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經由宋大人和許大人的口,傳入朝堂之上,震動朝野。尤其當皇帝將潘竹青宣進殿時,原本意氣風發的美男子,如今走起路來身板都在發顫,憔悴頹喪到無人敢識,更令皇帝當場爆發了雷霆之怒。
“真是豈有此理!這金氏夫婦實在膽大包天!殺人性命,還敢設計陷害朕欽點的重臣!若不重判,實在難消朕心頭之恨!潘竹青!”
“臣在。”
“朕就將金氏一門交由你們禦史台徹查,不得有誤!”
“遵旨。”
禦史台當晚便查抄了金府。幾天水食未進的潘竹青,站在金府大院中時,雙眼直冒金星。金府上下男女老少驚得大唿小叫,在他眼前跑來跑去,更讓他頭暈目眩幾乎要昏倒在當下。最後他定了定心神,對身邊的侍禦史吩咐道:“所有
人都給我綁了,押送到禦史台監牢。再給我仔仔細細的搜,任何可疑之處都不許放過。”
侍禦史黃衝心有隱憂:“鬧這麽大?恐怕……”金氏罪名雖大,但也不至於弄得舉家入獄。潘竹青這麽做,大有要斬草除根的意思。
潘竹青心想:“既然進來了,我還能讓他抄不出東西?”
嘴裏卻隻淡淡說了句:“照做就是了。”抄家的第四日,皇帝桌案上便羅列了金氏所有詩詞文案,上麵劃出了有潘竹青親自批注的帶有對朝廷不忠之意的句子。實際上金大人沒那個膽子寫什麽反詩,隻是偶爾用詞不當,冒犯了皇帝的忌諱,其實
無傷大雅,如今卻被潘竹青無限放大歪曲,硬生生變成了煽動文士的反詩。
這都不算什麽,最嚴重的莫過於夾在這些詩詞中的一封所謂的密函。短短幾行字,卻如驚天之雷,讓皇帝觸目驚心。
內容翻譯成白話很簡單:過幾天哥們我要勸皇帝讓位。你跟大將軍什麽也不用做,抱病在家就是對我老羅最大的幫忙了。
信上蓋著已故羅相爺的印章。
其實皇帝如果用腦子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明顯的漏洞和疑點。羅相爺再牛叉,也不至於寫謀反的書信,還敢蓋上印章這麽驢。潘竹青也明白這點,可若沒有這印章,這封信便沒有絲毫說服力,第一眼便會被駁迴。而且他敢篤定皇帝看了信之後,絕不會有心思考慮那麽多,立刻便會對謀反的餘黨斬盡殺絕。因為那次謀反,對皇帝
心靈上的傷害實在是太嚴重,他根本不會允許自己放過任何可疑之人。
果然給潘竹青賭贏了。金家幾天之內便從政壇上銷聲匿跡。金氏夫婦和所有男丁格殺勿論,女子一律發放為奴。
雖然潘竹青在偽造信件時,並沒有明著寫那位“大將軍”是誰。但皇帝迴想當時的狀況,再聯想金大人平時和哪位大將軍走的近,幾乎是一瞬間就猜到個大概。當時抱病在家的大將軍除了魏霆躍還有誰?但信中既然沒有指名,皇帝便沒有由頭拿他怎麽樣,可嫌隙頓生。立刻召見潘竹青,與他商量對策。潘竹青先是裝傻賣乖,替魏霆躍象征性的說了兩句好話。隨後便替皇帝出了一計——以陪伴小公主為由
,將魏霆躍子女一並召入宮中拘禁。次日,便順順利利削去了魏霆躍的兵權。
消息傳到邊關時,常遠兆也大為震動。“潘竹青真不簡單。這才幾日之間,就將魏家的勢力捏的粉碎。”
何勇不解的問:“元帥,您這麽說什麽意思?魏霆躍和那姓金的不是咎由自取嗎?”
常遠兆從桌案邊站起身,走到他耳邊低語道:“你想想,魏霆躍和皇上是什麽關係,和那姓羅的又是什麽關係?他有什麽理由幫姓羅的謀反?還有那姓金的什麽身份?羅相爺怎麽會親自寫信給他?”
何勇臉色一變,參透了其中的玄機:“您的意思是……難道皇上不會這麽想嗎?”
常遠兆搖了搖頭,歎氣道:“皇上本就疑心外戚,就算不信,潘竹青這次也是給了他鏟除魏霆躍的決心。”
“原來如此。”
“咱們以後要提防潘竹青。”雖然這次挑頭的是魏霆躍一黨,可這潘竹青手段毒辣,心腸硬冷的程度,也著實讓常遠兆側目以對。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他決定不再對潘竹青掉以輕心。
何勇忽然想到些什麽,支支吾吾的問:“那麽他弟弟……”
常遠兆毫不猶豫的說:“潘景元與他哥哥是完全相反的人,做人光明磊落,我信他。”
實際上常遠兆還是低估了潘竹青。應該說包括梁伊伊,潘景元,潘譽……所有人都低估了他。
“大少爺!”病榻上的薛九經過幾天的修養,傷勢已經有了很大好轉。
潘竹青也是春風拂麵,一改前幾日頹廢憔悴的麵容,日漸紅潤健朗。“這次苦了你,不過你立了大功一件。”
兩人相視一笑,思緒迴到韓仙兒墮樓的那天上午,珍寶樓小二樓窗邊。
當時薛九將手珠遞給潘竹青,主仆二人點了菜,潘竹青便低聲問薛九:“沒被人看見吧?”
薛九搖搖頭:“我辦事,您放心。”
潘竹青隨即問他:“這女人怎麽死了?”
薛九喝了口茶,湊到他麵前壓低嗓子說道:“大少爺,我正想跟您說,我剛剛進她屋裏跟她說話時,猜我看見了誰?”
“誰?”
“姓金的老婆,趴在床底下。”
潘竹青立刻頓悟發生了什麽,淺笑著說:“嗬,這女人還真沉不住氣。不過這樣也好,省得咱們再來一趟。姓韓的這女人今日不死,反正也活不到下個月,誰讓她非要聽那些不該聽的話。”
剛說完,隻見薛九指著窗子下麵說道:“少爺您看,金夫人就在下麵。”
潘竹青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過去,果然在人群中看到金夫人的身影,慢慢的,他眼神越來越專注,最後竟溢滿了笑意。
當天夜裏,潘薛二人身著夜行衣潛入怡紅樓。
“少爺,咱們到底來找什麽?”
潘竹青給他做了個噤聲的手勢,不聲不響的來到韓仙兒的床邊:“你說她當時趴在這兒?”
“對,就這兒。”薛九不明所以,緊張兮兮的盯著門口。
潘竹青伏下身子,在床下探了探,又在床架下沿摸了摸,最後露出得意的笑容:“真是天助我也。”說完,摸出了一顆鵪鶉蛋大小的珍珠。
次日一早,薛九招來手下一名專業細作。
“九爺有何吩咐?”
“明日你去衙門舉報一個人。”
“誰?”
“九爺我。”
塵埃落定,潘竹青轉眼便成了皇帝身邊的近臣。皇帝伯伯當然不會像喜歡常遠兆那樣真心喜歡他,可朝中,卻很需要他的鐵血手腕,替皇家肅清朝中逆流。
這天禦花園裏一派初春之景,花鳥魚蟲蠢蠢欲動。隻是鯉魚池亭子裏的糾紛,實在大煞風景。
一個年紀不過十五六歲的小丫頭正跪在另一個衣著華麗,容貌瑰麗的女人麵前哭求:“公主饒命!奴婢知道錯了!求您饒了奴婢吧……”
那公主坐在亭中橫凳上,一張小臉,一雙杏眼爬滿怒氣,尖銳的嗓門似乎要震塌這一方四柱小亭才肯罷休。“饒命?本宮今日若是饒了你這條賤命,誰來為本宮的玉佩償命?”小丫頭已經嚇得魂不附體,駙馬爺病逝不到半年,榮寧公主的脾氣越發暴虐,如今自己一個失手,極有可能要斷送這條小命了。“公主饒命啊,奴婢家裏還有年邁的母親,求公主別殺奴婢……”她的聲音很可
憐,小小的身子在公主膝下瑟瑟發抖。“哼!這是駙馬爺留給本宮的唯一念想,如今被你這賤奴才摔碎了,你覺得,本宮有可能饒過你麽?”公主絲毫沒覺得這丫頭可憐,倒是覺得憤恨難平,一字一句都是從牙縫裏蹦出來似的。再看看亭子外麵
傻站著的侍衛們,心頭火氣更盛。“還愣著幹什麽?拖出去杖斃!”
兩個侍衛一左一右駕著可憐的丫頭離開鯉魚池。沒走多遠,便見身著三品官服的潘竹青被蘇公公帶著迎麵走來,像是要去皇上寢宮的樣子。這幾日皇帝身體有疾,隻能在寢宮前殿召見重臣。
兩撥人快要擦肩而過之時,那丫頭忽然一把抓住潘竹青的衣袍,將他停在當下,哭的涕淚橫流,聲嘶力竭:“大人……大人救救奴婢……大人救救奴婢吧……大人……”潘竹青本不想管閑事,可他最近有些摸清了皇帝的喜好。當朝皇帝,最討厭大臣們遇事和稀泥,隔岸觀火麻木不仁。這畢竟是在皇帝眼皮底下,若被人傳入聖上耳中,必定對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形象不
利。他考慮了幾秒,便決定多嘴問一句:“且慢,你們這是要帶她去哪兒?”
侍衛們本就不願意做這缺德差事,如釋重負一般向他稟告:“迴潘大人的話,榮寧公主有令,要將她杖斃!”
潘竹青眯起眼睛,長眉微蹙問道:“我能問問,所為何事麽?”
“這奴才不小心摔碎了已逝駙馬爺的玉佩!”
潘竹青揚起眉角,冷冷問道:“這就要她的命嗎?太兒戲了吧!”這個反應倒不是他裝的,確實有些超乎了他的認知範圍。
侍衛見他冷著臉發問,不由有些發怵:“迴……迴大人的話……這是公主的意思……”
丫頭眼見似乎還有一絲生機,哪肯輕易放過,跪在潘竹青膝下,“咚咚咚”幾聲把額頭都磕破了。“大人救救奴婢吧……奴婢還有年邁的母親……奴婢不想死啊……”
潘竹青心裏不由真的生出一絲憐憫,冷眼掃過兩個侍衛,朗聲說道:“此事暫且緩一緩,待我見了皇上再做定奪。”“喲,這是誰這麽大膽,用皇帝哥哥來壓本宮?”這尖銳的聲音,讓當下幾個人都不由的微皺眉頭。
“真是豈有此理!這金氏夫婦實在膽大包天!殺人性命,還敢設計陷害朕欽點的重臣!若不重判,實在難消朕心頭之恨!潘竹青!”
“臣在。”
“朕就將金氏一門交由你們禦史台徹查,不得有誤!”
“遵旨。”
禦史台當晚便查抄了金府。幾天水食未進的潘竹青,站在金府大院中時,雙眼直冒金星。金府上下男女老少驚得大唿小叫,在他眼前跑來跑去,更讓他頭暈目眩幾乎要昏倒在當下。最後他定了定心神,對身邊的侍禦史吩咐道:“所有
人都給我綁了,押送到禦史台監牢。再給我仔仔細細的搜,任何可疑之處都不許放過。”
侍禦史黃衝心有隱憂:“鬧這麽大?恐怕……”金氏罪名雖大,但也不至於弄得舉家入獄。潘竹青這麽做,大有要斬草除根的意思。
潘竹青心想:“既然進來了,我還能讓他抄不出東西?”
嘴裏卻隻淡淡說了句:“照做就是了。”抄家的第四日,皇帝桌案上便羅列了金氏所有詩詞文案,上麵劃出了有潘竹青親自批注的帶有對朝廷不忠之意的句子。實際上金大人沒那個膽子寫什麽反詩,隻是偶爾用詞不當,冒犯了皇帝的忌諱,其實
無傷大雅,如今卻被潘竹青無限放大歪曲,硬生生變成了煽動文士的反詩。
這都不算什麽,最嚴重的莫過於夾在這些詩詞中的一封所謂的密函。短短幾行字,卻如驚天之雷,讓皇帝觸目驚心。
內容翻譯成白話很簡單:過幾天哥們我要勸皇帝讓位。你跟大將軍什麽也不用做,抱病在家就是對我老羅最大的幫忙了。
信上蓋著已故羅相爺的印章。
其實皇帝如果用腦子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明顯的漏洞和疑點。羅相爺再牛叉,也不至於寫謀反的書信,還敢蓋上印章這麽驢。潘竹青也明白這點,可若沒有這印章,這封信便沒有絲毫說服力,第一眼便會被駁迴。而且他敢篤定皇帝看了信之後,絕不會有心思考慮那麽多,立刻便會對謀反的餘黨斬盡殺絕。因為那次謀反,對皇帝
心靈上的傷害實在是太嚴重,他根本不會允許自己放過任何可疑之人。
果然給潘竹青賭贏了。金家幾天之內便從政壇上銷聲匿跡。金氏夫婦和所有男丁格殺勿論,女子一律發放為奴。
雖然潘竹青在偽造信件時,並沒有明著寫那位“大將軍”是誰。但皇帝迴想當時的狀況,再聯想金大人平時和哪位大將軍走的近,幾乎是一瞬間就猜到個大概。當時抱病在家的大將軍除了魏霆躍還有誰?但信中既然沒有指名,皇帝便沒有由頭拿他怎麽樣,可嫌隙頓生。立刻召見潘竹青,與他商量對策。潘竹青先是裝傻賣乖,替魏霆躍象征性的說了兩句好話。隨後便替皇帝出了一計——以陪伴小公主為由
,將魏霆躍子女一並召入宮中拘禁。次日,便順順利利削去了魏霆躍的兵權。
消息傳到邊關時,常遠兆也大為震動。“潘竹青真不簡單。這才幾日之間,就將魏家的勢力捏的粉碎。”
何勇不解的問:“元帥,您這麽說什麽意思?魏霆躍和那姓金的不是咎由自取嗎?”
常遠兆從桌案邊站起身,走到他耳邊低語道:“你想想,魏霆躍和皇上是什麽關係,和那姓羅的又是什麽關係?他有什麽理由幫姓羅的謀反?還有那姓金的什麽身份?羅相爺怎麽會親自寫信給他?”
何勇臉色一變,參透了其中的玄機:“您的意思是……難道皇上不會這麽想嗎?”
常遠兆搖了搖頭,歎氣道:“皇上本就疑心外戚,就算不信,潘竹青這次也是給了他鏟除魏霆躍的決心。”
“原來如此。”
“咱們以後要提防潘竹青。”雖然這次挑頭的是魏霆躍一黨,可這潘竹青手段毒辣,心腸硬冷的程度,也著實讓常遠兆側目以對。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他決定不再對潘竹青掉以輕心。
何勇忽然想到些什麽,支支吾吾的問:“那麽他弟弟……”
常遠兆毫不猶豫的說:“潘景元與他哥哥是完全相反的人,做人光明磊落,我信他。”
實際上常遠兆還是低估了潘竹青。應該說包括梁伊伊,潘景元,潘譽……所有人都低估了他。
“大少爺!”病榻上的薛九經過幾天的修養,傷勢已經有了很大好轉。
潘竹青也是春風拂麵,一改前幾日頹廢憔悴的麵容,日漸紅潤健朗。“這次苦了你,不過你立了大功一件。”
兩人相視一笑,思緒迴到韓仙兒墮樓的那天上午,珍寶樓小二樓窗邊。
當時薛九將手珠遞給潘竹青,主仆二人點了菜,潘竹青便低聲問薛九:“沒被人看見吧?”
薛九搖搖頭:“我辦事,您放心。”
潘竹青隨即問他:“這女人怎麽死了?”
薛九喝了口茶,湊到他麵前壓低嗓子說道:“大少爺,我正想跟您說,我剛剛進她屋裏跟她說話時,猜我看見了誰?”
“誰?”
“姓金的老婆,趴在床底下。”
潘竹青立刻頓悟發生了什麽,淺笑著說:“嗬,這女人還真沉不住氣。不過這樣也好,省得咱們再來一趟。姓韓的這女人今日不死,反正也活不到下個月,誰讓她非要聽那些不該聽的話。”
剛說完,隻見薛九指著窗子下麵說道:“少爺您看,金夫人就在下麵。”
潘竹青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過去,果然在人群中看到金夫人的身影,慢慢的,他眼神越來越專注,最後竟溢滿了笑意。
當天夜裏,潘薛二人身著夜行衣潛入怡紅樓。
“少爺,咱們到底來找什麽?”
潘竹青給他做了個噤聲的手勢,不聲不響的來到韓仙兒的床邊:“你說她當時趴在這兒?”
“對,就這兒。”薛九不明所以,緊張兮兮的盯著門口。
潘竹青伏下身子,在床下探了探,又在床架下沿摸了摸,最後露出得意的笑容:“真是天助我也。”說完,摸出了一顆鵪鶉蛋大小的珍珠。
次日一早,薛九招來手下一名專業細作。
“九爺有何吩咐?”
“明日你去衙門舉報一個人。”
“誰?”
“九爺我。”
塵埃落定,潘竹青轉眼便成了皇帝身邊的近臣。皇帝伯伯當然不會像喜歡常遠兆那樣真心喜歡他,可朝中,卻很需要他的鐵血手腕,替皇家肅清朝中逆流。
這天禦花園裏一派初春之景,花鳥魚蟲蠢蠢欲動。隻是鯉魚池亭子裏的糾紛,實在大煞風景。
一個年紀不過十五六歲的小丫頭正跪在另一個衣著華麗,容貌瑰麗的女人麵前哭求:“公主饒命!奴婢知道錯了!求您饒了奴婢吧……”
那公主坐在亭中橫凳上,一張小臉,一雙杏眼爬滿怒氣,尖銳的嗓門似乎要震塌這一方四柱小亭才肯罷休。“饒命?本宮今日若是饒了你這條賤命,誰來為本宮的玉佩償命?”小丫頭已經嚇得魂不附體,駙馬爺病逝不到半年,榮寧公主的脾氣越發暴虐,如今自己一個失手,極有可能要斷送這條小命了。“公主饒命啊,奴婢家裏還有年邁的母親,求公主別殺奴婢……”她的聲音很可
憐,小小的身子在公主膝下瑟瑟發抖。“哼!這是駙馬爺留給本宮的唯一念想,如今被你這賤奴才摔碎了,你覺得,本宮有可能饒過你麽?”公主絲毫沒覺得這丫頭可憐,倒是覺得憤恨難平,一字一句都是從牙縫裏蹦出來似的。再看看亭子外麵
傻站著的侍衛們,心頭火氣更盛。“還愣著幹什麽?拖出去杖斃!”
兩個侍衛一左一右駕著可憐的丫頭離開鯉魚池。沒走多遠,便見身著三品官服的潘竹青被蘇公公帶著迎麵走來,像是要去皇上寢宮的樣子。這幾日皇帝身體有疾,隻能在寢宮前殿召見重臣。
兩撥人快要擦肩而過之時,那丫頭忽然一把抓住潘竹青的衣袍,將他停在當下,哭的涕淚橫流,聲嘶力竭:“大人……大人救救奴婢……大人救救奴婢吧……大人……”潘竹青本不想管閑事,可他最近有些摸清了皇帝的喜好。當朝皇帝,最討厭大臣們遇事和稀泥,隔岸觀火麻木不仁。這畢竟是在皇帝眼皮底下,若被人傳入聖上耳中,必定對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形象不
利。他考慮了幾秒,便決定多嘴問一句:“且慢,你們這是要帶她去哪兒?”
侍衛們本就不願意做這缺德差事,如釋重負一般向他稟告:“迴潘大人的話,榮寧公主有令,要將她杖斃!”
潘竹青眯起眼睛,長眉微蹙問道:“我能問問,所為何事麽?”
“這奴才不小心摔碎了已逝駙馬爺的玉佩!”
潘竹青揚起眉角,冷冷問道:“這就要她的命嗎?太兒戲了吧!”這個反應倒不是他裝的,確實有些超乎了他的認知範圍。
侍衛見他冷著臉發問,不由有些發怵:“迴……迴大人的話……這是公主的意思……”
丫頭眼見似乎還有一絲生機,哪肯輕易放過,跪在潘竹青膝下,“咚咚咚”幾聲把額頭都磕破了。“大人救救奴婢吧……奴婢還有年邁的母親……奴婢不想死啊……”
潘竹青心裏不由真的生出一絲憐憫,冷眼掃過兩個侍衛,朗聲說道:“此事暫且緩一緩,待我見了皇上再做定奪。”“喲,這是誰這麽大膽,用皇帝哥哥來壓本宮?”這尖銳的聲音,讓當下幾個人都不由的微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