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蘇宅,杜若身為外人,不便直接和蘇家三兄妹一起去探究蘇洵為什麽受傷,便隻在客廳等候。
半炷香時後,蘇小妹先出來,給杜若說明了原因。
原來蘇洵到了程家後,得知蘇八娘生病,已經臥床半月有餘,遲遲未好,一時心急便要接她迴家療養。
沒成想程家卻不同意蘇洵接蘇八娘迴家,說程家這邊已經請了最好的大夫開了溫補藥方,療程未盡不可中斷。
程夫人也勸蘇洵,說程家這邊條件好,能照顧好蘇八娘,接迴家也未必能治好病。
但蘇洵是個直脾氣,認準了蘇八娘是在程家受了委屈才生的病,堅持要把蘇八娘接迴家。
程夫人便也沒阻攔,而程家人尤其是程之才和他母親以蘇八娘經不起折騰為由堅持不許蘇洵接迴家。
他們越堅持,蘇洵越覺得不對勁,加之程母說了幾句諷刺他的話,他倔驢脾氣上來,便要強行去背蘇八娘迴家。
程度已經離開眉州,蘇洵如此堅持,程家也沒人能勸住他,程母便要家丁強行阻攔他。
如此一推搡,蘇洵一失足便跌了一跤,額頭撞到了桌角,破了頭。
雖受了傷,但並無大礙,蘇洵精神的很,迴到家裏還在對程家破口大罵。
“我爹爹確實有些偏執了,現在母親和兩位哥哥正在勸他。”
蘇小妹覺得,程家就算再不待見蘇八娘,也不會不給她看病,她倒沒多想。
杜若聽後則皺起了眉頭,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蘇八娘大概就是在這個時間段殞命的,程家如此阻攔蘇洵接蘇八娘迴家,背後一定有什麽原因。
“我覺得蘇伯伯並不是偏執,蘇姐姐既然臥床半月病都不見好,足見程家的醫治沒什麽療效,她在那邊沒什麽體己的人,或許有什麽病症不方便說呢?”杜若道。
聽杜若這麽一說,蘇小妹也深深擔憂起來,她道:“我和母親這段時間會天天去看她的,一定會照顧好她。”
杜若猜想,就算蘇小妹和程夫人天天去看蘇八娘,估計也沒什麽用,蘇八娘隻要待在程家,性命就有不虞之險。
但杜若也沒多說,轉問蘇小妹可知道蘇八娘得的是什麽病。
“母親說了,姐姐是體虛傷寒。”
“傷寒?”
杜若懷疑起來,他雖不怎麽懂醫術,但也知道傷寒就是感冒,宋朝這會的中醫水平對這類病有很多有效的方子,再虛弱的人也絕不可能被這種病折磨的臥床半月。
“程家給蘇姐姐請的什麽大夫?”杜若問。
“城裏最好的,南城仙芝堂李大夫。”蘇小妹道。
李大夫杜若記憶裏有印象,確實是城裏最好的大夫,去年杜若患傷寒就是被他一劑方子治好的。
“以李大夫醫術,不至於這麽久都治不好區區傷寒。蘇姐姐很可能是得了什麽別的病,程家人不讓蘇伯伯接姐姐迴來,怕是顧忌什麽。”杜若鄭重看著蘇小妹,道:“嘉卉,這件事不能輕視,否則後悔都來不及。我暗中查一下,如果程家真的有所隱瞞,說什麽咱們也得把蘇姐姐接迴來!”
在談正事時,杜若會喊蘇小妹名字,而蘇小妹在聽完杜若分析後,已經急的快哭了,“程家若敢害我姐姐,我……我……”
杜若連忙寬慰蘇小妹:“你也不要多想,一切有我呢,你且在家照顧父母,代我向蘇伯伯蘇伯母請辭,等我消息。”
“嗯!”
杜若和蘇小妹互相點了點頭,他便快步離開了蘇家。
目前首先要搞清楚蘇八娘到底得了什麽病,為何遲遲不見好,若是什麽疑難雜症,杜若想,或許以自己穿越者的見識,能幫得上忙。
於是,離開蘇宅後,杜若快馬來到了城南李大夫坐診的仙芝堂,見到了李大夫。
“見過杜佩魚公子!”
看到杜若這個大紅人出現,仙芝堂內病人夥計們眼前一亮,齊齊對他作揖,李大夫也殷勤的迎了過來。
杜若禮貌對眾人還禮,對李大夫道:“為急事而來,借一步說話。”
到了後麵內廳,杜若說明了來意,主要就是問問李大夫蘇八娘得的什麽病,給開的什麽藥方。
“據說是體虛傷寒,我以溫補方子打底,甘草為藥引,以木性藥瀉寒氣。”
說著,李大夫還順便把他給蘇八娘開的方子寫給了杜若,他知道杜若和蘇家關係,所以並不隱瞞。
這份方子看似簡單,實則很高明,病人體虛,說明免疫力不高,溫補方子無外乎枸杞當歸紅棗這些,實際上是恢複病人抵抗力,然後再用藥則事半功倍。
甘草是中醫裏的萬能藥引,所謂藥引,就是將藥的藥性快速帶到發病處的載體。
西醫裏的葡萄糖輸液說白了就是“藥引”,護士將配好的藥劑注入葡萄糖輸液裏,由葡萄糖液帶入人體內。
鹽水也是這個原理。
而中醫從春秋時期就普遍采用甘草水和鹽水做藥引帶藥。
這兩項的完美搭配,隻能代表李大夫的基本功很紮實,而李大夫這個藥方裏最高明的地方就在於最後的木性配藥。
中醫也遵循五行金木水火土論,每一種草藥除了藥性外,還有其五行屬性。
一般傷寒病症,中醫上是指寒氣入體,極水為寒,一般大夫若下藥,普遍會選擇土屬性的治寒藥物,因為土克水。
但屬性相克,在體內必有攻伐。
蘇八娘本就體虛,若是用土屬性草藥,會更加摧殘她身子骨,所以,選擇用木屬性藥物實在是高明之舉,水生木,木能泄水氣,較溫和,不傷身。
杜若看了看藥方,但他注意力卻不在藥方上,他知道,李大夫開的藥方,絕不會有錯。
他的關注點是:“據說?你沒有親自為我蘇姐姐把脈?”
李大夫苦笑道:“雖說病者不諱醫,但程家乃是江卿世家,門內規矩甚嚴,他家長房兒媳不讓我這個男醫把脈,是程家懂脈的嬤嬤轉告我,讓我開的方子。我這方子是五天前開的,她應該好了吧?”
李大夫最後一句話讓杜若毛骨悚然,蘇洵和程夫人今日去程家,得到的信息是蘇八娘已經臥床半月,而程家居然五天前才請的李大夫!
之前蘇八娘臥床的那十天,程家在幹什麽?
蘇八娘,真的是傷寒而已嗎?
一定不是!
“佩魚公子,你臉色怎麽變了?難道她的病還沒好?沒道理呀?”李大夫好奇問。
杜若正了正神色,沒有迴答李大夫什麽,而是起身對他作揖致謝,然後告辭離開。
這會已經沒什麽好問李大夫的了,杜若已經肯定蘇八娘情況絕不簡單,程家在隱瞞什麽,可到底在隱瞞什麽呢?
接下來,杜若就要去探清真相,這事想著似乎很難,其實並不難。
杜若跑迴家,找到了自己府中負責後院的執事胡嬤嬤,這位胡嬤嬤是眉州本地人,杜家在眉州開府時特意請來的專業人士。
古代的中介機構是牙行,而在牙行裏,最搶手的就是胡嬤嬤這種精通管家本領的人才,在來杜府之前,她在眉州很多大戶都工作過。
所謂各行有各行的圈子,在眉州城高級管家服務圈裏,胡嬤嬤人脈很廣,程府那邊很多高級丫鬟嬤嬤她都相熟。
杜若找胡嬤嬤,也不是逼她違反職業道德,隻是問問她知不知道程家主母親信的嬤嬤或丫鬟是誰,嬤嬤的話家住哪裏,有什麽蹤跡。
這對於胡嬤嬤來說是小事一樁,她很爽快的告訴了杜若很多信息,杜若賞她錢時,她還堅持不要,說不算什麽。
然後,杜若便讓杜青帶著幾個家丁去辦事了,下午太陽剛到西山,杜青就一臉壞笑的來複命了。
“迴稟少爺,問出來了,我們拿著幾條竹葉青蛇,威脅說要塞進那老嬤嬤領子裏,她當即就嚇的什麽都說了!嘿嘿!”
“說什麽了?”
杜若這麽一問,杜青臉色立刻凝重起來。
“程之才這個畜生!”
恨恨地罵了一聲,杜青湊近杜若,說明了情況。
聽完杜青的話,杜若拍案而起,咬牙切齒:“還真被上官說中了,這個狗東西!我要殺了他!”
半炷香時後,蘇小妹先出來,給杜若說明了原因。
原來蘇洵到了程家後,得知蘇八娘生病,已經臥床半月有餘,遲遲未好,一時心急便要接她迴家療養。
沒成想程家卻不同意蘇洵接蘇八娘迴家,說程家這邊已經請了最好的大夫開了溫補藥方,療程未盡不可中斷。
程夫人也勸蘇洵,說程家這邊條件好,能照顧好蘇八娘,接迴家也未必能治好病。
但蘇洵是個直脾氣,認準了蘇八娘是在程家受了委屈才生的病,堅持要把蘇八娘接迴家。
程夫人便也沒阻攔,而程家人尤其是程之才和他母親以蘇八娘經不起折騰為由堅持不許蘇洵接迴家。
他們越堅持,蘇洵越覺得不對勁,加之程母說了幾句諷刺他的話,他倔驢脾氣上來,便要強行去背蘇八娘迴家。
程度已經離開眉州,蘇洵如此堅持,程家也沒人能勸住他,程母便要家丁強行阻攔他。
如此一推搡,蘇洵一失足便跌了一跤,額頭撞到了桌角,破了頭。
雖受了傷,但並無大礙,蘇洵精神的很,迴到家裏還在對程家破口大罵。
“我爹爹確實有些偏執了,現在母親和兩位哥哥正在勸他。”
蘇小妹覺得,程家就算再不待見蘇八娘,也不會不給她看病,她倒沒多想。
杜若聽後則皺起了眉頭,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蘇八娘大概就是在這個時間段殞命的,程家如此阻攔蘇洵接蘇八娘迴家,背後一定有什麽原因。
“我覺得蘇伯伯並不是偏執,蘇姐姐既然臥床半月病都不見好,足見程家的醫治沒什麽療效,她在那邊沒什麽體己的人,或許有什麽病症不方便說呢?”杜若道。
聽杜若這麽一說,蘇小妹也深深擔憂起來,她道:“我和母親這段時間會天天去看她的,一定會照顧好她。”
杜若猜想,就算蘇小妹和程夫人天天去看蘇八娘,估計也沒什麽用,蘇八娘隻要待在程家,性命就有不虞之險。
但杜若也沒多說,轉問蘇小妹可知道蘇八娘得的是什麽病。
“母親說了,姐姐是體虛傷寒。”
“傷寒?”
杜若懷疑起來,他雖不怎麽懂醫術,但也知道傷寒就是感冒,宋朝這會的中醫水平對這類病有很多有效的方子,再虛弱的人也絕不可能被這種病折磨的臥床半月。
“程家給蘇姐姐請的什麽大夫?”杜若問。
“城裏最好的,南城仙芝堂李大夫。”蘇小妹道。
李大夫杜若記憶裏有印象,確實是城裏最好的大夫,去年杜若患傷寒就是被他一劑方子治好的。
“以李大夫醫術,不至於這麽久都治不好區區傷寒。蘇姐姐很可能是得了什麽別的病,程家人不讓蘇伯伯接姐姐迴來,怕是顧忌什麽。”杜若鄭重看著蘇小妹,道:“嘉卉,這件事不能輕視,否則後悔都來不及。我暗中查一下,如果程家真的有所隱瞞,說什麽咱們也得把蘇姐姐接迴來!”
在談正事時,杜若會喊蘇小妹名字,而蘇小妹在聽完杜若分析後,已經急的快哭了,“程家若敢害我姐姐,我……我……”
杜若連忙寬慰蘇小妹:“你也不要多想,一切有我呢,你且在家照顧父母,代我向蘇伯伯蘇伯母請辭,等我消息。”
“嗯!”
杜若和蘇小妹互相點了點頭,他便快步離開了蘇家。
目前首先要搞清楚蘇八娘到底得了什麽病,為何遲遲不見好,若是什麽疑難雜症,杜若想,或許以自己穿越者的見識,能幫得上忙。
於是,離開蘇宅後,杜若快馬來到了城南李大夫坐診的仙芝堂,見到了李大夫。
“見過杜佩魚公子!”
看到杜若這個大紅人出現,仙芝堂內病人夥計們眼前一亮,齊齊對他作揖,李大夫也殷勤的迎了過來。
杜若禮貌對眾人還禮,對李大夫道:“為急事而來,借一步說話。”
到了後麵內廳,杜若說明了來意,主要就是問問李大夫蘇八娘得的什麽病,給開的什麽藥方。
“據說是體虛傷寒,我以溫補方子打底,甘草為藥引,以木性藥瀉寒氣。”
說著,李大夫還順便把他給蘇八娘開的方子寫給了杜若,他知道杜若和蘇家關係,所以並不隱瞞。
這份方子看似簡單,實則很高明,病人體虛,說明免疫力不高,溫補方子無外乎枸杞當歸紅棗這些,實際上是恢複病人抵抗力,然後再用藥則事半功倍。
甘草是中醫裏的萬能藥引,所謂藥引,就是將藥的藥性快速帶到發病處的載體。
西醫裏的葡萄糖輸液說白了就是“藥引”,護士將配好的藥劑注入葡萄糖輸液裏,由葡萄糖液帶入人體內。
鹽水也是這個原理。
而中醫從春秋時期就普遍采用甘草水和鹽水做藥引帶藥。
這兩項的完美搭配,隻能代表李大夫的基本功很紮實,而李大夫這個藥方裏最高明的地方就在於最後的木性配藥。
中醫也遵循五行金木水火土論,每一種草藥除了藥性外,還有其五行屬性。
一般傷寒病症,中醫上是指寒氣入體,極水為寒,一般大夫若下藥,普遍會選擇土屬性的治寒藥物,因為土克水。
但屬性相克,在體內必有攻伐。
蘇八娘本就體虛,若是用土屬性草藥,會更加摧殘她身子骨,所以,選擇用木屬性藥物實在是高明之舉,水生木,木能泄水氣,較溫和,不傷身。
杜若看了看藥方,但他注意力卻不在藥方上,他知道,李大夫開的藥方,絕不會有錯。
他的關注點是:“據說?你沒有親自為我蘇姐姐把脈?”
李大夫苦笑道:“雖說病者不諱醫,但程家乃是江卿世家,門內規矩甚嚴,他家長房兒媳不讓我這個男醫把脈,是程家懂脈的嬤嬤轉告我,讓我開的方子。我這方子是五天前開的,她應該好了吧?”
李大夫最後一句話讓杜若毛骨悚然,蘇洵和程夫人今日去程家,得到的信息是蘇八娘已經臥床半月,而程家居然五天前才請的李大夫!
之前蘇八娘臥床的那十天,程家在幹什麽?
蘇八娘,真的是傷寒而已嗎?
一定不是!
“佩魚公子,你臉色怎麽變了?難道她的病還沒好?沒道理呀?”李大夫好奇問。
杜若正了正神色,沒有迴答李大夫什麽,而是起身對他作揖致謝,然後告辭離開。
這會已經沒什麽好問李大夫的了,杜若已經肯定蘇八娘情況絕不簡單,程家在隱瞞什麽,可到底在隱瞞什麽呢?
接下來,杜若就要去探清真相,這事想著似乎很難,其實並不難。
杜若跑迴家,找到了自己府中負責後院的執事胡嬤嬤,這位胡嬤嬤是眉州本地人,杜家在眉州開府時特意請來的專業人士。
古代的中介機構是牙行,而在牙行裏,最搶手的就是胡嬤嬤這種精通管家本領的人才,在來杜府之前,她在眉州很多大戶都工作過。
所謂各行有各行的圈子,在眉州城高級管家服務圈裏,胡嬤嬤人脈很廣,程府那邊很多高級丫鬟嬤嬤她都相熟。
杜若找胡嬤嬤,也不是逼她違反職業道德,隻是問問她知不知道程家主母親信的嬤嬤或丫鬟是誰,嬤嬤的話家住哪裏,有什麽蹤跡。
這對於胡嬤嬤來說是小事一樁,她很爽快的告訴了杜若很多信息,杜若賞她錢時,她還堅持不要,說不算什麽。
然後,杜若便讓杜青帶著幾個家丁去辦事了,下午太陽剛到西山,杜青就一臉壞笑的來複命了。
“迴稟少爺,問出來了,我們拿著幾條竹葉青蛇,威脅說要塞進那老嬤嬤領子裏,她當即就嚇的什麽都說了!嘿嘿!”
“說什麽了?”
杜若這麽一問,杜青臉色立刻凝重起來。
“程之才這個畜生!”
恨恨地罵了一聲,杜青湊近杜若,說明了情況。
聽完杜青的話,杜若拍案而起,咬牙切齒:“還真被上官說中了,這個狗東西!我要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