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貞觀三年,秋。


    八月初八。


    大唐帝都——長安。


    薜延陀毗伽可汗派遣其弟統特勒進獻貢品。


    李世民賜給寶刀與寶鞭,對他說:“你統屬的部族犯下大罪的用刀斬決,小罪的用鞭抽打。”


    夷男非常高興。


    東突厥頡利可汗卻大為驚慌,開始派使者稱臣,請求迎娶公主,修女婿禮節。


    代州都督張公謹上奏稱可取東突厥。


    原因有六:“頡利可汗奢華殘暴,誅殺忠良,親近奸佞之人,是其一;薛延陀等各部落均已叛離,是其二;突利、拓設、欲穀設均得罪頡利,無地自容,是其三;塞北地區經曆霜凍幹旱,糧食匿乏,是其四;頡利疏離其族人,委重任於胡人,胡人反複無常,大唐帝**隊一到,必然內部紛亂,是其五;漢人早年到北方避亂,至此時人數較多,近來聽說他們聚眾武裝,占據險要之地,大軍出塞,自然內部響應,是其六。”


    李世民認為頡利可汗既然想與唐朝和親,又出兵援助大唐的敵人梁師都,實乃狼子野心。


    梁師都,夏州朔方人。世為本郡豪族大家。仕隋為鷹揚郎將。隋大業十三年殺郡丞唐世宗,稱大丞相,又聯兵突厥共同反隋,據雕陰、弘化、延安等郡,並稱帝,國號梁,建元“永隆”。突厥始畢可汗封他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梁師都便引導突厥兵馬占據河南之地,攻拔鹽川郡。他不斷勾結和慫恿突厥南侵,唐統一全國後,勢力孤弱,內部矛盾加劇,貞觀初,李世民遷使告諭,他不從,貞觀二年,劉旻、劉蘭上表言其可取,下詔柴紹、薛萬均合力進討,命令劉旻率精兵直據朔方東城。頡利可汗來援師都,時逢大雪降落,羊馬凍死。柴紹迎戰,擊破其眾,隨即進駐城下。師都勢急,其堂兄弟梁洛仁斬師都歸降,朝廷擢升梁洛仁為右驍衛將軍、朔方郡公。梁師都從起兵到滅亡曆時十二年。朝廷以其地為夏州,有了便於反擊東突厥的軍事要地。


    太極宮,甘露殿。


    李世民召見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李靖、李勣、程咬金、尉遲恭等宰相大將商議東突厥之事。


    當然,方煦方大夫方中郎將作為獻平東突厥策者,也赫然在列。


    在大佬們發表完意見後,終於輪到方煦了。


    正在打瞌睡的方煦,聽李世民嗬嗬笑道:“公輔啊,你有什麽看法。”


    方煦腹誹道:“你們都討論完了,才想起問小爺的意見,真拿豆包不當幹糧啊。”當然這些話方煦也就在心裏想想,借他個膽子也不敢說出來的。


    方煦答非所問的說道:“臣以為我軍應該分為三路進擊,左、右兩路以兩翼合圍的態勢向前推進,暫不與敵接戰,當然如果有小股部隊揮手也就滅之,不要影響行軍。中路大軍從馬邑出發,待夜晚時分直襲定襄,直指頡利可汗的牙帳。待我軍奪取定襄之時,頡利可汗必定會把他的牙帳遷往陰山以北,這時我軍三路合擊之,必能一舉殲滅突厥人。且臣以為草原作戰兵貴精而不在多,要求速戰速決,三路大軍有十幾萬精銳即可,至於領兵之人,全憑陛下定奪。我大唐將星雲集,在場的各位老將,那位出征吊打東突厥都不過是易如反掌的。但,臣七尺之軀,雖一介書生,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願請受長纓,隨軍出征,為大唐貢獻一份力量。”方煦當然知道曆史上李世民是派李靖、李績和柴紹三人領兵出戰的,不過當著這些個老將的麵可不敢說出來,否則可沒好日子過了,尤其是程老流氓還是頂頭上司的情況下。隻好和稀泥了事了。


    李世民剛聽方煦的建議可是又被震驚了一下,不過聽他後麵和稀泥,到時哈哈大笑起來。


    十九日,任命兵部尚書李靖為行軍總管,張公謹為副總管,率兵討伐突厥。


    右武衛中郎將方煦率領紅軍十營,隨李靖出征。


    大戰將啟,烽火硝煙。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歲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家大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家大司馬並收藏大唐歲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