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班主任在晚自習上諄諄教導我們:“不要以為風景這邊獨好,其實好景都在後頭呢……”此處省略采用借代、比擬等來含沙射影的千字文,修辭手法用得這麽恰如其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語文老師,然而,他教地理。
跟聰明人說話,點到為止。整個班裏頓時鴉雀無聲,尤其是那些心領神會的同學,一律伏案,奮筆疾書。唯有北辰壓低聲音迴敬老班:“言行不一,也配為人師表?”這人也太不尊敬師長了,我都替老班氣憤。
然後,我就聽到他小聲嘀咕:“這話他敢對白骨精說嗎?”白骨精教我們曆史的,皮膚白、骨感美、妝容精,難道她對此會有意見?
我不明白,直到這天晚自習老班帶女兒來巡場,出了教室我聽到她管曆史老師叫“媽”。我才反應過來,原來他們是愛人同誌啊。
“他們還是高中同學呢。”這人好像學了讀心術,我深感震驚,想要求證這句話的真偽,轉過頭去,他看著我,眼裏是難得的一本正經,絕無戲言,一個人的眼睛是不會騙人的,我相信了。
他很認真地說:“我們應該友好相處。”
我也認真地迴:“我們一直相安無事。”
“哦,那我之前每天對著空氣說話。”他一副“我懂了”的樣子。
“我以為你習慣自言自語。”難道不是?哪次說話他是正對著我。
然後,在口槍唇劍地往來中,我們相視一笑泯恩仇。我以為這就算是和解了。冤家宜解不宜結,更何況我和北辰隻是誤會沒有冤仇。
晚自習結束後,我整理完書桌,準備迴去。
北辰突然來了一句:“一起走。”
我感覺不太對勁:“不同路。”
“那條路太黑了。”好吧,我承認確實是,可是,哪條路?他一直知道?
他自嘲道:“我在那條路上摔倒兩次……”
我連忙打斷他的話:“你到底想怎麽樣?”
他起身離座:“邊走邊說,快熄燈了。”
我跟在他身後,難道他想找我單挑?如果他是有備而來,處心積慮了這麽久,肯定不會適可而止。被學校抓到我能說是切磋武藝嗎?我有多少勝算能不能全身而退?
他果斷朝教學樓後麵那條石子路的方向走去,那條路確實太黑了,我突然想走圖書館前麵那條水泥道。可是,現在不比過去,我們低頭不見抬頭見,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我跑上前,試著說服他:“我們不能這樣,萬一被學校發現就完了。”
“哦,哪樣?”他停下來:“你該不會是想……”
我聽出了他話裏的不同尋常:“當然不是,我以為你找我報仇。”
他繼續走:“是啊,多大仇啊,差點把我摔得半身不遂。”
我隻是防身而已:“沒那麽嚴重吧,我下手不重的。”
他突然轉身,我差點碰到他:“你的意思是還手下留情了?”
“絕對沒有。”我更正道,不過,話好像不能這麽說,我想起我這一路跟來是為的什麽?不就為了和平解決爭端!那我還跟他討論摔他到底用了幾成功力?算了,我決定不說話。
“療傷都有哪些方法?”
“藥療、食療……”
“武俠劇裏有一種運功療傷……”
“都是假的。”我沒把他的腦子摔壞吧,這也能信?
“你有藥?”
“你有病?”
“那我就退而求其次……”我聽見他長舒一口氣:“食療吧。”
得了吧你,那點小傷都過去快兩個月了還沒恢複,那隻能是——
“內傷,不知道還能不能好?”
聽他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我都快忍出內傷來了:“說具體點!”
“先吃一個月的早餐。”馬上他又補充道:“要每天不重樣,明天的話,就吃米粉算了。”
“做夢吧你,你能出校門嗎?”我點醒他,愚人節已經過了。
“出校門?我為什麽要出校門?我受傷了,我怎麽能出得去?當然是你帶給我吃。”
原來他打的這算盤,為了避免他有更多附加條件,我同意了:“最多一個星期不重樣,湯湯水水的帶不了,每天我買什麽你就吃什麽。”既要促成和談,又要站穩立場。
“好吧。”他貌似還心不甘情不願。
“那我能不能問你一個問題?”我試著問。
“請問,別說一個,十個,百個……”
我又不是十萬個為什麽,對你沒那麽多好奇。我趕緊打斷他:“那天你為什麽要跟蹤我?”如果不是他鬼鬼祟祟的,我會訴諸武力?
“跟蹤?冤枉!天地可鑒,我就想請新同學幫我帶份早餐。這條路這麽黑,她走我前麵也不提醒我地上有堆石塊。我摔倒了,她也不拉我一把。我隻想打個招唿,結果話還沒出口就被她撂倒在地。太傷我自尊了,這要是傳出去我在學校還怎麽混。”
天地可鑒?那什麽,夜太黑,我看不清天和地,不知道它們對此有沒有異議。“所以,你受傷的隻是自尊。”
“所以我才說是內傷啊。”這廝……
不知不覺已經走到校門口了,這場烏龍總算真相大白,我問:“至於嗎你?就為了一份早餐。”自從同桌以後,我通過聲音確認他就是那天晚上被我摔倒在地的人,每天提心吊膽,就怕他哪天躍身而起,掀了我的桌椅。
他站在校門內,向我揮手告別:“至於。記住,不是一份,是一個月。”
到底是我誤傷了他,一個月,我認了。
除夕之殤未盡,又清明。高中已經與所有節假日無緣,我第一次親手做了青團子,艾汁和入糯米粉,野菜為餡,糯韌綿軟,清香可口,卻無法帶給那邊的親人一嚐。
為此,吃了一陣子素。於是,我和北辰關於早餐對白一般有了以下版本——古詩版:
他:“今天早餐吃什麽?”
我:“‘蓼茸高筍試春盤’。”
他:“可以換個口味嗎?”
我:“‘人間有味是清歡’。”
——文藝版:
他:“‘如果你給我的,和你給別人的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
我:“不吃滾。”
……
班主任在晚自習上諄諄教導我們:“不要以為風景這邊獨好,其實好景都在後頭呢……”此處省略采用借代、比擬等來含沙射影的千字文,修辭手法用得這麽恰如其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語文老師,然而,他教地理。
跟聰明人說話,點到為止。整個班裏頓時鴉雀無聲,尤其是那些心領神會的同學,一律伏案,奮筆疾書。唯有北辰壓低聲音迴敬老班:“言行不一,也配為人師表?”這人也太不尊敬師長了,我都替老班氣憤。
然後,我就聽到他小聲嘀咕:“這話他敢對白骨精說嗎?”白骨精教我們曆史的,皮膚白、骨感美、妝容精,難道她對此會有意見?
我不明白,直到這天晚自習老班帶女兒來巡場,出了教室我聽到她管曆史老師叫“媽”。我才反應過來,原來他們是愛人同誌啊。
“他們還是高中同學呢。”這人好像學了讀心術,我深感震驚,想要求證這句話的真偽,轉過頭去,他看著我,眼裏是難得的一本正經,絕無戲言,一個人的眼睛是不會騙人的,我相信了。
他很認真地說:“我們應該友好相處。”
我也認真地迴:“我們一直相安無事。”
“哦,那我之前每天對著空氣說話。”他一副“我懂了”的樣子。
“我以為你習慣自言自語。”難道不是?哪次說話他是正對著我。
然後,在口槍唇劍地往來中,我們相視一笑泯恩仇。我以為這就算是和解了。冤家宜解不宜結,更何況我和北辰隻是誤會沒有冤仇。
晚自習結束後,我整理完書桌,準備迴去。
北辰突然來了一句:“一起走。”
我感覺不太對勁:“不同路。”
“那條路太黑了。”好吧,我承認確實是,可是,哪條路?他一直知道?
他自嘲道:“我在那條路上摔倒兩次……”
我連忙打斷他的話:“你到底想怎麽樣?”
他起身離座:“邊走邊說,快熄燈了。”
我跟在他身後,難道他想找我單挑?如果他是有備而來,處心積慮了這麽久,肯定不會適可而止。被學校抓到我能說是切磋武藝嗎?我有多少勝算能不能全身而退?
他果斷朝教學樓後麵那條石子路的方向走去,那條路確實太黑了,我突然想走圖書館前麵那條水泥道。可是,現在不比過去,我們低頭不見抬頭見,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我跑上前,試著說服他:“我們不能這樣,萬一被學校發現就完了。”
“哦,哪樣?”他停下來:“你該不會是想……”
我聽出了他話裏的不同尋常:“當然不是,我以為你找我報仇。”
他繼續走:“是啊,多大仇啊,差點把我摔得半身不遂。”
我隻是防身而已:“沒那麽嚴重吧,我下手不重的。”
他突然轉身,我差點碰到他:“你的意思是還手下留情了?”
“絕對沒有。”我更正道,不過,話好像不能這麽說,我想起我這一路跟來是為的什麽?不就為了和平解決爭端!那我還跟他討論摔他到底用了幾成功力?算了,我決定不說話。
“療傷都有哪些方法?”
“藥療、食療……”
“武俠劇裏有一種運功療傷……”
“都是假的。”我沒把他的腦子摔壞吧,這也能信?
“你有藥?”
“你有病?”
“那我就退而求其次……”我聽見他長舒一口氣:“食療吧。”
得了吧你,那點小傷都過去快兩個月了還沒恢複,那隻能是——
“內傷,不知道還能不能好?”
聽他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我都快忍出內傷來了:“說具體點!”
“先吃一個月的早餐。”馬上他又補充道:“要每天不重樣,明天的話,就吃米粉算了。”
“做夢吧你,你能出校門嗎?”我點醒他,愚人節已經過了。
“出校門?我為什麽要出校門?我受傷了,我怎麽能出得去?當然是你帶給我吃。”
原來他打的這算盤,為了避免他有更多附加條件,我同意了:“最多一個星期不重樣,湯湯水水的帶不了,每天我買什麽你就吃什麽。”既要促成和談,又要站穩立場。
“好吧。”他貌似還心不甘情不願。
“那我能不能問你一個問題?”我試著問。
“請問,別說一個,十個,百個……”
我又不是十萬個為什麽,對你沒那麽多好奇。我趕緊打斷他:“那天你為什麽要跟蹤我?”如果不是他鬼鬼祟祟的,我會訴諸武力?
“跟蹤?冤枉!天地可鑒,我就想請新同學幫我帶份早餐。這條路這麽黑,她走我前麵也不提醒我地上有堆石塊。我摔倒了,她也不拉我一把。我隻想打個招唿,結果話還沒出口就被她撂倒在地。太傷我自尊了,這要是傳出去我在學校還怎麽混。”
天地可鑒?那什麽,夜太黑,我看不清天和地,不知道它們對此有沒有異議。“所以,你受傷的隻是自尊。”
“所以我才說是內傷啊。”這廝……
不知不覺已經走到校門口了,這場烏龍總算真相大白,我問:“至於嗎你?就為了一份早餐。”自從同桌以後,我通過聲音確認他就是那天晚上被我摔倒在地的人,每天提心吊膽,就怕他哪天躍身而起,掀了我的桌椅。
他站在校門內,向我揮手告別:“至於。記住,不是一份,是一個月。”
到底是我誤傷了他,一個月,我認了。
除夕之殤未盡,又清明。高中已經與所有節假日無緣,我第一次親手做了青團子,艾汁和入糯米粉,野菜為餡,糯韌綿軟,清香可口,卻無法帶給那邊的親人一嚐。
為此,吃了一陣子素。於是,我和北辰關於早餐對白一般有了以下版本——古詩版:
他:“今天早餐吃什麽?”
我:“‘蓼茸高筍試春盤’。”
他:“可以換個口味嗎?”
我:“‘人間有味是清歡’。”
——文藝版:
他:“‘如果你給我的,和你給別人的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
我:“不吃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