誰都不好。”薛九這才理解了他:“屬下明白了。”或許他是對的,或許這是他下決心放手的機會。懂得自我救贖,他還沒有為女人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