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侃侃而談的時候,盯著他看的張京有刹那的恍惚。
他再度感受到了熟悉的氣息,而且這一迴更加明顯有力。
從趙寧走進大威寶殿,張京第一次打量他就莫名覺得熟悉,但他仔細尋思良久,不記得何時見過魏安之。
之後趙寧開始說話,舉手投足間滿是桀驁不羈之氣,張京的熟悉感一度消散。
但這迴趙寧大義凜然地說著公平與團結的道理,說著汴梁大勢,那種手握至理的意氣風發之態,讓張京在辛苦迴憶之後,終於找到了熟悉感的源頭。
兀一觸碰到那種源頭,他便怵然一驚,如墜冰窟!
那是一個曾經改變過他命運,讓他走上飛黃騰達之路的人。
他曾經在對方手下恭敬聽令,加入齊朝防禦使新軍,在那些人的幫助下一路青雲直上掌控兵權,並在國戰時期統領十萬大軍投入趙七月麾下。
那也是一個他背叛了的人。一個他不願意見到,不敢見到的人。
這個人在他進攻常懷遠的時候,現身扇了他一巴掌,直接把他打成重傷,讓他吞並武寧的計劃未能實現。
那是他的噩夢,也是他的恐懼源頭!
而現在,晉軍兵臨城下,大戰說開打就開打,他竟然在汴梁城中,在魏安之身上感受到了那位天下有數的大人物的氣息!
張京怎能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今天來神教總壇,張京本意是要神教給他一個交代,看看對方怎麽解釋魏安之在汴梁城製造的亂象,倘若神教解釋不合理、交代不夠有力,他便能根據神教的態度判定很多事。
這很重要。
也很關鍵。
但這件事再重要再關鍵,此刻都被他拋諸腦後。
現在他滿心隻有眼前的魏安之。
他心念百轉:這魏安之到底是誰?太子的兄弟,趙氏的族人?若非如此怎麽可能跟他的氣度那麽像?
趙氏的人已經潛入汴梁,乃至滲透進了神教?太子的人已經掌握了神教白衣派,還親手在汴梁掀起了滔天之亂?
這還了得!
這汴梁還能守嗎?!
張京越想越是驚恐。
於他而言,汴梁是必須要守的。汴梁是中原第一大城,也是他苦心經營多年的堅城,是他的大業根基所在,他必須要借汴梁消耗晉軍兵力,遲滯晉軍兵鋒。
不如此,後麵的州縣就難以依城步步堅守。
要是讓晉軍輕易攻占汴梁,那麽除許州之外的其他城池,就很難在戰力處於全盛狀態下的晉軍的猛攻下,堅持多少時間。
他本有四鎮之地,如今沒了洛陽、河陽,雖然四鎮兵馬仍在,地盤畢竟少了,可供用兵之處不多,轉圜餘地太小,容錯率不足。
論及眼下的形勢,火燒眉毛不外如是!
穩住,穩住,穩住.....張京勉力穩住心境。
他緊緊盯著小蝶,等她對魏安之那番話的迴應。
負手而立的趙寧,神色淡淡地看著小蝶。
他也在等。
你們神教不是想要變革圖強,利用外部壓力整肅神教內務嘛,好啊,我來讓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可這份火中取栗的大計,你們敢接嗎?
小蝶敢。
她斂住笑意,看向張京,不無自得地道:“魏上師的話很有道理。
“晉軍兵臨城下,汴梁的確形勢危急,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不過汴梁有十萬大軍、百萬生民,還有眾多神教弟子,倘若三者能夠齊心協力,即便二十萬晉軍齊攻城池,我們也不畏懼。
“魏安之的行動的確鬧出了亂子,在這種時候不是十分合適,但非常之時用非常之法,危險之中也有機遇。
“張帥,絕大部分平民百姓都是膽小如鼠之輩,平日裏過的日子也很慘,受到的不公與壓迫十分嚴重,而且目光短淺、愚昧無知,但凡是能夠活得下去,都會忍辱負重、苟且偷生。
“我們隻需要稍微給點恩惠,表現得超出他們的預期,他們就會感激不盡,把我們視作天地良心,歌功頌德,甘願追隨。
“官府處理一批貪贓枉法的官吏,軍中處置一批作惡左端的將校,神教誅除一群名聲不好的上師弟子,再表現得大義凜然些,以百姓對官府、權威根深蒂固的敬畏性、服從性,他們必然擁護我們。
“倘若我們能利用好這股風潮,讓汴梁百姓看到我們維護他們公義的決心與行動,那麽隻需要三兩日,汴梁便會團結一致。
“屆時,汴梁便會穩如泰山!
“張帥以為如何?”
張京麵沉如水。
他認為如何?
他認為神教這是在找死!
不僅自己找死,也是在把他推向死地,把汴梁推入火坑!
張京看了魏安之一眼。
魏安之旁若無人的站在那裏,根本沒有注意他。
張京暗暗長吐一口氣。
他冷靜了下來。
魏安之是讓他想起了昔日的大齊戰神,如今的大晉太子,但要憑這點感覺就說對方一定是趙氏的人,未免太過武斷。
天下間相似的人多的是,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時候大家狀態都差不多,不能光靠這些便說他們互相之間有關係。
想想也是,魏安之是神教四品大上師,倘若對方的根底有問題,神教必然早就查了出來;而且對方在曹州神戰中表現不俗,數次拯救同袍於險惡之境,幾迴保全大軍於危急之中,功勳卓著。
隻要魏安之不是趙氏的人,那對方的所作所為就不會是單純作亂。
但對方剛才的話能信嗎?
張京持懷疑態度。
小蝶見張京猶疑,立馬趁熱打鐵地勸說:
“張帥,事情已經發生,影響波及全城,倘若我們現在強令白衣派弟子停止行動,去維護官兵,那麽本就行事桀驁的官兵必然更加肆無忌憚,報複性地大力欺壓百姓。
“屆時百姓肯定失望透頂,對官府不再有任何信心與期望,這不是把他們往晉軍那邊推嗎?一旦軍民勢同水火,官兵時刻擔心後背,還如何奮力作戰?百姓若是真的生亂,則城池危在旦夕!
“進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有死無生,世事皆是如此,汴梁城亦不例外,還請張帥明察。”
話說完,小蝶飽含希翼地望著張京,水亮的眸子裏滿是鼓勵之意。
她之所以力挺白衣派的行動,無非是因為這事對神教有利。
小蝶想得很清楚:這次主持百姓公義的行動是白衣派發起的,隻要事成,白衣派自然可以發展壯大,擔當起往後神教變革的責任,利大局利長遠;
且白衣派是神教白衣派,經此一事,百姓隻會愈發認可神教。事情傳遍四方,吳國、秦國的百姓都會認同神教,方便神教在彼處發展。
至於城中亂子能不能控製住,把危險很好地轉化為機遇,身為神教首席大上師,小蝶難道會不相信神教不相信自己?
接觸到小蝶滿是希翼的眼神,張京如鯁在喉,恨不得跳腳殺人。
這事不說好不好,首先他就是被動的。
魏安之把他都架在了火上烤,讓他沒了選擇餘地!
他感覺自己像是一個任人擺布的傀儡。
做傀儡的感覺怎麽都不會好。
可他能怎麽辦?
“事情怎麽會弄到如此地步?!”張京不禁捫心自問。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他跟神教如今是貌合神離。
在魏安之鬧事的過程中,他有過很多機次會去處置,讓事情平息,但為了試探神教,為了確認神教如今對他的態度,他一直在等。
結果是一次次錯失良機,導致局麵不可收拾。
這也不能怪他,事先誰能想到,魏安之這個區區神教四品大上師,膽子、手筆有這麽大?行動起來這麽突然?
其實在亂象禍及全城之前,張京有過最後一次機會——神教也如此。倘若當時趙玉潔在城內,以她的智慧,說不定能堪破迷霧及時給出有力應對。可惜的是,趙玉潔因為自己的身份,因為沒了王極境後期的修為,因為懼怕趙寧,早先就跑了,如今並不在汴梁。
小蝶沒能及時見到她,向她稟明城中動靜,得到她的命令,隻能憑自己的能力分辨局勢;張京也沒能見到她,跟她坦誠交流,開誠布公的溝通,確認她的真實想法與態度,到現在還疑神疑鬼。
再加上趙寧行動迅捷地出人意表,事情終於鬧成了眼下這副局麵。
這就是隱藏在暗處的陰謀家,麵對身處陽光下的陽謀家時,必然會有的短板與困境;也是因利益而聯合的盟友,在形勢變化彼此猜疑時,跟一個強大敵人的交手中必然會出現的問題。
那麽張京願意接受魏安之、小蝶的建議嗎?
這取決於這件事是否對他有利。
答案是肯定的。
古往今來,曆朝曆代,哪個諸侯不知道維護百姓公義就能得到百姓支持,在治下施行仁政就能收獲民心的道理?哪個統治者不明白懲辦貪官汙吏,是最容易獲得百姓好感的方式?
隻不過,平日裏百姓是羊,諸侯麾下的官將是牧羊犬,作為牧人的統治者,無法自己去牧養天下之民,就隻能首先喂飽牧羊犬,確保牧羊犬聽他的話。
天子不差餓兵。
偏偏官將不是真正的牧羊犬,不是肚子吃飽就完事大吉,他們有永無止盡的私欲,要永不停息的謀私利,所以一定會利用手中權力不斷壓榨百姓聚斂財富。
百姓也不是真正的羊。他們與綿羊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會反抗。
一旦官府壓迫過甚,百姓就會奮起還擊,於是統治者江山不穩。
為了穩固自己的江山社稷,朝廷必須時常整頓吏治、清查貪官。
終於,張京接受了魏安之的說辭,也接受了小蝶的建議,局勢到了這個份上,他實在是沒有更好的辦法:
“事到如今隻好如此。若是事情成了一切好說,如是汴梁因此淪陷,神教必須得為你們的擅自行動,給本帥一個交代!”
小蝶展露笑顏,雙手合十躬身致禮:“無量神光。張帥英明睿智,汴梁必能穩如磐石,此戰之後,張帥基業亦能牢不可破。”
張京甩袖冷哼一聲:“希望如此。”
背著手麵對巍峨雄偉神像的趙寧,瞥了一眼這兩個放下心頭沉重巨石,展現出對未來美好期望的家夥,就像看到一隻兔子跟一隻猴子。
他之前說的那些話,是不是真的有道理?他所描述的團結場景,是不是真的可能出現?
當然是真的。
如果不是真的,小蝶與張京也不會信,更加不會接受。
乾符年間,齊朝內部都亂成什麽樣了,百姓都給欺負成什麽樣了,天元大軍一來,大夥兒還不是齊心協力奮軀而戰?
彼時的確是有麵對異族的因素,但作為國戰參與者,趙寧不可能不知道,戍守地方的官將一旦表現得仁義一些,就會得到百姓怎樣的支持。
很多百姓就是這樣,不管之前遭受了多少苦難,隻要新來的官將對他們好些,給他們一些真正的實惠,讓他們看到希望,他們就會感恩戴德,重拾對官府的信心。
不能不重拾信心,大家畢竟都要活下去。
再苦再難也要活下去。
那麽汴梁會真的上下團結,變得牢不可破嗎?
當然不是真的。
趙寧要的是汴梁大亂,可不是汴梁團結。
他想汴梁大亂,汴梁就能大亂?
當然能。
原因隻有一個:這裏是汴梁。
不是燕平!
如今的燕平,想要團結就能有團結,畢竟公平正義已經實現,官民的思想覺悟都上來了,顧全大局獻身大業的底子擺在那裏。
與之一比,你汴梁是什麽地方,呆在城裏的官、軍都是些什麽人,也妄想旬日間就能實現上下團結?你汴梁沒這個能力。
這就更不必說,白衣派中有大量大晉戰士,會左右這次行動的走向。
他再度感受到了熟悉的氣息,而且這一迴更加明顯有力。
從趙寧走進大威寶殿,張京第一次打量他就莫名覺得熟悉,但他仔細尋思良久,不記得何時見過魏安之。
之後趙寧開始說話,舉手投足間滿是桀驁不羈之氣,張京的熟悉感一度消散。
但這迴趙寧大義凜然地說著公平與團結的道理,說著汴梁大勢,那種手握至理的意氣風發之態,讓張京在辛苦迴憶之後,終於找到了熟悉感的源頭。
兀一觸碰到那種源頭,他便怵然一驚,如墜冰窟!
那是一個曾經改變過他命運,讓他走上飛黃騰達之路的人。
他曾經在對方手下恭敬聽令,加入齊朝防禦使新軍,在那些人的幫助下一路青雲直上掌控兵權,並在國戰時期統領十萬大軍投入趙七月麾下。
那也是一個他背叛了的人。一個他不願意見到,不敢見到的人。
這個人在他進攻常懷遠的時候,現身扇了他一巴掌,直接把他打成重傷,讓他吞並武寧的計劃未能實現。
那是他的噩夢,也是他的恐懼源頭!
而現在,晉軍兵臨城下,大戰說開打就開打,他竟然在汴梁城中,在魏安之身上感受到了那位天下有數的大人物的氣息!
張京怎能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今天來神教總壇,張京本意是要神教給他一個交代,看看對方怎麽解釋魏安之在汴梁城製造的亂象,倘若神教解釋不合理、交代不夠有力,他便能根據神教的態度判定很多事。
這很重要。
也很關鍵。
但這件事再重要再關鍵,此刻都被他拋諸腦後。
現在他滿心隻有眼前的魏安之。
他心念百轉:這魏安之到底是誰?太子的兄弟,趙氏的族人?若非如此怎麽可能跟他的氣度那麽像?
趙氏的人已經潛入汴梁,乃至滲透進了神教?太子的人已經掌握了神教白衣派,還親手在汴梁掀起了滔天之亂?
這還了得!
這汴梁還能守嗎?!
張京越想越是驚恐。
於他而言,汴梁是必須要守的。汴梁是中原第一大城,也是他苦心經營多年的堅城,是他的大業根基所在,他必須要借汴梁消耗晉軍兵力,遲滯晉軍兵鋒。
不如此,後麵的州縣就難以依城步步堅守。
要是讓晉軍輕易攻占汴梁,那麽除許州之外的其他城池,就很難在戰力處於全盛狀態下的晉軍的猛攻下,堅持多少時間。
他本有四鎮之地,如今沒了洛陽、河陽,雖然四鎮兵馬仍在,地盤畢竟少了,可供用兵之處不多,轉圜餘地太小,容錯率不足。
論及眼下的形勢,火燒眉毛不外如是!
穩住,穩住,穩住.....張京勉力穩住心境。
他緊緊盯著小蝶,等她對魏安之那番話的迴應。
負手而立的趙寧,神色淡淡地看著小蝶。
他也在等。
你們神教不是想要變革圖強,利用外部壓力整肅神教內務嘛,好啊,我來讓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可這份火中取栗的大計,你們敢接嗎?
小蝶敢。
她斂住笑意,看向張京,不無自得地道:“魏上師的話很有道理。
“晉軍兵臨城下,汴梁的確形勢危急,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不過汴梁有十萬大軍、百萬生民,還有眾多神教弟子,倘若三者能夠齊心協力,即便二十萬晉軍齊攻城池,我們也不畏懼。
“魏安之的行動的確鬧出了亂子,在這種時候不是十分合適,但非常之時用非常之法,危險之中也有機遇。
“張帥,絕大部分平民百姓都是膽小如鼠之輩,平日裏過的日子也很慘,受到的不公與壓迫十分嚴重,而且目光短淺、愚昧無知,但凡是能夠活得下去,都會忍辱負重、苟且偷生。
“我們隻需要稍微給點恩惠,表現得超出他們的預期,他們就會感激不盡,把我們視作天地良心,歌功頌德,甘願追隨。
“官府處理一批貪贓枉法的官吏,軍中處置一批作惡左端的將校,神教誅除一群名聲不好的上師弟子,再表現得大義凜然些,以百姓對官府、權威根深蒂固的敬畏性、服從性,他們必然擁護我們。
“倘若我們能利用好這股風潮,讓汴梁百姓看到我們維護他們公義的決心與行動,那麽隻需要三兩日,汴梁便會團結一致。
“屆時,汴梁便會穩如泰山!
“張帥以為如何?”
張京麵沉如水。
他認為如何?
他認為神教這是在找死!
不僅自己找死,也是在把他推向死地,把汴梁推入火坑!
張京看了魏安之一眼。
魏安之旁若無人的站在那裏,根本沒有注意他。
張京暗暗長吐一口氣。
他冷靜了下來。
魏安之是讓他想起了昔日的大齊戰神,如今的大晉太子,但要憑這點感覺就說對方一定是趙氏的人,未免太過武斷。
天下間相似的人多的是,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時候大家狀態都差不多,不能光靠這些便說他們互相之間有關係。
想想也是,魏安之是神教四品大上師,倘若對方的根底有問題,神教必然早就查了出來;而且對方在曹州神戰中表現不俗,數次拯救同袍於險惡之境,幾迴保全大軍於危急之中,功勳卓著。
隻要魏安之不是趙氏的人,那對方的所作所為就不會是單純作亂。
但對方剛才的話能信嗎?
張京持懷疑態度。
小蝶見張京猶疑,立馬趁熱打鐵地勸說:
“張帥,事情已經發生,影響波及全城,倘若我們現在強令白衣派弟子停止行動,去維護官兵,那麽本就行事桀驁的官兵必然更加肆無忌憚,報複性地大力欺壓百姓。
“屆時百姓肯定失望透頂,對官府不再有任何信心與期望,這不是把他們往晉軍那邊推嗎?一旦軍民勢同水火,官兵時刻擔心後背,還如何奮力作戰?百姓若是真的生亂,則城池危在旦夕!
“進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有死無生,世事皆是如此,汴梁城亦不例外,還請張帥明察。”
話說完,小蝶飽含希翼地望著張京,水亮的眸子裏滿是鼓勵之意。
她之所以力挺白衣派的行動,無非是因為這事對神教有利。
小蝶想得很清楚:這次主持百姓公義的行動是白衣派發起的,隻要事成,白衣派自然可以發展壯大,擔當起往後神教變革的責任,利大局利長遠;
且白衣派是神教白衣派,經此一事,百姓隻會愈發認可神教。事情傳遍四方,吳國、秦國的百姓都會認同神教,方便神教在彼處發展。
至於城中亂子能不能控製住,把危險很好地轉化為機遇,身為神教首席大上師,小蝶難道會不相信神教不相信自己?
接觸到小蝶滿是希翼的眼神,張京如鯁在喉,恨不得跳腳殺人。
這事不說好不好,首先他就是被動的。
魏安之把他都架在了火上烤,讓他沒了選擇餘地!
他感覺自己像是一個任人擺布的傀儡。
做傀儡的感覺怎麽都不會好。
可他能怎麽辦?
“事情怎麽會弄到如此地步?!”張京不禁捫心自問。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他跟神教如今是貌合神離。
在魏安之鬧事的過程中,他有過很多機次會去處置,讓事情平息,但為了試探神教,為了確認神教如今對他的態度,他一直在等。
結果是一次次錯失良機,導致局麵不可收拾。
這也不能怪他,事先誰能想到,魏安之這個區區神教四品大上師,膽子、手筆有這麽大?行動起來這麽突然?
其實在亂象禍及全城之前,張京有過最後一次機會——神教也如此。倘若當時趙玉潔在城內,以她的智慧,說不定能堪破迷霧及時給出有力應對。可惜的是,趙玉潔因為自己的身份,因為沒了王極境後期的修為,因為懼怕趙寧,早先就跑了,如今並不在汴梁。
小蝶沒能及時見到她,向她稟明城中動靜,得到她的命令,隻能憑自己的能力分辨局勢;張京也沒能見到她,跟她坦誠交流,開誠布公的溝通,確認她的真實想法與態度,到現在還疑神疑鬼。
再加上趙寧行動迅捷地出人意表,事情終於鬧成了眼下這副局麵。
這就是隱藏在暗處的陰謀家,麵對身處陽光下的陽謀家時,必然會有的短板與困境;也是因利益而聯合的盟友,在形勢變化彼此猜疑時,跟一個強大敵人的交手中必然會出現的問題。
那麽張京願意接受魏安之、小蝶的建議嗎?
這取決於這件事是否對他有利。
答案是肯定的。
古往今來,曆朝曆代,哪個諸侯不知道維護百姓公義就能得到百姓支持,在治下施行仁政就能收獲民心的道理?哪個統治者不明白懲辦貪官汙吏,是最容易獲得百姓好感的方式?
隻不過,平日裏百姓是羊,諸侯麾下的官將是牧羊犬,作為牧人的統治者,無法自己去牧養天下之民,就隻能首先喂飽牧羊犬,確保牧羊犬聽他的話。
天子不差餓兵。
偏偏官將不是真正的牧羊犬,不是肚子吃飽就完事大吉,他們有永無止盡的私欲,要永不停息的謀私利,所以一定會利用手中權力不斷壓榨百姓聚斂財富。
百姓也不是真正的羊。他們與綿羊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會反抗。
一旦官府壓迫過甚,百姓就會奮起還擊,於是統治者江山不穩。
為了穩固自己的江山社稷,朝廷必須時常整頓吏治、清查貪官。
終於,張京接受了魏安之的說辭,也接受了小蝶的建議,局勢到了這個份上,他實在是沒有更好的辦法:
“事到如今隻好如此。若是事情成了一切好說,如是汴梁因此淪陷,神教必須得為你們的擅自行動,給本帥一個交代!”
小蝶展露笑顏,雙手合十躬身致禮:“無量神光。張帥英明睿智,汴梁必能穩如磐石,此戰之後,張帥基業亦能牢不可破。”
張京甩袖冷哼一聲:“希望如此。”
背著手麵對巍峨雄偉神像的趙寧,瞥了一眼這兩個放下心頭沉重巨石,展現出對未來美好期望的家夥,就像看到一隻兔子跟一隻猴子。
他之前說的那些話,是不是真的有道理?他所描述的團結場景,是不是真的可能出現?
當然是真的。
如果不是真的,小蝶與張京也不會信,更加不會接受。
乾符年間,齊朝內部都亂成什麽樣了,百姓都給欺負成什麽樣了,天元大軍一來,大夥兒還不是齊心協力奮軀而戰?
彼時的確是有麵對異族的因素,但作為國戰參與者,趙寧不可能不知道,戍守地方的官將一旦表現得仁義一些,就會得到百姓怎樣的支持。
很多百姓就是這樣,不管之前遭受了多少苦難,隻要新來的官將對他們好些,給他們一些真正的實惠,讓他們看到希望,他們就會感恩戴德,重拾對官府的信心。
不能不重拾信心,大家畢竟都要活下去。
再苦再難也要活下去。
那麽汴梁會真的上下團結,變得牢不可破嗎?
當然不是真的。
趙寧要的是汴梁大亂,可不是汴梁團結。
他想汴梁大亂,汴梁就能大亂?
當然能。
原因隻有一個:這裏是汴梁。
不是燕平!
如今的燕平,想要團結就能有團結,畢竟公平正義已經實現,官民的思想覺悟都上來了,顧全大局獻身大業的底子擺在那裏。
與之一比,你汴梁是什麽地方,呆在城裏的官、軍都是些什麽人,也妄想旬日間就能實現上下團結?你汴梁沒這個能力。
這就更不必說,白衣派中有大量大晉戰士,會左右這次行動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