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學的裝表情,雖然不太專業,但直接跳躍到哲學甚至宗教的程度,這比較誇張。而誇張本身就是藝術,所以很有效果。這種效果,吸引了孫總,他本來正在跟對麵的數學家討論神學問題。


    專業人士涉及不是本專業的問題,就有滑稽的空間。而此時,冬子卻在追問鄰座,“本金”這個詞,是怎麽來的。


    “工業社會,我們的石油、煤炭以及各種礦藏,是天地深化幾十億年的產物,深埋於地下,我們把它們挖出來用,是不是相當於從銀行,取走了本金?”


    孫總此時插話進來:“難道,你是想批評我們工業社會了?開始不是講再造華夏嗎?”


    鄰座解釋到:“恰恰相反,我是受到了鼓舞,當你取走本金時,用來不是消耗,而是投資。物質的積累與能量的躍進,最終將把我們帶入太空世界,我們將進入另一個星空紀元,成了神仙。”


    “喝多了吧?你這家夥,離題萬裏。”


    “不不不,我說的是實話。”對方辯解到:“所謂實話,隻是指我真心想說的話,主觀真實。至於客觀是否符合事實,那就不是我操心的了。”


    孫總迴擊了一句:“精神病人都覺得自己說的是真心話,你能信?”然後,就不理這位,繼續與數學家講存在與意識的關係去了。


    但是,鄰座至少爭取了一名聽眾,那就是冬子。或許,今天晚上,隻有冬子才有耐心與興趣,聽他的廢話。而冬子不是說興趣有多大,而是說,他隻能聽,無法與這些人的思維在同一水平上,無法展開辯論。


    聽話,是他今天的位置。


    當然,鄰座也明白自己前麵講的那段話不太現實,他把話題收迴到可以講解的層麵。他問到:“你開始,是不是在問土豆的問題?”


    冬子點了點頭。其實,鄰座問這話時,聲音稍微有點大,是故意讓孫總聽到的,因為孫總提到土豆革命這個詞。但是,當他看到孫總正與數學家論戰哲學問題,對自己的話根本沒功夫搭理,於是,他隻好把聽眾的範圍,固定到冬子一個人身上了。


    “神奇的土豆,世界曆史的改變者,樸實無華而又威力巨大。”他是以一種近乎於詩歌讚歎的方式,開始了他的講述。


    “有這麽厲害嗎?”冬子扮演捧哏的角色,大概就那幾句台詞。


    “切,你沒仔細看世界戰爭史。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第一個無敵戰隊是西班牙吧?對不對?”


    冬子對世界史可以說是一無所知,隻好點頭,反正也沒什麽反駁的論據。


    “後來,英國崛起,想跟它一爭高下。海戰,決定它勝負的因素,就是土豆。”


    冬子第一次聽到這種觀點,有些新鮮,於是捧哏的職業素養,讓他說到:“是嗎?”


    “當時海戰中,船炮兵器都差不多,兩國人口也差不多。戰爭消耗與傷亡的比例也差不多,如何分出勝負呢?他們可是打了好多年的,決定性因素在哪裏呢?”


    冬子接著捧哏:“在哪裏呢?”


    “在於糧食。要知道,跨海作戰,時間周期很長,需要儲備大量的糧食。有時候,一出海,就需要三個月甚至半年時間,這期間,傷亡最大的原因,倒不是戰鬥,而是缺乏維生素造成的疾病死亡,占了所有人員損失的一半以上,這是不是主要因素?”


    “對,一半以上的減員,肯定是軍隊勝負最大的原因。”


    “我們通常的維生素,在沒有西藥之前,是靠蔬菜獲得的,但是,蔬菜,卻不能長久保存,在大海那惡劣的環境裏,正常的蔬菜保存一個月就壞掉了,於是缺乏維生素就成了最常見的病。”


    冬子隻有點頭的份,這些知識他從來不熟悉。


    “西班牙成為海上霸主,是因為他們有保存維生素的特殊武器:德國泡菜。泡菜是可以保留部分維生素的,在最低的水平上,維持了士兵的戰鬥力。”


    冬子沒有發問,但內心中有一個看法,既然你如此說,為什麽不說泡菜是神奇的,關土豆什麽事?


    “但是,泡菜保留維生素的效率還是比較低的,加上在波浪巨大的海上,泡菜壇子要保住,本身就是難題。而英國海軍有了秘密武器:土豆,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終於說到正題了,冬子詳細地聽他的解說。最開始土豆,是大航海時代,因為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從南美帶過來的物種。因為產量很高,所以就在歐洲部分地區試種。但當時人們並不習慣土豆的味道,所以,隻有貧窮的蘇格蘭人沒辦法,才拿它當主食。高傲的英國貴族,是不屑於吃它們的。


    但是,這東西有另一個好處,就是維生素含量高,並且可以長久保存,在合適環境下,儲存一年都不會壞。這樣,從食物上,英國海軍就比西班牙海軍有了優勢。減少了海員減員,並且延長了出海時間,戰鬥效率就得到了倍增。於是,海洋霸主就換成了英國,西班牙從此一厥不振。


    冬子冬於明白,這個改變世界曆史的大事,因為土豆的出現,有了原因。但是,畢竟這隻是勝負的一個因素,不必用神奇來形容吧。


    “你知道,當時歐洲也經曆過幹旱,憑什麽生存下來?也是土豆,因為它產量高,種植方式簡單,所以,很快就成了歐洲的主食。就是到了今天,從快餐中的薯片,到西餐中的土豆泥,也是西方食譜中最重要的糧食。”


    這就是土豆改變文化改變世界曆史進程的證明,雖然不是很充分,但也具備很好的說服力了。


    冬子還是關心國內的情況:“那對中國曆史呢?”


    “前麵不是說過嗎?我們明清兩個時代的人口膨脹,如果沒有糧食作支撐,怎麽活得下去呢?其中紅薯與土豆,尤其關鍵。特別是土豆,我們把它叫洋芋,就知道這是外來物種,我們通過各種加工製作,讓它中間的澱粉融入中國的食品風格之中,就成了我們澱粉的重要來源,熱量的重要補充,這才為養活一個大國人口,打下了基礎。”


    關於食物製作,冬子就比較熟悉了,興趣也上來了。我們平時最覺的澱粉,炒菜時為了讓菜品順滑,所謂的勾芡,其實就是土豆粉。土豆的澱粉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含量大,第二是析出容易。


    在冬子父親在世時,家裏根本不需要在商店買澱粉的。平時做土豆絲,炒土豆片。當土豆被切成絲或者片時,如果不是立即下鍋,就得把它們迅速浸泡在水中。


    如果不浸泡在水中,它就會產生澱粉與空氣接觸的反應,土豆表麵就會變暗,炒的菜也就不好看。


    但是,浸入水中不一會,盛水的盆子底部,就是沉澱出一層白白的東西來,這就是澱粉。把水倒幹淨,把那沉澱挖出來,在太陽下麵曬幹,就是最好的天然澱粉了,用它作勾芡的材料,最好不過。


    據鄰座介紹,土豆一畝地的產量,可以達到1000到1500斤,是水稻或者小麥的五倍。當然,單位質量的土豆所含有的熱量,也是水稻與小麥的五分之一。表麵上,這兩種作物的畝產所產生的熱量大體相當,為什麽土豆被稱為革命呢?


    因為,土豆種植的成本與條件要求非常低。當土豆種子發芽後,一個土豆,可以切出七八塊作為種子,點在地裏,第二年收獲時,這七八分之一個土豆種子,會結出十七八個土豆來。這個種子與糧食產量的比例,就非常大了。通過計算,至少達到1比100。這是一個驚人的節約種子的方式。


    更關鍵的是,它不擇土地。水稻需要大量用水,對於北方來說,很難實現。而小麥的種植與管理,幾乎要占用農民所有的肥料與精力,這個勞動強度是非常之大的。而土豆,不管你是水田還是旱地,是坡地甚至是山林,它都可以生長,並且,對於肥料的要求很低,播種時撒點草木灰就行。生長時,隻需要淋一次農家肥足矣。這種小成本耕作模式,解放了勞動力。這種不擇土地情況的收成,擴充了可種植麵積。可以這樣說,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沒有地方不可以種土豆,哪怕旱澇都有收成。沒有人不可以種土豆,哪怕笨蛋,也懂得種洋芋。


    “生產效率,知道吧?投入少得到多,這就是效率。極大提高生產效率,就革命性地改善了糧食結構,人們受饑餓的危險減少了,才有精力發展其它方麵的事業。這就是社會進步的條件。”


    冬子問到:“紅薯也差不多吧?”


    “是差不多,但是,紅薯這東西的口感不好跟土豆結合,不太適合我們傳統的包含偏好。所以,在傳統上,它是用來作家畜飼料或者釀酒的。當然,從這個意義上說,因為糧食轉化用了紅薯,所以也就節約了人民的口糧,也是有意義的。”


    冬子大致上理解了,必須是作為主食,才能夠起到所謂革命性的作用。如果隻是輔食,隻是起個補充作用而已。


    “當然,你也不要輕視紅薯的意義,因為人類追求美好生活,需要動物脂肪與蛋白,離不開產量更高的紅薯。因為,它的產量,甚至會達到土豆的三倍,極大的擴充了我們轉化糧食的基礎,讓人民有肉吃,就不再是一個神話了。”


    薯類食品,進入中國人餐桌,從原先的直接燒烤燉煮,發展到加工出各類產品,這有一個過程。在今天,冬子所熟悉的,最出名的,除了西方的土豆泥,就是我們國家,人們最熱愛的粉條。尤其是南方,粉條的各類美食,已經成了人們早餐時最常見的主食了。


    冬子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我覺得,在今天,為什麽薯類食物,在南方更為豐富,是南方種植得更多嗎?”


    “南北方都多。你如果到了陝北,他們最喜歡的洋芋擦擦,你就明白,人們多愛它們了。當然,從南方來說,因為種植土豆的季節差異,顯得更突出一些。”


    冬子沒在農村生活過,當然不知道哪種季節出現哪種作物。北方適合種植土豆的土地,幾乎是所有土地。但是,一般平整的地方,用來種小麥這種高檔貨。而山地,或者缺水的地方,或者黃土高原,也可以種植。當然,種土豆時,也就是種小麥時,所以人們往往把注意力轉移到小麥上了。


    為什麽說土豆比紅薯神奇呢?因為這東西,在中國的南方與北方,都可以大麵積種植。而紅薯,對土地的水分含量有要求,太幹旱的地方種不了,所以,它的主要產地,還是在南方丘陵地帶。


    南方是水稻主產區,水田種植水麥,也是在冬天播種,這點與北方一樣。但是,南方多山,水田不多,更多的麵積是山坡旱地。冬天,要種土豆,也成了主要勞動內容。山地多,土豆的產量絕對數就遠遠超過了水稻,所以,它的食物製作,在南方就更受到重視。


    一個廚師,如果不了解食物的生產種植過程,那是不完整的。冬子今天,算是被上了一堂生動的課,了解到,深刻理解食物的營養價值及種植過程,是廚師的必修課。


    “隻有吃飽了的人,才有機會花心思在文化上。在古代,有精力學習的人,是不簡單的,因為你不參加生產勞動創造食物,別人來供養你讀書,那是一個多麽奢侈的事情?所以,當食糧危機度過後,人們就開始創造藝術與科學,研究哲學與情感。往好了說:窮不養藝。往壞了說:都是吃飽了撐的!”


    這句話差點讓冬子笑出來,但忍了忍,繼續問到:“按你這樣說,隻要吃飽了,就可以創造文化?”


    “當然,還必須得有時間。比如種土豆,這家夥產量大,可以保證你吃飽。更重要的是,它種植方式簡單,不需要投入精力搞後期管理。那麽,就為你節約了時間。你多餘出來的時間,可以讀書寫字,可以看戲聽曲,這藝術與文化,不就來了嗎?”


    冬子“嗯”了一聲,算是迴應。但對方總覺得冬子的興趣不濃,於是繼續說到:“你知道,東北人為什麽天然具備藝術細胞嗎?”


    冬子感覺這個話題有意思:“對,他們的二人轉好看,他們的秧歌也好看,再說,他們說話,就自帶三分幽默。”


    “對,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有糧食,又有時間。東北是黑土地,根本不需要專門施肥,就可以出現高產。這個糧食的產量有了保證,也就保證了大家吃飽了撐的。還有一點,他們的冬天非常寒冷,土地被凍上後,就是勤勞的人,也沒辦法幹活,必須貓冬。這就比內地人多了幾個月閑暇的時間,所以,就用來創造藝術,形成了幽默輕鬆熱烈的特點。”


    還別說,用他這三個特點來看東北世間藝術,還真貼切。


    而此時,大家的討論已經進入第三階段了。如果說第一階段是形成起點的共識,第二階段是進入分專業討論。那如今的第三階段,就是各專業的總結了。


    鐵路專家說到:“關於我們鋼煤工業如何開端,我們已經有共識了。找到傳統煤礦這是很容易的事,在海南就有。找到鐵礦藏,也很容易,況且,我們根據曆史資料,在手機上查了一下,有一個地方,鋼鐵與煤礦的地點很近,是一個天然的鋼鐵起步點,我覺得,把它作為我們穿越登陸的第一個基礎,可以確定了。”


    而孫總反問到:“那地方可以種土豆嗎?”


    原來孫總雖然在跟數學家討論哲學問題,卻始終關心著冬子與鄰座的討論,直接問出了糧食這最主要的事情。


    “當然可以,現在的海南,也有土豆種植,這家夥,隻要是塊地,它就會生長。”


    孫總把目光盯向冬子的鄰座:“你們爭論了半天,要帶多少土豆種子,才是合適的?”


    鄰座閉眼算了一下:“我算過了,按種子與產量1比100的比例,我們帶一千斤土豆過去,就行。”


    “用不著那麽多,你產十萬斤出來,我們光吃土豆?當地農民產的糧食,就不用了?我們可以打土豪嘛,把地主家的餘糧拿來當成我們的糧食,土豆這東西,第一季種出來,讓它們成為第二年的種子就夠了。”


    “那你未必隻帶十斤?”鄰座顯然是故意發問的,這也太離譜了。


    “一百斤就夠了。如果第一季產出一萬斤,那麽全部作為種子,第二季就產出一百萬斤了,這幾何數級的增長,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們工業化的速度。”


    下麵就有人笑話到:“我還是第一次聽說,農業進步的速度,快過工業的,我們好像真的是一幫子搞笑的人。”


    火藥專家玩笑到:“我們子彈還沒有他們搞鹽的快,這怎麽說?畢竟,要有了鋼鐵才會產子彈,他們搞鹽的,搞點化學藥品,催化劑,就直接可以開幹了。當然,我們還要帶些現代的槍彈過去,最開始的防身,是少不了的。”


    此時,鄰座顯然對隻帶一百斤土豆的事耿耿於懷。“帶這麽少的土豆,是不是因為你們帶的槍彈太多了?”


    而火藥專家委屈到:“不是早就說好了的嗎?五十隻班用機槍,每隻配一箱子彈,這不多啊?”


    “你的一箱究竟是多少發?多重,這得搞清楚。”


    “一箱兩盒,一盒1500發,一箱子總共3000發,一箱子的總重量,大約是二十公斤。加上槍本身的重量以及必要的機件配件,一支槍的所有配重,是30公斤。”


    “你看看,你看看,大家評評理。我帶土豆,是解決生存危機,他帶槍是解決生存危機,怎麽就這麽不同呢?”鄰座看樣子是跟土豆杠上了:“相同的作用,就應該有相同的配重。你總共帶了1500公斤的武器,隻讓我帶100斤土豆,公平何在?”


    那邊又有一個人發話了:“你也莫扯,生存危機,還有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醫療設備與藥品,他們開始隻讓我們帶一百公斤重呢。你想,殺人的與救命的,同樣重要,對不對?就算我們生存的救命加上等同於殺人的,那我想至少,你們武器1500公斤,我們土豆與藥品加起來,也該1500公斤可好?要不然,我們商量一下,是五五開還是四六開?”


    這就像個生意場,想不到,這幫子專家,做起生意來,也是不依不饒的。


    通信專家製止到:“大家別爭了。要我看,武器是必須要夠這個數量的。因為,它要複製,在那個時代,非要等鋼鐵工業建立起來和化學工業建立後,才能自我複製。所以,從時間上看,造出武器,是時間最漫長的。所以,我們帶充足一些預備長時期消耗,是必須的。”


    這個理由得到大家的認可。


    “而醫藥用品,要稍微快於武器係統。畢竟,它是化學工業的進步,而化學反應,總是比物理反應快一些。好在海南這地方,取得緊初化學反應的化合物並不難找,所以它被消耗的時間,在一兩年內就可以自己製造出來了。所以,按時間消耗的速度,它可以少帶一些。”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有些人爭論了一下,但大體上也原則通過了。


    “至於土豆,我不建議多帶,因為,它一年一熟,周期很短。況且,它不是唯一的食物,說到最極端的例子。我們第一次過去,搶幾個大戶,就可以夠我們吃上一年了。當然,第二年,也許別人對我們堅壁清野,我們也作好了吃土豆的打算。我算了一下,大概帶三百公斤,就足夠了。第一季產出三萬公斤,平均五百人,每人六十公斤,足夠我們準備下一次搶糧行動了。況且,海南可供充饑的食物不少,我們也可以捕撈海鮮,對不對?”


    冬子聽到孫總說到,當時的人們,對海鮮的營養與食用價值,是不太重視的。要不是蘇東坡去了,人們都不知道,生蠔是可以食用的。這也就是說,大海這個食物寶藏,還未被開發。


    正在考慮時,那邊一個聲音喊到:“你們,怎麽亂計算呢?一顆子彈殺死一個人,一支抗生素救活一個人,它們的重量,是相同的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一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山詩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山詩人並收藏人生一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