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說到辛文叢向趙構提出平定山東之策。趙構認為,如果能力和資源都無下限的話,上策最好,但,他摸了摸自己沒長胡子的下巴,對辛文叢道,“元帥府的文官們被黃村起義軍擄走,弘漸(辛文叢,字弘漸),你可有策破之?”
辛文叢道,“大帥,文叢自幼與家父遊曆山東,曾與黃村匪首黃大郎有過一麵之緣。”
趙構心說,神呐,山東遍地強盜,辛老爹還能帶著小朋友四處走,可見是個文武全才的猛人,怪不得辛文叢自帶一種猛人的氣質。
想到這裏,趙構誇讚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怪不得弘漸如此出類拔萃。怎樣,黃大郎可是好武將?”
辛文叢拱手道,“黃大郎傲慢好鬥,落草後,還給自己起了個名,叫黃巢(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
帳內諸將,聽到黃村匪首自稱黃巢,都不由自主撇嘴,輕蔑一笑。
“大帥,以文叢之見,對付黃大郎,應給與迎頭痛擊。否則,他目高於頂,絕對不肯輕易放過諸位大人。”
趙構聽這話,眉頭一皺,追問,“黃大郎可會傷害他們?”
“黃大郎自視甚高,暫時不會私下用刑。”給趙構吃完定心丸,辛文叢進一步道,“我軍可派人進黃村,表麵與黃大郎商討贖人之事,實則借機觀察探聽諸位大人關押之處。入夜後,以輕騎單刀直入,突襲黃村,搶迴諸位大人!”
辛文叢這邊說完,趙構心說有理,這時,張俊軍的指揮苗傅,進了大帳,稟報道,“啟稟大帥,都指揮已經確定諸位大人的關押地點了!”
趙構看到苗傅,心底不樂。趙構在現代時,最討厭的人是秦檜,而現在穿越成宋高宗後,他最討厭的,目前就是這個苗傅了。至於原因,當然是劉苗兵變!
或許,劉苗兵變才是曆史上真趙構遭遇的最大挫折。當時,劉將軍和苗將軍發動兵變,誅殺真趙構寵幸的權臣及宦官,並逼迫趙構將皇位禪讓給自己的兒子。在現代,趙構對這個兵變並不特別關注,連兩位將軍具體姓名都不記得,隻因為兵變的名稱記住了姓氏。劉是個大姓,趙構沒打算找一眾劉姓軍官的麻煩,但整個義勇軍,姓苗的將領隻有苗傅一個,趙構自然在心底給他穿了無數雙小鞋。但,這苗傅不僅是將門虎子,個人能力還真是不差。趙構想把他踢走,還真沒借口,於是隻好讓他繼續跟著張俊,打算以後找個機會,把他往海南、台灣一丟。
話題迴到苗傅的稟報,趙構心說張俊的效率還挺高,然後,他詳細詢問,“伯英(張俊,字伯英)是怎麽確定的?”
“迴大帥,都指揮在高處用大帥賜下的千裏眼(望遠鏡)觀察黃村,查清了整個黃村的賊寇布置。守備最森嚴處,看到了汪大人所乘驢車。”
趙構聽到這兒,判斷合情合理,點了點頭,心說自己也夠囧的了,有望遠鏡不用,哪兒還需要派人進去看啊!?
苗傅道,“都指揮請示大帥,可否立即出兵,殺賊寇個出其不意?”
趙構點點頭,示意苗傅,張俊軍可以不必再等張三郎,直接出兵攻打即可!
苗傅喜形於色,大聲說,“是!”說完倒退兩步,上馬飛奔。
趙構則站起身,拉著辛文叢往帳外走,要帶他一起去看張俊攻打黃村。
-----
三刻鍾後,趙構和護衛營、教導營如看戲一般,來到黃村外高坡,觀看張俊攻打黃村。
望遠鏡被趙構視為重大軍事秘密,一共也沒有幾架。所以除了趙構和正在坐鎮指揮的張俊可以拿著望遠鏡一直看下去,其他人隻能傳看一架。
辛文叢看過一次後,不停的搓手,嘴裏嘀咕著,“了不得啊,這個千裏眼可以改變一場戰爭!大帥,莫非你真是天王下凡?”
趙構不置可否的微笑,心說怎麽辛文叢這樣的青年小哥,也封建迷信呢,然後避重就輕道,“快看吧,伯英正建功立業呢!”
隻見,不遠處的黃村,烽煙正起,八百名全副武裝的義勇壯士,正在按計劃佯攻村落。趙構看出張俊很有想法,黃村既然造了反,那自然會用木頭紮起高高的營寨,以防官軍攻打。黃村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正對著這個高坡的南門是正門,營寨儼然修得最結實,外有壕溝,內有箭塔;而正對著半化梁山泊的西門,最不結實。
如果是趙構用兵,肯定派這兩個佯攻營攻打結實的門,將起義軍吸引過去,再由主力衝殺不結實的門,迅速突破,搶迴諸位文官。
但張俊不,他派出蔣奇營、田師中營佯攻黃村西門,寨子裏百多名青壯年男子,都抄起鋤頭奔赴西門支援。蔣、田二營,用厚盾、長槍掩護,往寨牆上倒油、放火箭,一副要燒了寨子的架勢。而用來正式突擊的騎兵營、火器營,還都在南門方位埋伏,等待張俊的命令。
趙構直接問張俊,“伯英,你為何讓主力攻打最結實的南門?”
張俊拱手解釋,“大帥,雖然南門最結實,但唯有南門外有林子,騎兵營、火器營都能隱藏在林子裏,其他門雖然更好攻打,但卻不易隱藏。”
趙構聽這話,點了點,心說,哦,怪不得黃村人對南門的防禦這麽重視,因為隻有這個門的外麵能藏人啊!
張俊絲毫不急,大概又過了一刻半鍾,等他看西門那邊已經真的著火了,張俊把望遠鏡一扣,向趙構拱了拱手,有點不好意思道,“大帥,請往後站一百步,霹靂炮……有時點了會炸。”
趙構哭笑不得,“火炮當然會炸,不然怎麽能叫火炮呢?”
張俊支吾一聲,附到趙構耳邊,低聲解釋,“大帥,不是炮彈炸,是這個炮炸……在咱們的陣地炸……所以,請大帥……”
趙構明白了,現在的火器,還會走火、炸膛,於是他隻好領著圍觀的辛文叢、韓淵、教導營、護衛營,離開前線。
等他退開百步遠,突然,高坡上旌旗豎起,百炮轟鳴,“殺!”似乎是張俊在大聲唿喊。
“殺!!!”張俊軍的將士們齊聲唿應,馬蹄驟響,如滾雷般向黃村殺去!
辛文叢道,“大帥,文叢自幼與家父遊曆山東,曾與黃村匪首黃大郎有過一麵之緣。”
趙構心說,神呐,山東遍地強盜,辛老爹還能帶著小朋友四處走,可見是個文武全才的猛人,怪不得辛文叢自帶一種猛人的氣質。
想到這裏,趙構誇讚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怪不得弘漸如此出類拔萃。怎樣,黃大郎可是好武將?”
辛文叢拱手道,“黃大郎傲慢好鬥,落草後,還給自己起了個名,叫黃巢(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
帳內諸將,聽到黃村匪首自稱黃巢,都不由自主撇嘴,輕蔑一笑。
“大帥,以文叢之見,對付黃大郎,應給與迎頭痛擊。否則,他目高於頂,絕對不肯輕易放過諸位大人。”
趙構聽這話,眉頭一皺,追問,“黃大郎可會傷害他們?”
“黃大郎自視甚高,暫時不會私下用刑。”給趙構吃完定心丸,辛文叢進一步道,“我軍可派人進黃村,表麵與黃大郎商討贖人之事,實則借機觀察探聽諸位大人關押之處。入夜後,以輕騎單刀直入,突襲黃村,搶迴諸位大人!”
辛文叢這邊說完,趙構心說有理,這時,張俊軍的指揮苗傅,進了大帳,稟報道,“啟稟大帥,都指揮已經確定諸位大人的關押地點了!”
趙構看到苗傅,心底不樂。趙構在現代時,最討厭的人是秦檜,而現在穿越成宋高宗後,他最討厭的,目前就是這個苗傅了。至於原因,當然是劉苗兵變!
或許,劉苗兵變才是曆史上真趙構遭遇的最大挫折。當時,劉將軍和苗將軍發動兵變,誅殺真趙構寵幸的權臣及宦官,並逼迫趙構將皇位禪讓給自己的兒子。在現代,趙構對這個兵變並不特別關注,連兩位將軍具體姓名都不記得,隻因為兵變的名稱記住了姓氏。劉是個大姓,趙構沒打算找一眾劉姓軍官的麻煩,但整個義勇軍,姓苗的將領隻有苗傅一個,趙構自然在心底給他穿了無數雙小鞋。但,這苗傅不僅是將門虎子,個人能力還真是不差。趙構想把他踢走,還真沒借口,於是隻好讓他繼續跟著張俊,打算以後找個機會,把他往海南、台灣一丟。
話題迴到苗傅的稟報,趙構心說張俊的效率還挺高,然後,他詳細詢問,“伯英(張俊,字伯英)是怎麽確定的?”
“迴大帥,都指揮在高處用大帥賜下的千裏眼(望遠鏡)觀察黃村,查清了整個黃村的賊寇布置。守備最森嚴處,看到了汪大人所乘驢車。”
趙構聽到這兒,判斷合情合理,點了點頭,心說自己也夠囧的了,有望遠鏡不用,哪兒還需要派人進去看啊!?
苗傅道,“都指揮請示大帥,可否立即出兵,殺賊寇個出其不意?”
趙構點點頭,示意苗傅,張俊軍可以不必再等張三郎,直接出兵攻打即可!
苗傅喜形於色,大聲說,“是!”說完倒退兩步,上馬飛奔。
趙構則站起身,拉著辛文叢往帳外走,要帶他一起去看張俊攻打黃村。
-----
三刻鍾後,趙構和護衛營、教導營如看戲一般,來到黃村外高坡,觀看張俊攻打黃村。
望遠鏡被趙構視為重大軍事秘密,一共也沒有幾架。所以除了趙構和正在坐鎮指揮的張俊可以拿著望遠鏡一直看下去,其他人隻能傳看一架。
辛文叢看過一次後,不停的搓手,嘴裏嘀咕著,“了不得啊,這個千裏眼可以改變一場戰爭!大帥,莫非你真是天王下凡?”
趙構不置可否的微笑,心說怎麽辛文叢這樣的青年小哥,也封建迷信呢,然後避重就輕道,“快看吧,伯英正建功立業呢!”
隻見,不遠處的黃村,烽煙正起,八百名全副武裝的義勇壯士,正在按計劃佯攻村落。趙構看出張俊很有想法,黃村既然造了反,那自然會用木頭紮起高高的營寨,以防官軍攻打。黃村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正對著這個高坡的南門是正門,營寨儼然修得最結實,外有壕溝,內有箭塔;而正對著半化梁山泊的西門,最不結實。
如果是趙構用兵,肯定派這兩個佯攻營攻打結實的門,將起義軍吸引過去,再由主力衝殺不結實的門,迅速突破,搶迴諸位文官。
但張俊不,他派出蔣奇營、田師中營佯攻黃村西門,寨子裏百多名青壯年男子,都抄起鋤頭奔赴西門支援。蔣、田二營,用厚盾、長槍掩護,往寨牆上倒油、放火箭,一副要燒了寨子的架勢。而用來正式突擊的騎兵營、火器營,還都在南門方位埋伏,等待張俊的命令。
趙構直接問張俊,“伯英,你為何讓主力攻打最結實的南門?”
張俊拱手解釋,“大帥,雖然南門最結實,但唯有南門外有林子,騎兵營、火器營都能隱藏在林子裏,其他門雖然更好攻打,但卻不易隱藏。”
趙構聽這話,點了點,心說,哦,怪不得黃村人對南門的防禦這麽重視,因為隻有這個門的外麵能藏人啊!
張俊絲毫不急,大概又過了一刻半鍾,等他看西門那邊已經真的著火了,張俊把望遠鏡一扣,向趙構拱了拱手,有點不好意思道,“大帥,請往後站一百步,霹靂炮……有時點了會炸。”
趙構哭笑不得,“火炮當然會炸,不然怎麽能叫火炮呢?”
張俊支吾一聲,附到趙構耳邊,低聲解釋,“大帥,不是炮彈炸,是這個炮炸……在咱們的陣地炸……所以,請大帥……”
趙構明白了,現在的火器,還會走火、炸膛,於是他隻好領著圍觀的辛文叢、韓淵、教導營、護衛營,離開前線。
等他退開百步遠,突然,高坡上旌旗豎起,百炮轟鳴,“殺!”似乎是張俊在大聲唿喊。
“殺!!!”張俊軍的將士們齊聲唿應,馬蹄驟響,如滾雷般向黃村殺去!