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詩!”
說完,杜若叫人拿來筆墨紙,當著蘇軾的麵提筆寫了起來,蘇軾負手稍稍歪頭站在杜若一側,念出了標題:“再別岷亭?”
“岷亭”是眉州岷江畔一處很有名的亭子,站在亭子裏可以遠眺岷江對岸景色。
“前段時間在岷江畔遊玩至傍晚,順便做了這首詞。”
杜若淡淡一笑,開始寫正文。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杜若稍稍刪改,寫完了徐誌摩的這首現代詩,他在寫的時候,蘇軾在一旁輕聲念著詞,他聽到“白話詩”這個名字就大概猜到杜若新式詩文體了,本來心中充滿疑惑,想著用白話怎麽作詩?做出的詩能登大雅之堂嗎?
但當他讀完前四句時,眼裏的疑惑之色已經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的驚喜。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蘇軾再次念了一遍最後四句,一臉喜悅,一臉滿足,像是吃到絕世美味的老饕,“太美了!我從未想過,白話居然也可以這麽美,也能這麽意境雋永!”
不待杜若說話,蘇軾激動的攥住他手腕,繼續道:“雖然完全摒棄了平仄格律,但讀起來卻柳揚頓挫朗朗上口,韻味上絲毫不輸格律詩!杜若,你這首白話詩足以開山!”
“蘇哥哥謬讚了。”
杜若笑了,內心長籲一口氣,被蘇軾認可,就證明後世的現代詩在北宋文學界也行得通。果然優秀的文學在哪個時代都能煥發光彩,一如唐詩宋詞在千年後21世紀仍舊有無數人喜愛,相反,21世紀的現代詩來到11世紀北宋,照樣也有人懂得欣賞。
文學,內核都是一樣的。
以後自己以白話詩開創者自居,這樣就不怕別人考校了,白話詩嘛,隨便怎麽扯都可以——大海啊,你全是水……
“不是謬讚。”蘇軾認真看著杜若,重重道:“唐有杜審言定五言律詩格律,杜甫一掃唐詩浮華之風,今有杜若你石破天驚,破除詩歌格律限製!你們三杜可並列彪炳華夏文史!”
“三杜?”
杜若先是愣了下,旋即心中暗喜,能和杜甫並列,死而無憾了。
“沒辦法,我們老杜家就是這麽有創新精神。”
杜若小聲嘀咕一下,對蘇軾謙虛笑道:“我這個人自由散漫慣了,開創白話詩也是自娛自樂,不想被束縛而已,不算什麽。”
“這可由不得你,這首《再別岷亭》傳出去後,必定會引發文壇震動,這個流派以後一定會有無數擁躉。”蘇軾哈哈一笑,又問:“杜若,你還有別的白話詩嗎?再給我看幾首,我以後也好替你多宣揚!順便學習一下,我要當你第一個門人。”
杜若搖頭笑道:“哪敢在蘇哥哥麵前托大,不過白話詩我也是新創,所得好詩也不過寥寥,這首再別岷亭是其中最好的。”
杜若本想留著幹貨,以後關鍵時刻拿來用,但轉念一想,既然是開創先河,隻露一首詩是不夠的,蘇哥哥又肯定不會有壞心思,還是再來一首吧。
“還有一首短詩,名叫《遠和近》蘇哥哥且聽………”
“你,一會兒看我,
一會兒看雲;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看雲時很近;”
“嗯。”
蘇軾聽後表情木訥了會,隨後忍不住擊掌讚歎:“好詩!又是一首好詩啊!雖隻有寥寥數語,卻直觸人心,莫名覺得很熟悉,我好像上輩子聽過這首詩一樣!”
蘇軾看杜若的眼神已經由剛才的震驚轉為崇拜了,杜若隻是莞爾一笑。
“這首詩,也是為小妹所作吧?”
蘇軾品出了詩中滋味,笑道:“你多心了,之前銷婚約,家父並未告知小妹。以前,小妹其實從未像別人那樣輕視你過,你應該知道的。”
杜若當然知道,記憶中原杜若長大後見到蘇小妹就害羞,蘇小妹看他眼神卻帶著親近。
“以前太多愁善感。”杜若隨口解釋道。
蘇軾爽朗一笑:“不過現在好了,你與小妹已經正式定親,就不用那麽善感了,以後寫詩要樂觀向上些,那些哀怨的句子,還是少寫。”
杜若幽幽看了眼蘇軾,心說“天涯何處無芳草”“多情卻被無情惱”也不知是誰寫的。
“今日收獲頗豐,險些忘了正事。”蘇軾道,“我今日來,除了和你討論詩詞,還有件事,明天你和我們一起去踏青遊玩吧?”
“我想在家讀書,就不去了。”
杜若不是不想和蘇軾一起玩,隻是學子們踏青遊玩的常設項目就是詩詞唱和,到時候一人接一句,杜若接不出來就尷尬了,所以還是不去。
“傻小子,你忘了明天什麽日子?”
“嗯?”
杜若才想起,明天是三月初三,這天在大宋是女兒節,和後世民間自定、帶有低俗意味的三月七日女生節不同,宋朝的女兒節是和七夕乞巧節一樣重要且隆重的節日。
這天,已及笄但還未出嫁的女孩們,早上會用香熏的草藥沐浴,然後著盛裝聚集到河邊用蘭草蘸水祈福驅邪……這隻是書麵程序,實際上在民間,這個節日是青年男女約會的日子,女孩們在祈福後,就會和心儀的男子結伴遊玩,或竊竊私語,或嬉笑打鬧,或手拉手……
腦海中出現往日女兒節場景後,杜若瞠目結舌,這可是封建的宋朝啊,年輕男女居然能公開約會,誰敢信?
“今年是小妹第一次過女兒節,你不去的話,我可把趙宗澤喊來陪小妹遊玩了。”蘇軾威脅道,蘇小妹今年剛剛及笄。
杜若苦笑:“好吧,我去就是。”
————
第二天,杜若帶著杜青和蘇軾蘇小妹在城外匯合,蘇家這邊除了蘇軾蘇轍和蘇小妹三人外,還有一幫身穿錦衣的年輕人。
杜若知道,這是眉州程家子女,程家是眉州甚至整個四川的頂級權貴世家。
四川在宋太祖趙匡胤收複之前,是後蜀政權,後蜀最後一任國君孟昶雖昏庸,卻不擾百姓,甚至稱得上愛民如子,四川百姓生活富足,所以在大宋滅後蜀後,百姓們懷念舊主,民間有無數義軍反宋。
導致宋初幾十年四川戰禍不斷,朝廷更是對四川施重稅,全方位壓製,四川開始陷入貧弱,百姓們生活困苦,一代權後、把當朝仁宗養大的劉娥就是在四川活不下去,跟著丈夫來到汴京才最終當了皇後,一手炮製了“狸貓換太子”。
後來真宗掛掉,當朝皇帝趙楨年幼繼位,劉娥掌權後,四川民間已經穩定,她免除了對老家四川的種種壓製,四川天府之國,沒有朝廷打壓,很快就恢複了民生,文教也開始複興。
宋朝開國以來,四川兩朝沒出過進士,直到十幾年前,眉州程家和眉山蘇家各出了一名進士,開啟了四川進士元年。
蘇家的進士就是蘇洵大哥,蘇軾大伯,但蘇軾大伯在官場混的很差,現在不過是從六品小官,在山東某個小州當監軍。
反觀程家家主,已經做到二品高官,入過三司,現任江南東路江寧府(南京)府尹。
所以,程家在整個四川,是頂級豪門。
蘇家雖混的不如程家,但畢竟是四川僅有的兩個進士之家,蘇家本身也是大地主,兩家便交好,蘇洵娶了程家家主妹子,也就是蘇軾蘇轍蘇小妹的母親,程家這些年輕子弟,都是蘇軾三人表兄弟,一起出來玩是自然。
“杜兄,別來無恙。”
程家帶頭的是一名二十出頭的白衣書生,長的也算端正,他是程家長子,名叫程之才,他身邊有一位穿著柳綠襦裙,氣質嫻靜的年輕婦人是他妻子,也是蘇軾蘇轍蘇小妹的親姐姐,叫蘇八娘。
這時代,表妹嫁表哥親上加親很平常。
“程兄,有禮了。”
杜若對程之才作揖,眼神卻瞥向程之才身邊幾個程家子弟,這幾個人他當然認識,而且很熟,和自己一樣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
眉州紈絝子弟界也分三六九等,像原杜若那種玩蛐蛐的是最低級的,程家這些紈絝們玩的是烈馬美女,平時都看不起他,不帶他玩。
程之才算是程家有出息的,頗有才學,平時也是看不起杜若的。
“杜若,那兩首詞真的是你作的?該不是花錢從別人那買來的吧?”
果然,一見麵,程家程二郎便對杜若戲謔詢問。
程之才也瞥了眼杜若。
“二表哥也找人買幾首那樣的詞給小妹瞧瞧?”
杜若還未說話,蘇小妹卻站出來,對程二郎報以嘲諷,程二郎登時啞口無言。
“嗬嗬,杜若以前和二郎來往很多,二郎這是和他開玩笑。”程之才對蘇小妹笑了笑,“還沒過門,小妹就開始維護起來了?”
一句話說的蘇小妹臉紅到了脖子根,蘇八娘忙出來解圍,說大家快出發吧,晚了岷江畔該人山人海了。
眾人一陣客氣,便朝目的地漫步而去。
“謝謝。”
蘇小妹今天穿著一身桃紅裙,頭插玉簪,素錦束腰,腰間掛著一條笛袋,露出半截翠竹笛。
她落在人群後麵,杜若走過去,對她溫柔致謝。
蘇小妹低下頭,絞著手指,低聲道:“我那個二表哥為人最為討厭,你不要介意才是。”
“怎麽會?他說我我不介意,要是說你,那我才介意呢。”
杜若說完,蘇小妹露出一抹羞澀的笑意,杜若便直接牽起她小手:“咱們走吧,去岷江畔祈福。”
兩人牽手同行,引得蘇軾等人一臉微妙笑容,路上別的男女也隻有羨慕的份,他們今日對身邊伴侶最終的目標就是聊到情濃時牽手,卻不想人家一開始就達成了。
人比人,氣死人啊!
而杜若這麽做,一是因為蘇小妹本就是他未婚妻,沒什麽好忌諱的,他對蘇小妹也非常喜歡;
二是,直接點才能讓這個小才女害羞,她一害羞,就不好意思找自己詩詞唱和了嘛!
————
(注:對於將來會因劇情需要添加惡行的曆史人物,作者會留姓化名,下同不表。)
說完,杜若叫人拿來筆墨紙,當著蘇軾的麵提筆寫了起來,蘇軾負手稍稍歪頭站在杜若一側,念出了標題:“再別岷亭?”
“岷亭”是眉州岷江畔一處很有名的亭子,站在亭子裏可以遠眺岷江對岸景色。
“前段時間在岷江畔遊玩至傍晚,順便做了這首詞。”
杜若淡淡一笑,開始寫正文。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杜若稍稍刪改,寫完了徐誌摩的這首現代詩,他在寫的時候,蘇軾在一旁輕聲念著詞,他聽到“白話詩”這個名字就大概猜到杜若新式詩文體了,本來心中充滿疑惑,想著用白話怎麽作詩?做出的詩能登大雅之堂嗎?
但當他讀完前四句時,眼裏的疑惑之色已經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的驚喜。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蘇軾再次念了一遍最後四句,一臉喜悅,一臉滿足,像是吃到絕世美味的老饕,“太美了!我從未想過,白話居然也可以這麽美,也能這麽意境雋永!”
不待杜若說話,蘇軾激動的攥住他手腕,繼續道:“雖然完全摒棄了平仄格律,但讀起來卻柳揚頓挫朗朗上口,韻味上絲毫不輸格律詩!杜若,你這首白話詩足以開山!”
“蘇哥哥謬讚了。”
杜若笑了,內心長籲一口氣,被蘇軾認可,就證明後世的現代詩在北宋文學界也行得通。果然優秀的文學在哪個時代都能煥發光彩,一如唐詩宋詞在千年後21世紀仍舊有無數人喜愛,相反,21世紀的現代詩來到11世紀北宋,照樣也有人懂得欣賞。
文學,內核都是一樣的。
以後自己以白話詩開創者自居,這樣就不怕別人考校了,白話詩嘛,隨便怎麽扯都可以——大海啊,你全是水……
“不是謬讚。”蘇軾認真看著杜若,重重道:“唐有杜審言定五言律詩格律,杜甫一掃唐詩浮華之風,今有杜若你石破天驚,破除詩歌格律限製!你們三杜可並列彪炳華夏文史!”
“三杜?”
杜若先是愣了下,旋即心中暗喜,能和杜甫並列,死而無憾了。
“沒辦法,我們老杜家就是這麽有創新精神。”
杜若小聲嘀咕一下,對蘇軾謙虛笑道:“我這個人自由散漫慣了,開創白話詩也是自娛自樂,不想被束縛而已,不算什麽。”
“這可由不得你,這首《再別岷亭》傳出去後,必定會引發文壇震動,這個流派以後一定會有無數擁躉。”蘇軾哈哈一笑,又問:“杜若,你還有別的白話詩嗎?再給我看幾首,我以後也好替你多宣揚!順便學習一下,我要當你第一個門人。”
杜若搖頭笑道:“哪敢在蘇哥哥麵前托大,不過白話詩我也是新創,所得好詩也不過寥寥,這首再別岷亭是其中最好的。”
杜若本想留著幹貨,以後關鍵時刻拿來用,但轉念一想,既然是開創先河,隻露一首詩是不夠的,蘇哥哥又肯定不會有壞心思,還是再來一首吧。
“還有一首短詩,名叫《遠和近》蘇哥哥且聽………”
“你,一會兒看我,
一會兒看雲;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看雲時很近;”
“嗯。”
蘇軾聽後表情木訥了會,隨後忍不住擊掌讚歎:“好詩!又是一首好詩啊!雖隻有寥寥數語,卻直觸人心,莫名覺得很熟悉,我好像上輩子聽過這首詩一樣!”
蘇軾看杜若的眼神已經由剛才的震驚轉為崇拜了,杜若隻是莞爾一笑。
“這首詩,也是為小妹所作吧?”
蘇軾品出了詩中滋味,笑道:“你多心了,之前銷婚約,家父並未告知小妹。以前,小妹其實從未像別人那樣輕視你過,你應該知道的。”
杜若當然知道,記憶中原杜若長大後見到蘇小妹就害羞,蘇小妹看他眼神卻帶著親近。
“以前太多愁善感。”杜若隨口解釋道。
蘇軾爽朗一笑:“不過現在好了,你與小妹已經正式定親,就不用那麽善感了,以後寫詩要樂觀向上些,那些哀怨的句子,還是少寫。”
杜若幽幽看了眼蘇軾,心說“天涯何處無芳草”“多情卻被無情惱”也不知是誰寫的。
“今日收獲頗豐,險些忘了正事。”蘇軾道,“我今日來,除了和你討論詩詞,還有件事,明天你和我們一起去踏青遊玩吧?”
“我想在家讀書,就不去了。”
杜若不是不想和蘇軾一起玩,隻是學子們踏青遊玩的常設項目就是詩詞唱和,到時候一人接一句,杜若接不出來就尷尬了,所以還是不去。
“傻小子,你忘了明天什麽日子?”
“嗯?”
杜若才想起,明天是三月初三,這天在大宋是女兒節,和後世民間自定、帶有低俗意味的三月七日女生節不同,宋朝的女兒節是和七夕乞巧節一樣重要且隆重的節日。
這天,已及笄但還未出嫁的女孩們,早上會用香熏的草藥沐浴,然後著盛裝聚集到河邊用蘭草蘸水祈福驅邪……這隻是書麵程序,實際上在民間,這個節日是青年男女約會的日子,女孩們在祈福後,就會和心儀的男子結伴遊玩,或竊竊私語,或嬉笑打鬧,或手拉手……
腦海中出現往日女兒節場景後,杜若瞠目結舌,這可是封建的宋朝啊,年輕男女居然能公開約會,誰敢信?
“今年是小妹第一次過女兒節,你不去的話,我可把趙宗澤喊來陪小妹遊玩了。”蘇軾威脅道,蘇小妹今年剛剛及笄。
杜若苦笑:“好吧,我去就是。”
————
第二天,杜若帶著杜青和蘇軾蘇小妹在城外匯合,蘇家這邊除了蘇軾蘇轍和蘇小妹三人外,還有一幫身穿錦衣的年輕人。
杜若知道,這是眉州程家子女,程家是眉州甚至整個四川的頂級權貴世家。
四川在宋太祖趙匡胤收複之前,是後蜀政權,後蜀最後一任國君孟昶雖昏庸,卻不擾百姓,甚至稱得上愛民如子,四川百姓生活富足,所以在大宋滅後蜀後,百姓們懷念舊主,民間有無數義軍反宋。
導致宋初幾十年四川戰禍不斷,朝廷更是對四川施重稅,全方位壓製,四川開始陷入貧弱,百姓們生活困苦,一代權後、把當朝仁宗養大的劉娥就是在四川活不下去,跟著丈夫來到汴京才最終當了皇後,一手炮製了“狸貓換太子”。
後來真宗掛掉,當朝皇帝趙楨年幼繼位,劉娥掌權後,四川民間已經穩定,她免除了對老家四川的種種壓製,四川天府之國,沒有朝廷打壓,很快就恢複了民生,文教也開始複興。
宋朝開國以來,四川兩朝沒出過進士,直到十幾年前,眉州程家和眉山蘇家各出了一名進士,開啟了四川進士元年。
蘇家的進士就是蘇洵大哥,蘇軾大伯,但蘇軾大伯在官場混的很差,現在不過是從六品小官,在山東某個小州當監軍。
反觀程家家主,已經做到二品高官,入過三司,現任江南東路江寧府(南京)府尹。
所以,程家在整個四川,是頂級豪門。
蘇家雖混的不如程家,但畢竟是四川僅有的兩個進士之家,蘇家本身也是大地主,兩家便交好,蘇洵娶了程家家主妹子,也就是蘇軾蘇轍蘇小妹的母親,程家這些年輕子弟,都是蘇軾三人表兄弟,一起出來玩是自然。
“杜兄,別來無恙。”
程家帶頭的是一名二十出頭的白衣書生,長的也算端正,他是程家長子,名叫程之才,他身邊有一位穿著柳綠襦裙,氣質嫻靜的年輕婦人是他妻子,也是蘇軾蘇轍蘇小妹的親姐姐,叫蘇八娘。
這時代,表妹嫁表哥親上加親很平常。
“程兄,有禮了。”
杜若對程之才作揖,眼神卻瞥向程之才身邊幾個程家子弟,這幾個人他當然認識,而且很熟,和自己一樣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
眉州紈絝子弟界也分三六九等,像原杜若那種玩蛐蛐的是最低級的,程家這些紈絝們玩的是烈馬美女,平時都看不起他,不帶他玩。
程之才算是程家有出息的,頗有才學,平時也是看不起杜若的。
“杜若,那兩首詞真的是你作的?該不是花錢從別人那買來的吧?”
果然,一見麵,程家程二郎便對杜若戲謔詢問。
程之才也瞥了眼杜若。
“二表哥也找人買幾首那樣的詞給小妹瞧瞧?”
杜若還未說話,蘇小妹卻站出來,對程二郎報以嘲諷,程二郎登時啞口無言。
“嗬嗬,杜若以前和二郎來往很多,二郎這是和他開玩笑。”程之才對蘇小妹笑了笑,“還沒過門,小妹就開始維護起來了?”
一句話說的蘇小妹臉紅到了脖子根,蘇八娘忙出來解圍,說大家快出發吧,晚了岷江畔該人山人海了。
眾人一陣客氣,便朝目的地漫步而去。
“謝謝。”
蘇小妹今天穿著一身桃紅裙,頭插玉簪,素錦束腰,腰間掛著一條笛袋,露出半截翠竹笛。
她落在人群後麵,杜若走過去,對她溫柔致謝。
蘇小妹低下頭,絞著手指,低聲道:“我那個二表哥為人最為討厭,你不要介意才是。”
“怎麽會?他說我我不介意,要是說你,那我才介意呢。”
杜若說完,蘇小妹露出一抹羞澀的笑意,杜若便直接牽起她小手:“咱們走吧,去岷江畔祈福。”
兩人牽手同行,引得蘇軾等人一臉微妙笑容,路上別的男女也隻有羨慕的份,他們今日對身邊伴侶最終的目標就是聊到情濃時牽手,卻不想人家一開始就達成了。
人比人,氣死人啊!
而杜若這麽做,一是因為蘇小妹本就是他未婚妻,沒什麽好忌諱的,他對蘇小妹也非常喜歡;
二是,直接點才能讓這個小才女害羞,她一害羞,就不好意思找自己詩詞唱和了嘛!
————
(注:對於將來會因劇情需要添加惡行的曆史人物,作者會留姓化名,下同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