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尋常鄉下婆娘,能想到兩個月後家裏要做的農活,提前做準備,就是了不得的遠見。大部分人隻曉得明日吃啥,隻看得到眼睛跟前那點事情,跟妯娌鄰裏紛爭不休,“遠慮”這個詞,她們是聽都沒聽說
過。 李百合上輩子是個讀過書的人,雖不像柳老爺那般考過舉人,認真論起來也是能為人師表的高材生。農閑的日子裏別的人恨不得成日高臥玩耍,勤快寫的依照經驗做些該做的事情,她卻在考慮自家的
情形。
和別人家不一樣,別人家有地種糧食,他們家隻種著幾分地的瓜菜,再有就是租給柳老爺的那十畝地還能有些出產,除此以外,就隻能拿錢買糧食。
若是遇到大旱大澇的年份,他們這樣的人家,有錢都沒處買糧食去,也就是如今風調雨順,家家戶戶有餘糧,她才買得到糧食。
這些日子,趁著新麥剛下來入倉,百合便盤算著要買幾石新麥。若是等到家家戶戶都吃餘糧的日子,糧價定然要比現在高出許多,那時候再買糧食可就來不及了。
買糧是大事,百合不能一個人做主,她同宋好年說時,宋好年還沒反應過來,道:“隨吃隨買罷,咱們家又沒個糧倉,買來糧食也容易黴壞。”
百合把少糧季節糧價要上漲的事情說給他聽,宋好年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不由笑道:“還是我媳婦聰明!”
“你且說,要不要買?”百合把丈夫的誇讚照單全收,推著他要個說法。
宋好年道:“還是那句話,買來糧食可往哪裏放?”
百合道:“咱們挖個地窖罷,弄得大些,不光能存糧食,等霜降過後最後一茬瓜菜下來也好存放,免得在外頭遇雪凍壞。”
瓜菜可是也會凍壞的,外表看著好好的,裏頭結成冰疙瘩,一煮稀爛,味道也不好吃,那樣的瓜菜隻能用來喂豬哩。
百合還有另外一重打算:租給柳老爺的那十畝田種的全都是紅薯,別人不曉得紅薯的產量,她卻知道很可觀,等過些日子紅薯送來,家裏沒處存放更是麻煩,不如早些修好地窖,日後方便。
好些鄉下漢子,自己見識不見得有多少,卻好說個“女人頭發長見識短”,正經事絕不同婆娘商量,娶個媳婦在家裏,和養頭豬喂頭牛差不多,隻管叫她幹活生娃娃,不順心時還要打她一頓消遣。
宋好年不是這樣的人,百合說話有道理他便聽,他覺得百合有做的不到的地方也會背著人悄悄跟她說,正經拿她當個人看。
既是百合說的有道理,小夫妻兩個便商量好要建地窖,宋好年次日就同田莊管事柳升說好,先迴家做幾天活,等收稻子的時候再去莊子上。
他拿的是長工的工錢,實際上升大叔升大娘都清楚他幹不長,當初升大叔還同自家婆娘說:“我是看了你的麵子才叫他去莊上做活,做不好不要緊,隻不搗亂就行。”
宋好年能幹這些日子,升大叔已是刮目相看。他在莊上又是個壯勞力,柳升也很歡喜他能幹,聽他說要給家裏建個地窖,手一揮便準了此事。又問:“你可會修地窖不會?”
青柳鎮上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有地窖,宋好年從前跟著他爹修整過一兩迴,大致明白些樣子,說到具體要咋修就有些模糊。
柳升一問,宋好年連忙喜道:“我正愁這個事情哩,求升大叔指點我。”
柳升笑著說:“到底是年輕人,還嫩著些,你還有得學哩。”
便叫宋好年先去看田莊上的地窖,存糧食的是個啥樣子,存瓜菜的是個啥樣子,啥樣的最保暖,啥樣的保存時間最長。
又指點他去跟幾個慣常修地窖的莊戶取經,學一學該咋修牆,咋修整地麵,咋加固支撐……
修地窖挺複雜的一件事,叫柳升一點撥,就變得井井有條:要規劃樣子,要準備材料,要安排人手做活做飯,還要想好怎樣修整。
宋好年學了滿肚子東西,對柳升和莊戶感激不盡。這些經驗不僅對修地窖有用,他打算今冬修房子,更是用得上。
再迴家時,宋好年心裏已有計較,幹起活來更有條理,他先算好要急用的材料,一樣一樣準備好,然後請柳義和一班兄弟們過來幫忙一同修地窖。
不急用的材料可以不著急買來,一邊做活一邊打聽,趕在合適的時間收集來就行。
柳義這些日子正閑著,叫手底下的兄弟忙的人自去忙,閑著的都來幫宋好年的忙。宋大貴聽到風聲也過來看看,道是:“這樣大陣仗,我還道大年是要修房子哩。”
宋好年笑道:“如今不是修房子的時候,或者今冬,或者明春,我一定房子,到時候還請眾兄弟來幫忙!”
過不了多少日子又該收水稻,這時候修房子,一個人劈成兩半都不夠用的,也就地窖這種小活計堪堪能完成,不費多少日子。
眾人在家或多或少都是修過地窖的,宋好年又學了滿肚子地窖經,把自己的籌劃一一說來,柳義還誇:“你也沾了些弟妹的伶俐,越發伶俐起來了。”
說得眾兄弟哄堂大笑,宋好年臉紅,好在他割麥子曬得黢黑,倒看不大出來,眾人笑一迴就罷了。
因青柳鎮臨著白水河,地下水位高,修地窖就不能往地下深挖,要修成半地穴的式樣,一半在地下,一半靠著丘陵或是地坎,也有用土牆、稻草蓋成閣樓的。
百合事先跟宋好年說了紅薯的事情:“這東西怕是和白菜、蘿卜一樣,得往地底下藏。”
白菜、蘿卜之類水分大的東西,最怕見西北風,吹幾日就發麻發僵,變得一點都不好吃。
百合上輩子見家裏存土豆、紅薯之類的東西,也是怕見風,頂好是儲存在能保濕又能隔熱的地窖裏,能放一冬天。
他們要修一個複合式樣的地窖。
先往地下挖六尺,再往四周掏挖,做一個口小底大的口袋狀地窖,從地底向上立幾根柱子支撐免得倒塌,口上用一塊木板封起來。
下頭這個地窖不能太幹燥,有一定水分,正好用來放新鮮菜。
再從地麵上兩尺高處起閣樓,閣樓下部牆腳向內收,跟地麵形成一個斜斜的角度,牆麵抹得光滑,防止耗子蛇蟲順牆爬進倉庫裏。
兩尺多厚的夯土牆,頂上茅草遮蓋得密密實實,白灰抹牆,幹燥通風,下雨也不會受到影響,正好用來存放糧食。
閣樓個地下的地窖中間用木板隔開,地麵上抹好幾層白灰,免得返潮影響到閣樓。
倉庫的門窗都小,窗上毛竹片編成小格子,能通風,耗子鑽不進。雙層木門,內外都懸掛厚實的幹草簾,擋風保溫,以免走了氣,到冬天凍壞裏頭的瓜菜糧食。
既是有了規劃,照著計劃修造就是,宋好年和幾個來幫忙的兄弟在屋子附近選好一處空地,還請了個陰陽先生來看日子,就近挑個宜動土的日子動工。
百合在家日日要準備這些人的喝水吃飯,李彩鳳帶著杏兒來給她幫忙,說起天氣太熱,他們做活的人怕是又吃不下飯,便想做些菜豆腐吃。
一聽這幾個字,百合嘴裏先分泌出口水,仿佛已經吃到酸酸涼涼的菜豆腐,小表情看得李彩鳳哈哈大笑:“你也有嘴饞的時候!”
杏兒在旁邊拍巴掌:“百合嬸嬸嘴饞!”
她娘最愛說她嘴饞,如今百合嬸嬸跟她一樣,叫她覺得很有趣。
百合家裏沒有豆子,李彩鳳便迴家取了幾斤黃豆來,叫百合不要客氣:“你這裏修東西,論理就是辦席收禮都不為過,這幾斤豆子算啥?”
給修房子的親朋好友送糧食送肉,也是鄉下走禮的一部分。
黃豆倒進竹匾裏,挑去沙子和幹癟豆粒,用水搓洗幹淨,再拿清水泡上,浮到水麵上的豆子內裏也是癟的,吃不了,要挑出來。
泡上一天多,豆粒吸水漲得有原先兩三個大,顏色變淺,一顆顆飽滿動人,就可以用來磨豆漿。
到鄰居家借來兩扇石磨,磨扇不大,上麵那一扇鑲著個木柄,正好能手推。下麵那一扇略大,帶個凹槽,正好能把磨出來的豆漿導進盆裏。
石磨在桌子邊緣安穩當,桌子下頭擺個盆,泡好的黃豆也放到桌上,一勺水一勺豆,手上用力均勻推磨,很快就磨出白花花的豆漿。
百合和李彩鳳兩個人輪流推磨,不推磨的那一個就去舀黃豆,杏兒看得眼饞,也很想來試試,李彩鳳叫她不要搗亂,把個小丫頭委屈得不行。
百合看杏兒要哭不哭的,忙逗她:“我們杏兒這是咋了?這小嘴兒翹的,嬸嬸家裏正好卻個掛油瓶的掛鉤哩,杏兒留下來給嬸嬸掛油瓶吧!”
杏兒咧嘴一樂,又趕緊板住臉,表達她對她娘的不滿。李彩鳳歎口氣:“小磨人精!來吧,就給你玩玩。” 杏兒上手推了會兒,她人小力氣也小,推出來的豆漿根本不均勻,還帶著疙裏疙瘩的碎塊兒,虧得兩個大人都疼她,沒嫌棄她搗亂。
過。 李百合上輩子是個讀過書的人,雖不像柳老爺那般考過舉人,認真論起來也是能為人師表的高材生。農閑的日子裏別的人恨不得成日高臥玩耍,勤快寫的依照經驗做些該做的事情,她卻在考慮自家的
情形。
和別人家不一樣,別人家有地種糧食,他們家隻種著幾分地的瓜菜,再有就是租給柳老爺的那十畝地還能有些出產,除此以外,就隻能拿錢買糧食。
若是遇到大旱大澇的年份,他們這樣的人家,有錢都沒處買糧食去,也就是如今風調雨順,家家戶戶有餘糧,她才買得到糧食。
這些日子,趁著新麥剛下來入倉,百合便盤算著要買幾石新麥。若是等到家家戶戶都吃餘糧的日子,糧價定然要比現在高出許多,那時候再買糧食可就來不及了。
買糧是大事,百合不能一個人做主,她同宋好年說時,宋好年還沒反應過來,道:“隨吃隨買罷,咱們家又沒個糧倉,買來糧食也容易黴壞。”
百合把少糧季節糧價要上漲的事情說給他聽,宋好年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不由笑道:“還是我媳婦聰明!”
“你且說,要不要買?”百合把丈夫的誇讚照單全收,推著他要個說法。
宋好年道:“還是那句話,買來糧食可往哪裏放?”
百合道:“咱們挖個地窖罷,弄得大些,不光能存糧食,等霜降過後最後一茬瓜菜下來也好存放,免得在外頭遇雪凍壞。”
瓜菜可是也會凍壞的,外表看著好好的,裏頭結成冰疙瘩,一煮稀爛,味道也不好吃,那樣的瓜菜隻能用來喂豬哩。
百合還有另外一重打算:租給柳老爺的那十畝田種的全都是紅薯,別人不曉得紅薯的產量,她卻知道很可觀,等過些日子紅薯送來,家裏沒處存放更是麻煩,不如早些修好地窖,日後方便。
好些鄉下漢子,自己見識不見得有多少,卻好說個“女人頭發長見識短”,正經事絕不同婆娘商量,娶個媳婦在家裏,和養頭豬喂頭牛差不多,隻管叫她幹活生娃娃,不順心時還要打她一頓消遣。
宋好年不是這樣的人,百合說話有道理他便聽,他覺得百合有做的不到的地方也會背著人悄悄跟她說,正經拿她當個人看。
既是百合說的有道理,小夫妻兩個便商量好要建地窖,宋好年次日就同田莊管事柳升說好,先迴家做幾天活,等收稻子的時候再去莊子上。
他拿的是長工的工錢,實際上升大叔升大娘都清楚他幹不長,當初升大叔還同自家婆娘說:“我是看了你的麵子才叫他去莊上做活,做不好不要緊,隻不搗亂就行。”
宋好年能幹這些日子,升大叔已是刮目相看。他在莊上又是個壯勞力,柳升也很歡喜他能幹,聽他說要給家裏建個地窖,手一揮便準了此事。又問:“你可會修地窖不會?”
青柳鎮上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有地窖,宋好年從前跟著他爹修整過一兩迴,大致明白些樣子,說到具體要咋修就有些模糊。
柳升一問,宋好年連忙喜道:“我正愁這個事情哩,求升大叔指點我。”
柳升笑著說:“到底是年輕人,還嫩著些,你還有得學哩。”
便叫宋好年先去看田莊上的地窖,存糧食的是個啥樣子,存瓜菜的是個啥樣子,啥樣的最保暖,啥樣的保存時間最長。
又指點他去跟幾個慣常修地窖的莊戶取經,學一學該咋修牆,咋修整地麵,咋加固支撐……
修地窖挺複雜的一件事,叫柳升一點撥,就變得井井有條:要規劃樣子,要準備材料,要安排人手做活做飯,還要想好怎樣修整。
宋好年學了滿肚子東西,對柳升和莊戶感激不盡。這些經驗不僅對修地窖有用,他打算今冬修房子,更是用得上。
再迴家時,宋好年心裏已有計較,幹起活來更有條理,他先算好要急用的材料,一樣一樣準備好,然後請柳義和一班兄弟們過來幫忙一同修地窖。
不急用的材料可以不著急買來,一邊做活一邊打聽,趕在合適的時間收集來就行。
柳義這些日子正閑著,叫手底下的兄弟忙的人自去忙,閑著的都來幫宋好年的忙。宋大貴聽到風聲也過來看看,道是:“這樣大陣仗,我還道大年是要修房子哩。”
宋好年笑道:“如今不是修房子的時候,或者今冬,或者明春,我一定房子,到時候還請眾兄弟來幫忙!”
過不了多少日子又該收水稻,這時候修房子,一個人劈成兩半都不夠用的,也就地窖這種小活計堪堪能完成,不費多少日子。
眾人在家或多或少都是修過地窖的,宋好年又學了滿肚子地窖經,把自己的籌劃一一說來,柳義還誇:“你也沾了些弟妹的伶俐,越發伶俐起來了。”
說得眾兄弟哄堂大笑,宋好年臉紅,好在他割麥子曬得黢黑,倒看不大出來,眾人笑一迴就罷了。
因青柳鎮臨著白水河,地下水位高,修地窖就不能往地下深挖,要修成半地穴的式樣,一半在地下,一半靠著丘陵或是地坎,也有用土牆、稻草蓋成閣樓的。
百合事先跟宋好年說了紅薯的事情:“這東西怕是和白菜、蘿卜一樣,得往地底下藏。”
白菜、蘿卜之類水分大的東西,最怕見西北風,吹幾日就發麻發僵,變得一點都不好吃。
百合上輩子見家裏存土豆、紅薯之類的東西,也是怕見風,頂好是儲存在能保濕又能隔熱的地窖裏,能放一冬天。
他們要修一個複合式樣的地窖。
先往地下挖六尺,再往四周掏挖,做一個口小底大的口袋狀地窖,從地底向上立幾根柱子支撐免得倒塌,口上用一塊木板封起來。
下頭這個地窖不能太幹燥,有一定水分,正好用來放新鮮菜。
再從地麵上兩尺高處起閣樓,閣樓下部牆腳向內收,跟地麵形成一個斜斜的角度,牆麵抹得光滑,防止耗子蛇蟲順牆爬進倉庫裏。
兩尺多厚的夯土牆,頂上茅草遮蓋得密密實實,白灰抹牆,幹燥通風,下雨也不會受到影響,正好用來存放糧食。
閣樓個地下的地窖中間用木板隔開,地麵上抹好幾層白灰,免得返潮影響到閣樓。
倉庫的門窗都小,窗上毛竹片編成小格子,能通風,耗子鑽不進。雙層木門,內外都懸掛厚實的幹草簾,擋風保溫,以免走了氣,到冬天凍壞裏頭的瓜菜糧食。
既是有了規劃,照著計劃修造就是,宋好年和幾個來幫忙的兄弟在屋子附近選好一處空地,還請了個陰陽先生來看日子,就近挑個宜動土的日子動工。
百合在家日日要準備這些人的喝水吃飯,李彩鳳帶著杏兒來給她幫忙,說起天氣太熱,他們做活的人怕是又吃不下飯,便想做些菜豆腐吃。
一聽這幾個字,百合嘴裏先分泌出口水,仿佛已經吃到酸酸涼涼的菜豆腐,小表情看得李彩鳳哈哈大笑:“你也有嘴饞的時候!”
杏兒在旁邊拍巴掌:“百合嬸嬸嘴饞!”
她娘最愛說她嘴饞,如今百合嬸嬸跟她一樣,叫她覺得很有趣。
百合家裏沒有豆子,李彩鳳便迴家取了幾斤黃豆來,叫百合不要客氣:“你這裏修東西,論理就是辦席收禮都不為過,這幾斤豆子算啥?”
給修房子的親朋好友送糧食送肉,也是鄉下走禮的一部分。
黃豆倒進竹匾裏,挑去沙子和幹癟豆粒,用水搓洗幹淨,再拿清水泡上,浮到水麵上的豆子內裏也是癟的,吃不了,要挑出來。
泡上一天多,豆粒吸水漲得有原先兩三個大,顏色變淺,一顆顆飽滿動人,就可以用來磨豆漿。
到鄰居家借來兩扇石磨,磨扇不大,上麵那一扇鑲著個木柄,正好能手推。下麵那一扇略大,帶個凹槽,正好能把磨出來的豆漿導進盆裏。
石磨在桌子邊緣安穩當,桌子下頭擺個盆,泡好的黃豆也放到桌上,一勺水一勺豆,手上用力均勻推磨,很快就磨出白花花的豆漿。
百合和李彩鳳兩個人輪流推磨,不推磨的那一個就去舀黃豆,杏兒看得眼饞,也很想來試試,李彩鳳叫她不要搗亂,把個小丫頭委屈得不行。
百合看杏兒要哭不哭的,忙逗她:“我們杏兒這是咋了?這小嘴兒翹的,嬸嬸家裏正好卻個掛油瓶的掛鉤哩,杏兒留下來給嬸嬸掛油瓶吧!”
杏兒咧嘴一樂,又趕緊板住臉,表達她對她娘的不滿。李彩鳳歎口氣:“小磨人精!來吧,就給你玩玩。” 杏兒上手推了會兒,她人小力氣也小,推出來的豆漿根本不均勻,還帶著疙裏疙瘩的碎塊兒,虧得兩個大人都疼她,沒嫌棄她搗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