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善進宮麵見皇上。今天是約定好幫惠妃馴服瑞獸的日子,不過李善還是要先把戶部侍郎的事情給皇上說一下,雖然不能給他翻案,但是至少先把他送刑部大牢撈出來,至少安排到大理寺中更安全一些。


    李善來到勤政殿,卻見到李林甫已經先一步來了,似乎在和皇上商議著什麽。


    “臣參見皇上。”李善上前行禮。


    唐肅宗似乎麵色不太高興,想必是碰到了棘手的事情,問道:“太傅大人有什麽事情嗎?”


    李善道:“臣聽說戶部侍郎沈川被關押在了刑部大牢,所以特來求個情。雖然臣長時間不在長安,但是對我唐朝的律法還是很清楚的,四品以上的官員隻要沒有重大過失是不應該關押在刑部大牢的,收押在大力寺似乎更加穩妥一些。”


    李林甫道:“雖然四品以上官員的刑訊之責確實應該在大理寺,但是此番沈川之事事關重大,又是皇上親自過問讓臣監管的,為了表示對此事的重視所以特在刑部辦理此案。”


    李善道:“難道宰相大人認為大理寺不如刑部,本應該關押在大理寺的官員卻被關押在刑部,這件事情確實讓本王很不理解?既然是李林甫大人親自住持,那麽這種錯誤更不應該犯啊,難道說關押在刑部還是關押在大理寺對宰相大人的審案會有影響?”


    李林甫道:“鎮南王言重了,沈川被逮捕之時就是被直接關押到了刑部,等到此事告知皇上,再有皇上下令臣徹查此事要去刑部大牢將人調出來到大理寺隻不過是多此一舉,臣以為沒有必要,所以就沒有調動。”


    李善道:“那麽這件事情宰相大人可曾向陛下稟報?”


    李林甫道:“正要向陛下稟報,不像被鎮南王搶先一步說了。鎮南王對朝中事務還真是關心啊,沒想到就是耳聞的一件事情都會親自調查一番,下官佩服至極。”


    李善道:“陛下,請下令將戶部侍郎沈川移交給大理寺吧。”


    李林甫道:“這恐怕不行了,因為沈川已經死了。”


    李善大吃一驚,瞪著李林甫,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李林甫搞的鬼。隻是為什麽,李林甫會突然下手?想到以惡搞正直不阿的好官就這麽被陷害,昨天沈川的肺腑之言猶在耳邊而今天就傳來了他的死訊,李善怒不可遏。


    “好你個李林甫,將沈川收押刑部大牢又假公濟私將他殺害,皇上,臣以為沈川之死必有隱情,請皇上明察。”李善對皇上道。


    但是皇上卻沒有立馬迴應,過了一會兒才緩緩的道:“太傅,朕問你,昨天你可曾去刑部大牢探監?”


    李善一愣,沒想到這件事情皇上竟然知道了,不過看了看李林甫,李善馬上就明白了,一定是李林甫發現了自己的行蹤,而沈川之死想必也是如此。


    這個老狐狸,想要栽贓嫁禍嗎?那好,索性就將事情大白於天下,李善身正不怕影子斜,道:“臣確實去過刑部大牢,探視沈川,隻不過臣隻是覺得沈川之事有些蹊蹺因此才會卻找沈川了解情況,據臣了解沈川之案另有隱情,而且與李林甫大人頗有關聯。”


    李林甫道:“陛下,鎮南王常年居於大理,對長安的事情不甚了解很正常,陛下就不要怪罪鎮南王了,臣相信其中一定是有什麽誤會,臣相信鎮南王對陛下的忠心。”


    李善道:“我對陛下的忠心什麽時候需要你相信了?陛下,請給臣一些時間,臣一定可以查出沈川之案的始末給陛下一個滿意的答複。”


    唐肅宗不冷不熱的道:“太傅,這件事情就這麽算了吧。朕不想追究了,你也不要再白費心機了,此事朕不希望任何人提起。”


    李善大吃一驚,皇上的語氣難道是在懷疑自己?李善很不理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李林甫從中搞的鬼,怒道:“陛下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陛下以為臣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嗎?臣做事向來問心無愧,要是陛下懷疑臣,盡可調查,臣沒有什麽可掩飾的。”


    唐肅宗擺擺手,似乎在掩蓋自己的怒氣,但是語氣中非常不滿道:“朕相信你,太傅,但是太傅要明白一件事情,朕是當今的皇帝,是天下之主,而你隻是臣,不要以為你是大理國主就可以跟朕這樣講話。”


    李善恍然大悟,自己確實觸怒了皇上,就像是當時玄宗一樣。這麽多年李善還是改不了自己的脾氣,而人生觀價值觀更是不能改變,如果你不能在一個帝王麵前表現出絕對的恭敬,哪怕是有一點點的自我,皇帝都察覺的到,而皇帝是絕對不允許別人看不起他的。


    李善道:“臣明白了,臣先行告退。”為什麽自古忠臣都不受待見,如果皇上是個明君還是可以容忍你,但是即便是容忍也不代表著喜愛,隻要是一個帝王就不允許別人藐視他的威嚴。


    而李善不知道的是,在李善來之前,李林甫先行呈報了戶部侍郎沈川的認罪書。隻不過這封書信是李林甫偽造的。


    而認罪書中恰好寫有沈川與李善暗通書信聯絡朝中大臣的證詞,而刑部大牢的牢頭則提供了李善昨日探望沈川的人證。先有了證詞又有了李善暗中探監的證詞,而沈川又在牢中被殺,加上今天李善前來求情,這一切都讓人感覺李善與沈川之間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再加上唐肅宗雖然是被李善幫助上位的,但是唐肅宗心裏很明白,李善對於帝王之爭是多麽的有遠見,而且更是早有帝王之心。而從裴旻那裏又得知了玄宗的死因竟然是因為李善進貢的一枚轟天雷,而先皇妃子武婕妤更是被李善設計擄走的,這一切當讓唐肅宗對李善心生疑慮,這麽一個藐視皇權的人,唐肅宗不得不考量他所做的一切到底是因為忠君,還是別有所圖。


    李善是不知道這些的,他一直認為自己問心無愧,但是他也能感到唐肅宗的態度。唐肅宗的態度確實讓李善非常失望,而李善對於忠君的想法也確實沒有那麽的堅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唐之天策神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肆意天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肆意天堂並收藏聖唐之天策神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