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刺使投漢,本欲帶兵南下,對彭城兩麵夾擊。不料想,冀州刺使突然發兵,聲稱要討逆。隨著戰事進行,並州刺使漸漸發現,冀州刺使未必如表麵上忠於長安,背後或許另有盤算。隻是戰況激烈,彼此膠著,一時之間猜不出對方真意,唯有壓下莫名的念頭,集中全力應戰。從七月底到九月初,隨著漢軍北上,秦國境內的並州、冀州以及荊、豫、徐三州先後燃起戰火。戰事不斷加劇,凡軍隊交鋒之地,百姓要麽從軍,要麽拖家帶口南逃。尤其是戰事最激烈的徐州,近乎亂成一鍋粥。與此同時,秦國的軍隊攻入漢中,同桓石秀和桓石民率領的漢軍交鋒。秦玖駐於朔方城,提防有賊寇趁機南下。秦玓受封大都督,領兵攻襄陽。一年之前,這裏曾是兩國天子的會盟之地。現如今,整座襄陽城被大軍包圍,隨時可能被碾成齏粉。桓石秀身披鎧甲,親自出戰。秦玓沒料到,在兵力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守城的將領竟會當麵迎戰。雙方甫一交鋒,秦軍就發現不對。漢軍列出戰陣,貌似聲威赫赫,實則卻不堪一擊,觸之即潰。跳蕩兵還能戰上兩合,隊主以上完全是虛晃一槍,掉頭就跑。秦軍上下都點懵。這情況,是不是有哪裏不對?追還是不追?眼見漢軍就要跑沒影,秦玓濃眉緊蹙,為防其中詐,下令暫時收兵。第一日的戰鬥,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眾將迴到營盤,坐於帥帳之內,齊齊望向大都督,都不太明白,對方葫蘆裏究竟賣的是什麽藥。“梁州刺使素有英名,其智非凡。此間必定有詐,不可不防!”一名參軍出言。參軍所言正是眾人心中所想。然而,對於桓石秀的目的,眾人卻是莫衷一是,說什麽的都有。討論到最後,也沒能討論出什麽像樣結果。秦玓轉向隨大軍出征的張廉,道:“伯考可有計較?”張廉思量一番,道:“仆以為,此事有兩種可能。”“伯考快講!”“其一,梁州兵力不足,對方故布疑陣,實為拖延戰事,等待援軍。”此言一出,有不少將領點頭。“其二,是在他處設下埋伏,引我軍前去。”對於這種說法,僅有少數人表示讚同。原因很簡單,襄陽城被秦軍包圍,一舉一動都在秦軍的眼皮子底下,並不適合設置伏兵。費盡力氣,秦軍根本不入圈套,豈不是百忙一場?以桓石秀的頭腦,理應不會做出這樣的蠢事。聽過張廉的分析,帳中又陷入沉默。最後,秦玓采納張廉的建議,派出大批斥候,搜索襄陽城附近,凡是稍有可能的設伏地點,都要嚴查幾迴。秦軍兵多將廣,聲勢浩大。漢軍兵力不足,桓石秀從最初就收縮防禦,隻要不過襄陽城,秦軍斥候幾乎暢行無阻。秦軍定計,翌日派出斥候,並選精銳夜襲襄陽城。不承想,桓石秀行事出乎預料,再次出城邀戰。見秦軍大營前高掛免戰牌,當即有漢兵到營前叫罵。等到秦軍出營列陣,罵得正歡的士卒立即收聲,掉頭就跑。一切仿佛昨日重演,兩軍擺開陣勢,秦軍衝鋒,漢軍飛跑,壓根不同對方接戰。有秦軍將領追到城下,兜頭就是一陣箭雨,偏偏沒什麽準頭,連點皮都沒擦破。“戰”後收兵迴營,眾將再次沉默。這到底是這麽迴事?耗費力氣跑著玩嗎?是夜,秦軍按計劃夜襲。漢軍似早有預料,城頭火把林立。城池四周遍設拒馬,每隔二十步就插有火把,並有篝火熊熊燃燒。整座襄陽城被燈火包圍,城牆都像在發光。秦軍傻眼,銜在口中的軟木登時掉落。亮成這樣還怎麽夜襲?第三百一十九章 生擒一襄陽城外,秦軍知曉事不可能, 得軍令, 迅速退迴大營。當夜, 凡是參與夜襲的將兵,都是輾轉反側, 睜眼到天亮。打了一輩子的仗,這樣的守城策略還是頭迴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