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皇上讓我去翊坤宮?”
烏雅氏雖然心下有著遲疑,可她初入宮,不管即將麵對的是什麽,她都沒有資格說不。
隻是她從未想過,昭妃娘娘竟然如此厲害,幾乎把她當做了歌/姬,這樣的屈/辱,讓她迴來的時候灰溜溜的。
等烏雅氏離去之後,淑寧眼中帶笑道:“這烏雅氏倒是個能忍的,這若是換做別人,早就梨花帶雨了。”
其實淑寧是真的沒有把烏雅貴人放在眼中,不過想到日後的雍正,她對於烏雅貴人多少是存著一些別的心思。
至於是什麽,她也有些說不準。
反正一切都順其自然了。
“主子,偏殿已經收拾妥當了,奴婢是否差人給庶妃那拉氏傳話,讓她明個兒就搬過來?”
淑寧微笑的點了點頭。
“她如今懷著身孕,吩咐下麵的人,別為難她。就她那肚子裏的孩子,宮裏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害她呢,我也看看,她有沒有這個能耐,保住這個孩子。”
淑寧對那拉氏是存著一些試探的,畢竟,上一世她被封為惠妃,也算是四大金剛中很出風頭的一個了。更不要說,前朝還有權臣明珠的支撐。
說著,淑寧頓了頓,皇上是個倔性子,撤三藩是勢在必行的。而且阿瑪早已經著人給她傳話,說已經暗中招兵了。說起這招兵,淑寧其實是很相信阿瑪的,依著阿瑪現在的能耐,要把這支軍隊操練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當然,這其中,還是出了些岔子的。
提及這個,就得從八旗那些紈絝子弟說起了。而這其中,有一個李家的公子哥,平日裏紈絝慣了,入伍了卻仍然是目中無人。嚷嚷著說什麽李府的老夫人曾經是給太皇太後梳過頭的,出宮之後,還得了一個誥命夫人。有太皇太後在,誰敢為難他。
這副張揚狂妄的樣子,遏必隆哪裏會放在眼中。這不,想著借著此事也可以殺雞儆猴一番,就下令把這人的腦袋給砍了。
一時間,其餘的那些紈絝子弟也都老實了,當然這並不算完,因為這事八成現在已經傳到孝莊耳中了。
據說,是拿李老夫人親自告狀的。
孝莊這麽多年前朝後宮哪裏有脫離她掌控的,這不,阿瑪這樣的做法無異於是在打她的臉,讓她麵上無光。要知道這李老夫人就唯有這麽一個孫兒,這怎麽想都覺著鈕祜祿一族根本沒有把她這老婆子放在眼中。
她曆經三朝,宮裏宮外的人見著她都得尊稱她一聲老祖宗,偏偏就是這遏必隆,讓她如此難堪。
此時的慈寧宮
孝莊第一次震怒到把桌上的茶杯都給摔了,好,很好。鈕祜祿一族,這是要和哀家幹上了嗎?
那李老夫人可是侍奉過她的,若是遏必隆不知道這個情況,那她還可以認為不知者不罪,可是現實顯然不是這樣。
既已知道,卻仍然命人砍了那李家孫兒的腦袋,這是不是根本沒有把她放在眼中。
這三藩還未除呢,遏必隆就如此狂妄,若是借著三藩他立了大功,是不是更不把她放在眼中了!
不怪孝莊這麽想,她不是不知道康熙令遏必隆暗中招/兵的事,隻是這些在她看來,根本就是兒戲。那些八旗子弟,怕是除了遛鳥什麽都不會做吧。行軍打仗,真心是笑死人了。
所以孝莊覺著這遏必隆根本是為了討好康熙,才這樣故意為難人的。她就不信了,遏必隆真的有這個能耐,把這樣一群烏合之眾操練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康熙進來的時候,孝莊正在生著悶氣,這事兒康熙是知道的,而且他絲毫不認為遏必隆這樣做錯了。
尤其是遏必隆讓他見過訓練的成效之後,康熙更覺著這殺雞儆猴太有效果了。
“皇帝,你太讓哀家失望了!李老夫人就這麽一個孫兒,那遏必隆,竟然敢如此狂妄!皇帝難道就沒有想過,這樣下去,遏必隆會成為另一個鼇拜!”
孝莊臉上滿是怒氣,她不認為自己的孫兒會如此糊塗。
可是她還是錯了,在康熙眼中,遏必隆是個難得的忠誠。而且更懂得君臣之別,從未有任何的逾越。
這一點,是遏必隆和鼇拜最大的差別。
更何況,康熙的野心很大,他要做的不僅僅是除三藩,未來他要讓大清更加昌盛。這樣的野心,讓他離不開賢能的人。而遏必隆,更準確的說是鈕祜祿一族,將會為他所用。
“皇瑪嬤,鼇拜其能夠和遏必隆相比,遏必隆從未有鼇拜的狼子野心,這點,孫兒能夠確定。”
“皇瑪嬤不就是因為李老夫人的事情遷怒了遏必隆嗎?那李老夫人算是什麽東西,不就是曾經侍奉皇瑪嬤的奴婢,這人老了還真是愈發糊塗了,竟然敢夠告到皇瑪嬤這裏,擾了皇瑪嬤的清閑。”
孝莊隻感覺一陣陣的恍惚,眼前這孫兒,她覺著和記憶中那個有著很大的出入。
細細打量了他一番,孝莊顫抖的聲音道:“你真是被那個女人迷惑住了,這樣信任鈕祜祿一族,你遲早會後悔的。”
康熙原本還想著借孝莊之手讓諸位藩王入宮,然後把他們困住。
現在,這些話他覺著根本沒必要說了。
曾經他敬重的皇瑪嬤,現在變得根本是為了一己之私而斤斤計較的老婦人。
她隻會成為他的絆腳石,根本不會給他任何的支撐。
“孫兒還有些折子要看,先不打擾老祖宗了。”
說完,康熙便退了出去。
蘇麻拉姑暗暗歎息一聲,道:“老祖宗,皇上現在除三藩的決心根本是任何人都撼動不了的。您說這些,不是給他潑冷水嗎?也難怪皇上這麽生氣了。”
“老祖宗何必為了一個李老夫人,而和皇上生分了呢?”
孝莊冷哼一聲,“除三藩,他真心以為是這麽容易的。三藩那般強大,這麽多年可不是吃閑飯的,皇帝這個時候出兵,無異於是以卵擊石。這樣的結果,誰能夠承擔的起。”
“都是那鈕祜祿氏,若不是她勾著皇帝,皇帝也不會如此糊塗。”
“哀家之前還以為她性子爽朗,頗像咱科爾沁的姑娘。如今看來,和董鄂氏又有何區別,都是狐/媚/子。”
蘇麻拉姑知道孝莊這會兒正在氣頭上,可這些,又能夠如何呢?
當年為了讓皇上坐穩這皇位,孝莊不得不拉攏四大輔臣之一的遏必隆,如今,鈕祜祿一族更是強大,更是得心存忌憚。
其實,前些日子老祖宗讓庶妃那拉氏住到翊坤宮偏殿,這事兒皇上肯定知道。之所以沒有幹涉,也是礙著這麽多年的祖孫情誼。
可是,老祖宗若是再有什麽動作,皇上可未必會再次偏袒著她了。
坤寧宮
赫舍裏氏一大早就心浮氣躁的很,她知道方才爺爺入宮,去見皇上了。
為了什麽事兒,這根本不難猜。
可爺爺到底是什麽態度呢?赫舍裏氏也沒有親眼看過那個折子,是以,現在也忐忑的很。
這樣等啊等,等啊等,卻見總管太監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主子,不好了,方才皇上在乾清宮大罵老爺不忠,還摔了東西,這會兒老爺正跪在乾清宮呢。”
赫舍裏氏身子一顫,差點站不穩。
皇上如此震怒,可想而知爺爺折子中是反對除三藩了。
“範嬤嬤,扶本宮去乾清宮。爺爺年歲大了,身子不好,怕是要出事。”
範嬤嬤也不敢阻攔,趕忙叫人備了肩輿就往乾清宮去了。
“臣妾恭請皇上聖安。”
赫舍裏氏緩緩跪在地上,她懷孕之後,鮮少出現在康熙麵前。
看著康熙震怒的樣子,赫舍裏氏哽咽道:“皇上,臣妾不知爺爺如何衝撞了皇上,可爺爺年歲已高,還望皇上寬恕爺爺。”
康熙一把把手中的折子甩在赫舍裏氏麵前:“皇後,你自個兒看看,索尼到底值不值得朕寬恕。”
赫舍裏氏顫抖的拿過折子,下一瞬她的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的,她如何能夠想到,爺爺竟然會在折子上寫,皇上出兵,無異於以卵擊石,若是戰敗,則會成為大清的罪人。
赫舍裏氏搖了搖頭,“不,不會的。這肯定不是爺爺寫的。”
可赫舍裏氏自小被索尼教導,這上麵的字,她清楚,是索尼的筆跡。
赫舍裏氏難以置信的看向索尼,卻見索尼緊緊閉著眼睛,整個人竟是沒了氣息。
“爺爺!”
赫舍裏氏幾乎是歇斯底裏的叫了出來。
康熙也察覺出了不對勁,趕忙便把太醫院的人叫來了,結果卻無濟於事,太醫院的人說索尼本已到了極限,今個兒怒火攻心,才去了的。
康熙這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可索尼名望很重,他不僅不能夠懲處索尼,還得下詔褒獎索尼忠心,加授一等公,與以前授的一等伯一起世襲。
索尼去世,諡號“文忠”,康熙這麽多年第一次這麽隱忍,參加完索尼的葬禮之後,康熙也不準備再等了,下令捉拿了京城三藩質子,三藩之亂正式展開。
烏雅氏雖然心下有著遲疑,可她初入宮,不管即將麵對的是什麽,她都沒有資格說不。
隻是她從未想過,昭妃娘娘竟然如此厲害,幾乎把她當做了歌/姬,這樣的屈/辱,讓她迴來的時候灰溜溜的。
等烏雅氏離去之後,淑寧眼中帶笑道:“這烏雅氏倒是個能忍的,這若是換做別人,早就梨花帶雨了。”
其實淑寧是真的沒有把烏雅貴人放在眼中,不過想到日後的雍正,她對於烏雅貴人多少是存著一些別的心思。
至於是什麽,她也有些說不準。
反正一切都順其自然了。
“主子,偏殿已經收拾妥當了,奴婢是否差人給庶妃那拉氏傳話,讓她明個兒就搬過來?”
淑寧微笑的點了點頭。
“她如今懷著身孕,吩咐下麵的人,別為難她。就她那肚子裏的孩子,宮裏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害她呢,我也看看,她有沒有這個能耐,保住這個孩子。”
淑寧對那拉氏是存著一些試探的,畢竟,上一世她被封為惠妃,也算是四大金剛中很出風頭的一個了。更不要說,前朝還有權臣明珠的支撐。
說著,淑寧頓了頓,皇上是個倔性子,撤三藩是勢在必行的。而且阿瑪早已經著人給她傳話,說已經暗中招兵了。說起這招兵,淑寧其實是很相信阿瑪的,依著阿瑪現在的能耐,要把這支軍隊操練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當然,這其中,還是出了些岔子的。
提及這個,就得從八旗那些紈絝子弟說起了。而這其中,有一個李家的公子哥,平日裏紈絝慣了,入伍了卻仍然是目中無人。嚷嚷著說什麽李府的老夫人曾經是給太皇太後梳過頭的,出宮之後,還得了一個誥命夫人。有太皇太後在,誰敢為難他。
這副張揚狂妄的樣子,遏必隆哪裏會放在眼中。這不,想著借著此事也可以殺雞儆猴一番,就下令把這人的腦袋給砍了。
一時間,其餘的那些紈絝子弟也都老實了,當然這並不算完,因為這事八成現在已經傳到孝莊耳中了。
據說,是拿李老夫人親自告狀的。
孝莊這麽多年前朝後宮哪裏有脫離她掌控的,這不,阿瑪這樣的做法無異於是在打她的臉,讓她麵上無光。要知道這李老夫人就唯有這麽一個孫兒,這怎麽想都覺著鈕祜祿一族根本沒有把她這老婆子放在眼中。
她曆經三朝,宮裏宮外的人見著她都得尊稱她一聲老祖宗,偏偏就是這遏必隆,讓她如此難堪。
此時的慈寧宮
孝莊第一次震怒到把桌上的茶杯都給摔了,好,很好。鈕祜祿一族,這是要和哀家幹上了嗎?
那李老夫人可是侍奉過她的,若是遏必隆不知道這個情況,那她還可以認為不知者不罪,可是現實顯然不是這樣。
既已知道,卻仍然命人砍了那李家孫兒的腦袋,這是不是根本沒有把她放在眼中。
這三藩還未除呢,遏必隆就如此狂妄,若是借著三藩他立了大功,是不是更不把她放在眼中了!
不怪孝莊這麽想,她不是不知道康熙令遏必隆暗中招/兵的事,隻是這些在她看來,根本就是兒戲。那些八旗子弟,怕是除了遛鳥什麽都不會做吧。行軍打仗,真心是笑死人了。
所以孝莊覺著這遏必隆根本是為了討好康熙,才這樣故意為難人的。她就不信了,遏必隆真的有這個能耐,把這樣一群烏合之眾操練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康熙進來的時候,孝莊正在生著悶氣,這事兒康熙是知道的,而且他絲毫不認為遏必隆這樣做錯了。
尤其是遏必隆讓他見過訓練的成效之後,康熙更覺著這殺雞儆猴太有效果了。
“皇帝,你太讓哀家失望了!李老夫人就這麽一個孫兒,那遏必隆,竟然敢如此狂妄!皇帝難道就沒有想過,這樣下去,遏必隆會成為另一個鼇拜!”
孝莊臉上滿是怒氣,她不認為自己的孫兒會如此糊塗。
可是她還是錯了,在康熙眼中,遏必隆是個難得的忠誠。而且更懂得君臣之別,從未有任何的逾越。
這一點,是遏必隆和鼇拜最大的差別。
更何況,康熙的野心很大,他要做的不僅僅是除三藩,未來他要讓大清更加昌盛。這樣的野心,讓他離不開賢能的人。而遏必隆,更準確的說是鈕祜祿一族,將會為他所用。
“皇瑪嬤,鼇拜其能夠和遏必隆相比,遏必隆從未有鼇拜的狼子野心,這點,孫兒能夠確定。”
“皇瑪嬤不就是因為李老夫人的事情遷怒了遏必隆嗎?那李老夫人算是什麽東西,不就是曾經侍奉皇瑪嬤的奴婢,這人老了還真是愈發糊塗了,竟然敢夠告到皇瑪嬤這裏,擾了皇瑪嬤的清閑。”
孝莊隻感覺一陣陣的恍惚,眼前這孫兒,她覺著和記憶中那個有著很大的出入。
細細打量了他一番,孝莊顫抖的聲音道:“你真是被那個女人迷惑住了,這樣信任鈕祜祿一族,你遲早會後悔的。”
康熙原本還想著借孝莊之手讓諸位藩王入宮,然後把他們困住。
現在,這些話他覺著根本沒必要說了。
曾經他敬重的皇瑪嬤,現在變得根本是為了一己之私而斤斤計較的老婦人。
她隻會成為他的絆腳石,根本不會給他任何的支撐。
“孫兒還有些折子要看,先不打擾老祖宗了。”
說完,康熙便退了出去。
蘇麻拉姑暗暗歎息一聲,道:“老祖宗,皇上現在除三藩的決心根本是任何人都撼動不了的。您說這些,不是給他潑冷水嗎?也難怪皇上這麽生氣了。”
“老祖宗何必為了一個李老夫人,而和皇上生分了呢?”
孝莊冷哼一聲,“除三藩,他真心以為是這麽容易的。三藩那般強大,這麽多年可不是吃閑飯的,皇帝這個時候出兵,無異於是以卵擊石。這樣的結果,誰能夠承擔的起。”
“都是那鈕祜祿氏,若不是她勾著皇帝,皇帝也不會如此糊塗。”
“哀家之前還以為她性子爽朗,頗像咱科爾沁的姑娘。如今看來,和董鄂氏又有何區別,都是狐/媚/子。”
蘇麻拉姑知道孝莊這會兒正在氣頭上,可這些,又能夠如何呢?
當年為了讓皇上坐穩這皇位,孝莊不得不拉攏四大輔臣之一的遏必隆,如今,鈕祜祿一族更是強大,更是得心存忌憚。
其實,前些日子老祖宗讓庶妃那拉氏住到翊坤宮偏殿,這事兒皇上肯定知道。之所以沒有幹涉,也是礙著這麽多年的祖孫情誼。
可是,老祖宗若是再有什麽動作,皇上可未必會再次偏袒著她了。
坤寧宮
赫舍裏氏一大早就心浮氣躁的很,她知道方才爺爺入宮,去見皇上了。
為了什麽事兒,這根本不難猜。
可爺爺到底是什麽態度呢?赫舍裏氏也沒有親眼看過那個折子,是以,現在也忐忑的很。
這樣等啊等,等啊等,卻見總管太監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主子,不好了,方才皇上在乾清宮大罵老爺不忠,還摔了東西,這會兒老爺正跪在乾清宮呢。”
赫舍裏氏身子一顫,差點站不穩。
皇上如此震怒,可想而知爺爺折子中是反對除三藩了。
“範嬤嬤,扶本宮去乾清宮。爺爺年歲大了,身子不好,怕是要出事。”
範嬤嬤也不敢阻攔,趕忙叫人備了肩輿就往乾清宮去了。
“臣妾恭請皇上聖安。”
赫舍裏氏緩緩跪在地上,她懷孕之後,鮮少出現在康熙麵前。
看著康熙震怒的樣子,赫舍裏氏哽咽道:“皇上,臣妾不知爺爺如何衝撞了皇上,可爺爺年歲已高,還望皇上寬恕爺爺。”
康熙一把把手中的折子甩在赫舍裏氏麵前:“皇後,你自個兒看看,索尼到底值不值得朕寬恕。”
赫舍裏氏顫抖的拿過折子,下一瞬她的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的,她如何能夠想到,爺爺竟然會在折子上寫,皇上出兵,無異於以卵擊石,若是戰敗,則會成為大清的罪人。
赫舍裏氏搖了搖頭,“不,不會的。這肯定不是爺爺寫的。”
可赫舍裏氏自小被索尼教導,這上麵的字,她清楚,是索尼的筆跡。
赫舍裏氏難以置信的看向索尼,卻見索尼緊緊閉著眼睛,整個人竟是沒了氣息。
“爺爺!”
赫舍裏氏幾乎是歇斯底裏的叫了出來。
康熙也察覺出了不對勁,趕忙便把太醫院的人叫來了,結果卻無濟於事,太醫院的人說索尼本已到了極限,今個兒怒火攻心,才去了的。
康熙這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可索尼名望很重,他不僅不能夠懲處索尼,還得下詔褒獎索尼忠心,加授一等公,與以前授的一等伯一起世襲。
索尼去世,諡號“文忠”,康熙這麽多年第一次這麽隱忍,參加完索尼的葬禮之後,康熙也不準備再等了,下令捉拿了京城三藩質子,三藩之亂正式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