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縣雖然初戰告捷,但咱們跟楊氏東路軍的交鋒,眼下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的戰事關乎東線大局,將決定雙方誰在這裏手握大勢,至關重要。”
趙寧撫著女牆望著城外,“既然昨夜我們傷亡不大,那便不作休整,明日即向下一個目標地進軍。”
範子清、常懷遠皆無不可,抱拳應諾。
之所以是明日出動,而不是今日就出擊,固然是因為昨夜一場大戰,將士們怎麽都需要睡個覺吃個飯休息一下,另外則是這裏的三四萬武寧叛軍需要人來看管。
兗州距離鄒縣八十裏,步軍倍道兼行一日可走六十裏,從兗州出動的反抗軍主力明日才能抵達,所以範子清、常懷遠最早得等到明日方可繼續出發。
“大帥,吳廷弼撤退的方向是藤縣,末將與反抗軍是不是可以往藤縣追擊,進入徐州?”
範子清稍作尋思,提出了這個試探性的建議。
趙寧看了範子清一眼,等待對方的後文。
藤縣隸屬徐州,是徐州最北的縣邑,毗鄰兗、沂二州。沂州處在兗州與密州之間,密州則東臨大海、北靠青州。
王師往沂、密二州進軍,是在離開兗州時定下的策略。現在範子清提出新的方案,必然要有理由。
範子清見趙寧沒有立即反對,便接著道:
“徐州既是淮南吳軍北上中原的橋頭堡,也是中原吳軍的後背腹心,連接著中原吳軍與淮南,近乎所有糧秣軍械都要從這裏轉運,關係吳軍命脈。
“若是大軍向南進攻藤縣,威逼徐州,就能迫使剛剛進入沂、覓二州的吳軍不得不及時應對、迴援;
“若是我軍攻勢有力,在短時間內能夠攻占數座城池,那麽就能迫使吳軍大規模收縮兵力迴救,屆時曹州方向的壓力就會減輕很多。”
說到這裏,範子清雙眼亮得厲害,“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打亂楊氏征戰中原的戰略部署!
“大帥,於從徐州進入中原的吳軍而言,徐州之北是右翼所在,他們往沂、密二州進軍,是為了在保障右翼周全的前提下,配合從左翼宋州、汴梁的大軍,形成雙手合抱兗州、鄆州之勢。
“大軍直進藤縣,隻要戰事順利,就能斬斷吳軍的右臂,讓他們失去對徐州的側翼保護,陷入一定程度的恐慌,將許多兵力轉為防禦。
“而我們在爭奪曹州、防守鄆州之外,就能有一片手握進攻主權東的戰場,一攻一守相互唿應,立於不敗之地!”
範子清鏗鏘有力的話說完,目光灼灼地看著趙寧,迫切希望趙寧能夠同意他的這個方案。
昨夜一戰,他擊敗吳軍可稱毫不費力,戰果豐厚而付出極小,這比事先預計的結果好很多,範子清信心大增。
現在他認為大軍進攻沂、密二州顯得太過保守,不如兵鋒直進,隻要能夠再敗吳軍幾場,就能一舉撬動中原戰場的大勢。
——跟吳軍交過手了,範子清覺得繼續擊敗吳軍實在是不難。
常懷遠聽罷範子清的論述,禁不住精神一振,作為沙場宿將,他當然能夠理解範子清這番話的精髓,不由得也緊緊看向趙寧。
對常懷遠而言,可以早日進攻徐州打迴“老家”去,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範子清的建議他是舉雙手雙腳讚成。
“大帥,範將軍所言很有道理!”常懷遠幫腔道。
趙寧看看範子清,又看看常懷遠,輕笑一聲,“兩位將軍鬥誌昂揚,精神著實可嘉。隻不過,進攻藤縣並不可取。”
一句話,讓範子清與常懷遠都有些泄氣。
趙寧繼續道:“範將軍說得那些,雖然道理都沒有錯,但對戰局的發展未免想當然了些,或者說,把吳軍看得太簡單了。
“要實現範將軍那些的戰略,需要大軍南下之後連戰連捷,攻下數座城池形成碾壓之勢,讓吳軍防線出現莫大危機才成。
“如若大軍進了徐州北部,攻勢受阻於堅城,不能盡快打開局麵,那就是自陷於泥潭之中,進入沂、密二州的吳軍一旦迴返,就是兩麵夾擊之勢。
“若是徐州地界內的吳軍能夠守住城池,阻擋你們南下,那麽沂、密二州的吳軍,甚至可能直取兗州,斷我們的後路,屆時前方大軍如何區處?”
範子清與常懷遠麵麵相覷,一方麵覺得趙寧說得在理,另一方麵又不想放過之前的謀劃。
範子清道:“大帥,昨夜一戰,吳軍敗得毫無反抗之力,可見吳軍戰力著實尋常,末將若是火速出戰藤縣,出其不意之下,有把握半旬內攻占豐縣、沛縣、承縣等地!”
趙寧擺擺手,示意此事不必再多作討論,身為大軍主帥,他可以聽取部將意見,卻不一定什麽都得跟部將商量,直接下令即可:
“此事無需再提,按照既定計劃行軍,兵發沂州。”
範子清、常懷遠無奈,隻得抱拳應諾,軍令到了,身為將軍必須服從。
趙寧讓他倆下去處理軍務,自己站在城牆上繼續思考戰局。
昨夜一戰勝得幹脆利落,看似是八千餘將士擊敗了五萬敵軍,乃戰功卓著的大捷,但在趙寧看來,賬根本不能這麽算。
昨夜之戰的核心,是範子清率部擊潰了吳廷弼本部。
這是五千反抗軍重騎,對一萬吳軍輕騎的勝利。
在範子清出其不意夜襲,吳廷弼不知反抗軍虛實,雙方戰陣對衝、沒有任何花哨較量的情況下,重騎對輕騎的碾壓不可能不出現。
更何況,反抗軍將士對吳軍將士還有普遍的境界優勢。
現在吳軍知道了反抗軍的部分虛實,後續吳軍對反抗軍的戰鬥,就不可能再出現輕騎跟重騎對衝的情況。
據趙寧所知,吳軍不是沒有重騎,相反,他們重騎不少。
再者,反抗軍後續征戰需要攻城拔寨,吳軍若是踞城而守,重騎就沒多少用了。
東南繁華,金銀財貨無數,富庶遠不是河北河東可以比擬,財力充沛的吳國,軍備絕不可能落後於大晉——軍備占優才算正常。
吳軍征戰江南這些年,趙寧雖然忙於革新戰爭,無暇抽身去看,但也沒少讓一品樓、長河船行密切注意相關。
吳軍軍備如何,有多少實力,趙寧很清楚。
昨夜大捷讓範子清認為吳軍實力尋常,趙寧卻明白以吳軍的綜合戰力,絕對是晉軍的勁敵。
因是之故,在跟吳軍交手,尤其是跟吳軍、秦軍一起交戰的情況下,趙寧跟黃遠岱選擇的戰法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趙寧看向沂州方向,輕輕吐出一口氣。
趁吳軍剛進沂、密,立足未穩,反抗軍必須盡快奪下二州,斬掉吳軍右翼。
......
藤縣。
吳國建武軍節度使吳俊還未離開城池去沂州,就碰到了倉惶逃迴的吳廷弼,聽對方說完鄒縣戰報,他氣得很想讓人把對方拖出去砍了。
吳廷弼並非吳氏嫡係子弟,這是他修為夠高,卻隻能屈居吳俊之下的原因之一。
平日裏,吳俊對待這位族兄還算客氣,但這迴對方吃了這樣大的敗仗,折損近萬精騎,不僅讓吳氏丟了大臉,也折損了家族精銳力量,令吳俊不能不怒火中燒。
在他要把吳廷弼轟出大堂的時候,坐在旁邊一位矮小將領開口道:
“吳帥不必如此憤怒,晉軍雖然占了鄒縣,終究隻是因為吳將軍疏於防備,一時僥幸罷了,隻要我大軍出擊,鄒縣必能奪迴。”
這人雖然生了個五短身材,卻是吳國禁軍將領,職司龍武軍上將軍,乃禁軍有數的高階將軍,名叫陳雪隴。
吳俊的建武軍雖然有八萬之眾,是吳國人數最多的藩鎮軍之一,但他在麵對陳雪隴時,卻不能不以禮相待。
吳國禁軍二十多萬,統稱侍衛親軍,共有六位上將軍,全都歸大將軍楊佳妮統轄。
吳國藩鎮軍合在一起六十多萬,總數接近禁軍三倍,但地位卻不如禁軍。別的不說,禁軍的軍備、俸祿就遠超藩鎮軍,是吳國的核心軍事力量。
這迴出征中原,因為楊延廣親征,吳國出動了八成侍衛親軍,兵力二十萬;藩鎮軍則隻調集了三十萬左右。
陳雪隴所部與建武軍、寧國軍兩個藩鎮軍合力,組成東路軍;另有三位上將軍去了宋州、汴梁一線,與其它藩鎮軍組成西路軍。
最後一位上將軍率部留守徐州,既是穩定後方腹心,也方便支援各處。
吳俊瞅了陳雪隴一眼:“陳將軍願意出征鄒縣,為大軍奪迴城池?”
“若是吳帥願意下令,本將自當前往。”陳雪隴拱了拱手,笑嗬嗬地道。
吳俊眼神微沉,他不僅不願意下這個命令,而且對陳雪隴自稱本將很是不滿。
陳雪隴作為禁軍將領,當然是寒門出身,吳俊有世家子弟的天生優越感,向來自覺高寒門官將一等。
這迴東路大軍又是以他為主,陳雪隴跟寧國節度使不過是副手,對方竟然敢在他麵前自稱本將,吳俊如何不惱?
惱歸惱,吳俊卻不能發作。
一方麵對方是禁軍上將,兩人不是一個係統,對方不歸他管,且官品不比他低;二來吳國是寒門的天下,吳氏仰人鼻息而已,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鄒縣是我建武軍丟的,自當由我建武軍去奪迴。”吳俊拒絕了陳雪隴,打算親自走一趟鄒縣。
聽吳俊這麽說,陳雪隴沒有多言,隻在心中暗暗冷笑。
吳國雖然有世家有寒門,卻沒有世家寒門之爭,因為世家力量太小,在陳雪隴眼裏,世家不過是明日黃花,注定要過時的存在罷了。
再者,他是吳王最為倚重的禁軍的上將,對上藩鎮軍豈會沒有優越感?在他看來,藩鎮軍就算不是土雞瓦狗,也比土雞瓦狗好不了多少。
吳俊輕易不肯讓他出戰立功,陳雪隴也不急,隻要建武軍再度兵敗,他就不愁不能上場。屆時隻要擊敗晉軍,取代吳俊的東路軍主帥之位都不是不可能。
吳俊最終沒能兵發鄒縣一雪前恥。
楊延廣親自下了令,讓東路軍各部踞城而守,以逸待勞,務必在沂、密二州站穩腳跟的同時,嚴防晉軍襲擊藤縣、進入徐州地界。
“接下來的戰事關乎東線大局,將決定雙方誰在這裏手握大勢,至關重要。”
趙寧撫著女牆望著城外,“既然昨夜我們傷亡不大,那便不作休整,明日即向下一個目標地進軍。”
範子清、常懷遠皆無不可,抱拳應諾。
之所以是明日出動,而不是今日就出擊,固然是因為昨夜一場大戰,將士們怎麽都需要睡個覺吃個飯休息一下,另外則是這裏的三四萬武寧叛軍需要人來看管。
兗州距離鄒縣八十裏,步軍倍道兼行一日可走六十裏,從兗州出動的反抗軍主力明日才能抵達,所以範子清、常懷遠最早得等到明日方可繼續出發。
“大帥,吳廷弼撤退的方向是藤縣,末將與反抗軍是不是可以往藤縣追擊,進入徐州?”
範子清稍作尋思,提出了這個試探性的建議。
趙寧看了範子清一眼,等待對方的後文。
藤縣隸屬徐州,是徐州最北的縣邑,毗鄰兗、沂二州。沂州處在兗州與密州之間,密州則東臨大海、北靠青州。
王師往沂、密二州進軍,是在離開兗州時定下的策略。現在範子清提出新的方案,必然要有理由。
範子清見趙寧沒有立即反對,便接著道:
“徐州既是淮南吳軍北上中原的橋頭堡,也是中原吳軍的後背腹心,連接著中原吳軍與淮南,近乎所有糧秣軍械都要從這裏轉運,關係吳軍命脈。
“若是大軍向南進攻藤縣,威逼徐州,就能迫使剛剛進入沂、覓二州的吳軍不得不及時應對、迴援;
“若是我軍攻勢有力,在短時間內能夠攻占數座城池,那麽就能迫使吳軍大規模收縮兵力迴救,屆時曹州方向的壓力就會減輕很多。”
說到這裏,範子清雙眼亮得厲害,“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打亂楊氏征戰中原的戰略部署!
“大帥,於從徐州進入中原的吳軍而言,徐州之北是右翼所在,他們往沂、密二州進軍,是為了在保障右翼周全的前提下,配合從左翼宋州、汴梁的大軍,形成雙手合抱兗州、鄆州之勢。
“大軍直進藤縣,隻要戰事順利,就能斬斷吳軍的右臂,讓他們失去對徐州的側翼保護,陷入一定程度的恐慌,將許多兵力轉為防禦。
“而我們在爭奪曹州、防守鄆州之外,就能有一片手握進攻主權東的戰場,一攻一守相互唿應,立於不敗之地!”
範子清鏗鏘有力的話說完,目光灼灼地看著趙寧,迫切希望趙寧能夠同意他的這個方案。
昨夜一戰,他擊敗吳軍可稱毫不費力,戰果豐厚而付出極小,這比事先預計的結果好很多,範子清信心大增。
現在他認為大軍進攻沂、密二州顯得太過保守,不如兵鋒直進,隻要能夠再敗吳軍幾場,就能一舉撬動中原戰場的大勢。
——跟吳軍交過手了,範子清覺得繼續擊敗吳軍實在是不難。
常懷遠聽罷範子清的論述,禁不住精神一振,作為沙場宿將,他當然能夠理解範子清這番話的精髓,不由得也緊緊看向趙寧。
對常懷遠而言,可以早日進攻徐州打迴“老家”去,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範子清的建議他是舉雙手雙腳讚成。
“大帥,範將軍所言很有道理!”常懷遠幫腔道。
趙寧看看範子清,又看看常懷遠,輕笑一聲,“兩位將軍鬥誌昂揚,精神著實可嘉。隻不過,進攻藤縣並不可取。”
一句話,讓範子清與常懷遠都有些泄氣。
趙寧繼續道:“範將軍說得那些,雖然道理都沒有錯,但對戰局的發展未免想當然了些,或者說,把吳軍看得太簡單了。
“要實現範將軍那些的戰略,需要大軍南下之後連戰連捷,攻下數座城池形成碾壓之勢,讓吳軍防線出現莫大危機才成。
“如若大軍進了徐州北部,攻勢受阻於堅城,不能盡快打開局麵,那就是自陷於泥潭之中,進入沂、密二州的吳軍一旦迴返,就是兩麵夾擊之勢。
“若是徐州地界內的吳軍能夠守住城池,阻擋你們南下,那麽沂、密二州的吳軍,甚至可能直取兗州,斷我們的後路,屆時前方大軍如何區處?”
範子清與常懷遠麵麵相覷,一方麵覺得趙寧說得在理,另一方麵又不想放過之前的謀劃。
範子清道:“大帥,昨夜一戰,吳軍敗得毫無反抗之力,可見吳軍戰力著實尋常,末將若是火速出戰藤縣,出其不意之下,有把握半旬內攻占豐縣、沛縣、承縣等地!”
趙寧擺擺手,示意此事不必再多作討論,身為大軍主帥,他可以聽取部將意見,卻不一定什麽都得跟部將商量,直接下令即可:
“此事無需再提,按照既定計劃行軍,兵發沂州。”
範子清、常懷遠無奈,隻得抱拳應諾,軍令到了,身為將軍必須服從。
趙寧讓他倆下去處理軍務,自己站在城牆上繼續思考戰局。
昨夜一戰勝得幹脆利落,看似是八千餘將士擊敗了五萬敵軍,乃戰功卓著的大捷,但在趙寧看來,賬根本不能這麽算。
昨夜之戰的核心,是範子清率部擊潰了吳廷弼本部。
這是五千反抗軍重騎,對一萬吳軍輕騎的勝利。
在範子清出其不意夜襲,吳廷弼不知反抗軍虛實,雙方戰陣對衝、沒有任何花哨較量的情況下,重騎對輕騎的碾壓不可能不出現。
更何況,反抗軍將士對吳軍將士還有普遍的境界優勢。
現在吳軍知道了反抗軍的部分虛實,後續吳軍對反抗軍的戰鬥,就不可能再出現輕騎跟重騎對衝的情況。
據趙寧所知,吳軍不是沒有重騎,相反,他們重騎不少。
再者,反抗軍後續征戰需要攻城拔寨,吳軍若是踞城而守,重騎就沒多少用了。
東南繁華,金銀財貨無數,富庶遠不是河北河東可以比擬,財力充沛的吳國,軍備絕不可能落後於大晉——軍備占優才算正常。
吳軍征戰江南這些年,趙寧雖然忙於革新戰爭,無暇抽身去看,但也沒少讓一品樓、長河船行密切注意相關。
吳軍軍備如何,有多少實力,趙寧很清楚。
昨夜大捷讓範子清認為吳軍實力尋常,趙寧卻明白以吳軍的綜合戰力,絕對是晉軍的勁敵。
因是之故,在跟吳軍交手,尤其是跟吳軍、秦軍一起交戰的情況下,趙寧跟黃遠岱選擇的戰法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趙寧看向沂州方向,輕輕吐出一口氣。
趁吳軍剛進沂、密,立足未穩,反抗軍必須盡快奪下二州,斬掉吳軍右翼。
......
藤縣。
吳國建武軍節度使吳俊還未離開城池去沂州,就碰到了倉惶逃迴的吳廷弼,聽對方說完鄒縣戰報,他氣得很想讓人把對方拖出去砍了。
吳廷弼並非吳氏嫡係子弟,這是他修為夠高,卻隻能屈居吳俊之下的原因之一。
平日裏,吳俊對待這位族兄還算客氣,但這迴對方吃了這樣大的敗仗,折損近萬精騎,不僅讓吳氏丟了大臉,也折損了家族精銳力量,令吳俊不能不怒火中燒。
在他要把吳廷弼轟出大堂的時候,坐在旁邊一位矮小將領開口道:
“吳帥不必如此憤怒,晉軍雖然占了鄒縣,終究隻是因為吳將軍疏於防備,一時僥幸罷了,隻要我大軍出擊,鄒縣必能奪迴。”
這人雖然生了個五短身材,卻是吳國禁軍將領,職司龍武軍上將軍,乃禁軍有數的高階將軍,名叫陳雪隴。
吳俊的建武軍雖然有八萬之眾,是吳國人數最多的藩鎮軍之一,但他在麵對陳雪隴時,卻不能不以禮相待。
吳國禁軍二十多萬,統稱侍衛親軍,共有六位上將軍,全都歸大將軍楊佳妮統轄。
吳國藩鎮軍合在一起六十多萬,總數接近禁軍三倍,但地位卻不如禁軍。別的不說,禁軍的軍備、俸祿就遠超藩鎮軍,是吳國的核心軍事力量。
這迴出征中原,因為楊延廣親征,吳國出動了八成侍衛親軍,兵力二十萬;藩鎮軍則隻調集了三十萬左右。
陳雪隴所部與建武軍、寧國軍兩個藩鎮軍合力,組成東路軍;另有三位上將軍去了宋州、汴梁一線,與其它藩鎮軍組成西路軍。
最後一位上將軍率部留守徐州,既是穩定後方腹心,也方便支援各處。
吳俊瞅了陳雪隴一眼:“陳將軍願意出征鄒縣,為大軍奪迴城池?”
“若是吳帥願意下令,本將自當前往。”陳雪隴拱了拱手,笑嗬嗬地道。
吳俊眼神微沉,他不僅不願意下這個命令,而且對陳雪隴自稱本將很是不滿。
陳雪隴作為禁軍將領,當然是寒門出身,吳俊有世家子弟的天生優越感,向來自覺高寒門官將一等。
這迴東路大軍又是以他為主,陳雪隴跟寧國節度使不過是副手,對方竟然敢在他麵前自稱本將,吳俊如何不惱?
惱歸惱,吳俊卻不能發作。
一方麵對方是禁軍上將,兩人不是一個係統,對方不歸他管,且官品不比他低;二來吳國是寒門的天下,吳氏仰人鼻息而已,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鄒縣是我建武軍丟的,自當由我建武軍去奪迴。”吳俊拒絕了陳雪隴,打算親自走一趟鄒縣。
聽吳俊這麽說,陳雪隴沒有多言,隻在心中暗暗冷笑。
吳國雖然有世家有寒門,卻沒有世家寒門之爭,因為世家力量太小,在陳雪隴眼裏,世家不過是明日黃花,注定要過時的存在罷了。
再者,他是吳王最為倚重的禁軍的上將,對上藩鎮軍豈會沒有優越感?在他看來,藩鎮軍就算不是土雞瓦狗,也比土雞瓦狗好不了多少。
吳俊輕易不肯讓他出戰立功,陳雪隴也不急,隻要建武軍再度兵敗,他就不愁不能上場。屆時隻要擊敗晉軍,取代吳俊的東路軍主帥之位都不是不可能。
吳俊最終沒能兵發鄒縣一雪前恥。
楊延廣親自下了令,讓東路軍各部踞城而守,以逸待勞,務必在沂、密二州站穩腳跟的同時,嚴防晉軍襲擊藤縣、進入徐州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