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間包廂裏不是別人,正是蘇軾蘇轍和蘇小妹。


    杜若進去時,蘇軾正和蘇小妹大快朵頤,一邊吃一邊互相點評,讚歎。


    見到杜若,蘇小妹矜持的放下了筷子,不好意思的的餐巾擦嘴,而蘇軾則麽沒有停下動作,夾了塊肉塞進嘴裏,對杜若囔囔道:“這道紅燒肉簡直絕了,滿桌炒菜香四溢,不勝嘴裏一口油!我最愛這道菜。”


    說完,他心滿意足大笑起來。


    杜若笑著坐在蘇小妹身邊,道:“豬去勢後,肉怎麽做都很香,這紅燒肉做法最大限度的去了肥肉裏的膩味,吃著確實口感極佳。”


    杜若話鋒突然一轉,繼續道:“但還不是極限,我總覺得這道菜還可以做的更好吃,口感更爽滑,比如整塊加酒蒸煮什麽的,但我不通廚藝,具體也想不明白。”


    說完,杜若略有些期待的看著蘇軾。


    “哦?”


    蘇軾若有所思的看著麵前碗裏的紅燒肉,似乎在想著怎樣才能把這肉做的更好吃。


    杜若見狀,心中暗暗激動起來:東坡肉!東坡肉啊!


    他剛才那般暗示,就是為了讓蘇軾自己創出東坡肉來,他穿越來的原則就是決不剽竊任何一樣目前在世的名人作品。


    包括菜品。


    不過他也沒指望蘇軾現在就能靈光乍現想出東坡肉,畢竟他現在連蘇東坡都不是。


    一旁蘇小妹聽了杜若的話,溫柔笑道:“剛才你家那位柳雪姑娘來送菜時可說了,這炒菜是你教她的,紅燒肉也是你給她的方法,杜若哥哥,你這還叫不通廚藝呀?”


    杜若搖頭笑了笑,一手拂袖,一手拿起筷子,給蘇小妹夾了塊清炒木耳,對她道:“我不是在汴京待過兩年嘛,這是偷看樊樓師傅學的,我隻得其表,壓根不懂什麽,是雪兒姐手巧,才這麽好吃的。女孩子要多吃木耳,美容養顏還不會發胖。”


    “嘻嘻,好。”


    蘇小妹夾起木耳放進嘴裏,還對蘇軾調笑道:“二哥你就使勁吃肥肉吧,將來必定會成個大胖子。”


    宋人以瘦為美,這個時代男女都知道控製體重,免得太胖了。


    其實通過這一點,就能看出一個時代的老百姓真實生活水平,當民間老百姓時刻生活在溫飽線下,人人都麵黃肌瘦,胖對他們來說是奢侈,漸漸地審美自然偏向胖,以豐腴為美。


    從明清到共和國改革開放之前,在中國民間,胖一直是美的標誌,大胖小子,大胖媳婦……肚大腰圓的官老爺。


    即便是崇尚以胖為美的盛唐,這種審美觀的根源也來自於五胡亂華時期和遊牧民族的融合,遊牧民族未進中原之前,過得日子更苦逼,所以以胖為美是寫進基因裏的。


    後來民族融合,有胡人血統的達官貴人們帶起了一陣崇胖的審美觀。


    在宋朝這會,上至官家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以瘦為美,士大夫多懂得自律,避免發胖。


    不過蘇軾聽了蘇小妹的警告後,並未停止繼續夾紅燒肉,又吃了一塊,他悠悠道:“天予不取,必遭譴之。況且這等美食又不是天天能吃到,偶爾放縱下口腹之欲,就算是父親大人在此,也不會攔我。”


    “蘇哥哥可以天天來這裏吃啊。”杜若道。


    蘇軾搖搖頭,道:“我知道你好意,但還是不必了,你是開市賺錢的,我豈能天天來占便宜?還是莫要說這些。”


    他擺擺手,顯然是怕掃了興致。


    杜若:“蘇哥哥,誰說讓你白吃了?你在這裏所有消費,從你分紅裏扣去便是,這你還有什麽好顧忌的?”


    “分紅?”


    蘇軾和蘇小妹都不解看著杜若。


    “對,你和小妹各有這酒樓一成原始股,算是你們寫歌的酬謝。”


    “不可,萬萬不可!”


    蘇軾也顧不上吃了,連連擺手:“這怎麽行?不過是填了一些白話詞而已,算不得什麽功勞,豈敢占股?你給小妹幹股我不反對,畢竟小妹和你有婚約,你這是左手給右手,但我還是算了,別讓錢財汙了咱們之間的情誼。”


    他說完,蘇小妹害羞的笑了笑,但也小聲勸杜若:“杜若哥哥,幹股還是算了,我二哥不是那種人,你別教他為難。我的也不要。”


    杜若卻堅持道:“蘇哥哥,小妹,不是我有意優待你們,實則是慣例。在酒樓未開張前,但凡幫我的人,都有不等原始股。幫我出麵運營的朱旦有,幫我培訓歌者的婉兒姑娘有,連幫廚的雪兒姐姐我都分了她半成。你們幫我寫了那麽多詞,應該有的。”


    杜若本以為這麽說,蘇軾會鬆口,但沒想到他仍舊是想也不想搖頭,道:“別人要得,我們要不得,你將來畢竟是我妹夫,我幫你若要索取利益,豈不是失了這份關係?”


    被蘇軾這麽一說,杜若竟啞口無言。


    “好啦,杜若哥哥知道你是好心,但你還是別勸了,你看我二哥吃肉都不香了。”


    被蘇小妹這麽一說,杜若便也不堅持,舉杯和蘇軾一起喝酒品菜。


    但他仍舊沒有放棄,打算私下裏找蘇小妹收下幹股。別人不知道,但他卻知道,蘇家這些年為了供父子三人讀書,實在開銷太大,之前蘇洵每次去趕考,家裏都要賣十幾畝良田。


    如今已經所剩不多,還要靠程夫人嫁妝勉強維持生計。


    等來年蘇軾蘇轍兩人再去參加科考,蘇家就真要山窮水盡了。


    雖然後麵蘇軾蘇轍高中,解決了蘇家財務危機,但根據前世史料記載,蘇軾蘇轍蘇小妹母親程氏正因為為蘇軾蘇轍進京趕考省錢,才一直瞞著病不去看,以至於越來越嚴重,在蘇軾蘇轍蘇洵進京後沒多久就病逝了。


    杜若不想讓曆史重演,他要改善蘇家家境,讓未來丈母娘不至於因為耽誤看病枉死。


    蘇轍剛才跟著幾位同年好友在一樓看演出,這會臉上還存著幾分興奮,來到包廂後直說愛死這個地方了,那些歌都好好聽哦,唱到大家心坎裏了。


    杜若知道他口中的“大家”,指的是年輕人,他帶來的流行歌曲都是關於情愛的,他之前讓蘇軾蘇小妹寫歌詞時也給了他們原版參照。


    年輕人正是情竇初開的時候,每個人心裏都藏著一位妙齡女孩,流行歌當然直擊他們心窩子。


    蘇轍來後,話題便從吃食轉到了音樂上,蘇轍說他和朋友們最喜歡架子鼓配樂的那幾首歌,問杜若為什麽不讓每首歌都配上架子鼓。


    杜若告訴他,現在是白天,又是開業,不能太嗨,所以故意限製架子鼓運用。


    如果想聽架子鼓,晚上再來。


    “父親管的嚴,晚上還要讀三課書,怕是來不了……”


    蘇轍遺憾搖搖頭,並沒有生出逃課念頭,足見蘇家家教嚴格。


    就在杜若想安慰他兩句時,突然外麵響起敲門聲,聽聲音是杜青,但他帶來的消息卻是關於蘇家的。


    “剛才你家門房李老伯來找,說是蘇老爺和大夫人迴家了,蘇老爺身上受了傷,讓三位趕緊迴家看看。”


    一聽杜青的話,蘇軾蘇轍蘇小妹三人瞬間站了起來,一臉難以置信。


    “我爹和娘去舅舅家了,怎麽會受傷,嚴不嚴重?”蘇轍問。


    “李老伯沒細說,隻讓我找到三位讓你們趕緊迴去。”杜青道。


    “對,快迴去!”


    “我同你們一起迴去!”


    杜若沒有置身事外,也一臉緊張的跟著三人離開了包廂。


    路上他問了蘇小妹,今日程家那邊傳信來說程家太夫人最近想他們母親程夫人了,於是今早蘇洵便陪著程夫人一起去程家走親戚。


    順便看望下蘇八娘,蘇八娘往常每月都會給家裏傳信,最近幾個月倒是沒有信來,也沒有什麽消息,所以蘇洵和程夫人有些擔心。


    四人同乘一架馬車,路上蘇軾蘇轍蘇小妹擔心的臉色都變了,急切切看著前方,不斷催促車夫再快些。


    杜若緊握著蘇小妹的手,溫言安慰她。


    但他心中卻在奇怪,蘇洵怎麽可能會受傷?他畢竟是本地文化名人,和包括自己父親在內的川蜀數位高官都有私交,就算是眉山有惡霸也不敢招惹他。


    他是在程家迴來時受的傷,按理說蘇洵就算和程家關係不好,可有程夫人在,程家也不會對親戚動粗,前世史料中也沒有兩家動粗的記載。


    即便是後來蘇八娘死後,兩家交惡,蘇洵立碑詛咒程家,搞得程家在眉州顏麵掃地,程家都沒敢動蘇洵一根汗毛。


    杜若想不通蘇洵為什麽受傷,總不可能是不小心跌的吧?


    會不會和蘇八娘有關?


    ————


    (曆史文真不容易寫,查資料就要耗費大量時間,快不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虎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古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古力並收藏龍虎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