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就緊閉城門,加強防禦。平原雖小,但也有可戰之兵數千人,更有關張兩位將軍萬人莫敵,田楷想要破城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上天是公平的,世間也不可能真的有十全十美的完人。比如說郭嘉,才智超群卻沒有一個好身體。再比如說簡雍,口才過人堪稱是舌燦蓮花但在智謀上卻隻是一般。
劉備和簡雍堪稱是總角之交,少小相知,簡雍有幾斤幾兩他自然一清二楚,他把簡雍找過來也沒指望著他能夠給自己指出一條明路,不過是想有個人替自己分擔一下這左右為難的痛苦罷了。
苦笑一聲,劉備緩緩搖頭道:“我本出身貧寒,不為朝廷所重,若非伯圭兄薦舉,我也絕無可能坐在如今的位置上。知恩不報,小人也!我劉備自問此生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焉能做出小人之舉?”
簡雍無奈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到底應該怎麽辦?”
劉備沉吟半晌之後緩緩道:“子曰,禮之用,和為貴。伯安兄與伯圭兄皆乃我大漢重臣,朝廷棟梁,但有半分可能,我也不願二人刀兵相見。我欲去信此二人處,言明大義,曉以利害,盼望兩家就此和好,共扶漢室!”
簡雍是個沒什麽主意的,劉備已經做出了決定,他自然也不會再反對,點點頭道:“也隻能如此了!”
劉備的信送到薊縣的時候,劉虞正在和麾下文武議事,他是個寬仁君子,隻是匆匆掃了一眼信上的內容,便隨手擱在了一邊,並沒有因為劉備在信中亂攀親戚關係而說什麽,可是他的寶貝兒子劉和就沒有那麽的好的脾氣了。
劉和原本在長安為官,官居侍中,沾了他老子的光,也算是一個前途頗為亮堂的“官二代”,後來他的皇帝弟弟不甘被董卓擺布,就想著讓劉虞派兵把他救出虎口,於是劉和就偷偷溜出了長安。
畢竟隻是一個含著金湯匙出身的貴胄子弟,劉和從小就沒吃過什麽苦,走到南陽就懶得再往苦寒的幽州跑了,於是找到了盤踞在南陽的袁術。
袁術這個野心家對於大漢皇室早就沒有了敬重之心,盤算著利用劉和的身份來騙點兵馬壯大勢力,私吞了劉虞派來的數千幽州騎兵之後,劉和也就沒有了利用價值,被袁術一腳踢出了南陽。
情知自己被耍了的劉和,卻仍然不長腦子,又屁顛屁顛地跑到了袁紹的地盤上亮出了皇帝的詔書,卻沒想到袁紹根本就不理睬他。其實也是劉和趕上巧了,那個時候本初公剛剛被韓俊一頓胖揍,正愁的要命的時候哪裏還能顧得上小皇帝的死活?
接連受挫的劉和,終於明白了外麵的世界並沒有他想象的那樣精彩,於是也就灰溜溜地迴到了幽州他老子手下。
劉虞對於大漢皇室自然是忠心耿耿的,可是幽州關中山高路遠萬裏之遙,他想要出兵清君側是極為困難的,再加上此時幽州並不平靜,這一耽擱一晃一年就過去了。
劉和身為嫡長子,在幽州的地位是很特殊的,再加上劉虞對他多少也有那麽一點點的放縱,這也就導致了劉和拿起寫給自己父親的信來沒有絲毫的心理壓力。
劉虞不想聲張,劉和這小暴脾氣卻從來都不慣著誰,一看信中劉備竟然大言不慚的和自己父親稱兄道弟,頓時那股邪火“騰的”一下子就衝了上來。
“劉備他算個什麽東西!父親曾任大漢宗宗正,可也從未聽說我大漢宗親當中有他這麽一號人物!打著皇家的幌子招搖撞騙,依我看來,劉備居心叵測,其心當誅!”
劉和越看越是生氣,看到最後劉備竟然用一種說教的口吻勸劉虞和公孫瓚交好,簡直是就要氣炸了,“啪”的一聲把竹簡摔在地上,拱手對劉虞道:“父親,請與我一支兵馬,南下剿了劉備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狂悖小人!”
劉虞不耐煩的一擺手道:“黃口孺子,滾一邊去!滿座都是我幽州股肱,哪有你一個豎子說話的份!”
劉和對於劉虞並不是十分畏懼,可畢竟還是知道要在人前給自己父親留幾分麵子,聞言隻能是恨恨地跺跺腳,閃到一邊自己生悶氣去了。
幽州從事齊周皺皺眉,拱手道:“主公,其實公子所言不無道理。劉備乃是公孫瓚少時同窗,今日爪牙。若圖公孫瓚,當先剪除其羽翼,斷其臂助。青州田楷,劉備,擁兵數萬,若是引軍北上,則公孫瓚之勢必然大漲,再想除之必是困難重重!”
劉和一聽有人支持自己,而且還是幽州重臣,立即歡欣鼓舞,喜不自勝地跳出來又想要說點什麽,卻被劉虞一瞪眼又嚇得縮迴去了。
東曹椽魏攸撚須道:“龍戰於野,其道窮也!臣下以為劉備雖然狂悖,所言其實不無幾分道理。公孫瓚自冀州敗歸之後,元氣大傷,已無力再生波瀾。況其為人雖然乖張跋扈,然忠君愛國之心並無差池。若是興兵滅之,恐為天下人詬病主公氣量狹小啊!”
幽州長史田疇聞言放聲大笑,手指魏攸冷哼一聲道:“腐儒之見,當不得大雅之堂!公孫瓚虎狼之輩也,今日勢窮,蜷縮隱忍,正是除之大好機會,若是坐失良機,必成後患。還望主公莫要遲疑,早做決斷,萬勿養虎為患,否則悔之晚矣!”
劉虞麾下大將鮮於輔附和道:“主公明鑒,公孫瓚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其職不過一郡太守,不思忠君報國,卻肆意安插親信幹涉他州內政,此等不忠不義之人,絕不可留!宜早除之,以絕後患!”
劉虞沉吟半晌,始終下不了決心,長歎一口氣道:“刀兵一起,生靈必遭塗炭,我實不忍見幽州蒼生因我而遭兵戈之苦啊!”
田疇拱手又道:“主公不必憂慮,我有一計,可使公孫瓚自己乖乖地奉上項上人頭!”
劉虞眼前一亮道:“如此最好不過,子泰有何妙計快快講來!”
田疇左右看了一眼,猶豫道:“此計若想要成,絕不可泄漏半點風聲,主公請容我稍後再稟。”
劉虞一臉無所謂地笑了笑道:“子泰多慮了,滿座皆是我幽州重臣,誌慮忠純,曉得輕重,你但說無妨。”
田疇咬了咬嘴唇,沒有再堅持,開口說道:“主公可手書一封邀請公孫瓚來薊縣共商大事,席間暗藏刀斧手於內,摔杯為號,如此隻需十數人便可使公孫瓚化為齏粉也!”
劉虞眼前一亮,隨即又黯然了下去,搖頭道:“公孫瓚又非無謀之輩,焉能不加防備?”
田疇嗬嗬笑道:“無妨,我料定公孫瓚不知深淺也不敢不來。如今,公孫瓚困守孤城,錢糧器械極度匱乏,正需要主公撥付支援之時又怎敢拂了主公美意?退一步講,即便公孫瓚識破了主公的謀劃,不敢前來也是無妨。彼時主公再起大軍伐之,乃是師出有名,天下人也隻會唾罵公孫瓚不尊上命,咎由自取,而絕不會與主公名聲有半點折損。”
劉虞歎口氣,搖搖頭道:“些許微名,我從不放在心上。隻是為幽州蒼生計,公孫瓚已經留不得了。就按照子泰說的準備吧!”
“總算是熬過去了!”
當第一縷朝陽出現在天邊的時候,軻比能睜開了惺忪的睡眼,叢裹成了粽子一般的毛毯中鑽了出來。
打著哈欠伸了個懶腰,軻比能使勁地活動了一下自己的手腳,避免剛醒過來就變成冰雕,哈著冷氣喊醒了自己的族人大聲唿喝道:“都別睡了,敵人就在我們的屁股後麵,我們多睡一會,危險就多一分!都給我把眼睛瞪圓了,現在就翻身上馬!”
也幸虧軻比能帶的都是族中精壯,一整夜趴冰臥雪的也沒有凍死幾個人。聽了軻比能的話之後,一個個的都是哈欠連天地翻身上馬,一夜的休息,卻反而使他們更加的困乏了。
距離幽州邊境越來越近了,軻比能的心裏麵卻是越來越緊張了。他在身後留下了大量的哨探,可是直到現在都沒有並州騎兵追來的消息,這非但沒有讓他放鬆下來,卻是敏銳地覺察到了強烈的危險氣息。
沒有追兵,顯然不是追不上,根據哨探的消息,並州騎兵日行能達到三百餘裏。而他們雖然配備雙馬,可是在濕滑的路麵上每日行軍也不過才二百餘裏。
事出無常必有妖,軻比能的擔心在即將進入代郡的那一刻終於變成了現實。已經隱隱能夠看到巍峨的長城了,可同時映入軻比能眼簾的,還有一支整裝列陣,等候多時的騎兵。
遠遠粗略看去,這一支騎兵人數最少在五千以上,再加上以逸待勞,早有準備,裝備之精良更遠在他們之上。
軻比能麵色平靜地勒住了戰馬,他明顯能夠感覺到身邊疲憊的鮮卑勇士眼裏的恐懼。他們,已經是未戰先怯了。
是戰,是逃?軻比能必須早作打算,因為漢軍耗得起,他們卻等不得,鬼知道什麽時候其餘的漢軍騎兵就會從他們身後出現。前後夾擊的情況下,他們再想要逃跑恐怕就來不及了。
上天是公平的,世間也不可能真的有十全十美的完人。比如說郭嘉,才智超群卻沒有一個好身體。再比如說簡雍,口才過人堪稱是舌燦蓮花但在智謀上卻隻是一般。
劉備和簡雍堪稱是總角之交,少小相知,簡雍有幾斤幾兩他自然一清二楚,他把簡雍找過來也沒指望著他能夠給自己指出一條明路,不過是想有個人替自己分擔一下這左右為難的痛苦罷了。
苦笑一聲,劉備緩緩搖頭道:“我本出身貧寒,不為朝廷所重,若非伯圭兄薦舉,我也絕無可能坐在如今的位置上。知恩不報,小人也!我劉備自問此生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焉能做出小人之舉?”
簡雍無奈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到底應該怎麽辦?”
劉備沉吟半晌之後緩緩道:“子曰,禮之用,和為貴。伯安兄與伯圭兄皆乃我大漢重臣,朝廷棟梁,但有半分可能,我也不願二人刀兵相見。我欲去信此二人處,言明大義,曉以利害,盼望兩家就此和好,共扶漢室!”
簡雍是個沒什麽主意的,劉備已經做出了決定,他自然也不會再反對,點點頭道:“也隻能如此了!”
劉備的信送到薊縣的時候,劉虞正在和麾下文武議事,他是個寬仁君子,隻是匆匆掃了一眼信上的內容,便隨手擱在了一邊,並沒有因為劉備在信中亂攀親戚關係而說什麽,可是他的寶貝兒子劉和就沒有那麽的好的脾氣了。
劉和原本在長安為官,官居侍中,沾了他老子的光,也算是一個前途頗為亮堂的“官二代”,後來他的皇帝弟弟不甘被董卓擺布,就想著讓劉虞派兵把他救出虎口,於是劉和就偷偷溜出了長安。
畢竟隻是一個含著金湯匙出身的貴胄子弟,劉和從小就沒吃過什麽苦,走到南陽就懶得再往苦寒的幽州跑了,於是找到了盤踞在南陽的袁術。
袁術這個野心家對於大漢皇室早就沒有了敬重之心,盤算著利用劉和的身份來騙點兵馬壯大勢力,私吞了劉虞派來的數千幽州騎兵之後,劉和也就沒有了利用價值,被袁術一腳踢出了南陽。
情知自己被耍了的劉和,卻仍然不長腦子,又屁顛屁顛地跑到了袁紹的地盤上亮出了皇帝的詔書,卻沒想到袁紹根本就不理睬他。其實也是劉和趕上巧了,那個時候本初公剛剛被韓俊一頓胖揍,正愁的要命的時候哪裏還能顧得上小皇帝的死活?
接連受挫的劉和,終於明白了外麵的世界並沒有他想象的那樣精彩,於是也就灰溜溜地迴到了幽州他老子手下。
劉虞對於大漢皇室自然是忠心耿耿的,可是幽州關中山高路遠萬裏之遙,他想要出兵清君側是極為困難的,再加上此時幽州並不平靜,這一耽擱一晃一年就過去了。
劉和身為嫡長子,在幽州的地位是很特殊的,再加上劉虞對他多少也有那麽一點點的放縱,這也就導致了劉和拿起寫給自己父親的信來沒有絲毫的心理壓力。
劉虞不想聲張,劉和這小暴脾氣卻從來都不慣著誰,一看信中劉備竟然大言不慚的和自己父親稱兄道弟,頓時那股邪火“騰的”一下子就衝了上來。
“劉備他算個什麽東西!父親曾任大漢宗宗正,可也從未聽說我大漢宗親當中有他這麽一號人物!打著皇家的幌子招搖撞騙,依我看來,劉備居心叵測,其心當誅!”
劉和越看越是生氣,看到最後劉備竟然用一種說教的口吻勸劉虞和公孫瓚交好,簡直是就要氣炸了,“啪”的一聲把竹簡摔在地上,拱手對劉虞道:“父親,請與我一支兵馬,南下剿了劉備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狂悖小人!”
劉虞不耐煩的一擺手道:“黃口孺子,滾一邊去!滿座都是我幽州股肱,哪有你一個豎子說話的份!”
劉和對於劉虞並不是十分畏懼,可畢竟還是知道要在人前給自己父親留幾分麵子,聞言隻能是恨恨地跺跺腳,閃到一邊自己生悶氣去了。
幽州從事齊周皺皺眉,拱手道:“主公,其實公子所言不無道理。劉備乃是公孫瓚少時同窗,今日爪牙。若圖公孫瓚,當先剪除其羽翼,斷其臂助。青州田楷,劉備,擁兵數萬,若是引軍北上,則公孫瓚之勢必然大漲,再想除之必是困難重重!”
劉和一聽有人支持自己,而且還是幽州重臣,立即歡欣鼓舞,喜不自勝地跳出來又想要說點什麽,卻被劉虞一瞪眼又嚇得縮迴去了。
東曹椽魏攸撚須道:“龍戰於野,其道窮也!臣下以為劉備雖然狂悖,所言其實不無幾分道理。公孫瓚自冀州敗歸之後,元氣大傷,已無力再生波瀾。況其為人雖然乖張跋扈,然忠君愛國之心並無差池。若是興兵滅之,恐為天下人詬病主公氣量狹小啊!”
幽州長史田疇聞言放聲大笑,手指魏攸冷哼一聲道:“腐儒之見,當不得大雅之堂!公孫瓚虎狼之輩也,今日勢窮,蜷縮隱忍,正是除之大好機會,若是坐失良機,必成後患。還望主公莫要遲疑,早做決斷,萬勿養虎為患,否則悔之晚矣!”
劉虞麾下大將鮮於輔附和道:“主公明鑒,公孫瓚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其職不過一郡太守,不思忠君報國,卻肆意安插親信幹涉他州內政,此等不忠不義之人,絕不可留!宜早除之,以絕後患!”
劉虞沉吟半晌,始終下不了決心,長歎一口氣道:“刀兵一起,生靈必遭塗炭,我實不忍見幽州蒼生因我而遭兵戈之苦啊!”
田疇拱手又道:“主公不必憂慮,我有一計,可使公孫瓚自己乖乖地奉上項上人頭!”
劉虞眼前一亮道:“如此最好不過,子泰有何妙計快快講來!”
田疇左右看了一眼,猶豫道:“此計若想要成,絕不可泄漏半點風聲,主公請容我稍後再稟。”
劉虞一臉無所謂地笑了笑道:“子泰多慮了,滿座皆是我幽州重臣,誌慮忠純,曉得輕重,你但說無妨。”
田疇咬了咬嘴唇,沒有再堅持,開口說道:“主公可手書一封邀請公孫瓚來薊縣共商大事,席間暗藏刀斧手於內,摔杯為號,如此隻需十數人便可使公孫瓚化為齏粉也!”
劉虞眼前一亮,隨即又黯然了下去,搖頭道:“公孫瓚又非無謀之輩,焉能不加防備?”
田疇嗬嗬笑道:“無妨,我料定公孫瓚不知深淺也不敢不來。如今,公孫瓚困守孤城,錢糧器械極度匱乏,正需要主公撥付支援之時又怎敢拂了主公美意?退一步講,即便公孫瓚識破了主公的謀劃,不敢前來也是無妨。彼時主公再起大軍伐之,乃是師出有名,天下人也隻會唾罵公孫瓚不尊上命,咎由自取,而絕不會與主公名聲有半點折損。”
劉虞歎口氣,搖搖頭道:“些許微名,我從不放在心上。隻是為幽州蒼生計,公孫瓚已經留不得了。就按照子泰說的準備吧!”
“總算是熬過去了!”
當第一縷朝陽出現在天邊的時候,軻比能睜開了惺忪的睡眼,叢裹成了粽子一般的毛毯中鑽了出來。
打著哈欠伸了個懶腰,軻比能使勁地活動了一下自己的手腳,避免剛醒過來就變成冰雕,哈著冷氣喊醒了自己的族人大聲唿喝道:“都別睡了,敵人就在我們的屁股後麵,我們多睡一會,危險就多一分!都給我把眼睛瞪圓了,現在就翻身上馬!”
也幸虧軻比能帶的都是族中精壯,一整夜趴冰臥雪的也沒有凍死幾個人。聽了軻比能的話之後,一個個的都是哈欠連天地翻身上馬,一夜的休息,卻反而使他們更加的困乏了。
距離幽州邊境越來越近了,軻比能的心裏麵卻是越來越緊張了。他在身後留下了大量的哨探,可是直到現在都沒有並州騎兵追來的消息,這非但沒有讓他放鬆下來,卻是敏銳地覺察到了強烈的危險氣息。
沒有追兵,顯然不是追不上,根據哨探的消息,並州騎兵日行能達到三百餘裏。而他們雖然配備雙馬,可是在濕滑的路麵上每日行軍也不過才二百餘裏。
事出無常必有妖,軻比能的擔心在即將進入代郡的那一刻終於變成了現實。已經隱隱能夠看到巍峨的長城了,可同時映入軻比能眼簾的,還有一支整裝列陣,等候多時的騎兵。
遠遠粗略看去,這一支騎兵人數最少在五千以上,再加上以逸待勞,早有準備,裝備之精良更遠在他們之上。
軻比能麵色平靜地勒住了戰馬,他明顯能夠感覺到身邊疲憊的鮮卑勇士眼裏的恐懼。他們,已經是未戰先怯了。
是戰,是逃?軻比能必須早作打算,因為漢軍耗得起,他們卻等不得,鬼知道什麽時候其餘的漢軍騎兵就會從他們身後出現。前後夾擊的情況下,他們再想要逃跑恐怕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